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子平匯刊的書籍 請點擊查看:
1、
2、
3、
4、
5、
6、
7、
8、
9、四庫存目子平匯刊
基本信息
書名:四庫存目子平匯刊:淵海子平大全1
定價:48.00元
作者: 徐子平;鄭同 校
齣版社:華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16904473
字數:
頁碼:25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
內容提要
《四庫存目子平匯刊:淵海子平大全1》主要講述瞭,子平淵海之理,始自唐大夫李公虛中,以人生年月日時,生剋旺相,休囚製化,決人生之禍福,其驗神矣。後經呂大夫纔義裁定之,並無述作之者。至於有宋徐公升,復以人生日主,分作六事,議論精微,作《淵海》之書,集諸儒之義,傳布至今,悉皆宗之。後之諸君,又集《淵源》,理義篇章雷同,迄今數百年矣。闆籍有亥豕魯魚之謬,學者少知其義。吾今以二書並之,增之口訣,正其訛僞,正本清源,厘為六捲,堪稱全本,梓行於世,俾後學習之,不失古人之遺範矣。
目錄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一
論五行所生之始
論天地乾支所齣
天降乾支圖
十乾所屬陰陽
天乾相閤
十乾所屬方位十二支所屬論
論十二地支陰陽所屬
論十二支六閤
論十二支三閤
論十二支相衝
論十二支相穿
論十二支相刑
論乾支字義
論十二支生肖
論六十花甲子納音並注解
論天乾生旺
掌訣
五行發用定例
陰陽順逆生旺之圖
月律分野之圖
天乾五陽通變
天乾五陰通變
論年上起月例
論日上起時例
論起胎法
論起息法
論起變法
論起通法
論起玉堂天乙貴人
起天官貴人
論太極貴人
論三奇貴人
論月德貴人
論月德閤
論天德貴人
論天廚貴人
論福星貴人
論三元
論十乾祿
論驛馬
論天赦
論華蓋
論十乾學堂
論十乾食祿
論金輿祿
論拱祿
論交祿
論暗祿
論夾祿
論垣城
論帝座
論六甲空亡
論截路空亡
論四大空亡
論十惡大敗
論四廢日
論天地轉殺……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二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三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四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五
新刊閤並官闆音義評注淵海子平捲六
作者介紹
鄭同,易學學者、編輯,周易工作室的創辦人兼策劃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易學與術數的研究,著有《納甲筮法新講義》、《易學新識》等。現從事易學圖書的編輯齣版與推廣工作。先後主持點校齣版易學圖書50餘種,另點校《四庫全書術數初集》(全四冊)、《四庫全書術數二集》(全三冊)等術數類圖書,廣受外易學界的好評 徐子平(公元907-960年),名居易,五代末北宋初人。史書記載,徐子平曾和當時的易學大師陳摶、道教人呂洞賓一起隱居華山,所以對於其生平事跡,外人不得而知。他精研命理學,著有《徐氏珞琭子賦注》二捲。徐子平在唐朝李虛中的三柱法(年、月、日推算法)的基礎上,發明瞭四柱法(增加瞭時辰)。不過,他對四柱學的大貢獻並不在此,而在於他確立瞭以生日天乾為核心的思維方法。這是對命理學的一次豐碑性的創造,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基本信息
書名:四庫存目子平匯刊.2
:38.00元
作者: 瀋孝瞻;鄭同 校
齣版社:華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6905128
字數:
頁碼:1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
內容提要
《秘本子平真詮:四庫存目子平匯刊(2)》據《四庫存目提要》,收集館藏或私藏原本,輯錄齣子平學相關典籍、文獻、引用語句,便於當今學者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秘本子平真詮:四庫存目子平匯刊(2)》規模宏大,徵引豐富;圖文並茂,收錄廣泛;結構嚴謹,體例完備;分類詳細,便於檢索。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
目錄
子平真詮捲一
論十乾十二支
論陰陽生剋
論陰陽生死
論十乾配閤性情
論十乾閤而不閤
論十乾得時不旺失時不弱
論刑衝會閤解法子平真詮捲二
論用神
論用神成敗救應
論用神變化
論用神純雜
論用神格局低
論用神因成得敗因敗得成
論用神配氣候得失
論相神緊要
論雜氣如何取用
論墓庫刑衝之說
論四吉神能破格
論四凶神能成格子平真詮捲三
論生剋先後分吉凶
論星辰無關格局
論外格用捨
論宮分用神配六親
論妻子
論行運
論行運成格變格
論喜忌支乾有彆
論支中喜忌逢運透清
論時說拘泥格局
論時說以訛傳訛
論正官子平真詮捲四
論正官取運
論財
論財取運
論印綬
論印綬取運
論食神
論食神取運子平真詮捲五
論偏官
論偏官取運
論傷官
論傷官取運
論陽刃
論陽刃取運
論建祿月劫
論建祿月劫取運
論雜格
附:論雜格取運
全書古例附錄
作者介紹
瀋孝瞻,乾隆四年考中進士,後齣任地方官。他在四柱學上構建齣瞭一個論命的“格局”,這在清末以後的命學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子平真詮》是他的代錶作。徐樂吾民國時期的命理三大傢之一(另外兩位是袁樹珊、韋韆裏),並稱“南袁北韋中樂吾”。他的著作頗豐,如《窮通寶鑒評注》《滴天髓徵義》《子平粹言》等。其代錶作《子平真詮評注》頗享盛名,與任鐵樵評注的《滴天髓》稱姊妹篇而交相輝映。
總而言之,這套書的組閤陣容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幾乎囊括瞭子平命理學的核心經典。我希望通過這套書的學習,能夠不僅掌握八字算命的技法,更能領悟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我不求能成為一名職業命理師,隻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身邊人的命運軌跡,並在順境中有所作為,在逆境中有所擔當。這套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探索這個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領域。
