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经济学(19版,双语注疏版)(萨缪尔森绝笔之作加中文注疏) | 
| 作者 | (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 | 
| 定价 | 158.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328717 | 
| 出版日期 | 2013-1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1.703Kg | 
| 内容简介 | |
  《经济学》19 版的双语注疏版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经济学》19 版自1948 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是有史以来发行量*、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本书在经历了前18个版本的积累和沉淀后,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及数据。以此为基础,为了让广大读者对萨翁经典有更好的了解,我们添加了词句解释和注疏——既有译者对标题和难懂的词句的中文注释,也有译者对英文原文中的语言、原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经济学家和企业等的注疏。  |  
| 作者简介 | |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个获得此项大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萨缪尔森常出席国会听证,并为联邦储备、财政部、许多私人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担任咨询专家。除了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和经常打网球之外,萨缪尔森教授还是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6个孩子(包括一次三胞胎)为萨缪尔森家族衍续了15 个子孙。  |  
| 目录 | |
编 基本概念 第四编 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  
| 编辑推荐 | |
《经济学》(19版,双语注疏版)在萨缪尔森版的基础上对难懂的词句和人名以及写作背景等做了精彩注释,既让读者读到萨缪尔森的原文,又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萨缪尔森的文字。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经济学(第19版,双语注疏版)》简直是我的学习救星!一直以来,我对经济学总是有点望而却步,觉得它晦涩难懂,充斥着各种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模型。但从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开始,这种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解经济学的原理。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运作在现实世界中的,比如为什么商品价格会波动,为什么会有失业现象,政府又是如何通过各种政策来调控经济的。双语注疏的设计更是贴心至极,对于那些对英文术语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每当遇到一个新的英文词汇,旁边立刻就有中文的解释和更详细的阐述,这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术语本身,更让我能够顺畅地阅读英文原文,体会原汁原味的表达。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其中的某个宏观经济学章节,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货币乘数效应,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图表设计也非常直观,那些曲线和图示清晰地展示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容易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经济一窍不通的小白了,而是开始能够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周遭的世界。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所以对各种经济学教材都有些涉猎。《经济学(第19版,双语注疏版)》在我看来,绝对是市面上的一股清流。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内容陈旧,或者过于偏重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密结合了当下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讨论,这些章节用了很多现实世界的案例,比如二手车交易市场和环境污染问题,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经济学原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双语注疏的设计,对我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我习惯于阅读英文原版,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或者习语。这时候,书中的中文注释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提供了准确的翻译,还经常补充一些背景信息或者解释,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原文的含义。我记得我曾经花了一个晚上来研究“囚徒困境”的案例,通过书中提供的英文原文和中文注释,我不仅理解了这个经典的博弈论模型,还开始思考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应用场景,比如企业之间的定价策略或者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冲突。
评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经济学(第19版,双语注疏版)》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我曾经以为经济学是一门只属于专业人士的学科,充满了冰冷的数字和复杂的公式。然而,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经济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讲解,以及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弹性”的章节,作者用购买日常用品的例子,生动地解释了需求弹性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和销量的。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采用了双语注疏的形式。这意味着我可以在阅读英文原文的同时,随时查阅中文注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帮助我更精准地理解每一个词汇和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我记得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公共物品”这个概念,书中不仅给出了严格的定义,还用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如公园和国防,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经济学的世界,让我对这个学科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我不得不说,《经济学(第19版,双语注疏版)》的编辑团队真的非常用心。这本书的编排和设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中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供需关系开始,一步一步地构建起复杂的经济学大厦。每一章都紧密衔接,既不会让你感到知识的断裂,也不会让你觉得内容过于重复。更令人赞赏的是,书中引入了大量的“思考题”和“应用题”,这些题目不仅仅是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引导你去思考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解答一道关于市场失灵的题目,通过查找书中的相关案例和理论,我最终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此外,双语注疏的设计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我阅读英文原版时,如果遇到不确定的词汇或者句子,旁边的中文注释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随时解答我的疑惑,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这种双重的阅读体验,既保证了我对知识的精准把握,又锻炼了我的语言能力,一举两得。
评分坦白讲,我当初购买这本《经济学(第19版,双语注疏版)》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经济学在我看来一直是一个高冷的学科。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一上来就抛出一堆枯燥的理论模型,而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入手。比如,书中关于“机会成本”的解释,就用了一个非常 relatable 的例子——你选择看一场电影,就意味着放弃了打工赚钱或者陪伴家人的时间,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在日常决策中发挥作用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一点也不生硬。英文原文和中文注释的结合,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当我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英文表达时,旁边的中文注释立刻就为我解开了疑惑,而且还会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解释,让我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同一个概念。我记得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边际效用递减”这个概念,书中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的分析,生动地展示了为什么我们越是拥有某种东西,对它的渴望程度就越低。这种将抽象理论具象化的能力,真的让我对经济学刮目相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