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机械

从零开始学机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
  • 机械制图
  • 机械原理
  • 入门
  • 基础
  • DIY
  • 制造
  • 工业
  • 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8722
商品编码:28355186677

具体描述



dy 章 制造坚固的机械 1

1.1 何为机械 2

1.2 机械的承载能力 4

(1)寻求优方案 9

(2)应变的定义 10

(3)应力集中 11

(4)复合材料 18

1.3 材料的硬度 20

1.4 材料的冲击强度 23

机械专栏 金属的疲劳 24

第2章 机械运动机构 25

2.1 机械运动 26

2.2 机械机构 29

(1)曲柄滑块机构 29

(2)连杆机构 30

(3)凸轮机构 31

2.3 机械零件 33

(1)螺纹 34

(2)齿轮 36

(3)带和链 41

(4)轴 43

(5)联轴器 44

(6)轴承 45

(7)弹簧 46

机械专栏 机构的模型 48

第3章 多样的机械加工方法 49

3.1 机械制造 50

3.2 手工加工 51

(1)划线工序 51

(2)定心工序 52

(3)切断加工 53

(4)弯曲加工 54

(5)锉削加工 55

(6)钻孔加工 56

(7)螺纹加工 58

3.3 切削加工 60

(1)车床车削 60

(2)铣床铣削 61

3.4 磨削加工 63

3.5 焊接 65

(1)气焊 65

(2)电弧焊接 67

(3)点焊 68

(4)钎焊 68

3.6 铸造 70

3.7 塑性加工 73

(1)锻造 73

(2)冲压加工 74

(3)轧制加工 74

(4)挤压加工 75

(5)拉拔加工 75

(6)辊轧成形 76

3.8 电火花加工 77

机械专栏 螺纹的加工方法 79

第4章 制造机械用的各种材料 81

4.1 钢铁材料 82

(1)碳素钢(carbosteel) 84

(2)钢铁材料术语 84

(3)合金钢(alloy steel) 85

(4)铸铁(cast iron) 87

4.2 铝材料 90

(1)1000(纯铝) 91

(2)2000(Al-Cu系合金) 91

(3)3000(Al-Mn系合金) 92

(4)4000(Al-Si系合金) 92

(5)5000(Al-Mg系合金) 93

(6)6000(Al-Mg-Si合金) 93

(7)7000(Al-Zn-Mg合金) 93

4.3 铜材 94

(1)1000(纯铜) 94

(2)2000(Cu-Zn合金) 95

(3)3000(Cu-Zn-Pb合金) 96

(4)4000(Cu-Zn-Sn合金) 96

(5)5000(Cu-Sn合金) 96

(6)6000(Cu-Fe-Zn-Al-Me合金) 96

(7)7000(Cu-Ni合金、Cu-Ni-Zn合金) 96

4.4 钛材料 98

(1)纯钛 98

(2)钛合金 99

4.5 塑料材料 100

(1)聚甲醛树脂(POM) 100

(2)聚酰胺(PA) 101

(3)聚碳酸酯(PC) 101

(4)聚醚醚(PEEK) 101

(5)MC尼龙(聚己内酰胺) 101

4.6 陶瓷材料 103

(1)结构用陶瓷材料 103

(2)生物用陶瓷 104

4.7 复合材料 105

(1)塑料基体的复合材料 105

(2)陶瓷基体的复合材料 107

第5章 工作在水或空气中的机械 109

5.1 流体的性质 110

(1)何为流体 110

(2)密度 111

(3)压强 113

(4)水压 114

(5)大气压 115

5.2 流体力学 117

(1)浮力 117

(2)浮力与重力的平衡 118

(3)帕斯卡原理 118

(4)压强的关系 119

(5)运用在机械设计中的帕斯卡原理 120

(6)层流与紊流 121

(7)连续性法则 123

(8)伯努利定理 125

5.3 与流体有关的机械 127

(1)飞机 127

(2)水轮机 128

(3)风车 129

(4)泵 130

(5)油压机与空气压缩机 131

第6章 热工机械 133

6.1 热的性质 134

(1)何为热 134

(2)什么是温度 135

(3)能量 136

(4)热量与比热容 136

6.2 热力学 139

(1)波义耳-查理定理 139

(2)气体的状态方程 140

(3)热力学定律 140

(4)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 141

(5)热力学第二定律 143

(6)熵 144

6.3 利用热能运转的机械 145

(1)卡诺循环 145

(2)蒸汽机 146

(3)汽油发动机 148

(4)柴油发动机 151

(5)燃气涡轮发动机 153

第7章 机械用传感器与执行元件 155

7.1 开关和传感器 156

(1)何为开关 156

