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
徐斌教授等学者从十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比如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让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的内生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等等。这些学者一致认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改革才能够成功。
本书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徐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唯物史观、政治哲学、当代中国改革,著有《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们认真检视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该书立足新时代,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哲学思维透视中国改革,把握中国改革成功的逻辑,是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读性和现实意义的理论读物。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 郝立新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式。该书在新时代的时空背景下,全面阐释了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兼具深刻的理论性、透彻的解释力和强烈的现实性。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树荫
中国的改革开放举世瞩目,有不同的声音和叙事也在所难免。但是,只要不是以西方的现代化为衡量尺度,而是把改革开放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法和战略布局之统一,就是在讲述中国的故事。因此,人们尽可以有不同于本书所谈“十个一”的概括和叙述,但无法否认这本书是中国学者立足中国的实践所发出的中国声音。相信这本书会备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善莫大焉。这或许表明,由外籍人士支配中国故事讲述的格局开始扭转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 侯惠勤
中国改革已然成功,活生生的现实就在眼前,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中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此中的奥妙、经验、法宝,国人关注,世界亦好奇。讲述中国改革的道理,分享中国改革的智慧,传递中国改革的自信,徐斌教授等学者写的这本书做到了。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第一章 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一、人大、法律、党,究竟谁大?
二、让人民富起来的中国改革
三、下好改革一盘棋
第二章 一个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一、让国家富起来的新理论
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三、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办
四、让国家强起来的新思想
第三章 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一、一条红线: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三、改革的硕果来自实事求是
四、改革开放无止境,实事求是不休止
第四章 一种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
二、改革征程中的“摸着石头过河”
三、新时代的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第五章 一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越是改革开放,越需要建立价值共识
二、凝心聚力的“大公约数”
三、走出“普世价值”的迷雾
第六章 一种内生动力:每一个中国人凝聚而成的磅礴力量
一、改革的力量归根到底是每个人的力量
二、改革的伟力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三、“人民至上”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四、新时代的改革要紧紧依靠每一个人
第七章 一种精神:勇于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精神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二、改革从哪里突破?
三、以革命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第八章 一种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一、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改革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改革的大价值立场
三、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了中国改革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四、新时代的改革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九章 一条道路:扎根国情的中国道路
一、筚路蓝缕的求生之路
二、大国崛起的富强之路
三、走向复兴的圆梦之路
第十章 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人生活在制度之中
二、中国的制度改革解放了人
三、新时代,制度改革为人的美好生活创造了条件
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资料搜集上的深度和广度,那份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书中所引用的数据和史料,明显经过了反复的交叉验证,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二手资料。特别是那些关于早期试点经济特区的内部会议记录和民间调研报告的引用,提供了许多未曾公开或被淡化的细节,让整个改革图景显得更加立体和真实,而不是被简化成教科书上的标准版本。这种“咬文嚼字”的劲头,让书中的论点拥有了坚实的基石,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像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论证。对于那些习惯于追根溯源、探究事物本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注释和参考文献部分,本身就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提供了无限的延伸阅读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堪称一绝,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着读者在历史的迷雾中稳健前行。开篇的处理非常巧妙,没有直接跳入宏大的理论说教,而是从一些具体、生动的小切口入手,像是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变迁切入,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接着,叙事线索逐渐展开,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解读,又不乏微观层面的案例剖析,两条线索并行不悖,相互印证,让复杂的改革历程变得逻辑清晰,易于理解。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关键转折点总能设置悬念或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迫使读者不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怎样?”,这种结构上的张力,让人欲罢不能,常常是一口气读到凌晨。这种“讲故事”的能力,远超一般学术著作的刻板叙述。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独特的“现场感”,仿佛作者本人就亲历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并用最质朴却有力的笔触记录下来。它没有过度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便是涉及经济学原理的部分,也能用非常接地气的比喻进行阐释,比如将市场机制比作“看不见的手在泥泞中摸索”,将观念转变描述为“破冰船撞开冰封的河流”。这种“去精英化”的表达方式,使得原本高冷的改革理论,变得可以被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所理解和接受。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就像是听一位长辈在娓娓道来一段波澜壮阔却又饱含人情味的往事,充满着对脚踏实地解决问题那一代人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吸引人,封面色彩沉稳又不失力量感,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合着烫金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作品。拿在手里,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纹理,翻页时的触感很舒服。我特别留意了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当,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欣赏它在图表和历史照片的使用上非常考究,那些黑白的老照片,瞬间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与文字形成了极佳的视觉对话。这种用心打磨实体书的匠人精神,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收藏的物件,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一种仪式感,让人更愿意沉下心来,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无疑提升了这本书的整体价值。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其对“渐进式改革”哲学的高度提炼。它细致地展现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线性过程,而是充满了试错、反馈、修正的辩证循环。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摸着石头过河”这一理念背后复杂心态的描绘,那不仅仅是一种策略选择,更是一种在巨大不确定性面前,民族智慧的体现——既要有闯的魄力,又要有审慎的耐心。这种对决策心理和政治博弈的深刻洞察,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分析层面,触及到了治理艺术的精髓。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背后的那种“不完美中的完美”,认识到真正的变革往往源于对现实环境的深刻适应和对人类本性的精准拿捏,而非理想蓝图的强行灌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