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弗里茨·B.西蒙 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 商务印书馆

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弗里茨·B.西蒙 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 商务印书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雪梅 译
图书标签:
  • 系统式治疗
  • 循环提问
  • 案例教程
  • 心理治疗
  • 弗里茨·西蒙
  • 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
  • 商务印书馆
  • 预售
  • 心理学
  • 治疗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煜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7567
商品编码:26951556506
丛书名: 循环提问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心理治疗译丛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3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Systemische Therapie in Fallbeispielen:Ein Lernbuch

丛书名: 心理治疗译丛

平装: 33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00097568, 9787100097567

条形码: 9787100097567

商品尺寸: 22.8 x 14.8 x 2.2 cm

商品重量: 399 g

品牌: 商务印书馆

编辑推荐

弗里茨·B.西蒙、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编著的《循环提问——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以具体的案例和会谈作为例证,将系统式心理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访谈技术——循环提问——的各种不同的提问技术勾画出来并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治疗会谈的再现,本书为读者们清晰地呈现了会谈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环节;借助附带的评论,本书还展现了治疗师针对不同会谈环节所做的理论上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Fritz B. Simon(弗里茨·B.西蒙),教授,医学博士,系统式治疗师及咨询师。德国海德堡系统式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目前任该所所长。著有关于系统理论及系统式治疗的重要基础理论著作,如《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车和我》、《不学习的艺术》、《健康的另一面》等。

作者Christel Rech-Simon(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析治疗师。多年来从事精神病学临床工作,继而开办了自己的心理治疗诊所。与人合著有《给义父母的生存建议》。

译者于雪梅,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教育学博士及博士后,洪堡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为同济大学教授。

目录

1.前言 

Ⅰ、访谈 

2.治疗的意义/澄清背景/治疗师的中立(施耐德一家) 

3.治疗的目标(巴斯蒂安一家,第一部分) 

4.解释/解构和建构/“负面思考的积极力量”(巴斯蒂安一家,第二部分) 

5.互相制约/“黑色的想象”/作为权力工具的症状(格拉赫一家,第一部分) 

6.问题的外部化和拟人化/对改变保持中立(卢卡斯一家,第一部分) 

7.过错的分解/具体化/“奇特的结”(迪茨一家) 

8.精神病院的角色/机构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弗洛林先生) 

9.个别治疗的问题/治疗师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比格女士) 

10.医生会诊/陷入僵局的个别治疗(福克斯女士) 

11.夫妻治疗/症状行为对二人关系的影响(舍恩贝格先生和舍恩贝格太太,第一部分) 

Ⅱ、暂停 

12.中期评语:干预或交谈? 

Ⅲ、结尾干预 

13.改释/针对问题模式的治疗处方(格拉赫一家,第二部分) 

14.“关心的围攻”(卢卡斯一家,第二部分) 

15.仪式(巴斯蒂安一家,第三部分) 

16.“我的酸奶,你的酸奶”(舍恩贝格先生和舍恩贝格太太,第二部分) 

Ⅳ、指导帮助——工具 

17.治疗会谈的理想流程 

18.提问原则和提问类型 

19.干预的原则和形式 

20.后续说明(施耐德一家,第二部分/迪茨一家,第二部分/弗洛林先生,第二部分/比格女士,第二部分)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12.中期评语:干预或交谈? 

最近几年以来,在系统式治疗领域内存在着一场理论上的争论:治疗师是否应该、被允许或者能够“干预”到某个当事人系统中去?这场争论与认识论基本观点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系统式治疗的思想正是与这种观点息息相关的。认识论的观点导致了客观主义的世界观被避而远之,按照这种世界观,主客观之间可以被分割得泾渭分明,所以在观察者(例如治疗师)和被观察的系统(例如家庭)之间是能够有所区分的。但是随着二阶控制论的发展,即着眼于高一级的、由观察者和被观察的系统共同组成的系统,这种观点就不再能站得住脚了。观察者始终要冒着这样的危险:他自己通过观察的方法把被观察到的现象给制造出来了;换句话说:他找到了由他自己藏起来的复活节彩蛋。 

另一个理论模式也影响到了有关治疗师干预的争论,这就是自主系统、自组织系统的理论在社会系统上的应用。这一理论模式导出的结论是:在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交际模式之间,就如同是在家庭和它周围的人际环境(例如治疗师)的行为之间,不存在“指令性的互动”;这就是说,在治疗师的所做或所言与家庭的所做或所言之间,不存在直线型的因果关系。 

这一类思考带来的结果是,那些“反干预主义者”宣扬一种“交谈”的模式:治疗师与当事人或当事人系统处于一个“互相就谈话内容从多种角度进行权衡”的过程之中,期间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进行自我改变。按照这种理解,治疗师不是那个知道应该做什么,并且能够给予相应的引导崔“干预’’的专家;治疗系统是在朝着一个不可预见的方向“漂流”。 


