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
作 者:编者:郑斌 著作 定 价:36.8 出 版 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页 数:20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8044573————————————————————————————————————————————————————————————————
01234567890123456789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书名里那些略显“江湖气”的词汇——什么“做事要狠”——还有点警惕,担心内容会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功利化。然而,翻开内页后,我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格局”的强调。它教的“狠”,不是指对别人不留情面,而是对自己目标的高度聚焦和执行的坚决性。例如,在销售技巧的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论证“真诚是最高级的套路”,讲述如何通过深入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本质,而不是靠夸大其词来建立客户的长期信任。这种内在的逻辑自洽和对商业伦理的尊重,让全书的基调非常扎实。特别是关于“拒绝的艺术”那几章,我学到了如何有理有据、不动声色地划清界限,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又不会破坏潜在的关系基础。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你快要迷失在琐碎的人情往来时,帮你抬起头来看看远方的灯塔,提醒你真正的强大,来源于内心的笃定和对原则的坚守。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像是在参加一场高强度的企业内训,内容密度极高,而且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极其流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沟通的底层逻辑”时,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学模型,但它不是生硬地堆砌术语,而是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模型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运作的。比如,它用“损失厌恶”原理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对价格变动比对增值服务更敏感,并据此给出了调整提案措辞的建议。这对我处理团队内部的士气问题也很有启发。有时候,团队成员并非真的不努力,而是因为目标设置让他们感到了“无力感”。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书中关于“积极赋权”的沟通方法,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单纯地下达指令,而是成为了一个“激发者”。整本书结构清晰,章节之间的递进关系也非常合理,从“认识自己”到“理解他人”,再到“有效影响”,环环相扣,读起来节奏感极强,读完后感觉脑子里多了一套处理复杂情境的“操作系统”。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大多都落入了“取悦他人”的陷阱,结果就是越读越累,越想讨好越显得笨拙。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开篇就点明,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清晰的自我价值之上。书中关于“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和不可替代性”的探讨,简直是一剂强心针。作者没有教我们如何去迎合主流,而是鼓励我们去深挖自身的独特价值点,然后用得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稀缺资源”的指南。它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社交场合中,如何通过提问的深度和分享的内容的独特性来占据主动权。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沉默的力量”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冷场,急于填补空白,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虚。学会用恰到好处的停顿来引导对话,是一种高级的自我保护和对信息收集的策略。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做一个“有分寸”的人,而非“有压力”的人。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来的变化,那就是“精准”。以前我与人交流,感觉像是在用霰弹枪射击,希望随机命中目标,效率低下且经常误伤自己。读完此书后,我感觉自己拿到了一把高精度的狙击步枪,知道该瞄准哪里,何时扣动扳机。尤其在职场谈判和向上汇报的环节,书中提供的“预设框架”和“锚定效应”的应用,让我对以往那些看似玄乎的心理战术有了清晰的掌握。它不是让你去操控别人,而是让你明白对方的决策机制,从而能更有效地展示你的方案价值。比如,当需要争取资源时,书中建议先抛出一个“看似不可能”但能展现雄心壮志的宏大目标,然后逐步降落到实际可行的方案,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提案通过率。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沟通技巧,它深入到了决策心理学的核心,让阅读者能够更理性、更具策略性地参与到任何需要达成共识的互动中去。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讲大道理的成功学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剖析“人”与“事”之间微妙关系的实战指南。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倾听的艺术”那一章节,作者没有停留在教你如何点头称是,而是详细阐述了非语言信号的解读,比如一个人在表达不同观点时的肢体微动作,以及如何在对方不完全陈述时,通过精准的提问引导出核心需求。这对于我这种在跨部门协作中经常感到信息不对称的职场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尤其是处理客户投诉的那几个案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如何将防御性的情绪转化为建设性的对话,最终达成双赢。读完后,我立刻尝试在一次会议中运用了书中提到的“镜像反馈”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原本有些僵持的局面瞬间打开了局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公式,而是思维框架,让你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稳定支点,明白“先稳住自己,才能稳住局面”的深刻含义。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交流,发现每一次开口说话,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影响力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