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禅境景观 | ||
| 定价 | 248.00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
| 开本 | 12 | |
| 作者 | (日)川口洋子 著作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04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3769523 | |
禅宗寺院对日本庭园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为之提供文化土壤,使中国文化得以对日本庭园传统产生新的影响。日本禅僧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和水墨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及透视法也对日本庭园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使读者对日本庭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书力图使读者在了解日本庭园的同时,既可以了解日本的禅宗庭园文化和历史,以及现在和未来这种禅境手法的应用,同时本书能为当代的景观与环境设计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川口洋子生于东京,曾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接受受教育。她已移居英国长达20年的时间。主要著作包括:《宁静的花园:在西方花园中融入日本元素》,她在各个地方就日本庭园史进行演讲,并在BBC的节目中担任嘉宾。她为《日本禅境景观》一书所邀请的摄影师Alex Ramsay是英国*的专门拍摄花园景观的摄影师,在业内享有盛名。
全世界*神秘的庭园之一当属龙安寺(位于日本京都以北,山麓中的禅宗古寺)方丈前的石庭。这是一个四周以矮墙环绕的长方形庭园,庭园中铺以细细耙制的白砂,摆放十五块石头,石头共分为五组,每个石组以苔藓镶边。龙安寺方丈庭园似乎与庭园应有的样子*不同。的确,它看上去缺少庭园*应具备的元素——植物,相反却以苔藓(在日本的许多文化中被视为杂草)构筑庭园。几个世纪以来,参观龙安寺的人们总是在试图寻找这十五块石头的含义。庭园被建于禅宗寺院内,这无疑使其变得更具神秘色彩。人们由此开始推测,石庭的抽象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内在的宗教特征——甚至“开悟(禅所追求的成佛境界)”的本质。这种抽象风格与佛教的神秘性紧密相连,使“禅宗庭园”一词在日本之外几乎成为“枯山水庭园”的同义词。然而实际上,枯山水庭园只是日本禅宗庭园某一发展阶段的产物。在禅宗寺院内建造庭园的传统由来已久。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等中国
文化的影响。
008 综 述
013 *部分
日本禅宗寺院及其庭园:
历史回顾
015 日本禅宗寺院及其庭园:历史回顾
015 南禅院
018 南禅寺塔头天授庵
020 日本池泉回游式庭园的传统
024 西芳寺(苔寺)
026 西芳寺
031 天龙寺
034 鹿苑寺(金阁寺)
036 室町幕府将军的宅*:鹿苑寺与慈照寺
044 雪舟等杨与常荣寺庭园
047 京都的塔头寺院及其庭园
052 方丈南庭
059 龙安寺
063 小堀远州与金地院
070 小堀远州与孤篷庵
074 慈光院的茶庭
077 慈光院
078 19世纪早期的禅宗庭园
080 东福寺开山堂和普门院庭园
082 20世纪:重森三玲与中根金作
090 妙心寺塔头大心院
092 黄梅院大书院南庭
095 *二部分
日本禅宗庭园中的意象与主题
097 日本禅宗庭园中的意象与主题
098 池塘与桥
103 龙门瀑与鲤鱼石
106 须弥山
108 三尊石
112 建仁寺潮音庭
115 观音石与不动石
118 道家思想的体现:鹤岛、龟岛与蓬莱仙岛
122 高台寺
128 大德寺塔头龙源院一枝坦庭园
130 龙
137 虎负子渡
141 正传寺
143 七五三庭园
146 十六罗汉
151 大德寺龙源院东滴壶
152 牛
153 瑞峰院与十字图
157 借 景
162 禅寺庭园与茶庭
168 高桐院
175 真珠庵
178 桂春院
184 植 栽
192 参拜寺院
196 其他重要的佛教寺院
198 术语表
203 致 谢
综 述
右图:一个枯瀑布石组。龙源院方丈北庭中倾斜的立石象征抬起的龙头或须弥山(佛教传说中位于世界中心
的山)。前页图:退藏院西方丈庭园中的白砂象征一条小河,它流经一座小岛并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中。小岛左侧远处有一块直立的石头,象征仙鹤展开的羽翼。庭园*左侧排列的石块是群山的象征。全世界*神秘的庭园之一当属龙安寺(位于日本京都以北,山麓中的禅宗古寺)方丈前的石庭。这是一个四周以矮墙环绕的长方形庭园,庭园中铺以细细耙制的白砂,摆放十五块石头,石头共分为五组,每个石组以苔藓镶边。龙安寺方丈庭园似乎与庭园应有的样子*不同。的确,它看上去缺少庭园*应具备的元素——植物,相反却以苔藓(在日本的许多文化中被视为杂草)构筑庭园。几个世纪以来,参观龙安寺的人们总是在试图寻找这十五块石头的含义。庭园被建于禅宗寺院内,这无疑使其变得更具神秘色彩。人们由此开始推测,石庭的抽象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内在的宗教特征——甚至“开悟(禅所追求的成佛境界)”的本质。这种抽象风格与佛教的神秘性紧密相连,使“禅宗庭园”一词在日本之外几乎成为“枯山水庭园”的同义词。然而实际上,枯山水庭园只是日本禅宗庭园某一发展阶段的产物。在禅宗寺院内建造庭园的传统由来已久。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等中国
文化的影响。然而,它同时也汲取了日本悠久历史文化的特点。庭园的命运受到寺院的牵连,而寺院的命运又通
......