《深层连接:家庭系统与个人成长的对话》 在现代社会,个体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日趋复杂。我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何在家庭动力中理解和回应彼此的需求?《深层连接:家庭系统与个人成长的对话》是一本深度探讨家庭系统理论在促进个人成长与关系和解方面应用的书籍。它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观察、理解并积极参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连接的旅程。 本书旨在揭示家庭系统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情感反应,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理解这些模式来开启个人成长的可能性。作者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系统理论的深刻洞察,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跳出单一的、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以一个更广阔、更动态的系统观来审视自己与他人的互动。 理解家庭系统:无形的纽带与深层的影响 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原始、最深刻的连接。它不仅仅是居住在一起的几个人,更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成员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而整个系统的运作模式又会反过来塑造个体。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些“无形的纽带”,理解家庭结构、沟通模式、权力分配以及代际传承等关键元素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家庭结构与界限: 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家庭的层级、联盟和边界,理解清晰的界限对于健康的家庭运作至关重要,以及模糊或僵化的界限可能带来的挑战。 沟通模式的解码: 有效沟通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本书将分析家庭中常见的沟通模式,包括直接与间接、清晰与模糊、表达与压抑,并提供实用的技巧来改善家庭内部的沟通质量,减少误解和冲突。 代际传承的重负与馈赠: 许多我们难以解释的行为或困境,可能源于祖辈或父辈未曾解决的议题。我们将探讨代际传承如何通过情感、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式传递,并学习如何识别和转化那些阻碍我们前行的负担,同时拥抱那些宝贵的馈赠。 系统式视角下的个人成长:看见整体,疗愈内在 本书的核心在于,它并非鼓励读者仅仅关注个体的“问题”,而是将个人置于其所处的家庭系统这一更大的背景下进行理解。这种系统式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 看见“症状”背后的意义: 那些困扰我们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难,在系统视角下,可能并非个体本身的“缺陷”,而是系统内部失衡或某种特定关系的信号。本书将引导读者去探索这些“症状”在家庭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重塑关系模式: 通过理解家庭系统中固有的互动模式,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打破那些不利于个人成长的循环,建立更健康、更支持性的关系。这意味着学习如何设定界限、如何表达需求、如何化解冲突,以及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我。 赋能与和解: 当我们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系统根源,并且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时,我们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并采取更具建设性的行动。本书将提供一系列方法,帮助读者在理解系统的同时,也为内在的疗愈和与他人的和解铺平道路。 实践应用:从理解到行动的桥梁 《深层连接:家庭系统与个人成长的对话》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注重其实践应用。书中将穿插大量真实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深入的剖析,展示系统式视角如何被应用于解决各种家庭问题,包括: 亲子关系中的挑战: 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处理家庭成员间的代沟,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 夫妻关系中的冲突: 探索导致关系紧张的系统性因素,学习如何进行建设性的冲突解决。 个体面临的职业与生活困境: 分析家庭动力如何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自信心和自我实现。 原生家庭的影响与修复: 学习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修复过往的伤痛,并建立健康的成人关系。 本书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自我探索和关系重塑的过程中。它提供了一系列启发性的思考题和实践练习,帮助读者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系统式的智慧,从而开启更深层次的个人成长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深层连接:家庭系统与个人成长的对话》是一本面向所有希望深入理解自己、改善关系、并在生命旅程中不断成长的读者的书籍。它邀请您一同踏上这段意义非凡的探索之旅,发现隐藏在家庭系统中的力量,并用这份力量去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二段评价: 这本《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真是来得太及时了!我最近正在一个心理咨询的进阶课程,课程中就提到了系统式治疗,但很多概念对我来说还是有点抽象,需要有实际案例来辅助理解。我特别想知道书里是如何讲解“循环提问”这个概念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沟通方式,能够深入挖掘来访者的关系模式和认知视角。弗里茨·B.西蒙和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这两位作者的名字我虽然之前没有特别关注,但能被商务印书馆引进并出版,肯定是有其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剖析,比如一个家庭矛盾的案例,是如何通过一步步的循环提问,让家庭成员看到彼此的立场,最终找到解决方案的。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更好地连接起来,提升我的咨询能力。

评分

第三段评价: 收到《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这本书,感觉重量挺实在的,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充实。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心理咨询的书籍,但很多都是通用的理论介绍,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些充满实践指导和深度思考的案例分析。系统式治疗这个方向我一直觉得很吸引人,因为它强调的是关系的动态和整体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个体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并且这些案例能够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和来访者群体。尤其想看到作者如何通过“循环提问”来打开来访者的思维,打破僵局,促进他们自身的改变。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质量一直以来都让我很放心,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也会像它的出版方一样,值得信赖。

评分

第五段评价: 拿到《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精炼的书名,它直接点明了核心概念:循环提问与系统式治疗的结合,这对于我这个在心理治疗领域摸索多年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来访者的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于其关系网络和系统互动之中。系统式治疗恰恰能够提供一种宏观且深入的视角来解读这些复杂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且作者能够细致地展示如何运用“循环提问”这一核心技术,如何在实践中观察、理解并介入来访者的系统。弗里茨·B.西蒙和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作为作者,他们的经验和理论融会贯通,我相信这本书定能为我带来启发。商务印书馆的严谨出版态度,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

评分

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我才刚拿到手,封面设计得挺稳重的,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学术性比较强的书。我平时对心理咨询领域挺感兴趣的,尤其是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所以看到《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这个书名就毫不犹豫地下单了。我最期待的就是书中的案例部分,想看看作者弗里茨·B.西蒙和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是如何将系统式治疗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咨询中的。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家庭治疗的书,但总觉得理论性太强,缺乏具体操作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提问技巧、会谈流程,以及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时,如何灵活运用系统式思维来解读和干预。商务印书馆出的书,质量上应该是有保障的,印刷和纸张应该都不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能够指导我未来实践的宝贵经验。

评分

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的书名《预售 循环提问 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就已经很吸引我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心理咨询的学生,对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咨询技巧一直感到困惑。系统式治疗一直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因为它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个体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家庭和关系方面。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通过“循环提问”来引导来访者思考的,这其中的逻辑和技巧是怎样的。弗里茨·B.西蒙和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这对作者组合,听起来就很有默契,他们的案例教程一定充满了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案例演示,最好能有详细的对话记录和治疗师的思考过程,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模仿。商务印书馆的出品,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充满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