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集體編寫的方式,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離閤器委員會組織編寫,由汽車廠傢、離閤器生産廠傢技術人員和高校老師共同編寫。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汽車離閤器概論、離閤器與動力傳動係統的匹配、汽車離閤器設計、汽車離閤器零件的技術要求與設計、計算機輔助離閤器設計、汽車離閤器製造及檢驗、離閤器的試驗及可靠性技術、汽車離閤器開發過程及質量管理、汽車離閤器常見故障原因及改善方法、汽車離閤器麵片、離閤器新技術。
本書內容貼近實際,理論論述與離閤器設計與製造實踐相結閤,既可滿足汽車主機廠與離閤器供應商技術人員的學習要求,也可供高校汽車專業師生閱讀使用。
前 言
1章 汽車離閤器概論1
1.1 離閤器的發展史3
1.1.1 離閤器的起源3
1.1.2 傳統單片乾式離閤器的雛形5
1.1.3 膜片式離閤器的誕生7
1.2 汽車離閤器的功用12
1.3 汽車離閤器的分類和結構12
1.4 汽車離閤器操縱係統15
1.5 國內外汽車離閤器製造工業概況15
1.5.1 國際著名汽車離閤器公司15
1.5.2 國內汽車離閤器企業17
2章 離閤器與動力傳動係統的匹配18
2.1 離閤器與發動機及傳動係統的匹配要求18
2.2 動力傳動係統的扭轉振動分析理論22
2.2.1 扭轉振動係統的激振源22
2.2.2 發動機激勵下扭轉振動係統模型與分析24
2.2.3 動力傳動係統的減振措施30
2.2.4 路麵激勵源時的扭轉振動分析32
2.3 動力傳動係統扭振匹配設計例子38
2.3.1 扭轉振動係統模型建立39
2.3.2 傳動係統扭轉減振匹配仿真41
2.3.3 仿真模型的選擇44
2.3.4 匹配方案的實現44
2.4 傳動係統典型NVH問題分析45
2.4.1 概論45
2.4.2 起步顫抖問題48
2.4.3 仿真與試驗研究57
3章 汽車離閤器設計62
3.1 總體結構與參數的確定63
3.1.1 從動盤總成數的選擇63
3.1.2 壓緊彈簧和布置形式的選擇65
3.1.3 壓盤的驅動方式68
3.1.4 離閤器主要參數的選擇確定69
3.2 汽車離閤器蓋總成的設計87
3.2.1 結構方案細化與確定87
3.2.2 主要參數確定88
3.2.3 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0
3.3 從動盤總成的設計91
3.3.1 結構方案細化與確定91
3.3.2 主要參數確定92
3.3.3 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4
3.4 汽車離閤器操縱係統設計95
3.4.1 對離閤器操縱係統的要求95
3.4.2 離閤器操縱係統形式選擇與確定95
3.4.3 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6
3.5 設計校核108
4章 汽車離閤器零件的技術要求與設計110
4.1 膜片彈簧110
4.1.1 技術要求112
4.1.2 結構設計確定112
4.1.3 力學模型與數學模型113
4.1.4 設計問題的處理118
4.2 離閤器蓋129
4.2.1 技術要求129
4.2.2 力學模型129
4.2.3 設計問題的處理130
4.3 壓盤130
4.3.1 技術要求130
4.3.2 力學模型131
4.3.3 設計問題的處理131
4.4 傳動片134
4.4.1 技術要求134
4.4.2 力學模型135
4.4.3 設計問題的處理136
4.5 支承圈137
4.5.1 技術要求137
4.5.2 力學模型137
4.5.3 設計問題的處理138
4.6 盤轂139
4.6.1 技術要求139
目 錄●●●●●
Ⅶ
4.6.2 受力分析140
4.6.3 設計問題的處理140
4.7 螺鏇彈簧141
4.7.1 技術要求141
4.7.2 力學與數學模型142
4.7.3 設計問題的處理143
4.8 碟形彈簧144
4.8.1 技術要求144
4.8.2 力學模型144
4.8.3 設計問題的處理145
4.9 波形片145
4.9.1 技術要求145
4.9.2 力學模型145
4.9.3 設計問題的處理154
4.10 從動盤與夾持盤155
4.10.1 技術要求155
4.10.2 力學模型155
4.10.3 設計問題的處理155
4.11 鉚釘155
5章 計算機輔助離閤器設計157
5.1 汽車離閤器性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60
5.1.1 AUTOCAD設計圖樣與三維模型160
5.1.2 離閤器蓋總
評價一 哇,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最近淘到的這本!《汽車離閤器設計與製造預售》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我不是什麼專業工程師,但對汽車總是有著莫名的喜愛,尤其是那些隱藏在引擎蓋下的精密機械。拿到書的那一刻,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甸甸的專業感,那種金屬質感和綫條勾勒齣的力量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抱著好奇心翻開瞭第一頁,雖然有些技術術語我不太懂,但那種嚴謹的排版,清晰的圖示,以及對每一個細節的深入剖析,都讓我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尤其是看到書中關於材料選擇和加工工藝的部分,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復雜計算,但那種對品質的極緻追求,對誤差的零容忍,讓我深深佩服。想象一下,每一個精密的齒輪,每一個恰到好處的摩擦片,都是經過無數次的理論計算和實踐檢驗纔得以問世,這背後蘊含的智慧和汗水,真的讓人肅然起敬。我甚至可以想象,當這本書的讀者真正去接觸和操作這些部件時,那種成就感和對汽車原理更深層次的理解,該是多麼美妙。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扇通往汽車心髒世界的窗口,讓我這個普通愛好者也能窺見其精髓。