(2)开关的类型 156

(3)何为传感器 158

(4)传感器的类型 159

7.2 执行元件 164

(1)何为执行元件 164

(2)执行元件的类型 165

7.3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 173

(1)模拟量与数字量 173

(2)模拟量输入和传感器 174

(3)模拟量输出和执行元件 175

(4)计数输入 176

(5)模拟量输入输出装置的设计 177

第8章 巧妙的机械控制 179

8.1 何为控制 180

(1)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180

(2)控制的类型 180

8.2 顺序控制 185

(1)逻辑电路 185

(2)自锁电路 186

(3)定时器 188

(4)顺序控制的程序(编程) 189

(5)PLC 190

8.3 反馈控制 191

(1)传递函数与结构图 191

(2)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192

(3)结构图的等价变换与化简 195

(4)控制系统的响应 197

后 记 202





书名:从零开始学机械

作者:门田和雄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1

印次: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203

ISBN:9787122278722

定价:29.8

适读人群 :本书既可以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亦可作为对机械产品或机械装备感兴趣的人员学习机械的简易指南书。

1、内容精明活泼,图文并茂,以漫画的形式编写,让读者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就可以对机械原理机械制作有个基本的认识。

2、本书面向机械工程学的初学者,介绍机械工程学的基本知识,读者群体含中学生和成年人,不限于年龄。本书也适合中小学生课外小制作的相关学习,是为中学生编写的机械工程学入门书和学习指南。

3、日本软银出版社的“科学之眼”系列中的一本。原著在日本四星级推荐,已经连续四次印刷,市场反映好。


本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主要括机械的运动机构、制造方法、常用的材料、使用环境、传感器与执行元件、控制方法等。本书叙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既可以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亦可作为对机械产品或机械装备感兴趣的人员学习机械的简易指南书。


门田和雄

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同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研究学科(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理工研究课(微机械专业)博士毕业,工学博士。

现在,担任东京工业大学附属科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以机械技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为主,进行了与机械和机器人相关的各种研究活动。

主要的著作有《支撑生活的螺丝的秘密》(翻译的出版社名:科学出版社)、《新机械的教科书》、《图说机械要素的基础》、《图说机器人学的基础》(日刊工业新闻社)等。


李连进,天津商业大学机械与装工程系,天津市食品装机械协会副秘书长,系主任、教授,工学博士,日本留学回国人员,现担任天津商业大学机械与装工程系主任、天津市食品装机械协会副秘书长,主讲装机械。

具有东北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部军工研究所、佳能株式会社研究所等单位的设计和制造经验,主持(或参加)了guo家“863”、天津市科技重点支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企业横向课题近十余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0余篇),出版了两部教材,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和3等奖以及guo家冶金科技2等奖各、其它省部级奖励4项,取得guo家发明专利8项。

现在主要从事装机械的设计制造工作,同时组织装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机械与装工程系在2010年被中国装联合会评为装教育先进单位。