評分“秘本子平真詮”這幾個字,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神秘感和期待。所謂“秘本”,往往意味著其中可能包含瞭一些不為外人所熟知的珍貴內容,或者是一些流傳過程中被過濾掉的精華。在命理學領域,很多知識是口傳心授,或者隻在小範圍內流傳。《子平真詮》本身就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如果這套書中的“秘本”能夠揭示更多不為人知的技法和心法,那麼對於深入研究子平命理的讀者來說,將是無價之寶。我渴望從中發掘齣一些能夠提升我斷命準確率的獨特視角。
評分我對於這套書中的“匯刊”二字也頗為在意。這意味著它可能不是簡單地將幾本書堆砌在一起,而是經過瞭一定的整理和編排。我希望這套書在編排上能夠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比如從基礎理論到進階應用,或者按照不同的側重點進行劃分,這樣能夠幫助讀者逐步深入,避免初學者的迷茫。一個好的匯編,應該是能夠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學習過程更加順暢和高效。
評分對於“五行八字算命”這一主題,我希望能在這套書中看到對五行生剋製化、刑衝閤害等基本原理的深入闡述。這些是八字分析的基石,但很多人對其理解仍然停留在錶麵。我期待能夠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探討,例如五行在不同季節、不同地支中的具體錶現,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關係。如果能夠結閤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如何運用這些基本原理來分析一個人的命局,那麼將非常有啓發性。
評分我非常關心這套書在語言和版本上的處理。古代的命理典籍,語言多為文言文,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閱讀起來存在一定的障礙。如果這套書能夠提供通俗易懂的白話解讀,或者在原文旁進行詳細的注釋,那麼它的可讀性將大大增強。同時,關於版本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流傳至今的古籍,往往存在多個版本,內容上可能存在差異。我期望這套書能夠選取最權威、最可靠的版本,並對可能存在的爭議進行說明,以保證學習內容的準確性。
評分我最期待的,是這套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子平命理的理論框架。市麵上關於八字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都零散不成體係,或者過於側重某個方麵,導緻學習者難以建立起完整的認知。從書名來看,這套書涵蓋瞭《淵海子平》、《滴天髓》、《三命通會》等奠基性的經典,我相信它們能夠為我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特彆是《滴天髓》,一直被譽為子平命理的“聖經”,其中的很多論述精闢入裏,卻也常常晦澀難懂。如果這套書能夠有細緻的講解和評注,能夠幫助我理解其中深奧的道理,那麼它的價值將是難以估量的。
評分《三命通會》以其百科全書式的體例,包羅萬象,涵蓋瞭大量的命理知識和相關學說。在學習子平命理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局限於八字本身,還需要瞭解與之相關的神煞、格局、納音等內容。《三命通會》的齣現,無疑能夠極大地拓展我的視野,幫助我構建一個更為宏觀的命理知識體係。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對《三命通會》進行有效的梳理和分類,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掌握其核心內容,而不是被龐雜的知識所淹沒。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眼球瞭,“子平命理五行八字算命”,這幾個關鍵詞已經把我的興趣點牢牢抓住瞭。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命理學稍有瞭解的人,我一直對八字算命的精妙之處充滿好奇。子平命理作為八字算命的重要流派,其理論體係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多樣性,常常讓初學者望而卻步。而這套“子平匯刊 淵海子平大全+秘本子平真詮+窮通寶鑒評注+滴天髓+三命通會共11本”的組閤,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入口。我尤其看重它包含瞭如此多經典的命理學著作,這不僅僅是數量上的疊加,更是不同流派、不同側重點的思想精華的匯集。
評分《窮通寶鑒》是我一直非常感興趣的一本書。它以月令為綱,詳述各月建的用神取法,以及與日乾的生剋關係,其邏輯性極強,是我認為最能體現子平命理“象數”之道的著作之一。而“評注”二字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一本經典的古籍,若無好的評注,常常會因為語言的隔閡和概念的模糊而難以理解。我期望這套書的《窮通寶鑒評注》能夠用現代的語言,清晰地闡述原文的含義,並結閤一些實際案例進行佐證,這樣纔能真正發揮齣《窮通寶鑒》的價值。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深知命理學習的難點在於實踐。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與實際案例相結閤,就如同空中樓閣。我非常希望這套書能夠在理論講解之外,提供大量的經典命例分析。從古至今,多少先賢通過八字洞察人生軌跡,其中蘊含的智慧和經驗,是任何理論都無法完全替代的。如果能夠看到對不同格局、不同命局的詳細解讀,分析其行運吉凶,甚至能夠觸及一些人生抉擇的指導意義,那麼這套書就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實用的人生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