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述
1.1 引言
1.2 源代碼錶示
1.3 曆史
1.4 應用編程接口
1.5 程序示例
1.6 係統調用和庫函數
1.7 描述符
1.8 網絡實現概述
1.9 mbuf與輸齣處理
1.10 輸入處理
1.11 網絡實現概述
1.12 中斷級彆與並發
1.13 源代碼組織
1.14 測試網絡
1.15 小結
第二章 mduf:存儲器緩存
2.1 引言
2.2 代碼介紹
2.3 mduf的定義
2.4 mduf結構
2.5 簡單的mduf宏和函數
2.6 m_devget和m_pullup函數
2.7 mduf宏和函數的小結
2.8 Net/3聯網數據結構小結
2.9 m_copy和簇引用記數
2.10 其他選擇
2.11 小結
第三章 接口層
3.1 引言
3.2 代碼介紹
3.3 ifnet結構
3.4 ifaddr結構
3.5 sockaddr結構
3.6 ifnet與ifaddr的專用化
3.7 網絡初始化概述
3.8 以太網初始化
3.9 SLIP初始化
3.10 環迴初始化
3.11 if_attach函數
3.12 ifinit函數
3.13 小結
第四章 接口:以太網
4.1 引言
4.2 代碼介紹
4.3 以太網接口
4.4 ioctl係統調用
4.5 小結
第五章 接口:SLIP和環迴
5.1 引言
5.2 代碼介紹
5.3 SLIP接口
5.4 環迴接口
5.5 小結
第六章 IP編址
6.1 引言
6.2 代碼介紹
6.3 接口和地址小結
6.4 sockaddr_in結構
6.5 in_ifaddr結構
6.6 地址指派
6.7 接口ioctl處理
6.8 internet實用函數
6.9 ifnet實用函數
6.10 小結
第七章 域和協議
7.1 引言
7.2 代碼介紹
7.3 domain結構
7.4 protosw結構
7.5 IP的domain和protosw結構
7.6 pffindproto和pffindtype函數
7.7 pfctlinput函數
7.8 IP初始化
7.9 sysctl係統調用
7.10 小結
第八章 IP:網際協議
8.1 引言
8.2 代碼介紹
8.3 IP分組
8.4 輸入處理:ipintr函數
8.5 轉發:ip_forward函數
8.6 輸齣處理:ip_output函數
8.7 Internet檢驗和:in_cksum函數
8.8 setsockopt和getsockopt係統調用
8.9 ip_sysctl函數
8.10 小結
第九章 IP選項處理
9.1 引言
9.2 代碼介紹
9.3 選項格式
9.4 ip_dooptions函數
9.5 記錄路由選項
9.6 源站和記錄路由選項
9.7 時間戳選項
9.8 ip_inser tions函數
9.9 ip_pcbopts函數
9.10 一些限製
9.11 小結
第十章 IP的分片與重裝
10.1 引言
10.2 代碼介紹
10.3 分片
10.4 ip_optcopy函數
10.5 重裝
10.6 ip_optcopy函數
10.7 ip_slowtimo函數
10.8 小結
第十一章 ICMP:Internet控製報文協議
第十二章 IP多播
第十三章 IGMP:Internet組管理協議
第十四章 IP多播選路
第十五章 插口層
第十六章 插口I/O
第十七章 插口選項
第十八章 Radix樹路由錶
第十九章 選路請求和選路消息
第二十章 選路接口
第二十一章 ARP:地址解析協議
第二十二章 協議控製塊
第二十三章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第二十四章 TCP:傳輸控製協議
第二十五章 TCP的定時器
第二十六章 TCP輸齣
第二十七章 TCP的函數
第二十八章 TCP的輸入
第二十九章 TCP的輸入(續)
第三十章 TCP的用戶需求
第三十一章 BPF:BSD分組過濾程序
第三十二章 原始IP
結束語
附錄A 部分習題的解答
附錄B 源代碼的獲取
附錄C RFC 1122的有關內容
參考文獻
書名:TCP/IP詳解捲2 實現
作者:(美)萊特,(美)史蒂文斯 著,陸雪瑩等 譯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0-7
版次:1
印刷時間:2016-11
印次:31
頁數:901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ISBN:9787111075677
定價:78.00
本書針對任何希望理解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的讀者設計;無論是編寫網絡應用的程序員,負責利用TCP/TP維護計算機係統和網絡的係統管理員,還是任何有興趣理解大塊非凡代碼的普通讀者;本書都是一本優秀的教科書。
本書適用於希望理解TCP/IP協議如何實現的人,包括編寫網絡應用程序的程序員以及利用TCP/IP維護計算機網絡的係統管理員。
本書完整而詳細地介紹瞭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的。書中給齣瞭約500個圖例,15 000行實際操作的C代碼,采用舉例教學的方法幫助你掌握TCP/IP實現。本書不僅說明瞭插口API和協議族的關係以及主機實現與路由器實現的差彆。還介紹瞭4.4BSD-Lite版的新的特點,如多播、長肥管道支持、窗口縮放、時間戳選項以及其他主題等等。讀者閱讀本書時,應當具備捲1中闡述的關於TCP/IP的基本知識。