評分評價四 我是一個退役多年的老技師,在汽車修理廠摸爬滾打瞭幾十年,見過各種各樣的汽車,也接觸過無數的故障。雖然我的時代,很多先進的技術還沒普及,但對於離閤器這個“磨損件”,我們始終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直接關係到車輛的動力傳遞;恨的是,一旦齣問題,維修起來總是費時費力。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汽車離閤器設計與製造預售》,沒想到一下子勾起瞭我好多迴憶。書裏講的很多東西,我雖然是憑經驗在做,但書上用理論把它講得明明白白。比如,書中關於摩擦材料的分析,我以前都是靠手感和經驗去判斷,現在纔知道原來背後有這麼多的科學道理。還有,關於離閤器片的磨損極限,書上的計算方法讓我覺得,如果我年輕時有這本書,少走多少彎路啊!而且,書裏還提到瞭很多新型離閤器的設計理念,比如電子控製和雙離閤技術,這些是我以前接觸不到的。雖然我可能不會再親自上手維修瞭,但能通過這本書,瞭解這些最新的技術發展,我覺得非常值。它讓我覺得自己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也讓我對現在年輕一代的工程師們更加欽佩。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一開始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純粹是因為我最近正好在考慮換車,而離閤器又是手動擋汽車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所以我想著或許能從中獲得一些選車時的小竅門,比如哪些品牌的離閤器技術更先進,或者在日常使用中會有哪些不同的體驗。翻開書,發現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是那種簡單的“買車指南”,而是深入到瞭離閤器“內部”的世界。雖然我不是技術人員,但書中對離閤器工作原理的闡述,配閤那些圖文並茂的示意圖,竟然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開始明白,原來每一次換擋時的順暢與否,每一次起步時的平穩與否,都與這個小小的離閤器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中甚至還提到瞭不同類型離閤器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駕駛場景下的適用性,這簡直太有用瞭!比如,我之前一直覺得濕式離閤器聽起來就很高級,看完書我纔知道它在平順性和散熱性上有著獨特的優勢,這對於我這種經常在市區擁堵路段駕駛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讓我對汽車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配置和外觀,而是開始關注那些真正支撐起駕駛體驗的“靈魂”部件。
評分評價五 作為一個對汽車工業充滿熱情,並且熱衷於深度瞭解每一個機械運作原理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滿足我求知欲的書。《汽車離閤器設計與製造預售》這個書名,瞬間就點燃瞭我內心的渴望。拿到書後,我被其內容之詳實、分析之透徹所震撼。從基礎的物理原理,到復雜的工程計算,再到實際的生産製造流程,這本書幾乎無所不包。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設計方案的對比分析,以及它們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麵權衡的闡述。這讓我明白,任何一個看似簡單的部件,背後都凝聚著無數工程師的智慧和心血,以及在各種限製條件下的最佳選擇。書中的圖錶和公式雖然有些難度,但通過反復研讀,我能夠感受到作者試圖將復雜的技術概念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離閤器本身,它更是對整個汽車工程領域嚴謹態度和創新精神的體現。它讓我對汽車的機械美學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評價三 作為一個對汽車結構充滿好奇心的學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講解汽車核心部件的書。《汽車離閤器設計與製造預售》這個名字,正好擊中瞭我學習的需求。拿到書後,我首先被它嚴謹的學術風格所吸引。書中對於每一個設計參數的推導,每一個製造工藝的細節描述,都充滿瞭理論依據和實際案例。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材料科學和強度分析的部分,雖然有些內容對我來說還比較超前,但通過閱讀,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知識的嚴謹性上所付齣的努力。書中的插圖也非常專業,很多都是三維模型和工程圖紙,這對於我理解復雜的機械結構非常有幫助。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我未來有機會從事汽車設計或製造相關的行業,這本書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讓我學會如何從根本上分析問題,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汽車工程的魅力,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嚮更加明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