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标准汇编(上册) 9787506639644

水质标准汇编(上册) 97875066396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水质标准汇编组,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 著
图书标签:
  • 水质标准
  • 环境科学
  • 环境保护
  • 水污染
  • 监测
  • 规范
  • 法规
  • 行业标准
  • 环境工程
  • 水资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小马奔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39644
商品编码:270784188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水质标准汇编(上册)

定价:140.00元

作者:水质标准汇编组,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3-01

ISBN:9787506639644

字数:148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汇编分上、下册出版:上册汇集了水质基础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规范20项;其中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3项,规范2项;下册汇集了水环境质量标准、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其他应用水质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的标准及规范84项,其中国家标准55项,行业标准26项,规范3项。所汇集的标准和规范都截止以2005年5月底前批准发布的为准。
本汇编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本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目录


一 水质基础标准
GB/T6816—1986 水质 词汇 部分和第二部分
GB/T11915—1989 水质 词汇 第三部分—第七部分
GB/T18919—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CJ/T3070—1999 城市用水分类标准
二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制说明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 8161—1987 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铍卫生标准
GB 8244—1987 救生艇筏饮用水
GB 8537—1995 饮用水天然矿泉水
GB 8537—1995 《饮用水天然矿泉水》号修改单
GB/T8538—1995 饮用水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 16330—1996 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
GB/T17218—199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 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
GB 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号修改单
GB 17324—2003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50282—19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节选)
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 3020—19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通知(节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深入解析水环境管理与技术前沿:一本聚焦现代水务挑战的综合性著作 本书旨在为水务管理、环境工程、水资源规划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决策者和一线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前瞻性的知识平台。它不关注已有的国家或地区水质标准汇编,而是将视角投向当前全球水环境面临的复杂挑战、新兴治理技术以及未来可持续水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全球水资源危机与可持续治理框架的构建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以及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系统的冲击等核心议题。它不再是简单罗列现有标准,而是着重探讨建立一个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韧性水资源管理框架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 1.1 气候变化驱动的水文极端事件与水安全 本章节详细评估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干旱、洪涝、海水倒灌等事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构成的威胁。内容涵盖了先进的水文模型模拟技术,如何利用高分辨率气候数据预测未来水资源可用性,并探讨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弹性基础设施设计原则。特别强调了城市和农业用水部门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理念来增强对极端气候的适应能力。 1.2 水资源跨界管理与地缘政治影响 水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地缘政治议题。本部分超越了单一国家或区域标准的范畴,聚焦于国际河流、共享含水层的管理机制、法律框架和谈判策略。深入探讨了多边环境协定在水资源分配、污染控制和冲突预防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建立有效跨界水治理合作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 1.3 经济学视角下的水价值重估与激励机制 传统的用水成本核算方法已无法适应水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本章运用水经济学原理,探讨了如何科学地评估水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重点介绍了需求侧管理(DSM)的实施策略,包括阶梯水价制度的优化设计、水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构建,以及如何通过财政激励(如补贴、税收减免)鼓励工业和农业部门采用节水技术。 第二部分:前沿水处理技术与污染物深度控制 本部分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水处理领域最尖端的研发成果,特别是针对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去除的新兴污染物和复杂水质问题。 2.1 微量及新型污染物(PPCPs, ECs, PFASs)的识别与去除 环境中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内分泌干扰物(ECs)以及全氟/多氟烷基物质(PFASs)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章详细介绍了先进的分析检测方法(如高分辨质谱技术)如何实现对这些痕量污染物的精准溯源。在去除技术方面,重点剖析了臭氧氧化高级氧化技术(AOPs)、电化学氧化法以及膜接触反应器(MCRs)在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与工程化挑战。 2.2 零液体排放(ZLD)与工业废水资源化 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零液体排放(ZLD)已成为高盐、高毒性工业废水处理的关键目标。本章系统梳理了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先进蒸发结晶技术(MED/MSF)以及膜蒸馏(MD)的集成应用。不仅关注出水水质,更强调了能源效率的优化和副产物(如工业盐、有价金属)的回收策略,实现从“末端治理”到“过程资源化”的转变。 2.3 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合成生物学与生物修复 传统活性污泥法在应对复杂毒性废水时显得力不从心。