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高校核心课程学习指导丛书·中国科学院指定考研参考书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第4版
帧装: 平装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定价:39.00
ISBN: 9787312027758
商品尺寸: 22.8 x 16.8 x 1.8 cm
商品重量: 499 g
品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再版说明
编者的话
第1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一般性质
第2章 化学热力学
第3章 化学平衡原理和溶液中的平衡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第5章 化学动力学
第6章 原子结构
第7章 化学键与分子、晶体结构
第8章 主族元素(Ⅰ)
第9章 主族元素(Ⅱ)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第11章 铜、锌副族
第12章 过渡元素(Ⅰ)
第13章 过渡元素(Ⅱ)
第14章 镧系、锕系元素及核化学
附录1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2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3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4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5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6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7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8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9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共分14章,其中第1章至第7章为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包括物质的三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溶液中的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氧化一还原和电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晶体结构等。第8章至第14章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配位化合物、镧系和锕系元素、核化学等。本书从无机化学课程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要求出发,收集了大量例题、习题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全真试题,不但可供考生复习备考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及教师的参考用书。
对于准备进入高年级课程学习或者需要跨学科知识支撑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无疑是为高阶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书中对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系统总结,远比其他教材来得更有层次感。它不仅仅是按照A、B族元素罗列性质,而是巧妙地将不同周期的同主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差异,归结到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变化对成键和氧化态稳定性的影响上来。我尤其欣赏它对“不活泼”元素的某些特殊反应的介绍,这些内容在基础教学中往往会被忽略,但它们恰恰体现了无机化学的魅力和复杂性。例如,对惰性气体化合物的早期探索及其后续发展,书中都有简要而深刻的论述。这使得读者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依然能感受到无机化学作为一门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的魅力所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结构严谨、内容详实,并且真正做到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学习指导书,强烈推荐给所有致力于深入学习无机化学的读者。
评分这本《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第四版)》简直是化学学习者的一剂强心针,尤其对于那些觉得传统教材晦涩难懂的朋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当初选修无机化学这门课的时候,面对厚厚的标准教材,真是感到无从下手,那些理论公式和复杂的晶体结构图看得我头昏脑胀。直到后来找到了张祖德老师的这本辅导书,情况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它对核心概念的梳理极其到位,不同于那种堆砌公式的写法,张老师的讲解更注重逻辑推导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在讲解配位化学的晶场理论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基础的d轨道分裂图,还配上了非常清晰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所在——为什么有些配合物是高自旋,有些是低自旋。更让我惊喜的是,每一个知识点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这些例题的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从基础计算到复杂结构分析的各个层面。通过亲手计算和求解,我发现自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内化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无机化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评分作为一名对实验数据分析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我通常更关注那些与实际测量紧密相关的部分,而这本《要点.例题.习题》在处理热力学和平衡问题时,展现出了卓越的实用价值。很多化学学习者在面对溶解度积(Ksp)的计算时常常感到头疼,因为它往往需要结合溶液的pH值、常见离子效应等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判断。张祖德老师在这部分的处理上极其精炼而又详尽。书中不仅清晰地列出了计算Ksp的各个步骤和注意事项,还特别增加了一块关于“复杂沉淀体系中离子浓度判断”的专题解析。我记得有一个例题涉及多步沉淀和络合物生成对溶解度的影响,如果只凭课本上的基础公式,几乎是无法求解的。但这本书提供的解题思路,着重强调了如何根据实验条件(如pH值)来确定主要存在的物种,从而简化了复杂的平衡方程,这种“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对我启发极大,使我认识到化学计算不仅仅是套用公式,更是一种对化学过程的深刻洞察。这对于准备参加化学竞赛或未来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这本教材时,我最大的疑惑是,它作为一本“高校核心课程学习指导书”,到底能比我专业课教材深入到什么程度?毕竟很多辅导书只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重述和简化,缺乏真正的深度和创新。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在内容编排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教学智慧。特别是涉及到高阶的化学键理论,比如杂化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几何构型时的应用,书中不仅清晰地展示了sp、sp2、sp3杂化的概念模型,还非常巧妙地穿插了对更高级的d2sp3等复杂杂化的分析,这些内容往往是普通教材一笔带过或者需要额外查阅资料才能理解透彻的部分。更值得称赞的是,习题部分的难度设置非常合理,它似乎是按照循序渐进的阶梯式难度构建的,从最基础的电子排布和氧化还原判断开始,逐步过渡到离子半径、晶格能的估算,再到复杂的酸碱平衡和沉淀规律的综合应用。这种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坚实且全面的无机化学知识体系,确保了学习过程的扎实和高效,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散记忆。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应试”层面,它更像是一本系统构建无机化学思维框架的工具书。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分子晶体结构时,往往会把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概念混淆不清,主要原因在于对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缺乏直观感受。张祖德老师在阐述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非常形象化的对比手法。他没有满足于简单地描述它们是由什么粒子构成,而是深入探讨了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在这些晶体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宏观性质(如熔点、硬度)的影响。例如,书中对比了金刚石和二氧化硅的原子结构,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两者都是硬度极高的原子晶体,但在化学惰性上却存在差异。这种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深度挖掘,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是那种非常沉稳、不浮夸的学术风格,但其内容的丰富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却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