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傢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號寄簃,是清代著名法學傢和立法專傢,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基人,依法治國理念的首倡者,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力。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貴連潛心研究瀋傢本近四十年,堪稱國內法史學界和瀋傢本思想研究的大傢。本書即為其對瀋傢本中外法治的論說、修律實踐以及法治改革理想的係統論述。本書之齣版在瀋傢本研究領域將會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古今之皋陶,取申韓法治精神務去其毒;不愧古今儒者,習馬鄭經生事業而會其通。”法治,是瀋傢本的夢,他主持法律改革,追的就是這個夢。1913年春,在枕碧樓閉門養病著述的老人做瞭個夢,夢中吟詩首。醒來後他把這首詩記錄下來,名之《夢中作》。這是他逝前的心境寫照,我們後人觀之,亦可瞭解這位老人,同時,也感受那個時代。全詩如下:
可憐破碎舊山河,對此茫茫百感多。
漫說沐猴為項羽,竟誇功狗是蕭何。
相如白璧能完否?範蠡黃金鑄幾何?
處仲壯心還未已,鐵如意擊唾壺歌。
19世紀70年代,英語世界齣現個新詞,Rule of Law。這個詞什麼時候與中文“法治”對應,迄無可考。但是,這個“法治”與先秦以來的“法治”判然各彆。20世紀初年,清朝修訂法律大臣瀋傢本,按照當時仿行立憲的立憲清單,主持新法律的起草。他用“泰西法治”來錶述新齣現的西方法治,並把中國的富強夢寄托在這種法治上。王元化先生於20世紀末反思“五四”,認為把“民主與科學”作為“五四”文化思潮主流的論斷值得探討。因為這兩個概念,當時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瀋傢本的法治夢,與此相同。它在五四趙傢樓烈火燃起以前就破滅瞭。
目錄
引言
第章中西法治宗旨之異
第二章移植外國法,建構“現代法治”法律製度
第三章刪除援引比附,確立罪刑法定
、土生土長的中國罪刑法定
二、用土還是用洋:改革中的爭論
第四章廢除惡法,推動人權保障
、法律科學化:薄刑恤民
()廢除重法
(二)削減死罪條目
(三)廢除刑訊、笞杖
(四)死刑
(五)明刑改隱刑
二、生命固應重,人格尤宜尊:廢除奴婢律例
三、禁止殺奸
第五章融閤中西,推行審判獨立
、司法獨立,刻不可緩
二、法律職業:專門之學,專門之人
()法官獨立審判
(二)確立律師製、陪審製
(三)法律學堂,法學研究
第六章采用西法,建構新式監獄和製度
結束語鐵如意擊唾壺歌
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曆史淵源有著天然的興趣。瀋傢本,作為晚清推動法治建設的關鍵人物,他的“改革夢”究竟包含哪些具體內容,又經曆瞭怎樣的麯摺,一直是我非常關注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特彆關注書中對瀋傢本在法律編纂、司法審判、乃至法律教育等方麵的論述。在那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如何藉鑒西方的先進經驗,又如何結閤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製度創新,這其中的智慧和睏境,是我非常想深入瞭解的。我相信,作者李貴連能夠憑藉其專業的視角,深入淺齣地解讀瀋傢本的法治思想,並還原其在實踐中遇到的種種挑戰。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更是對中國法治精神的一次深刻探尋,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中國法治建設的來龍去脈,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分量,讓人覺得是精心製作的一本學術著作。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憑這外觀和觸感,就足以引起我對內容的好奇。我對瀋傢本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作為晚清重要的改革傢,其思想和實踐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這本書以他的改革夢為切入點,我想一定能深入挖掘齣那個風雲變幻時代下,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睏境、掙紮與不懈追求。特彆是“法治”這個主題,在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而瀋傢本無疑是其中的關鍵人物之一。我很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他如何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力圖引進和建立現代法治體係,並從中看到他所經曆的阻力、付齣的代價以及留下的寶貴經驗。這本書的作者李貴連,也是法律史研究領域的資深學者,這讓我對書的學術價值有瞭更高的期待。法律齣版社旗艦店的齣品,也意味著其品質和內容的嚴謹性得到瞭保障。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曆史人物的解讀,更是對中國近代法治道路的一次深刻迴溯和反思。
評分從這本書的標題來看,它所聚焦的“現代法治”和“改革夢”,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曆史和現實意義。瀋傢本作為晚清時期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對於法治的追求,無疑是中國走嚮現代化的重要一步。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瀋傢本的“改革夢”,他究竟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法治體係?這個體係又與當時的中國社會現實有著怎樣的碰撞?我相信,作者李貴連會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去解讀瀋傢本的思想和實踐,並揭示齣他在那個時代所麵臨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曆史人物的評價,更是對中國近代法治道路的一次深刻反思。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以及作者獨到的見解,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瀋傢本的功過是非,以及他對於中國法治建設留下的寶貴遺産。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前言,我已經感到一股強烈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作者李貴連用十分嚴謹的語言,勾勒齣瞭瀋傢本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所要麵對的巨大挑戰。前言中對於“改革夢”的定義,以及如何理解瀋傢本在法治建設方麵的努力,都給予瞭我清晰的指引。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曆史人物的傳記,更是一次對中國近代法治思想源頭的追溯。我對書中關於瀋傢本如何理解和引進西方法治觀念的部分尤為期待。在那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復雜語境下,他如何在製度層麵推進改革,又麵臨瞭哪些來自傳統觀念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書中或許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法律條文、製度設計,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奏摺和批示,這些細節對於理解瀋傢本的改革思路至關重要。我對作者的學術功底深感敬佩,從前言的鋪墊來看,這本書一定充滿瞭真知灼見,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近代法治建設的窗口。
評分我一直對晚清時期那些試圖革新中國麵貌的先驅者們懷有深深的敬意。瀋傢本,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總與嚴謹、務實、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聯係在一起。這本書以“改革夢”為核心,讓我對這位曆史人物有瞭更立體、更深入的認識。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瀋傢本在司法改革方麵的具體舉措,比如他如何看待審判製度、法律程序,以及他對“法”的理解在當時是如何超越傳統的。在那個充滿變革的時代,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和實踐勇氣,往往能摺射齣整個時代的睏境與希望。這本書的作者李貴連,相信能夠憑藉其深厚的學術積纍,為我們還原一個真實而鮮活的瀋傢本。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瀋傢本在麵對巨大阻力時,是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又是如何運用智慧去推動改革的。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敘述,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它提醒我們,改革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奮鬥的意義從未因此而褪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