基本信息
書名:約翰 伯格的投資50年
定價:75元
作者:(美)約翰C. 博格 著,楊永新 等譯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11464891
字數:
頁碼:4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博格是共同基金的巨頭之一。——《財富》
半個世紀前,一位“心情忐忑但又意誌堅定”的普林斯頓在校大學生已經顯示齣其特立獨行的跡象。幾乎在十幾歲的時候他就認定,共同基金的股東並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這位尚處萌芽階段的金融傢當時花費大量的精力做瞭一番詳盡的研究,完成瞭一篇題為“投資公的經濟作用”的畢業論文。
那個學生就是約翰博格。那篇具有突破性的論文,首次未加修改地完整地收錄在書中,其內容深刻地改變瞭未來的投資方嚮。《約翰博格的投資50年》是一本他50年來的投資生涯概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約翰博格的傳奇生涯”。他被譽為“投資界的良心”。
目錄
推薦序二(威廉艾倫)
前言
部分
精明投資者的投資策略
1 新世紀的投資:吉餅和多納圈
2 投資的文化衝突:復雜性與簡單性
3 股票型基金的選擇:針還是乾草堆
4 自信年代的風險和風險控製(或者是貪婪嗎)
5 買入股票?彆犯傻!
6 指數投資的垂死掙紮
7 指數投資25年:當主動型經理贏瞭的時候,誰輸瞭
8 選擇股票型共同基金
9 第三類共同基金
第二部分
從事共同基金行業
共同基金:光明與黑暗的悖論
11 經濟學1:共同基金投資者基金經理
12 提升基金行業競爭優勢
13 創造股東價值:通過基金為基金股東
14 沉默的基金:投資策略和公治理
15 迷失方嚮:獨立董事在哪裏
第三部分
經濟學和理想主義:先鋒基金試驗
16 先鋒基金:幸運兒
17 變革之風:先鋒基金的內部管理試驗
18 解救
19 拉長的陰影,經濟學和理想主義
20 站在曆史的正確一麵
第四部分
個人視角
21 基金行業的轉變:狐狸與刺蝟
22 簡單化的威嚴
23 如何衡量人生價值
24 神奇的心
25 不顧一切堅持到底
第五部分
畢業論文
約翰博格是20世紀卓越的金融巨頭之一。由於對共同基金高額成本,以及對投資者長期收益的損害而深感憂慮,他於1974年創立瞭先鋒基金。在短短幾年內,他率先在業內引入瞭指數基金,開創瞭現代免傭基金並重新定義瞭債券管理基金。通過創建一種新型的由股東所有的基金企業,他給數名投資者提供瞭一種嶄新的、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在業內率先對原有的金融秩序發齣挑戰。
約翰博格仍在那裏戰鬥。本書迴顧瞭他輝煌的職業生涯,其中括幾個重要的投資主題:
簡單投資策略的作用
長期投資的效率經濟學
不良情緒如何導緻投資失敗
指數投資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
指數基金如何通過降低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機會成本,為投資者帶來財富 約翰博格仍在那裏戰鬥。本書迴顧瞭他輝煌的職業生涯,其中括幾個重要的投資主題:
簡單投資策略的作用
長期投資的效率經濟學
不良情緒如何導緻投資失敗
指數投資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
指數基金如何通過降低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機會成本,為投資者帶來財富
對21世紀的投資者來說,約翰博格的思想是實現獨立投資的堅實根基。在書中,他充分展示瞭自己在追尋公平和誠實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堅韌、遠見和毫不妥協的精神。
作者介紹
約翰博格
被《財富》雜誌評為20世紀四位投資巨人之一。他是世界大基金管理公先鋒集團的創始人與董事長,這傢基金公旗下管理著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他是指數基金的締造者,正是他所創造的指數基金開創瞭一個全新的投資時代。而在這些光環環繞之下的約翰博格還有著另一麵:他被人稱為基金行業的“聖徒”、資管行業的“討厭鬼”。因為身為基金行業教父的他,年逾80歲高齡卻仍像不知疲倦的堂吉訶德一樣,在媒體上批評諷刺基金行業的弊端。他長年為工薪族投資者提供低費率、低風險、收益穩定的投資産品,由於他對小投資者的擔當與承諾,他被譽為“投資界的良心”。
每當我感到在投資的道路上迷失方嚮時,我就會拿起《投資50年》這本書,約翰·博格先生的智慧總能給我一種“定海神針”般的力量。他不是一個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他的語言直白而有力,充滿瞭對金融世界深刻的洞察。他對於“市場時機”的看法,讓我明白,與其花費精力去預測市場的短期波動,不如專注於構建一個能夠穿越周期的投資組閤。我尤其認同他對“金融創新”的警惕,他總能在那些看似激動人心的“新産品”背後,看到潛藏的風險和被掩蓋的成本。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投資手冊,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保持清醒”的指南。博格先生用他的一生,實踐瞭一種“大道至簡”的投資哲學,他告訴我們,最有效的投資,往往是最樸素的投資。他對於“復利”力量的反復強調,讓我深刻體會到,時間是投資最好的朋友。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取得理想的投資迴報,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缺乏耐心,缺乏對時間價值的尊重。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與金錢的關係,以及我對於“成功”的理解。博格先生的智慧,讓我明白,真正的富有,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纍,更是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評分讀完《投資50年》,最大的感受便是,原來最深刻的道理,往往藏在最樸素的言語裏。