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数据优秀产品案例—(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系列丛书(2017-2018年))
ISBN:9787010193175
作者: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开本:正16开
定价:98.00
重量:0.71
为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存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全面掌握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17年10月向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央
企集团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征集活动的通知》(工信厅信软
函〔2017〕568号),在2016年案例征集工作基础上继续在全国开展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征集活动。经过四十
余位业内专家三轮严格评审,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1055个有效案例中遴选出了100个优秀案例。
本套系书籍是
上述100个优秀案例的汇编,共分为大数据优秀产品案例和大数据优秀应用解决方案案例两大类共三本。本书为大数据产品
入围的优秀案例汇编,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国内大数据企业在产品方面的技术突破、产品架构和推广成效。编者希望通过这
种展示方式,为相关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和应用大数据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切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及从事大数据政策制定。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痛快淋漓”,那种感觉就像是拿到了武林秘籍,虽然内功心法需要时间消化,但招式和心法结构已经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案例时,都会细致地拆解背后的技术选型、数据治理的难点以及最终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了业务上的飞跃。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没有回避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坑”。很多技术书籍总是把重点放在成功的“光环”上,但这本书敢于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挫折和修正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干货。比如,某个金融风控案例中如何处理实时流数据的延迟问题,或者某个零售分析项目如何克服数据孤岛的困境,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对大数据落地实施的复杂性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读完一个案例,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来负责这个项目,我会有哪些不同的决策,这种深度思考的触发,是这本书最具价值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黑底金字的排版让人眼前一亮,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我本来对大数据这个领域了解有限,只知道它是个热门词汇,但翻开这本书后,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和深度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压力。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普及读物,而是直接切入到实际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层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案例时的逻辑性,他们似乎花了大量精力去追踪和分析那些真正落地、产生实际效益的项目。光是目录的篇幅就足够让人领教到内容的丰富程度了,每一个标题都指向了一个具体的业务场景或技术难点,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我感觉,与其说是读一本技术书,不如说是在参与一场行业顶尖专家的经验分享会,那些看似晦涩的“大数据”在经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解析后,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商业价值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一提,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排版上的图表和流程图设计得非常清晰、专业,很多复杂的数据流向和系统架构图,仅仅通过一幅图就能快速理解,这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翻回前面的章节去确认某个名词的定义,因为作者在首次介绍关键概念时,就已经结合案例做了非常直观的说明。而且,这些案例的年代感(2017-2018年)放在现在看,虽然技术栈可能有所演进,但其背后蕴含的“数据思维”和项目管理经验是永恒的。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考框架,而不是一套过时的操作手册,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具有持久性,我可以把它作为一本工具书,随时翻阅并对照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反思和校验。
评分老实说,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像啃石头一样枯燥。但这本书巧妙地平衡了技术深度和叙事流畅性,它不是那种纯粹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本行业“战报集锦”。作者们似乎懂得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冰冷的技术和数据。他们引入了许多访谈式的片段或者对项目挑战的描述,让这些案例充满了人情味和真实感。例如,书中提到某个大数据平台在上线初期,由于数据质量问题引发的内部信任危机,以及团队如何通过透明化的监控和快速修复机制重建了信任。这种对项目人、流程和挑战的关注,让这本书显得非常“接地气”。它没有高高在上地指导你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展示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让你清晰地看到前方可能出现的岔路口和陷阱,这对任何想在数据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实战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市场分析师,我最关注的是数据如何转化为商业洞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技术架构,更深入地剖析了数据产品经理和业务决策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工具来重塑工作流程和提升竞争力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的那几章,它没有用那种空泛的“提升用户体验”来搪塞,而是具体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维度的标签体系构建用户模型,以及在面对海量用户行为数据时,算法迭代的优先级是如何确定的。这让我认识到,大数据项目成功的关键,往往不在于算法本身有多么尖端,而在于对业务痛点的精准把握和数据产品化思维的建立。这本书的案例覆盖面很广,从电商到工业制造都有涉猎,这种跨行业的对比,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行业内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数据潜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