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
定价:48.00元
作者:赵嘉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800077968
字数:
页码:2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很钦佩《中国摄影》杂志的编辑们有勇气请我写《兵书十二卷》的专栏。它的构思始于2004年初《中国摄影》的改版,这次焕然一新的改版使得《中国摄影》丰富了很多,也令我有机会为它提供和原来风格截然不同的文章而且是整整一年的专栏。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器材方面的专家,只关注对于我有实用价值或者我喜欢的器材;我也不是一个技术专家,对技术的了解仅让我实践到一些我可以想象到的影像。
但是我对于器材和技术的要求都极为苛刻。比如,我相信某一个题材一定有一台相机是特别适合拍摄它的,而为了一个选题专门买一套器材对我来讲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技术方面,我的要求也比我的客户都更严格。
器材和技术的重要性并没有被真正的意识到,很多人在掌握它们以前就已经找出各种借口逃脱掉——而且多数是借以摄影的旗号。当然摄影有很多领域和层面.有些影像可以不通过的控制达到,但是从本质上说了解器材和技术对于摄影人来讲就相当于文字作者的语法和修辞,不懂它,当然不妨碍你作出别具一格的句子。但会阻碍你保持长久大量的创作。
另外要明确的是,苛刻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繁琐。苛刻服务于你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有可能是极度的精致也可能是彻底的简朴。对器材和技术的了解是你通向摄影自由世界很有帮助的桥梁。
我一向乐于幸福的摄影生活,不喜欢苦行僧似的拍摄态度。摄影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随心所欲的乐趣和享受,包括拍摄我喜欢的选题,也有闲心尝试多种器材或者拍摄方式对于影像的影响。由于我很喜欢跟人沟通,闲的时候就顺便在各种地方阐述我的观点。或许因为态度轻松.所以会有人喜欢我的文章。
当然我自己清楚作为一个摄影师,写这样的文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我很理解,对于很多人来说摄影是从生活中获得自由的方式,尽可能早的解决摄影中的困惑是有益的。经常有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问我很多关于器材和摄影技巧方面的问题,其实他们的多数困惑都是容易解答而且重复的,所以我一直有心做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系列文章,能深入浅出的解释一些问题,这样就产生了《兵书十二卷》
《兵书十二卷》虽然一直在“技术档案”的栏目下,但在动笔之前,我就跟编辑做好了沟通,《兵书十二卷》绝不会是仅仅讲器材或者技巧的文章,它会涉及摄影的很多范畴,虽然有些读者很看重我写的器材和技巧的段落,但穿插在它们中间的内容——那些讲述摄影本质的东西,才是我写它们的出发点。
中国的摄影人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机会挖掘自己在摄影上的天分,作为一个以真实为生命并且和时间交叉得紧密的艺术,中国的摄影有时显得过于让历史感到惋惜,或许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让社会足够重视艺术发展的程度,所以摄影师多数只在忙着养家糊口,很少考虑自己在摄影上的贡献。摄影爱好者们本来应该是纯粹的影像实践者,但是亦步亦趋的模仿沙龙影赛作品浪费了他们的才华。中国摄影人的桎梏大概不仅仅是在技术和器材上的落后,所以《兵书十二卷》用心地做了很多涉及摄影态度和观念的内容,如果大家对此有一点点思考,我会非常开心。
为了对得起《中国摄影》杂志的老读者,这本书在杂志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内容。每一卷都做了更新,原来两卷《墨菲法则的背后》和《利器》被替换成了另外两篇。这或许更有趣,但是也许有人喜欢老的文章,所以现在把它们作为附件放在书的后面;另外一篇《大梦一场》也是我很喜欢的,本来是作为备用文章的,现在也附在后面。
其实在国外有品味的艺术杂志多数是没有商业机会的,需要靠艺术资助人或者基金会的赞助维持。不过在中国做不到,所以《中国摄影》就只好继续努力做好发行,其中一部分内容就需要格外有用或者有趣,借此增加发行,吸引广告,我也很清楚自己文章的作用就是吸引读者,让杂志卖得好一些,可以让它多登些没商业价值的真正的艺术精品。那它就算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了吧。希望大家翻《兵书十二卷》的时候会觉得开卷有益。
但对于有些人来讲,这绿叶本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摄影的核心是影像,而且又是很宽泛的艺术领域,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类别,深入,都有可以成为一名好摄影师和艺术家。艺术一定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拥有好的器材和好的技术都不能保证你能拍出好的图片。同样,很多时候好的影像和复杂的器材或者复杂的技术之间没多大的关系。
“考虑器材的问题越多,常常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越少”,希望你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能记得这句话。
目录
序
胶卷
摄影器材的防水处理
闲聊镜头
徕卡M不谈感情谈世道
摄影包 定义和均衡
从暗角看镜头鉴赏能力
美国《国家地理》怎样得到照片
少的镜头配置
测光和曝光知识进阶
旅游摄影师的秘密
小美兵书十二卷(专业器材市场)
凡事有始皆有终(袖珍相机)
附录
墨菲法则的背后(数码镜头)
利器(关于蔡司)
大梦一场
后记
作者介绍
赵嘉,作为签约摄影师、摄影指导与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文字及图片常见于精美的专业摄影刊物或者的时尚类杂志,闲时出版多部书籍画册。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对各类摄影器材亦兴趣浓厚,并好网络摄影,尤以每年放出的超长贴“《七种武器》系列”受同好追捧。
文摘
序言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十六个大方向对摄影器材与技术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如:闲聊镜头,旅游摄影师的秘密,曝光和测光知识进阶,你外出拍片需要带什么型号相机、镜头、胶片,如何构图、用光。如何使用家中近景,特写;使用传统单反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后期怎样制作等。都可从书中得到精彩的答案。