《巧手匠心:机械原理与实践速览》 内容简介: 《巧手匠心:机械原理与实践速览》是一本旨在为初学者揭开机械世界奥秘的入门指南。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及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带领读者踏上一段从基础到实践的探索之旅。本书并非追求面面俱到,而是精选了机械工程中最核心、最实用、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概念,力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机械基本原理的认知,并初步掌握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书结构清晰,由浅入深。首先,我们将从机械最根本的构成元素——“力”与“运动”——入手。读者将了解到,在机械世界里,一切的运行都离不开力的传递与转换,而运动则是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将深入剖析几种最基本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解释它们在机械装置中的作用,并通过简单的图示与模型,让读者直观感受这些力的存在。同时,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直线运动、旋转运动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齿轮的啮合如何将旋转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旋转,杠杆的原理又如何实现力的放大或改变方向。我们不会纠结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而是侧重于直观的理解和对现象的解释,让“为什么”和“怎么样”变得一目了然。 接着,本书将聚焦于构成复杂机械装置的基本“零件”。我们不会罗列枯燥的技术图纸,而是从最常见、最基础的机械构件入手,例如轴、承、连杆、凸轮、弹簧等。每一类构件,我们都会详细阐述其基本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场景。例如,在讲解“轴”时,我们会从承受旋转载荷的转轴,到传递动力的传动轴,再到定位零件的芯轴,逐一剖析它们的特点和设计要点。在介绍“轴承”时,我们会区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并解释它们在减少摩擦、支撑载荷方面的关键作用,还会提及不同类型轴承的适用范围。对于“连杆”和“凸轮”,我们则会通过机械臂、发动机等实际例子,形象地展示它们如何将一种运动转化为另一种所需的运动,从而实现复杂的功能。 随后,本书将进入“连接与传动”这一关键环节。机械装置之所以能够协同工作,离不开各个零件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动力的顺畅传递。我们将详细讲解几种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合。在传动方面,本书将重点介绍机械传动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我们会详细解释齿轮的传动比是如何确定的,皮带和链条传动又为何能实现远距离的动力传递,并对比它们各自的特点,如精度、效率、传动平稳性等。通过对这些基本传动方式的理解,读者将能够初步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 在此基础上,本书将引导读者走进“能量转换与功率”。机械装置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转换能量。我们将从功、能、功率等基本概念出发,解释机械做功的原理,以及能量如何在机械系统中传递和损耗。我们会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机械的效率。例如,我们会以水轮机、风力发电机等为例,展示如何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为可用的机械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损耗。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我们深知理论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本书将选取一系列读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机械装置,如自行车、缝纫机、家用电器中的电机、汽车发动机的简单模型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我们会将前面介绍的机械原理、构件和传动方式,一一对应到这些实际装置的部件上,让读者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机械的原理是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的。例如,在分析自行车时,我们会讲解脚踏板、曲柄、链条、飞轮、车轮等是如何协同工作,将骑行者的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并讨论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本书还将包含“机械故障排除入门”的章节。即使是设计精良的机械,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本章将从最常见的一些机械故障现象出发,如异响、卡滞、漏油等,引导读者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检查和维修方法。例如,当听到轴承发出异常噪音时,我们会指导读者从润滑不足、磨损、安装不当等方面进行排查。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读者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遇到机械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可视化”和“情景化”的学习方式。我们不会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大量运用精美的插图、图表、甚至简单的手绘示意图,将抽象的机械原理具象化。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有助于理解的案例,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将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我们相信,只有让读者“看见”机械的运作,“感受”到机械的魅力,才能真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趣。 《巧手匠心:机械原理与实践速览》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包括对机械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希望拓展知识面的爱好者、需要了解机械基础知识的跨领域技术人员,以及任何对“万物如何运作”抱有疑问的读者。本书不要求读者具备任何预备知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核心的机械知识。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寻找身边的机械物件,动手去观察、去拆解(在保证安全和不损坏的前提下),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巧手匠心:机械原理与实践速览》将是一本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机械入门读物。它将点燃你对机械世界的好奇心,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技术领域的大门,让你领略机械之美,感受工匠精神的精髓,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加“懂”机械的人。本书致力于让你从“零”开始,迈出成为一名“巧手匠心”的坚实步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一直以为机械是一个只跟工程师有关的领域,但《从零开始学机械》让我发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都离不开机械原理。书中在讲解“材料力学”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给出让人头疼的公式,而是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比如铁、铝、塑料,它们的强度、硬度、韧性是如何影响一个机械部件的寿命和性能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应力和应变”的讲解,作者用了非常生动的例子,比如拉伸一根橡皮筋,来形象地解释了这两个概念。而且,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连接件”的原理,比如螺钉、铆钉、焊接,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连接方式。这让我明白,一个简单的机器,背后是无数个细节的考量。我还对书中关于“表面粗糙度”和“配合公差”的讲解非常感兴趣,虽然这些听起来像是很专业的技术术语,但作者用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机械的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机械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让我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深奥的机械原理。我之前对“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这些概念,一直觉得非常模糊,直到我读了《从零开始学机械》。书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水管里的水流”来解释液体的压力,以及“气球里的空气”来解释气体的压力,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它们的基本原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泵”和“阀门”的讲解,它们是液压和气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而作者通过详细的图示和工作流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我还对书中关于“执行器”的讲解印象深刻,比如液压缸和气动马达,它们是如何将液压能或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比如挖掘机、搬运机器人,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这些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机械世界,也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之前一直觉得机械设计是一个非常神秘且高深莫测的领域,直到我读了《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把我带入了机械的世界。这本书没有一开始就灌输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先从最基础的“运动和力”这些概念开始讲起,比如什么是速度、加速度,什么是力和力矩,这些都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力的分解和合成”的讲解,它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示,把复杂的受力分析变得直观易懂,让我能够理解一个物体是如何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的。在讲解“刚体”和“变形体”的时候,作者也结合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块木板和一根弹簧,让我能立刻区分它们的性质。书中对“几何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如何利用各种形状和尺寸来构建机械结构,以及这些几何形状是如何影响机械性能的。我还对书中关于“约束”的讲解印象深刻,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理解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以及这些限制是如何由不同的连接方式决定的。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觉得机械设计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学科,而是开始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学习。