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覆盖雷达系统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既适用于高校学生,也适用于从事科研的工程师。本书是斯科尼克博士讲授多年的雷达系统导论研究生教材,也是斯科尼克博士作为雷达工程师长期科研经验的总结。本书适合于对雷达感兴趣的或涉足雷达领域的任何读者。 本书第三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内容包括近年来雷达技术的诸多进展,以及雷达基本理论的补充等。内容简明清晰,易于理解。与前两版普及性雷达书籍一样,本书所介绍的作为电子工程系统的雷达不仅可用于军事,也可大量应用于民用。
斯科尼克编著的《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是 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认可度的雷达系统入门教材,系 统覆盖了现代雷达的理论和技术。全书共分 11章,分别讨论了雷达基本原理和方程,现代雷达技 术体制,动目标指示和多普勒雷达技术,跟踪雷达技 术, 噪声中的信号检测技术,雷达信号的信息提取技术, 雷达杂波特性,雷达波传播特点等,并详细介绍了雷 达天 线、雷达发射机和雷达接收机等分系统技术。
《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电 子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 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的雷达入门参考书。
Memll I.Skolnik曾担任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雷达分部主管超过30年。在此之前,他在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国防分析研究所和电子通信公司研究分部期间参与了雷达的发展。他是McGraw-Hill广受欢迎的《雷达系统导论》一书的作者,该书已出第三版。他同时也是《雷达应用》一书的主编和IEEE学报的前编辑。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也在那里获得了电子工程的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他是美国**工程科学院的院士、IEEE会士、IEEE Dennis J.Picard雷达技术与应用奖的首位获奖者。
第1章 雷达简介
1.1 基本雷达
1.2 雷达方程的简单形式
1.3 雷达框图
1.4 雷达频率
1.5 雷达的应用
1.6 雷达的起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 雷达方程
2.1 引言
2.2 噪声中信号的检测
2.3 接收机噪声和信-噪比
2.4 概率密度函数
2.5 检测和虚警概率
2.6 雷达脉冲的积累
2.7 目标雷达横截面积
2.8 雷达横截面积的起伏
2.9 发射机功率
2.10 脉冲重复频率
2.11 天线参数
2.12 系统损耗
2.13 其他有关雷达方程的考虑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MTI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
3.1 引言
3.2 延迟线对消器
3.3 参差脉冲重复频率
3.4 多普勒滤波器组
3.5 数字MTI处理
3.6 运动目标检测器
3.7 MTI性能的限制
3.8 运动平台的MTI(AMTI)
3.9 脉冲多普勒雷达
3.10 其他的多普勒雷达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 跟踪雷达
4.1 用雷达跟踪
4.2 单脉冲跟踪
4.3 圆锥扫描和顺序波束转换
4.4 跟踪精度的限制
4.5 低角跟踪
4.6 距离跟踪
4.7 其他有关跟踪雷达的专题
4.8 跟踪雷达的比较
4.9 监视雷达自动跟踪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 噪声中的信号检测
5.1 引言
5.2 匹配滤波器接收机
5.3 检测准则
5.4 检波器
5.5 自动检测
5.6 积累器
5.7 恒虚警率(CFAR)接收机
5.8 雷达操作员
5.9 信号管理
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 雷达信号的信息
6.1 引言
6.2 基本雷达测量
6.3 雷达测量的理论精度
6.4 模糊图
6.5 脉冲压缩
6.6 目标识别
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 雷达杂波
7.1 雷达杂波介绍
7.2 表面杂波雷达方程
7.3 地杂波
7.4 海杂波
7.5 表面杂波的统计模型
7.6 气象杂波
7.7 大气回波的其他来源
7.8 杂波中目标的检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 雷达波的传播
8.1 引言
8.2 平坦地面的前向散射
8.3 球形地球表面的散射
8.4 大气折射――标准传播
8.5 非标准传播
8.6 绕射
8.7 大气衰减
8.8 环境噪声或外部噪声
8.9 其他的传播影响
参考文献
习题
第9章 雷达天线
9.1 雷达天线的功能
9.2 天线参数
9.3 天线辐射方向图和孔径照射
9.4 反射面天线
9.5 电子扫描相控阵天线
9.6 移相器
9.7 频率扫描阵列
9.8 相控阵的辐射器
9.9 用于相控阵的结构
9.10 机械扫描平面阵列天线
9.11 方向图综合
9.12 误差对方向图的影响
9.13 低副瓣天线
9.14 相控阵雷达的成本
9.15 关于相控阵天线的其他论题
9.16 相控阵雷达系统结论
9.17 关于天线的其他论题
参考文献
习题
**0章 雷达发射机
10.1 引言
10.2 线性束功率管
10.3 固态射频功率源
10.4 磁控管
10.5 正交场放大器
10.6 其他射频功率源
10.7 雷达发射机的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习题
**1章 雷达接收机
11.1 引言
11.2 接收机噪声系数
11.3 超外差接收机
11.4 收发开关和接收机保护器
11.5 雷达显示器
参考文献
习题
这本书,《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我第一眼看到时,就被它那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是一名在职工程师,虽然不是直接从事雷达研发,但我们部门的项目经常会与雷达相关的设备打交道,所以我需要对雷达系统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技术沟通和协同工作。以往我阅读的一些技术资料,要么过于陈旧,要么过于偏重某一细分领域,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全面介绍雷达系统整体框架的书籍。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雷达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原理到如今的先进技术,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对于雷达系统中的各个关键技术,如目标探测、跟踪、识别等,希望它能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介绍,并且在解释原理时,能够结合一些实际的工程应用和遇到的挑战。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现代雷达系统的发展趋势,比如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并对其工作原理和优势进行简要说明,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项目中所使用的雷达设备及其性能。
