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共演战略:重新定义企业生命周期|7694285 |
| 图书定价: | 99元 |
| 图书作者: | 路江涌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4/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9461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40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路江涌 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曾获麦肯锡中国经济学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管理学青年奖等奖项。 |
| 内容简介 |
| 商业世界风云变幻,营商环境纷繁复杂, 越来越多的企业“并没有做错什么”, 但依然快速地衰落; 越来越多的人听过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不确定的和不连续的环境中, 如何捕捉确定性?如何追寻连续性? 企业如何创业、成长、扩张、转型? 个人如何知时局、揽全局、见终局、应变局? 站在管理经典之上,用时代的框架重构战略思维。无论你的企业是世界500强公司, 还是刚刚起步的创业企业; 无论你是带领企业创造辉煌的领导者, 还是只想过好这一生的普通人, 本书的战略智慧,助你开启成功之门。 |
| 目录 |
推荐语 推荐序一 精一、双融与动态共演(陈明哲) 推荐序二 战略思考的能力(陈春花) 推荐序三 混沌与共演(李善友) 推荐序四 从混沌到混序的共同演化(李 文) 推荐序五 在不确定与不连续的环境中寻找企业的制胜规律(魏 炜) 序 第一部分 共演战略四要素 ∥ 1 第1章 复杂环境和共演战略 ∥ 2 复杂:不确定性×不连续性 ∥ 3 生命:成、大、强、长 ∥ 12 战略:系统性×战略 ∥ 23 第2章 共演战略四要素 ∥ 30 管理:复杂事情简单做 ∥ 31 原则:先人后事和先外后内 ∥ 37 关键:5个W和1个H ∥ 45 用户:企业存在之因 ∥ 47 组织:企业能力之源 ∥ 53 产品:企业价值之基 ∥ 60 市场:企业未来之路 ∥ 67 画布:战略之妙,方寸之间 ∥ 73 第二部分 共演战略四阶段 ∥ 77 第3章 共演战略的四个阶段 ∥ 78 企业:步步为营、步步维艰 ∥ 79 战略:创新价值曲线 ∥ 82 阶段:精、专、增、升 ∥ 111 第4章 精益创业阶段 ∥ 122 出发:创业四问 ∥ 123 精益:创业的十二要点 ∥ 133 画布:创业,站稳脚跟再离家 ∥ 172 第5章 专益成长阶段 ∥ 177 赶路:成长四问 ∥ 178 专益:成长的十二要点 ∥ 192 画布:成长,一路歌来一路发 ∥ 227 第6章 增益扩张阶段 ∥ 231 圈地:扩张四问 ∥ 232 增益:扩张的十二要点 ∥ 241 画布:扩张,黄沙百战穿金甲 ∥ 267 第7章 升益转型阶段 ∥ 271 变轨:转型四问 ∥ 272 升益:转型的十二要点 ∥ 287 画布:转型,病树前头万木春 ∥ 315 第三部分 共演战略四路径 ∥ 321 第8章 共演战略的系统性 ∥ 322 系统:要素、连接和目标 ∥ 323 协同:众人拾柴火焰高 ∥ 331 内部协同:同舟共济扬帆起 ∥ 336 相互协同:乘风破浪万里航 ∥ 350 第9章 共演战略的动态性 ∥ 366 动态:流入、流出和反馈 ∥ 367 用户演化:笑问客从何处来 ∥ 389 组织演化:何须马革裹尸还 ∥ 394 产品演化:沉舟侧畔千帆过 ∥ 399 市场演化:各领风骚数百年 ∥ 403 后记 ∥ 408 |
| 编辑推荐 |
| 北大“光华思想力”重头作品,一部现代战略管理集大成著作,光华管理学院MBA、EMBA、DBA、ExEd管理课程浓缩精华。战略,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与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
读完第一部分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思维模式上的重塑。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将企业的发展视为一个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衰退的单向过程,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延长”这个周期上。这本书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这种惯性思维的表皮,揭示了在数字化和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企业必须学会“并轨”和“嵌套”生存。作者对于“跨界共生体”的描绘,让我联想到许多在行业边界日益模糊的当下挣扎求生的公司。他并没有提供一个万能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和一套全新的提问框架,迫使读者去审视自己企业当前的定位是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同步频率”。其中关于组织韧性与战略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得尤为精彩,那不仅仅是关于速度的问题,更是关于结构调整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什么快速致富的秘诀,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抵御未来不确定性的“心智盔甲”。它似乎在对所有身处变革洪流中的决策者低语:你所熟悉的地图正在被重新绘制,固守旧的坐标只会让你迷失得更快。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作者在批判旧有模式的同时,并未走向虚无主义,而是构建了一套基于“动态平衡”而非“静态优化”的全新管理范式。书中的大量图表和模型,虽然抽象,但一旦结合前文的案例进行对照阅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它迫使你把目光从季度财报的数字上抽离出来,转而关注那些驱动长期价值产生的底层机制和连接方式。这是一种对商业本质的回归,一种在喧嚣中寻找清晰信号的能力训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富有张力,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教科书式写作,而是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味道,读起来需要一定的专注度。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复杂战略布局时所使用的那些精妙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更重要的是,它们成功地将枯燥的管理概念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认知层面。比如,书中对“迭代中的战略锚点”的论述,就让我对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角色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们不再是执行者,而是连接短期战术与长期愿景的“相位调节器”。这种对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和信息流动的深刻洞察,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要求读者不仅仅是学习“做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这对于那些渴望进行深刻组织变革的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同时也预示着变革的艰巨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那种略带复古的纸张质感和简约的排版,初看之下,还以为是某种经典商业理论的重印本。然而,一旦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现代感和对传统企业发展路径的颠覆性思考,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显然对当前商业环境的微妙变化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他没有沉溺于那些老生常谈的“创新”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在新范式下,企业如何从“线性成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现多维度的、甚至是非连续性的演进。书中对于“生命周期”这个概念的解构,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它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可预测的曲线,而更像是一系列相互交织的战略行动集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证观点时,那种严谨的逻辑推导和恰到好处的案例引用,使得那些宏大的理论不再悬浮,而是根植于真实的商业实践之中,让人读来既有思想的冲击,又不乏操作的指引。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不适合碎片化阅读。每一章的逻辑递进都像是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前奏的铺垫决定了高潮部分的震撼力。我反复阅读了关于“生态位占据与价值重构”的那一节,那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当前技术巨头们的扩张逻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作者对商业环境的描述充满了历史感和未来感,他似乎能看到十年后市场格局的雏形,并提前布局好了战略应对措施。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竞争对手的方式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只关注他们的产品线,而是开始分析他们组织内部的“共演潜力”。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商业管理书籍,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组织进化论”的深刻探讨,它挑战的不仅是企业的战略,更是我们对“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