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柔软与坚硬
历史似乎从来都穿着一件严肃、沉重的外衣,以至于太多的人有了某种思维惯性:每逢看历史书籍,还没打开,心底已充满浓浓的沉重、压抑感,甚至会产生某种本能的抵触,哪怕轻微,事实上都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与乐趣。
相信这中间存在些微的误会,相信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毕竟,很多时候,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那样,而是生动、鲜活、巧合,可能还充满家常化、琐碎化。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那段历史——鸦片战争前后,但角度不一样、写法不一样,我们的阅读感受及其收获则极有可能不一样。《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即为一个典型的范例,苦难的历史我们谁都不生疏,但背后的风云变幻则不一定熟悉,我们要现象,还是要本质?
很幸运,在《茶叶战争》一书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清朝晚期(上层建筑)的万千现象,还看到了固步自封的、走向衰落的天朝兴衰的本质。问题是,这并不是本书值得称道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学者、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应该具备的使命。本书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无法抹去、淡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注定悲剧的时代里,经作者之思之手,宛若跨越时空,让的读者倍感真实、震撼,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晚清的衰落。
曾经的衰落,是无可替代的事实,甚至也是我们很难面对的事实,但终究得承认。且还得承认茶叶之于当时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茶叶战争》首本以茶为视觉、来观照晚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学术专著,也是在此书中提出了茶运与国运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本书就值得期待;更何况,在作者笔下,历史,包括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不再那么概念化,虽然我们的立场不同、观念不同,但至少不会去排斥历史的人性与真实,不会去拒绝历史平和、客观的一面。
客观,是允许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是允许基于真实性对历史持不同意见的宽容;客观,还应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鸦片战争既是贸易战争、经济战争,也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且从茶叶演变才、军事、科技、国力的战争,放在当下,依旧有值得我们反思的意义——竞争从未停止,烟硝从未散去。
所谓阅读的益处与收获,应是以史为鉴、反省且革新,以求悲剧不重演,以求社会的进步;所谓阅读的乐趣与享受,应是娓娓道来,不疲惫、不生僻、不抵触,将或许遥远的事件与人物还原,至眼前、至身旁,感知曾经的真实,唯有如此,方才鲜活,也更客观;而二者的相融,大概恰似《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这般吧。
——杨春,专栏作者,著有《石破天惊》等书
★情要用水调
熊小婕
法国人费尔南·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里深情地倾诉道,“任何一种凝聚着文明成果的作物都使种植者受它的奴役”,酒如此、烟如此,茶如此,咖啡亦如此,早年的含有咖啡因的可乐也如此,也就是说,文明的大部分时间,需要用水来调出其温情。
有瘾是文明的结果,而不是不文明的标识,许多并不明白这点。问题在于,许多人无法界定有害与有利的区别。
文明世界的某些特征,就是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的食品和一系列带刺激性的兴奋剂,十二、十三世纪人们迷上香料和胡椒,十六世纪出现烧酒,然后是茶、咖啡、烟草。十九出现可乐,这些都改变人类的生活。
按照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一书所说,流行喝茶的宋明清,当时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后来英国人也喝茶了,通过工业,也成为世界霸主。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却泛滥地改进鸦片吸食办法,之后可耻地衰败了。美国人抵抗英国,不喝茶,但可口可乐大行世界,美国又成为新的霸主,这都是水之于人类的大情感。
但依照的健康标准来看,饮用茶水无疑是其中温情健康的方式。也因此,时至茶依旧是世界上流行的非酒精饮料,没有茶水,人类文明要倒退1000年。
就像英国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所言,茶水消灭了细菌,这让中国的唐宋时期的人免于疾病困扰,还增加了营养,这让广大的人口得以持续创造财富。人口大爆炸与成活率被归纳为在沸水与茶结合的饮食层面,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增长很快,从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人口增长了7.7倍,达到2亿人,到道光十八年,已然是4亿人口的规模。没有茶,无法支撑那么众多的人口。道光之后,中国人口忽然不增长了,原因很简单,大半的中国去吸食鸦片了。
“茶叶战争”,有英国人与中国人的战争,也有植物之间的战争。由此带来的反省,至今还在继续。
与茶水相关的茶馆,是城市的净化器,他们不仅洗涤人的肠胃,还承担了城市的公共厕所,这在卫生条件很差的明清时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学会使用火之后,煮开水也被视为一种热量耗散直观经验,人可以目睹其从减少到完全蒸发的全过程。从水到开水,再到茶水,文明被持续推进。
茶必须与水结合才能成为饮品,在语义学上,我们会看到水与茶结合,产生了茶水,与果结合产生了水果,水果与茶水的并肩,就是一种冷的制造。而肉类和酒,被视为一种热的食物,热让人想起发热症、热闹、喧哗,烦躁不安……甚至是整个尘世,故玄学家与佛教徒择茶而饮,意味深远。茶近玄,近禅,毋宁说更近道。
正如《茶叶战争》所言,茶水调节我们对历史、对文明的敬意于温情,对朋友的友情,对爱人的爱情,对人的情,也调节了我们对世界的热情。否则,我也不会如此放肆抒情。
——熊小婕,专栏作者,书评人
这是一本让我读来既沉重又振奋的《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作者以茶叶为切入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画卷。我被书中对茶叶贸易背后那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的深刻剖析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文明的碰撞,是国家实力的较量。书中详细描绘了英国如何将茶叶作为重要的贸易商品,如何利用其巨大的利润来支撑其全球殖民体系,以及为了维护这一体系而不惜发动战争的残酷现实。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茶叶贸易与鸦片贸易之间紧密联系的揭示,这种以毒品作为贸易筹码的行为,将中国推向了深重的灾难。书中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描绘,从统治阶层的愚昧无知,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应,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古老帝国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无奈与挣扎。虽然书中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沉重,但作者的叙事却充满了一种坚韧的力量,它促使我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一个文明在逆境中崛起,又是什么样的失误会导致一个国家走向衰落。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叶,更是关于民族的兴衰,关于历史的教训,关于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