Gary R.Wright 研究TCP/IP多年。他是Connix公司的董事長,這個公司的基地在康涅狄格州,它提供Internet接入和谘詢服務。 W.Richard Stevens(1951-1999)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專傢,除瞭《TCP/IP詳解》三捲本外,他還有其他兩部 為暢銷的作品;《UNIX環境高級編程》和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一直挺喜歡的,那種經典的理工科書籍風格,厚重而且給人一種踏實感。拿到手的時候,就忍不住翻瞭翻目錄,那裏麵密密麻麻的章節標題,簡直就是網絡協議的宏大藍圖。我之前看過一些網絡基礎的入門書籍,講得都是皮毛,對於 TCP/IP 的一些深層原理和實現細節總是一知半解。總聽大神們提起《TCP/IP詳解》係列,說是學習網絡協議的“聖經”,但一直沒下定決心去啃。這次看到捲2的中文版,感覺是時候挑戰一下自己瞭。我特彆好奇它在講解 socket 編程和一些具體實現的時候,會涉及到哪些係統調用的細節,以及在 Linux 環境下,這些協議棧是如何與內核交互的。我從事網絡開發也有幾年瞭,有時候在調優或者排查問題的時候,總感覺少瞭一點“內功”,如果這本書能幫我打通任督二脈,那真是太好瞭。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能夠真正地指導我們在實際開發中遇到問題時,如何去深入分析,找到根源。比如,關於 TCP 的擁塞控製算法,它會講到哪幾種?又會如何解釋它們在實際網絡環境中的錶現?這都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網絡技術愛好者來說,學習 TCP/IP 協議就像是在探索計算機世界的底層邏輯。我一直對網絡通信中那些看似簡單卻又無比精妙的設計感到著迷。《TCP/IP詳解》係列一直是我心中的“高山仰止”,能看到捲2的中文版,真是太令人激動瞭。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原來如此”的頓悟。比如,關於 TCP 的各種狀態轉換,從 SYN_SENT 到 ESTABLISHED,再到 TIME_WAIT,它會用怎樣的邏輯和細節去描述?還有,關於 TCP 報文段中的那些標誌位(SYN, ACK, FIN, RST等),它們在實際通信中是如何被解析和使用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圖示或者代碼片段,來輔助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我最期待的是,它是否會講解一些與 TCP/IP 相關的常見工具(如 Wireshark)是如何抓包和分析數據的,這樣我就可以結閤書中的理論,親手去驗證和觀察網絡的實際運行情況瞭。
評分我是一名計算機係的學生,目前正在攻讀研究生,研究方嚮偏嚮於分布式係統和高性能網絡。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遇到過不少關於網絡性能瓶頸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因為對 TCP/IP 協議棧的理解不夠深入,無法有效地進行優化。我聽聞《TCP/IP詳解》係列是計算機網絡領域的權威著作,所以對捲2的中文版非常感興趣。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釋 TCP 的流量控製和擁塞控製機製,以及它們在不同網絡條件下的錶現。例如,在低延遲、高帶寬的網絡環境下,TCP 的性能如何提升?在高丟包率的網絡環境下,TCP 的錶現又會如何?它是否會涉及到一些更底層的網絡設備(如網卡、交換機)在處理 TCP/IP 數據包時的行為?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 IPv6 的實現細節非常好奇,畢竟 IPv6 已經越來越普及,瞭解其實現機製對於未來的網絡開發至關重要。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通過調整 TCP 參數或者理解其內部工作原理,來提升分布式係統的網絡通信效率。
評分我是一名項目經理,負責管理一些需要穩定網絡連接的軟件開發項目。雖然我不是直接的開發者,但為瞭更好地協調團隊和理解技術挑戰,我對底層技術有一定的學習需求。《TCP/IP詳解》捲2的中文版,在我看來,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網絡通信“黑箱”的窗戶。我希望它能幫我理解,為什麼有時候網絡連接會不穩定,或者數據傳輸會變慢。它是否會深入到 TCP 連接的生命周期,以及在各個階段可能齣現的故障點?例如,關於 TCP 的重傳機製,它會是如何解釋的?在齣現丟包時,TCP 會如何應對,又會帶來怎樣的性能影響?我還需要瞭解 TCP 和 UDP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差異,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劣勢,這對於我選擇閤適的技術方案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相對清晰的語言,解釋那些復雜的網絡概念,讓我能夠更好地與技術團隊溝通,並做齣更明智的項目決策。
評分作為一名在網絡安全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讓我對網絡通信底層有透徹理解的書籍。很多時候,我們在進行安全審計、漏洞挖掘或者防禦體係建設時,如果對 TCP/IP 的實現細節不夠瞭解,就很容易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尷尬境地。我一直聽說《TCP/IP詳解》係列是網絡協議領域的經典之作,特彆是捲2,據說涵蓋瞭大量關於協議實現的關鍵信息。我迫切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像 SYN Flood 攻擊,或者更復雜的路由劫持,其背後的協議層麵是如何被利用的。它是否會深入到數據包的每一個比特是如何在內核中被處理的?例如,關於 IP 分片和重組的過程,它會是如何闡述的?網絡狀態的維護,比如 TCP 連接的建立、釋放,其中的三次握手、四次揮手,它的實現細節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具體、更貼近實際的網絡行為的解釋,讓我能夠從一個更低的層麵去審視網絡安全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應用層的安全措施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