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 |
| 作者 | (德)布施曼 等 |
| 定價 | 69.00元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ISBN | 9787115332158 |
| 齣版日期 | 2013-1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係列叢書被公認為程序員必讀經典。《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是該係列叢書的第1捲,涵蓋模式係統的方方麵麵。 《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分8章,第1章係統介紹模式的概念,討論描述模式的原則;第2~4章講解模式編目,分彆闡述瞭架構模式、設計模式和成例;第5章揭示如何將模式組織成模式係統及其重要性;第6章探討將模式融入軟件架構的方法;第7章概述模式的曆史、相關著作及模式界;第8章展望模式未來的發展方嚮。《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後還給齣瞭錶示法、術語錶、參考文獻和索引,方便讀者閱讀及進階。 《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適閤軟件架構師、設計師和開發人員閱讀,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大有裨益。 |
| 作者簡介 | |
| Frank Buschmann德國慕尼黑西門子技術公司高級首席工程師。Wiley軟件設計模式係列圖書主編。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對象技術、軟件架構、産品綫、模型驅動軟件開發和模式。曾是ANSIC 標準化委員會X3J16的成員,於1996年發起瞭首屆EuroPLoP會議。 Regine Meunier德國慕尼黑西門子技術公司軟件工程師、科研人員,麵嚮方麵的軟件開發項目帶頭人。此外,Regine還精通軟件模式和麵嚮服務的架構。Hans Rohnert德國慕尼黑西門子技術公司通信設備業務部門高級軟件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嚮是分析大有前途的軟件技術,並將它們應用到新産品中(如智能手機)。Peter Sommerlad 瑞士東部高等專業學院軟件研究院院長。SecurityPatterns等暢銷書作者。他的目標是通過遞減開發讓軟件更簡單,他的研究團隊創建瞭基於Eclipse的IDE工具,主要在C 和Scala中使用。Michael Stal德國慕尼黑西門子技術公司軟件工程師,在編譯器和計算機圖形軟件開發方麵經驗豐富。自1992年開始,Michael一直緻力於使用Sockets、CORBA、和Java開發並發和麵嚮對象的分布式係統。 |
| 目錄 | |
| 第1章 模式 1.1 模式是什麼 1.2 模式之所以為模式 1.3 模式類型 1.3.1 架構模式 1.3.2 設計模式 1.3.3 成例 1.3.4 模式分類在軟件開發中的用途 1.4 模式之間的關係 1.5 模式的描述 1.6 模式與軟件架構 1.6.1 作為思維構件的模式 1.6.2 打造異質架構 1.6.3 模式與方法 1.6.4 實現模式 1.7 總結 第2章 架構模式 2.1 導言 2.2 從混亂到有序 2.2.1 Layers模式 2.2.2 Pipes and Filters模式 2.2.3 Blackboard模式 2.3 分布式係統 2.4 交互式係統 2.4.1 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 2.4.2 Presentation-Abstraction-Control模式 2.5 可適應係統 2.5.1 Microkernel模式 2.5.2 Reflection模式 第3章 設計模式 3.1 導言 3.2 結構分解模式 3.3 工作組織模式 3.4 訪問控製 3.5 管理模式 3.5.1 Command Processor模式 3.5.2 View Handler模式 3.6 通信模式 3.6.1 Forwarder-Receiver模式 3.6.2 Client-Dispatcher-Server模式 3.6.3 Publisher-Subscriber 模式 第4章 成例 4.1 導言 4.2 成例的用途 4.3 成例與風格 4.4 到哪裏去尋找成例 第5章 模式係統 5.1 模式係統是什麼 5.2 模式分類 5.2.1 模式類彆 5.2.2 問題類彆 5.2.3 分類方案 5.2.4 比較 5.3 選擇模式 5.4 作為實現指南的模式係統 5.5 模式係統的演化 5.5.1 模式描述的演化 5.5.2 創意寫作工坊式審閱 5.5.3 模式發掘 5.5.4 添加新模式 5.5.5 刪除過時的模式 5.5.6 擴展組織方案 5.6 總結 第6章 模式與軟件架構 6.1 導言 6.1.1 軟件架構 6.1.2 組件 6.1.3 關係 6.1.4 視圖 6.1.5 功能特徵和非功能特徵 6.1.6 軟件設計 6.1.7 小結 6.2 軟件架構中的模式 6.2.1 開發方法 6.2.2 開發流程 6.2.3 架構風格 6.2.4 框架 6.3 軟件架構支持技術 6.3.1 抽象 6.3.2 封裝 6.3.3 信息隱藏 6.3.4 模塊化 6.3.5 分離關注點 6.3.6 耦閤與內聚 6.3.7 充分、完整、簡單 6.3.8 策略與實現分離 6.3.9 接口與實現分離 6.3.10 單個引用點 6.3.11 分而治之 6.3.12 小結 6.4 軟件架構的非功能特徵 6.4.1 可修改性 6.4.2 互操作性 6.4.3 效率 6.4.4 可靠性 6.4.5 可測試性 6.4.6 可重用性 6.5 總結 第7章 模式界 7.1 起源 7.2 領軍人物及其成果 7.3 模式界 第8章 模式的發展方嚮 8.1 模式挖掘 8.1.1 軟件架構模式 8.1.2 組織模式 8.1.3 領域特定的模式 8.1.4 模式語言 8.2 模式的組織和模式索引 8.3 方法和工具 8.4 算法、數據結構和模式 8.5 模式的規範化 8.6 結語 錶示法 術語錶 參考文獻 索引 |
| 編輯推薦 | |
| POSA係列開山之作,Jolt大奬圖書;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暫無相關內容 |
初識《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我便被其深厚的底蘊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設計模式,它更像是要構建一個理解和構建軟件架構的“元語言”。我一直認為,軟件架構的精髓在於其“模式化”的思想,而這本書似乎正是將這一思想發揮到瞭極緻。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模式係統”的論述,這預示著一種更高級、更係統化的學習和應用模式的方式。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種清晰的理論框架,幫助我理解各種模式之間的內在聯係,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作者對於“模式語言”的解讀,讓我看到瞭架構師之間更高效溝通的可能性,這對於大型項目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書中所有的細節,但從整體的構思來看,這本書無疑是對軟件架構領域的一次重要的貢獻。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一種對軟件設計哲學的深入探討。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構建起更紮實的軟件架構基礎,提升我的設計能力。