約翰·博格先生,他不是那種喜歡玩弄辭藻、故弄玄虛的“大師”,他的語言像他所倡導的投資方式一樣,直接、純粹,不帶任何不必要的修飾。他反復提及的“指數基金”和“長期復利”,聽起來似乎缺乏吸引力,不像那些“戰勝市場”的故事那樣激動人心,但恰恰是這種“枯燥”和“乏味”,纔顯得如此真實可靠。他用自己長達半個世紀的投資實踐,證明瞭這種看似平凡的策略,能夠帶來多麼驚人的長期迴報。我尤其喜歡他分析市場泡沫和金融危機的章節,他總能用一種旁觀者的清醒,洞察事物的本質,揭示那些隱藏在光鮮數字背後的風險。他不是一個預測傢,但他是一個深刻的觀察者,他讓我們明白,與其花費精力去預測市場的短期波動,不如專注於構建一個能夠抵禦風浪、長期增值的投資組閤。書中他關於“投資者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的論述,更是如醍醐灌頂,讓我對自己的投資行為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虧損,不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怎麼賺錢,而是因為我們做瞭太多不該做的事情。博格先生的智慧,就是幫助我們去除那些不必要的乾擾,專注於最重要的核心。
評分這本《投資50年》與其說是一本投資指南,不如說是一部關於智慧、堅持與洞察的人生哲學。約翰·博格,一個我一直非常尊敬的投資界傳奇人物,他在這本書裏所展現的,早已超越瞭單純的財務分析。我之所以如此著迷,是因為他用一種樸實無華但卻擲地有聲的方式,剖析瞭投資的本質,以及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他反復強調的“耐心”和“低成本”,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卻需要剋服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貪婪與恐懼。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被他那種近乎“苦行僧”般的投資理念所摺服,他似乎對那些追逐短期暴利、投機取巧的行為嗤之以鼻,而是迴歸到最根本的原則:為長期持有而投資,為未來的自己而積蓄財富。書中不乏他對市場泡沫的警示,以及對那些被華麗包裝的金融産品的不信任,這在我看來,是何其寶貴的清醒。他不僅僅是在分享投資技巧,更是在傳遞一種對人生和財富負責任的態度。我常常在閱讀中反思自己過往的投資行為,意識到很多時候,我的判斷是被情緒左右,被市場噪音乾擾,而博格先生的智慧,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迴到理性的軌道。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教我如何賺錢,不如說是在教我如何“不虧錢”,以及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一份內心的平靜與堅定。
評分約翰·博格在《投資50年》中,與其說是分享他的投資經驗,不如說是在傳遞一種深邃的生活哲學。他的人生,就是一部關於“少即是多”的最好注腳。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一個能夠在投資領域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人,卻始終保持著如此低的姿態,如此樸素的追求?他反對一切不必要的復雜,無論是金融産品還是投資策略,他都力求將其簡化到最本質的層麵。他對於“指數化投資”的推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方法,更是一種對人生“順勢而為”的解讀。他似乎在告訴我們,與其苦苦掙紮,試圖與市場對抗,不如理解市場的規律,並與之和諧共處。他反復強調的“時間”的重要性,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投資的世界裏,最強大的力量,往往不是來自精妙的策略,而是來自耐心與時間的疊加。我特彆喜歡書中他關於“費率”的論述,他用毫不留情的筆觸,揭露瞭那些吞噬投資者收益的隱藏成本。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敗給瞭市場,而是敗給瞭那些無處不在的“收費站”。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與金錢的關係,以及我對於“成功”的定義。博格先生的智慧,讓我明白,真正的富有,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纍,更是內心的安寜與自由。
評分《投資50年》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投資巨匠身上難得的“誠實”與“謙遜”。約翰·博格先生,他沒有炫耀他曾經的輝煌,也沒有試圖用復雜的術語來包裝他的觀點,而是用一種近乎“嘮叨”的堅持,反復強調那些最基本、最樸素的投資道理。他對於“主動管理”的質疑,以及對“指數基金”的贊美,聽起來可能不那麼“激動人心”,但卻是我越品越有味道的智慧。他用嚴謹的數據和深刻的分析,告訴我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試圖“跑贏市場”是一項注定失敗的遊戲。我尤其欣賞他對於“風險”的定義,他認為,最大的風險,恰恰在於我們對風險的認知不足。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過往的投資決策,是否受到瞭過多市場情緒的影響,是否過於追求短期的“刺激”,而忽略瞭長期的“穩健”。博格先生的智慧,就像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心中那些浮躁的雜念,讓我迴歸到投資最本源的目的:為自己和傢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他所倡導的“低成本、分散化、長期持有”的理念,與其說是一種投資策略,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態度: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追求最確定的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