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节选本) | ||
| 定价 | 90.00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马克思著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010189857 | |
内容简介: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隆重举办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为配合相关纪念活动,我社计划专题出版一系列相关图书,本丛书是这一系列几年出版物的一部分。 书目包括: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4.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5.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7.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9.马克思《资本论》(节选)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11.恩格斯《反杜林论》 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是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影响 深远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人类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更好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我们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编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奉献给广大读者,以适应新形势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包含《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14部著作的单行本或节选本,此外还有一部专题选编本《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所有文献均采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版本的译文,按照 版本的编译标准进行了审核和校订,以确保经典著作译文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采用统一的编辑体例,将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一部著作撰写的导言或序言编排在这部著作正文前面,以利于读者认识经典作家的研究目的、写作缘起、论述思路和理论见解。同时,我们还为一些重点著作增设了附录,收入对领会和研究经典著作正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和史料。其中,每一本书的《编者引言》简要地综述相关著作的时代背景、思想精髓和历史地位,帮助读者理解原著、把握要义,同时概括地介绍相关著作写作和流传情况以及中文译本的编译出版情况,供读者参考。每一本书正文后面均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以便于读者查考和检索。总之,该特辑遵循面向实践、贴近群众、走进时代的原则,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编排设计方面体现新的水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句“节选本”,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好奇。究竟是哪些篇章被选中?又为何是这些篇章?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正文。书的开篇,似乎就奠定了一种严肃而又不失启发性的基调。我注意到,尽管是节选,但逻辑链条依然清晰,过渡也十分自然,不像有些节选本那样生硬和跳跃。我特别留意到,编者在一些关键的理论概念出现时,似乎做了细致的解释或者注释,这对于初次接触这类著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这种“贴心”的编排,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顺畅地理解那些深奥的经济学和哲学概念,减少了因理解障碍而产生的挫败感。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者,是真正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希望将伟大的思想,以一种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令人满意的阅读体验。它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在形式上也做到了精美与实用兼备。我感觉到,出版方在编辑和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力求为读者呈现出一本既有收藏价值,又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优秀读物。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从中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社会和经济现象进行更深入探究的兴趣。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资本论》的思想依然充满了生命力,它值得我们去不断地学习、理解和传承。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虽然我知道它是翻译过来的,但整体感觉非常凝练,而且充满了逻辑的严谨性。作者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会层层递进,引用大量的史实或者逻辑推理来支撑自己的论点。我发现,即使是阅读那些比较抽象的哲学概念,因为其论证过程足够清晰,我也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理解。而且,书中偶尔出现的那些带着情感色彩的表达,比如对劳动者的同情,或者对剥削的批判,又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冰冷的理论著作,而充满了人文关怀。这种理性与情感的结合,让我在阅读时,既感到思维的启发,又感受到情感的共鸣,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开始就吸引了我。那种复古的油墨质感,配合着沉稳的色调,仿佛能闻到纸张穿越时光的味道。我尤其喜欢封面中央那个淡淡的马克思恩格斯肖像,不是那种高清的、锐利的图像,而是带着一丝模糊的、历史的沧桑感,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以及两位思想巨匠在那片土地上留下的深刻烙印。拿到书的那一刻,我仔细摩挲着封面的纹理,感觉就像触摸到了历史本身。书的装帧也十分考究,页边距的处理恰到好处,字体大小也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即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封底的介绍语,简练而有力,虽然没有过多剧透,但已经点明了这本书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承载的纪念意义。总而言之,从这本书的外在呈现来看,出版方确实是用心了,它不仅仅是一本思想著作的载体,更是一件充满艺术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收藏品,让人期待翻开它,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纪念”主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喧嚣所裹挟,而忽略了那些塑造了我们世界的重要思想和历史人物。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提醒了我,那些曾经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们的智慧,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和致敬。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那个年代,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当时所秉持的勇气和信念。这种历史的代入感,让我对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现象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发现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书中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概念的阐释,虽然是理论性的,但却能够巧妙地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我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我开始反思,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社会运行机制,背后是否真的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规律?书中对资本的增殖逻辑的剖析,以及对劳动者处境的关注,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看待经济增长的代价,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方式。我甚至开始尝试将书中的理论框架,用来分析我身边的一些经济事件,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参与者。
评分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资本论》本身,还是有一些畏惧心理的,总觉得它过于晦涩和遥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着我,以一种更加轻松和便捷的方式,窥见了《资本论》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小的“提示”或者“导读”性质的内容,虽然可能篇幅不长,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我抓住核心的论点。我发现,原来伟大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引导,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去神秘化”的处理方式,让我更加愿意去主动探索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经典著作,而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了解。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所附带的纪念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能够读到这样一本精选本,本身就是一种荣幸。我感觉,出版方不仅仅是在销售一本书,更是在传播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书中关于纪念马克思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引言或者序言部分,言辞恳切,充满了对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崇敬之情。这让我意识到,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缅怀历史,传承思想。这种双重的价值,使得这本书在我心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我把它放在书架上,随时都能感受到那份庄重和意义。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虽然我并非经济学或哲学专业的科班出身,但书中某些段落所展现出的逻辑推理和批判精神,依然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发现,即使是在节选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依然具有惊人的洞察力。他们对于剩余价值的论述,对于阶级矛盾的揭示,以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都让我拍案叫绝。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语言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辩证的光辉和力量。即便我可能无法完全领会其中的每一个精妙之处,但那种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我感受到两位思想巨匠非凡的智慧。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些观点而陷入沉思,反复咀嚼,仿佛打开了新的认识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资本”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抽象的经济实体,或者是一种冰冷的数字。但是,通过阅读,我开始明白,资本背后所蕴含的,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发展,更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书中对资本的运作方式,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深入剖析,让我开始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背后,那些被忽视的社会成本和人文关怀。我开始意识到,理解资本,不仅仅是为了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公平和人类福祉。这种认识上的升华,让我觉得这次阅读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