评分这本书《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入口时或许带着些许涩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品越能体会到其醇厚而复杂的滋味。作者巧妙地以茶叶这一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商品为核心,串联起了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复杂而深刻的互动。我被书中对茶叶贸易背后那惊心动魄的商业逻辑和政治算计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商品的买卖,更是不同文明、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一次深刻碰撞。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绘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何在茶叶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如何利用巨额利润来支撑其殖民扩张,以及为了维持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不惜动用武力,将中国推向战争的深渊。书中对茶叶从种植、采摘、加工到跨洋运输的整个过程的描绘,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也暗示了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高效和冲击。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当时中国统治阶层心态的剖析,那种“天朝上国”的自负,对西方先进技术和军事力量的漠视,以及在面对巨大变革时的犹豫和无力,都为国家的衰落埋下了深刻的伏笔。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茶叶”这个词语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经济命脉,一种文化符号,甚至是一种国家命运的象征。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变迁,往往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这本《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犹如一本陈年的普洱,初闻只是淡淡的清香,但随着翻阅的深入,却能品味出其中醇厚而复杂的底蕴。作者以一种近乎于白描的手法,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徐徐展开,仿佛将读者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在东西方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到它如何巧妙地牵扯出帝国间的利益纠葛,再到最终如何演变成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每一个环节都被梳理得丝丝入扣。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茶叶种植、制作工艺以及背后文化象征的细致描绘。它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的博弈,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形态的碰撞与角力。看着那些古老的茶园,想象着工匠们手中细致的翻炒、萎凋,再对比西方国家对茶叶的狂热追逐,以及他们为了获取这份“东方魔法”而不惜动用武力的野心,我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书中对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的描绘也十分生动,从朝堂上的君臣辩论,到地方官府的腐败无能,再到普通百姓对战争的迷茫与恐惧,都刻画得入木三分。那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如茶叶的等级划分、不同地区茶叶的风味差异,都为整个宏大的历史叙事增添了鲜活的色彩。修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的史料和更为深入的分析,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和立体。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品一杯绝佳的龙井,初入口微苦,随后回甘绵长,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觉其深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叶,更是关于历史的变迁,关于文明的交融与冲突,关于一个古老帝国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挣扎与转型。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茶叶”这两个字背后的分量,以及它在塑造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不可忽视的角色。
评分翻阅《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亲眼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作者以茶叶为线索,串联起了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叙事之精彩,细节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茶叶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符号的深刻解读。它不仅是西方贵族追捧的“东方奇迹”,更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命脉,也成为了某些国家掠夺中国财富的“敲门砖”。书中对茶叶贸易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利润、殖民野心以及文化隔阂的描绘,都极具感染力。我曾以为茶叶战争只是单纯的军事冲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更多的是一场围绕着茶叶展开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博弈。作者对当时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以及在不同国家市场的价格变动,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些细节的堆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书中对中国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描写,从御花园里的奢靡,到市井小民的无奈,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肌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书中那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字所打动,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经济行为,都可能对国家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的史诗,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深刻反思。
评分《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这本书,给了我一次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机会。作者以“茶叶”为轴线,将历史的脉络梳理得清晰而引人入胜。我尤其赞赏作者对茶叶贸易复杂性的揭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更是国家利益、战略布局乃至文明冲突的集中体现。书中对茶叶从东方流向西方,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贸易差额,再到西方国家为了弥补这一差额而采取的极端手段,都有着详尽而令人信服的论述。我被书中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何利用鸦片来扭转贸易平衡,最终引发两次鸦片战争的描述所震撼。这种以牺牲他人健康和国家主权为代价来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同时,作者也深刻地反思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困境,从统治阶层的保守僵化,到社会结构的脆弱,都为国家的衰落提供了重要的解释。书中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描绘,从帝王的决策,到士大夫的议论,再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都显得格外生动。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无数个细节、无数次选择共同塑造而成。而茶叶,这个看似普通的商品,却在其中扮演了如此关键的角色,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也成为了引发深刻变革的催化剂。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是一本让我感到既震撼又启发的书。作者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茶叶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如何成为牵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从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茶叶并非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意义。作者从茶叶的起源、种植、制作工艺讲起,将读者带入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之中,让我对中国茶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随后,笔锋一转,将茶叶推向国际舞台,描绘了茶叶如何成为西方贵族竞相追逐的“奢侈品”,以及这种巨大的需求如何催生了庞大的贸易网络。书中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以及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采取的各种手段,都有着详尽的描述。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鸦片来扭转贸易逆差,最终导致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悲惨结局,读来令人扼腕叹息。作者在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绘也十分生动,虽然不是军事史专著,但那种紧张、惨烈,以及东西方军事实力悬殊的对比,都让人印象深刻。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中国统治阶层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态度和决策的分析。他们的傲慢、固步自封,以及对西方力量的低估,都成为导致国家衰落的重要原因。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能否顺应时代潮流、能否有效处理国际关系息息相关。而茶叶,这个看似平凡的物品,却在这场宏大的历史洪流中,扮演了如此关键的角色,实在是令人玩味。