这本《日本禅境景观》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宁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日本庭院中那种“少即是多”的哲学感到着迷,它们不过分雕琢,却能在极简的布局中传递出深刻的意境。我尤其好奇书中对于“禅境”的阐述,它究竟是如何体现在景观中的?是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抽象化处理,还是通过对光影、空间的巧妙运用?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解析,比如枯山水中每一处细节的象征意义,或是水景的设置如何引导观者的心绪。书中提到的“传统日式庭院”和“茶庭”,更是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对茶庭的想象,是那种在品茶之时,能够让人内心回归平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不知道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茶庭的建造理念,以及如何在茶庭中体会到“一期一会”的禅意。此外,我对于书中关于“佛教寺院寺庙禅宗庭园花园”的部分也尤为期待,因为我相信,在这些神圣的空间里,庭园的意义远不止于观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修行的载体。我希望书中能描绘出这些庭园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如何与僧侣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那份超凡脱俗的禅境。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庭院设计,尤其是那些充满宁静与冥想氛围的“禅意”庭院情有独钟。当我看到《日本禅境景观》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具体呈现“禅境”的。通常,我们对日式庭院的印象是精巧的造景,但“禅境”则更加强调一种心境的契合。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庭院中的哪些元素,比如枯山水中的耙痕、苔藓的分布、石块的形态,甚至植物的选择和修剪方式,是如何服务于营造一种宁静、内省的氛围的。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来阐述“禅境”的构成要素?比如,是如何通过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的?我个人对佛教寺庙和禅宗庭园的结合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总觉得,那里最能体现“禅境”的精髓。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寺庙庭园的独特之处,它们是如何与宗教修行相结合,是如何为僧侣和访客提供一个沉思和净心之所的。我对书中关于树木和灌木的描写也充满期待,希望它能详细介绍不同植物在日式庭园中的象征意义和应用技巧,以及它们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为庭院增添不同的禅意色彩。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日本庭院的书,虽然书名有点长,但内容却让我惊喜连连。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精美图片和细腻的文字,将日本庭院的魅力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植物应用的阐述,比如樱花在春天如何营造短暂而绚烂的美,枫叶在秋天如何渲染出浓墨重彩的诗意,以及四季常青的松柏如何在寒冬中展现坚韧的生命力。书里对不同树木和灌木的生长习性、修剪技法都有详细的介绍,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庭院的整体风格来选择和搭配植物,这对于想在家中打造一个日式小院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禅境”的描绘,它不仅仅是关于景观,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作者似乎在引导我们去感受庭院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片苔藓的颜色,到一块石头的纹理,再到水流的声响,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哲理。我仿佛能看到那些隐居在深山中的僧侣,在庭院中冥想,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份宁静与超脱,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过来,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日本禅境景观》从书名来看,确实吸引了我。我一直对日本的园林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情于那种宁静、致远、充满禅意的氛围。想象一下,漫步在被精心修剪的松柏之间,听着潺潺流水的声音,感受着苔藓的古朴,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涤荡。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日式庭院,比如枯山水、池泉庭园,甚至是那些隐藏在寺庙中的静谧角落。日本庭院的精髓在于“留白”和“象征”,它们不仅仅是种植花草树木,更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体现。我很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解读这些“景”背后的“意”的,比如那些看似随意的石头摆放,背后是否蕴含着宇宙的缩影;那些不对称的构图,又如何打破常规,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和谐。此外,对于“茶庭”的描写,我也非常期待。茶道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茶庭作为茶道的延伸,想必更加注重细节和意境的营造。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建造、维护以及在茶庭中感受禅意的实用技巧或感悟。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沉浸式的日式禅境体验,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
评分坦白说,我起初被这本《日本禅境景观》吸引,是因为我对日本文化,特别是其独特的审美观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榻榻米的简约,到和服的素雅,再到日本庭院的意境,都透露着一种含蓄内敛而又深刻的美。这本书,尤其是它标题中“禅境”二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坐落在深山幽谷中的古老寺庙,以及它们周围宁静致远的庭园。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禅”与“景”相结合的。禅宗讲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注重从细微之处体悟大道。日本庭园,特别是寺院中的庭园,想必更是将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著名的禅宗寺庙庭园,比如京都的龙安寺石庭,或者其他鲜为人知的秘境?我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解这些庭园的设计理念,比如如何通过石块、沙石、植物的组合来象征山川、海洋,甚至是宇宙的运行。我也想了解,在这些禅境庭园中,是否有特定的仪式或观赏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禅意。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园林的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日本精神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其中宁静而深刻的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