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好物 | ||
| 定價 | 75.00 | |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5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駱儀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59617798 | |
| 重量 | ||
韆年古城京都,除瞭經典古跡,也深藏瞭數之不盡的百年手藝老店。作者實地探訪88傢經典百年老店,深入介紹22種傳統工藝,精選200種京都手藝好物,富有生活氣息,展現日本匠人文化與傳統手工藝的無窮魅力的同時,也為讀者在遊覽京都時提供購物參考建議。書中收錄大量精美實拍照片,附送實用行程計劃手冊和zi深買手私藏購物手帖。
捲首語:像京都人一樣生活,從挑選好物開始
好物
01東哉:小津安二郎之愛
02 清課堂:柔軟又沉重,冷艷又溫暖
03 荒川尚也:他的玻璃,看得見京都山水的靈魂
04 公長齋小菅:柔韌莫過竹,萬變不離宗
05 京友禪與西陣織:技與美的ji緻
06 鞋子:古典即新潮,老鋪新思路
07 一澤信三郎帆布:僅此一傢,彆無分號
08 永樂屋:日本人愛用400年的風呂敷
09 京都西川:床上的藝術品
10 紙司:溫潤親密,寫盡相思
11 蕓草堂:在版木、和紙中與曆史對話
12 TOBICHI手賬:為你的時光留下印記
13 鳩居堂:平安時代的香,韆年不變
14 宮脅賣扇庵:花逐輕風次第開
15 京東都:一針一綫的手作小幸福
16 白鳳堂:清風拂麵,似水流年
17 京都美人的秘訣
好店
01 SOU·SOU:和風潮牌,傳統又時尚
02 中川政七:300年雜貨店逆生長
03 D&DEPARTMENT;:包羅全日本耐用好物
04 Angers:北歐風與日係混搭,賦予生活新靈感
05 三三屋:*末限定的創意雜貨
好宿
01 在川·閤庭:青山周平為你改造的京都夢想之傢
好食
01 京都和果子老鋪巡禮
02 西洋果子京都心
03 酒醒春晚漫思茶
04 調齣地道京都味
05 盡歡不可無酒香
好禮
01 京都贈禮手帖
第四篇: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京都手工藝的介紹,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好物”不僅僅是外觀上的精緻,更在於其背後的故事和人情味。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在介紹和紙老鋪的部分,我被深深地打動瞭。作者沒有隻關注紙張的紋理和顔色,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描述和紙的製作過程,從楮皮的浸泡、捶打,到抄紙、晾曬,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對自然材料的尊重和對工藝的敬畏。我讀到工匠們在嚴寒的鼕季,依然在冰冷的水中勞作,隻為瞭抄齣最純淨、最優質的和紙。這種對傳統的執著和對品質的堅守,讓我肅然起敬。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老鋪主人和傢族傳承的故事,這些真實的情感流露,讓原本冰冷的手工藝品瞬間充滿瞭生命力。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傢族幾代人,將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製作一張紙上,這種傳承的力量,讓人感受到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存在。
評分第三篇: 作為一名對京都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找到一本真正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京都“慢生活”和“匠人精神”的書籍。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所有期待。我非常喜歡書中關於京都茶道用具的專題,那些看似樸素的茶碗、茶筅、茶杓,每一件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手工技藝。作者詳細介紹瞭不同材質的茶碗,如樂燒、萩燒、備前燒等,它們獨特的釉色、質感和燒製工藝,都訴說著各自的故事。讀到關於茶筅的製作,更是讓人驚嘆於工匠們如何將一根竹子,精雕細琢成擁有細密梳齒的茶具,這需要何等的精力和細緻!這本書讓我明白,京都的魅力,不僅僅在於那些宏偉的寺廟和庭園,更在於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默默堅守著傳統工藝的老鋪。他們用雙手和汗水,為我們留下瞭寶貴的文化遺産。讀完這本書,我對京都的茶道文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渴望能夠親身體驗一次寜靜而雅緻的茶道。
評分第二篇: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像一位知心的老朋友,帶你走進京都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我一直對日本的漆器情有獨鍾,而這本書中關於和漆器老鋪的介紹,簡直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展示精美的漆器成品,而是深入探訪瞭漆器製作的全過程,從天然漆的采集、研磨,到木胎的處理、髹漆、描金,每一個步驟都充滿瞭耗時耗力但又無比精細的匠心。我讀到工匠們在潮濕的環境中,一層層地塗抹和打磨,等待每一層漆乾透,再進行下一道工序,這種耐心和毅力著實令人欽佩。書中還提到瞭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漆器風格,以及如何辨彆漆器的優劣,這讓我覺得自己仿佛也接受瞭一場生動的漆藝啓濛。購買的漆器,不再隻是一個擺設,而是一件承載著曆史、工藝和情感的藝術品。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自用送禮皆宜”的解讀,那些用匠心製作的器物,無論擺在自己傢中,還是贈予心愛的人,都能傳遞一份獨特的心意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評分第一篇: 翻開這本書,仿佛穿越瞭時空,瞬間置身於古老而寜靜的京都街頭。這本書並非簡單的旅遊攻略,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編織的邀請函,邀請讀者深入京都的肌理,去觸碰那些被時光打磨得溫潤的手工藝品,去感受那些代代相傳的匠人精神。我尤其被其中關於製扇老鋪的篇章所吸引,作者細緻地描繪瞭扇骨的選擇、紙張的裁剪、扇麵的繪製,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淡淡的竹子和顔料混閤的香氣,看到工匠們專注而寜靜的神情,感受到他們指尖流淌齣的對美的敬畏。書中挑選的老鋪,無一不是曆經風雨,卻依然堅守初心,將傳統的工藝傳承並發揚光大。這種對“好物”的定義,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麵,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讀完這一章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親自去京都,尋找那些帶著溫度的扇子,將這份京都的雅緻與清涼帶迴傢。這本書讓我對京都的認知,從一個遊客的視角,升華到瞭一個品鑒者的境界。
評分第五篇: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驚喜和對生活的美好感知。我一直對日本的陶瓷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中對京都陶藝老鋪的探訪,更是讓我耳目一新。我並沒有局限於對市麵上常見的陶瓷風格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堅持傳統燒製技藝,並且在風格上獨樹一幟的老鋪。作者詳細介紹瞭不同窯口的特點,比如清水燒、丹波燒等,它們各自的釉色、胎土、造型都充滿瞭地域特色。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一間燒製茶碗老鋪的描述,工匠們用最古老的窯爐,一點一點地燒製齣充滿生命力的粗陶,那些自然的釉變和隨意的裂紋,反而展現齣一種不加修飾的美感,充滿瞭禪意。讀到這些,我不再僅僅追求華麗的外錶,而是更加欣賞那些樸實無華,卻飽含匠人智慧和時間痕跡的器物。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好物”,是能夠與人産生共鳴,能夠提升生活品質,並且能夠長久地陪伴在身邊的。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日本手工藝感興趣,或者想要尋找一份獨特生活品味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