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經管類.第五版) |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4-01 |
| 作者:吳贛昌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35.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300256603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該書稿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第五版)》配套的輔導書。該係列教輔書均根據教材章節順序建設瞭相應的學習輔導內容,其中每一節的設計中包括瞭該節的主要知識歸納、典型例題分析與習題解答等內容,而每一章的設計中包括瞭該章的教學基本要求、知識點網絡圖、題型分析與總習題解答,有助於學生鞏固教材知識並拓展應用。
吳贛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數苑網創始人,廣東財經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授。
第1章 隨機事件及其概率 1
§1.1 隨機事件 1
§1.2 隨機事件的概率 6
§1.3 古典概型與幾何概型 10
§1.4 條件概率 20
§1.5 事件的獨立性 27
本章小結 36
第2章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58
§2.1 隨機變量 58
§2.2 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布 60
§2.3 隨機變量的分布函數 68
§2.4 連續型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密度 74
§2.5 隨機變量函數的分布 84
本章小結 90
第3章 多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108
§3.1 二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108
§3.2 條件分布與隨機變量的獨立性 118
*§3.3 二維隨機變量函數的分布 127
本章小結 137
第4章 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 165
§4.1 數學期望 165
§4.2 方差 173
§4.3 協方差與相關係數 181
§4.4 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 190
本章小結 199
第5章 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 240
§5.1 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 240
§5.2 常用統計分布 249
§5.3 抽樣分布 257
本章小結 266
第6章 參數估計 281
§6.1 點估計問題概述 281
§6.2 點估計的常用方法 288
§6.3 置信區間 295
§6.4 正態總體的置信區間 302
本章小結 311
第7章 假設檢驗 336
§7.1 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 336
§7.2 單正態總體的假設檢驗 341
§7.3 雙正態總體的假設檢驗 349
*§7.4 關於一般總體數學期望的假設檢驗 356
*§7.5 分布擬閤檢驗 362
本章小結 372
第8章 方差分析與迴歸分析 394
§8.1 單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 394
§8.2 雙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 402
§8.3 一元綫性迴歸 412
*§8.4 多元綫性迴歸 424
坦白說,我更偏愛那種帶有強烈個人色彩和教學熱情的輔導書,那些作者會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學生學習難點的體諒,並設計齣巧妙的記憶方法或者誤區提醒。而這本輔導解答集,給我的感覺是極其冷靜和客觀,像一個高冷的數學教授在陳述既定事實,毫無情緒波動。當你遇到一個特彆繞口的定義時,你期望作者能用一個生動的比喻來拉你一把,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類比,都能起到四兩撥韆斤的效果。可是在這本書裏,所有的定義和推導都是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地推進,缺乏人情味。我甚至懷疑,這本書的編寫過程是不是僅僅是把現有的優秀教材的習題和標準答案進行瞭一次係統性的整閤和重新排版。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它提供的附加值在哪裏呢?對於已經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來說,它或許是一個可靠的參考工具,但對於那些正處於迷茫期、急需一位能點撥迷津的“引路人”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光亮顯得太過遙遠和冰冷,難以真正點燃學習的熱情。
評分初次接觸這套資料,我抱著一種“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的心態,直接跳到瞭後麵的習題部分。我得承認,習題的選擇是相當全麵的,覆蓋瞭概率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等各個核心模塊。但是,問題齣在解答的深度上。很多基礎題的解答步驟是完整的,但往往省略瞭中間一些關鍵的推理環節,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太大。舉個例子,一道關於卡方分布的擬閤優度檢驗題,書裏直接給齣瞭計算公式和最終結果,但為什麼選擇這個自由度,以及當檢驗結果不顯著時,下一步應該如何解釋,這些“為什麼”和“怎麼辦”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闡述。這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對答案,而不是在學習解題的思路。對於我這種,如果不能理解每一步背後的邏輯,就很難將知識遷移到新題型上的學習者來說,這種“答案導嚮”的講解方式,效率並不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對典型錯誤解析,或者針對不同解題路徑的優劣對比分析,但這些在書裏幾乎找不到,整體的風格顯得有些單薄和刻闆。
評分這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經管類.第》的書,說實話,我本來是衝著它那“學習輔導”和“習題解答”的名頭去的,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幫我攻剋那些排列組閤和極限問題的“救星”。結果翻開之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結構嚴謹的教科書的補充讀物,內容上並沒有那種讓人豁然開朗的“獨傢秘籍”。比如,在講解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的時候,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貼近標準教材,每一個定理的證明過程都寫得詳盡無遺,但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學符號堆砌在一起,反而成瞭一種新的障礙。我期待的是更多的、貼近實際經濟管理場景的應用案例,比如如何用迴歸分析來預測市場波動,或者如何用假設檢驗來評估某項投資策略的有效性。但這本書裏,這些應用的部分似乎被處理得有些過於抽象瞭,更像是純數學的推導,而不是為經管專業的學生量身定製的工具書。拿到手上,我花瞭好大力氣纔適應它的這種偏學術的風格,感覺它更適閤已經有一定基礎,想深入鑽研證明細節的同學,對於我這種需要“口語化”解釋和大量直觀圖示的讀者來說,它的幫助有限,更多的是鞏固已知,而非開拓新知。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質質量倒是無可挑剔,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這通常暗示著內容的紮實程度。然而,內容上的“紮實”似乎更多體現在概念的完整性上,而非思維的啓發性上。我在閱讀關於隨機過程(比如馬爾可夫鏈)的部分時,深有體會。理論的引入非常規範,從定義到性質的羅列清晰可循。但我嘗試去想象,如果我是一個剛學完基礎微積分,第一次接觸這種動態模型的學生,我該如何構建對“狀態轉移”的直觀理解?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它似乎默認讀者已經具備瞭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直接跳躍到復雜的數學模型中。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大量“腳手架”支撐纔能攀登數學高峰的人來說,簡直是災難性的。我感覺自己像是在閱讀一份高度濃縮的數學辭典,信息量巨大,但缺乏必要的“潤滑劑”來幫助知識的吸收和消化,讀完後會有一種知識點都認識,但拼湊不起來的空虛感。
評分我在查找關於假設檢驗中“功效”和“I型/II型錯誤”的詳細對比時,對這本書的側重點有瞭更深的認識。它對理論框架的構建無疑是完善的,所有關於顯著性水平、檢驗統計量和拒絕域的描述都準確無誤。然而,它似乎更關注“如何計算齣P值”這個數學操作本身,而非“P值在實際決策中意味著什麼”這種更深層次的解讀。在經濟管理領域,我們做齣錯誤判斷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選擇一個錯誤的假設檢驗標準可能導緻數百萬的損失。這本書在處理這些概念時,缺乏必要的“風險警示”和“情景分析”。我希望看到的是,比如在A/B測試中,我們是更傾嚮於接受原假設還是拒絕它?這背後的商業考量是什麼?這些實踐層麵的討論,在這本主要聚焦於公式和計算的輔導書中幾乎是空白的。它成功地提供瞭一個嚴謹的數學框架,但卻未能將這個框架有效地嵌入到我們專業領域所需的決策思維模型中,顯得有些“兩張皮”,理論和應用之間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