我总觉得,摄影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现实凝固成永恒,而器材与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兵书十二卷》这个名字,虽然带着一丝军事的色彩,但用在摄影器材与技术领域,却显得十分贴切。它暗示着,掌握了这些“兵器”和“战术”,我们就能在光影的领域中游刃有余。赵嘉先生,作为摄影界的资深人士,他的文字一定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保证了书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摄影器材与技术的大门,让我明白,那些看似冰冷的金属和玻璃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光学原理和电子技术。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器材,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各种技术参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去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世界。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装备升级”和“技能训练”。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式,一种与现实对话的语言。而《兵书十二卷》这个标题,用一种略显出人意料的方式,点明了摄影器材与技术的极端重要性。如同古代的将领需要熟悉他的刀剑弓弩,现代的摄影师也必须精通他的相机、镜头、灯光等一系列“装备”。赵嘉先生,作为一位在摄影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家,他笔下的文字,想必不会是冷冰冰的参数堆砌,而是饱含着他多年实践的经验与感悟。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平台,也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摄影师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的“兵法”。从如何选择最适合当下场景的镜头,到如何精确控制曝光以呈现理想的画面质感,再到如何运用闪光灯等附件来塑造光影,我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一系列的“制胜法宝”。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拍”,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拍”,以及“如何才能拍得更好”。
评分我总觉得,一本好的摄影技术书籍,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参数和冰冷的公式,而应该是一种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一种对创作过程的引导。《兵书十二卷》这个名字,带着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暗示着这本书可能包含着摄影器材与技术领域的核心智慧,如同古代的兵书一样,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光影的世界中“作战”。赵嘉先生,他本身就是一位富有艺术造诣的摄影师,他的解读,想必会充满人文的关怀和深刻的洞察。中国摄影出版社,则是国内摄影出版的坚实后盾。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摄影器材的方方面面,从机身的选择到镜头的搭配,从感光元件的特性到后期处理的流程,都能够有详尽的介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将这些技术知识转化为艺术语言,如何通过对器材和技术的精准运用,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的哲学书。
评分我常常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一张照片如此具有冲击力?是色彩?是构图?还是瞬间的捕捉?《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这个书名,仿佛在告诉我,一切的关键,都离不开对摄影器材和技术的深入理解与精妙运用。赵嘉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功底,定能为我们解读其中的奥秘。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国内摄影书籍的领军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真正的“兵书”一样,为我剖析摄影器材的种类、性能,以及它们各自的“作战优势”。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各种摄影技术的“战术”,比如如何通过快门速度来定格运动,如何通过光圈来控制景深,以及如何运用测光系统来精准曝光。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摆脱对器材的迷茫,对技术产生敬畏,并最终将它们转化为我创作的强大助力,去捕捉那些令人心动的画面。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我翻开它,小心翼翼地触碰那些泛黄的书页,试图唤醒它深藏的智慧。当我看到《兵书十二卷》这个名字时,第一反应并非是战场上的沙盘推演,而是摄影器材与技术的精密操控。这是一种有趣的联想,仿佛摄影师们也需要在光影的战场上,运用最精妙的“兵器”与“战术”,去捕捉稍纵即逝的“敌情”——也就是那些最动人的瞬间。赵嘉先生的名字,在摄影界早已是响当当的招牌,他的作品总是带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温度,以及对摄影语言的深刻理解。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国内摄影书籍的权威出版方,他们的出品,品质总是毋庸置疑。所以,当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我内心充满了期待,仿佛即将踏上一段求知之旅。我预想,这本书不会是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向我传授如何理解并驾驭那些冰冷的金属与玻璃,将它们变成能够传递情感、讲述故事的有力工具。从镜头的语言到感光元件的奥秘,从测光的智慧到构图的法则,我期待着书中能够一一揭示。