本部分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如何被用于设计具有特定降解路径的工程微生物菌群,以特异性地去除特定污染物。同时,对植物修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低能耗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回收方面的潜力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和技术评估。 第三部分:智慧水务与数字化转型 水资源管理正经历一场由信息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本部分着重阐述如何将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融入水务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3.1 实时水质预警与物联网传感网络 本书详细介绍了分布式水质传感器网络的部署策略,包括光学、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集成应用。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边缘计算对海量实时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异常水质事件的快速预警模型,实现从“事后检测”到“事前干预”的跨越。 3.2 数字化孪生在供水管网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是下一代城市水务管理的核心。本章阐述了如何整合GIS、SCADA系统和水力模型,建立高精度的供水管网数字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模拟压力波动、管网漏损、水质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为最优泵站调度、爆管预测与抢修路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3 提升水务决策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最后,本部分讨论了水务管理如何利用数据可视化和开放数据平台来增强治理的透明度。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交易和水费结算中的潜在应用,以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性和交易的公正性,从而提升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技术深度与政策广度兼备,是面向未来水环境治理挑战的权威参考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环保从业者,我深知水质标准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以往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因为标准信息不全或更新不及时的状况,导致我们在水质监测、污染治理方案制定等方面出现偏差。这次收到《水质标准汇编(上册)》,我第一时间就对它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它将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水质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这对于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几大类水体的标准条目,它们是否涵盖了最新的国家和行业规范,以及具体的检测指标和限值是否清晰明确。从目录来看,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这让我对后续的详细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水产品养殖的农户,对水质的要求可以说非常高,直接关系到我的收成和产品的质量。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一些零散的信息来判断水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我深感需要更专业的指导。这本《水质标准汇编(上册)》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关心书中关于渔业用水、水产养殖用水等方面的标准,希望能了解具体的各项指标,比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以及它们的安全范围。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表或者通俗易懂的解释,那就更好了,方便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理解和应用。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更科学地管理我的养殖水体,生产出更优质、更安全的水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让自己更加安心。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关注水环境保护的民间志愿者,平时会参与一些河流清洁和水质监测活动。在与一些专业人士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水质标准的专业知识,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资料,很难深入理解。这次拿到这本《水质标准汇编(上册)》,虽然我不是直接的操作者,但它提供的系统性信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目前国家对于不同类型水体的水质要求,以及这些标准的背后所体现的科学依据和环境理念。特别是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具体指标的标准,如果能有相关的解释或者案例分析,那就更加完善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门槛降低了不少,我可以更有依据地去提出我的疑问和建议,也更能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封面上“水质标准汇编”几个大字清晰醒目,配合着淡淡的蓝色背景,让人立刻联想到纯净的水体。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厚实且带有微微的韧性,闻起来有一种淡淡的油墨香,非常适合长时间翻阅。我是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日常学习中经常需要查阅各类国家和行业标准,之前总是东拼西凑,找到合适的标准耗时耗力。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名字就直击痛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虽然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单从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来看,就觉得物有所值,是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学习资料。我特别期待它能够为我节省大量的查找时间,让我更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看起来非常用心,字迹清晰,段落分明,相信阅读体验会相当不错。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饮用水安全工作的基层公务员,我深知水质标准的权威性和落地执行的重要性。每一次的饮用水安全检查,都需要依据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来衡量。这本书的到来,对我来说,就像是给我的工具箱里增添了一件利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完整、准确、最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清单,包括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限值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如果书中能对这些标准进行一些解读,或者提供一些常见的违规案例,那将对我们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标准,更有效地进行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我们基层工作极大的支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