评分《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全新窗口。作者以“茶叶”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为切入点,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我眼前。我被书中对茶叶贸易的细致描绘所吸引,从中国精湛的茶叶制作工艺,到西方世界对茶叶的狂热追捧,再到由此引发的巨大的贸易逆差,一切都显得如此真实而富有逻辑。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叙述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茶叶贸易背后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因素。我看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何利用茶叶贸易来攫取巨额财富,如何通过鸦片贸易来扭转贸易平衡,最终将中国推向战争的深渊。书中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描述,虽然篇幅有限,但其惨烈程度和给中国带来的屈辱,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中国当时统治阶层心态的刻画,他们的“天朝上国”的自大,对西方世界的无知,以及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都成为国家命运走向的重要因素。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并非偶然,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茶叶,这个看似平凡的商品,却在其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也成为了引发冲突的关键。它让我对“国运”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以史为鉴”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评分《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这本书,让我对“茶叶”二字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只将其视为一种日常饮品,但读完此书,我才明白它所承载的重量远超我的想象。作者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将茶叶作为连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纽带,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书中对茶叶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成为西方列强窥伺中国财富的重要切入点,都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我被书中对于当时国际贸易规则、航运技术的描述所吸引,这些看似枯燥的细节,却是理解那段历史的关键。作者巧妙地将茶叶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与国家的政治决策、军事行动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经济力量如何在不经意间塑造历史的走向。书中对英国如何利用茶叶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来资助其殖民扩张,以及为了维护这种贸易垄断而不惜发动战争的残酷事实,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的弊端,如官员的腐败、思想的僵化,以及对外部世界认知的模糊,这些都为国家的衰落埋下了伏笔。阅读这本书,就像在品尝一杯醇厚的红茶,初品时浓烈,回味时悠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老文明在面对现代化浪潮时的挑战与变革。
评分《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这本书,如同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品微涩,回味甘醇,其深邃的历史意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作者以茶叶这一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为引,巧妙地将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我被书中对茶叶贸易背后那 intricate 的经济、政治、文化交织的深刻解读所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活动,更是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念的一次直接较量。书中详细描绘了茶叶如何成为西方贵族钟爱的奢侈品,如何支撑起英国东印度公司庞大的贸易帝国,以及为了维持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他们如何不惜采取军事手段,将中国卷入战争的漩涡。作者对茶叶种植、制作工艺的细致描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的认识,而随之而来的茶叶贸易逆差,以及西方国家为了填补这一缺口而选择的鸦片贸易,更是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当时中国统治阶层的描绘,其保守、僵化、目光短浅,成为了国家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令人扼腕叹息。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能否有效应对外部挑战息息相关。茶叶,这个看似平凡的物品,却在这场宏大的历史洪流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了连接东西方,也成为了引发深刻变革的关键。
评分这本《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修订版)》绝对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作者的叙事功力可见一斑。他没有选择枯燥的年代记述,而是将视角聚焦于“茶叶”这一具有极强生命力和经济导向性的元素,巧妙地将中国与西方世界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复杂关系编织在一起。我被书中对茶叶贸易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的深刻剖析所吸引。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买卖,背后隐藏着的是国家战略、殖民野心以及文化冲击。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绘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何垄断茶叶贸易,如何利用茶叶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来平衡其在其他殖民地的开销,甚至如何利用这种贸易关系来对中国施加压力。而中国,则在“天朝上国”的自负中,未能及时洞察到这场潜在的危机。书中对鸦片贸易的引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毁灭性影响的描述,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茶叶,本应是连接东西方友谊与和平的桥梁,却在某些势力的操弄下,变成了引发冲突的导火索,甚至成为侵略的借口。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挖掘也十分到位,无论是当时茶叶的产量、质量、价格波动,还是各国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海战的策略,都描写得有条不紊,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当时中国官员和士大夫阶层的描绘,他们的思维定势、对西方文明的误解,以及在面对巨大变局时的犹豫和无力,都深深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必然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以史为鉴”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叶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国运兴衰、文明碰撞的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