评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常常为器材的复杂和技术的繁琐感到困惑,总觉得自己离“大师”还有很远的距离。《兵书十二卷》这个名字,一开始让我有些意外,但当后面跟着“摄影器材与技术”时,我便明白了它的深意:原来,摄影的精髓,也需要像治军打仗一样,有系统、有章法、有策略。赵嘉先生,作为摄影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的经验和见解一定是无比宝贵的。中国摄影出版社,作为行业内的权威,其出品的书籍,质量自然不必多说。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真正的“兵书”一样,为我揭示摄影器材和技术的“奥秘”。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为什么不同的镜头会拍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为什么准确的曝光是如此关键,又该如何利用光线和构图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向我传授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战斗技巧”,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去使用我的摄影器材,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作品。
评分我一直相信,摄影的魅力在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这个书名,恰恰暗示了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它将摄影器材与技术比作“兵书”,意味着掌握它们,就能在创作的战场上取得优势。赵嘉先生,这位摄影界的智者,他笔下的文字,定然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我一直信赖的出版机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摄影器材的内在逻辑,让我理解不同镜头之间的细微差别,不同传感器之间的画质差异,以及不同滤镜和附件的作用。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详细阐述各种摄影技术的“作战方案”,比如如何利用色彩理论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如何运用焦点来引导观者的视线,以及如何通过白平衡来还原真实的色彩。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精准出击”,创作出优秀摄影作品的“战略指南”。
评分我一直觉得,摄影就像一场探险,而器材和技术,就是探险者手中的地图和指南针。没有它们,即使最美的风景也可能被错过,最动人的故事也可能无从讲述。《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这个书名,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信号:这是一本要深入钻研、精心打磨的书。赵嘉先生的名号,本身就带着一种对摄影艺术的敬意,而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出品,更是让我对其专业性充满信心。我设想,这本书的“十二卷”,或许代表着摄影的十二个关键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像一场“战役”,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兵法”。我期待着,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各种摄影器材的原理和特性,比如不同焦段的镜头在叙事上的差异,不同传感器对画质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闪光灯如何塑造空间感等等。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深入讲解摄影技术的精髓,从曝光的三角到白平衡的设置,从景深控制到快门速度的运用,能够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更自如地驾驭手中的相机,去捕捉那些最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其独特的书名所吸引:《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组合,将古代的军事智慧与现代的摄影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赵嘉先生,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位充满智慧与艺术气质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总能触动人心,而中国摄影出版社,则是国内摄影书籍领域的翘楚,他们的出版物,向来是品质的保证。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时,便立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如同古代的兵书一样,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一套系统的、深刻的、可操作的“作战指南”。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摄影入门,而是深入到摄影器材和技术的本质,去解析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去阐述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并最终教会读者如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的拍摄中去。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那些曾经令人生畏的专业名词和参数,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最终的画面效果,从而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学科,而《兵书十二卷(摄影器材与技术)》这个书名,恰恰点明了技术在摄影中的重要性。它仿佛在说,精通摄影器材与技术,就像掌握了一套精良的“兵器”和“战术”,能够让我们在光影的战场上所向披靡。赵嘉先生,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摄影艺术家,他的经验和见解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摄影出版社,作为国内摄影出版的权威,其出品的书籍,品质更是有保障。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器材原理和技术细节,以一种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着,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摄影器材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摄影技术的运用方法,比如如何利用不同的镜头去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如何通过曝光控制来捕捉决定性的瞬间,以及如何运用后期技术来提升画面的表现力。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部摄影爱好者的“进阶秘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