評分不得不說,《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是一本挑戰我現有認知邊界的著作。我本以為我對設計模式已經有瞭相當的理解,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讓我意識到瞭自己理解的局限性。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各種模式,而是將它們置於一個更大的框架下進行審視,這種“係統性”的視角,是我之前從未深入思考過的。書中對於“模式”的定義、演化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都進行瞭細緻的探討。我尤其對“模式語言”的概念著迷,它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更關乎如何有效地思考和交流。當我看到書中對架構決策的權衡和取捨進行深入剖析時,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在項目中遇到的那些棘手問題,以及作者提供的更成熟、更係統的解決方案。雖然這本書的篇幅不小,內容也相當密集,但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次頭腦風暴,不斷激發我新的思考。我期待在後續的閱讀中,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書中提齣的各種“模式”,並學習如何將它們靈活地應用於實際項目中,構建齣真正高質量的軟件。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係統性的學習之旅,讓我對軟件架構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評分這本《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實在是太厚重瞭,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前言,就足以讓我感受到它在軟件設計領域那股沉甸甸的分量。我之前接觸過一些設計模式的書,但大多停留在比較零散、孤立的介紹,對於“為什麼”以及“如何”將這些模式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總覺得有些模糊。這本書的標題“模式係統”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讓我期待它能揭示模式之間的聯係,提供一個更高層次的思考框架。我希望它能像一張精心繪製的地圖,指引我在復雜的軟件世界裏,不至於迷失方嚮,能夠構建齣更健壯、更靈活、更易於維護的係統。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模式語言”的闡述,這聽起來就像是為軟件架構師們量身定做的一套通用語言,能夠有效地溝通和協作,避免“各說各話”的尷尬。雖然現在還無法評價具體的技術細節,但我對作者能夠從宏觀角度梳理和總結這些寶貴的經驗,感到由衷的欽佩。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需要反復揣摩、練習,纔能真正領會其中的精髓,化為己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對軟件工程嚴謹追求的態度,而這恰恰是我一直在尋求的。
評分這本《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給我一種“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的感覺。我之前接觸過不少關於軟件架構的書籍,有的過於側重技術細節,有的則流於概念炒作。但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沉靜、理性的方式,探討瞭軟件架構的核心問題。它沒有炫技,沒有浮誇,而是腳踏實地地剖析“模式”本身,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模式係統”。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模式”的定義和分類,這使得原本分散的知識點,突然變得清晰起來。書中對於“模式語言”的闡述,讓我看到瞭通往更高級架構設計的路徑。它不僅僅是一堆技術術語的堆砌,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溝通工具。我感覺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讓我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架構選擇背後的邏輯,從而在未來的項目中,做齣更明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思考框架,讓我們在麵對復雜的軟件設計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不迫。
評分《麵嚮模式的軟件架構,捲1:模式係統》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座通往更高層次軟件設計殿堂的階梯。我之前閱讀過不少關於設計模式的書,但總是感覺它們是零散的知識點,缺乏一個全局的視野。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我特彆期待它能夠解答我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問:如何將各種設計模式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 cohesive(連貫的)且 robust(健壯的)的係統?書中“模式係統”的概念,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宏大的圖景,它不僅僅是關於單個模式的運用,更是關於模式之間的相互關係、演進以及如何在不同層麵構建和理解它們。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模式語言”這一概念如此清晰地闡述齣來,這對於提升團隊溝通效率和知識傳承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做什麼”,更提供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係統地做到”的深度思考。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提升我對軟件架構的理解,從而在未來的軟件開發中,構建齣更具生命力、更易於演進的優秀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