评分我拿到《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这本书,首先被它的书名所吸引,雷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而“导论”这个词,在我看来,意味着它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入门选择。我是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雷达系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但相关的书籍往往门槛较高,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工程化,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兼顾两者,并且适合初学者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它应该能够清晰地阐述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个关键模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够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和数学模型,比如电磁波的发射、接收、散射,以及目标回波信号的特性分析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框图、流程图,或者在解释关键算法时,能有清晰的逻辑推演,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雷达系统建立起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次拿到这本《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说实话,我当时是带着一种“看看它到底能有多‘导论’”的心态去翻阅的。我之前涉足过一些雷达方面的技术文档,很多时候,那些文献上来就是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对于非专业出身或者刚入门的读者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而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真正做到“导论”的精髓——那就是清晰易懂,逻辑严谨,能够循序渐进地引领读者进入雷达的世界。我比较关注的是,它在介绍雷达系统中的核心概念,比如脉冲压缩、多普勒效应、目标识别等,会不会用比较直观的例子和图示来辅助理解,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公式。毕竟,雷达技术本身是相当复杂的,如果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很难激发读者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深入研究的动力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为我讲解每一个概念,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地提及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我明白这些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这样读起来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封面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书名《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就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和内容的深度,加上“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这样的后缀,更是让人对其中的技术细节充满了期待。我个人是做相关领域研究的,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技术文档和专业书籍,但老实说,很多时候,那些书籍虽然内容专业,却常常显得枯燥乏味,行文生涩,读起来就像是在啃硬骨头,很难有沉浸式的体验。但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虽然是导论性的,但绝对不是浅尝辄止。我尤其关注它在介绍雷达系统基本原理时,会不会像有些教材一样,只是简单罗列公式,而不去深入剖析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实现上的考量。一个好的导论,应该能让初学者在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对雷达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知,而不是看完后只是一堆抽象的概念。我希望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能做得很好,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最基础的电磁波传播、目标回波信号,到复杂的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都能有条理、有深度地呈现。
评分拿到这本《雷达系统导论(第3版)》,我是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态去翻阅的。我之前在一些技术论坛和科普文章里接触过雷达的一些皮毛,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对其中的核心技术和系统构成缺乏系统性的了解。我个人是一名对新科技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尤其对军事科技和前沿技术情有独钟,雷达系统自然是其中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能够真正地“导论”读者,让他们能够理解雷达是如何工作的,它的不同类型分别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现代军事和民用领域,雷达技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雷达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比如如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雷达体制,如何进行天线设计、信号处理链路的构建等,哪怕只是浅显的介绍,也能让我对整个雷达系统的“全貌”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为我揭开雷达技术的神秘面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