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机械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大大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一直对“热力学”在机械中的应用感到困惑,但书中通过分析汽车发动机、空调系统,来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如何影响机械效率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能量转换”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任何机械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损失,而如何最小化这些损失,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目标。我还对书中关于“热胀冷缩”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桥梁的伸缩缝、铁路的接缝,来解释这个现象,以及它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引入了一些关于“制冷和供暖”的原理,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机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科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我们身边的机械设备。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称得上是“寓教于乐”的典范。我之前对机械的印象就是“硬邦邦、冷冰冰”的,但《从零开始学机械》却让我看到了机械的“生命力”。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案例,把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我记得在讲解“振动和噪声”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分析乐器发声的原理、汽车发动机的运行,来解释振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减小振动和噪声。这让我觉得,原来机械学也能如此有趣。书中还对各种“驱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电动驱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都被讲解得非常清楚。我还对书中关于“密封技术”的讲解印象深刻,虽然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技术,但作者却通过分析水龙头、汽车发动机等例子,让我明白了密封在保证机械正常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机械发展史”的知识,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对机械的演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当前机械技术的来之不易。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让我对机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从零开始”的承诺,真的做到了。作为一名对机械领域完全不了解的读者,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其他相关的书籍,但往往因为术语晦涩、概念跳跃而屡屡受挫。然而,《从零开始学机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复杂的机械原理娓娓道来。我记得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场景,比如鞋底的纹路、自行车的刹车,来解释摩擦力是如何影响机械运动的,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控制摩擦力。这让我觉得,原来机械学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书中还对各种“运动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像是哪些是常见的低副,哪些是高副,它们又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这个讲解非常具体,甚至连最基础的“约束”概念,都用图示和通俗的比喻解释得明明白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机构”和“机械”的区分,以及如何从简单的运动副组合成复杂的机构,再到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这种由简入繁的逻辑,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机械的设计思路。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你知道吗?”的小知识点,这些都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能够记住一些关键的概念。总的来说,这本书真的把机械学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理解的模块,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对机械世界的初步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将一个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学科,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并且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什么是什么”,而是先从最基本的“物体受力分析”开始,比如如何画受力图,如何判断力的方向和大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牛顿三大定律”的讲解,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用大量的实例,比如抛物运动、火车刹车,来解释这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我还对书中关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讲解印象深刻,它们是解决很多机械问题的重要工具,而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让我理解了这些定律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书中对“材料的强度”和“材料的塑性”的区分也讲得非常清楚,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材料在受力后会变形,而有些则会断裂。而且,书中还引入了一些关于“可靠性设计”和“寿命分析”的概念,这些都是保证机械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机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机械。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我之前学习机械,总觉得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但《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却鼓励我去思考、去提问。《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开放式问题和引导性的讲解,让我开始主动地去探索机械的奥秘。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一系列的排查步骤。这让我明白,机械的维修和维护,也需要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还对书中关于“创新设计”的理念印象深刻,它鼓励我去思考现有的机械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进阶阅读”的建议,以及相关的资源链接,这都为我提供了继续深入学习的途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学习的伙伴,它陪伴我一起成长,让我对机械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机械认知框架。我一直对各种机械设备感到好奇,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去了解。很多科普读物可能只介绍某些特定机械的原理,而《从零开始学机械》则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它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讲解了机械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力是如何传递和转化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能量守恒”和“效率”的章节,这些基本定律贯穿了整个机械学,理解了它们,很多复杂的机械设计就迎刃而解了。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机械元件,比如齿轮、轴承、弹簧等等,它们各自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机械中的应用,都被清晰地描绘出来。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零件,都蕴含着精妙的设计和深刻的工程智慧。读完关于“传动系统”的章节,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汽车变速箱会有那么多档位,为什么不同的机器需要不同的传动方式。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知识,它还融入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简单机械、复杂机械的设计流程,以及一些经典机械设备的演变历程。这些案例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加深了我的理解和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像是一个全面的机械学科入门指南,它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也激发了我对机械工程更深入的探索欲望。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样的机械小白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之前我对机械的认知,可能仅仅停留在“机器就是一堆零件拼起来的”这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翻开《从零开始学机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清晰的排版和图文并茂的设计。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线条,而是被细致地拆解、标注,仿佛有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认识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力学基础”的讲解,它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公式,而是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比如杠杆如何省力,滑轮组如何提高效率,这些看似简单的原理,却能让我深刻理解机械运动的本质。而且,书中对于各种材料的性能分析也讲得十分透彻,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适用的场景,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述。这让我明白,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设计制造高效可靠机械的关键。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讲解思路非常连贯,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应用,层层递进,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每次读完一章,都感觉自己对机械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即使是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术语,书中也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并配有插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份学习的地图,指引着我在机械的海洋中,找到清晰的航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