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20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书名 |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
定价 | 45.00 |
ISBN | 9787108046994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 陈乔见 |
编号 | 1200789080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印刷日期 | 2013-10-01 |
版次 | 1 |
字数 | 317.00千字 |
页数 | 405 |
序 导论 一、现代视域下对传统公私观念的诊断 二、以今释古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三、本书旨趣与结构 上篇中国哲学史Shang的公私之辨 D11章前诸子时代的公私观念 一、公私考 -一公私原义考 -二'诗''书'中的公与私 -三'左传''国语'中的公与私 二、封建制度与公私观念 -一天下国j1a与公私观念 -二公室与私家 -三公忠与私忠 D12章先秦诸子的公私之辨及其政治哲学的内涵 一、孔门公私观念 -一公事不私议 -二孔子贵公 二、墨家:举公义与尚贤 三、道家:道无私 四、法家公私观念 -一商鞅:明分公私与任法去私 -二'管子':以法治国与废私立公 -三韩非:公私对立的强化 五、稷下道家:天道无私与君王法天 六、荀子的公私之辨及其对法家的超Yu0 -一“公道通义”与超Yu0性原理 -二心术之公患与解蔽 七、'吕氏春秋':贵公与去私 附:'说苑·至公'和嵇康'释私论' 八、本章小结 D13章宋明理学的公私之辨及其道德哲学的转向 一、理气公私之辨 -一公共之理气与个体之存在 -二性理之公与形气之私 二、理欲公私之辨 -一天理之公与人欲之私 -二着意循理便是有我之私 三、义利公私之辨 -一义利即公私 -二有意为公亦是私 四、仁公之辨 D14章明末至清末的公私之辨及其利哲学的转向 一、为“私”“欲”正名 -一李贽: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二陈确:有私所以为君子 二、明清之际公私观念的重构 -一黄宗羲:对“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的批判 -二顾炎武: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 -三王夫之:公欲即公理 三、戴震对理欲公私之辨的解构与新诠 -一理者存乎欲者也 -二以无私达天下之情 遂天下之欲 四、清儒对“大公无私”的批判 -一程瑶田:遂其私而一归于公 -二龚自珍:“三无私”的颠覆与公私关系的多元性 下篇儒家公私观之重构 D15章国民群己之间——儒家公私利益观 一、个体益 -一“小人喻于利”辨正 -二仁义与人 二、民生与民 -一富民与教民 -二士庶百工之利 三、国j1a利益 -一国j1a利益的必要性 -二公私之间与藏富于民 -三由“公”而“共 四、社会福利 五、再论义利公私之辨 -一从“儒家公德阙弱论”说起 -二公私领域与公德私德 二、仁之私己性与公共性 -一为仁由己:仁与个体德性的完善 -二仁者爱人:仁与群体价值的关怀 -三从七位仁者看仁之公私性 三、恕与社会交往伦理 -一恕的形式结构 -二恕道之所以为金律 四、儒家忠德之真谛 -一忠之一般义 -二“与人忠”与社会交往伦理 -三“君臣之忠”与公共事务伦理 五、儒家孝道与公私生活 -一前儒家之孝的政治向度 -二儒家之孝的家庭伦理转向 -三家庭孝德的政治意义 -四家庭孝德与社会公德 -五家庭孝道与社会公义 六、从儒家看道德与政治之关系 -一为政者之个人道德的公共性 -二道德价值之于政治的范导性 参考文献 后记 |
陈乔见 1979年生 云南陆良人。云南大学史学学士 复旦大学哲学硕士 武汉大学哲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著有'闲先圣之道'-2013 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本书以中国哲学目前几个重要时期关于公私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 对个各家作了考察和梳理 辨析了公私问题上的诸种流行之论 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相关领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本书上篇的大部分内容即意在梳理和辨析“公”“私”及其相关概念和命题的含义 以澄明各个时期公私之辨的实际内涵。 “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等等 是文本诠释者自觉不自觉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在一些大批判式的“宏大叙事”、“中西比较”中尤为常见。笔者以为 为了很好地澄清对文本的误解以及更好地阐发文本的思想 “诠释学循环”的原则对于我们的目的颇有助益。自从现代诠释学之父施莱尔马赫以来 诠释学循环的原则就为人们所熟知。所谓“诠释学循环” 其经典表达就是:“我们必须从个别来理解整体 而又必须从整体来理解个别。”当然 所谓“个别”与“整体”是一相对概念 比如:一段语录相对于个别字词是整体 而相对于整个文本则是部分;一个文本相对于一段语录是整体 而相对于时代思想背景则是个别。姑且不论海德格尔、加达默尔师徒所谓的“哲学诠释学”-作为本体论的诠释学与施莱尔马赫等人所谓的“普遍诠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诠释学循环的不同理解 笔者认为 就对古代的文本理解而言 这个原则十分有益于帮助我们“避免误解” 并且澄清一些误解。其实 徐复观也曾表达过与“诠释学循环”极为类似的看法 他说:“我们所读的古人的书 积字成句 应由各字以通一句之义;积句成章 应由各句以通一章之义;积章成书 应由各章以通一书之义。这是由局部以累积到全体的工作。在这步工作中 用得上清人所谓的训诂考据之学。但我们知道 不通过局部 固然不能了解全体;但这种了解 只是起码的了解。要做进一步的了解 更须反转来 由全体而确定局部的意义;即是由一句而确定一字之义 由一章而确定一句之义 由一书而确定一章之义 由一家的思想而确定一书之义。这是由全体以衡定局部的工作 即赵岐所谓‘深求其意以解其文’的工作。”不难觉察 “五四”、“”以来“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很有可能也是“只知一点 不知其余”的大批判的不良学风仍弥漫在当下*国学界 因此 诠释学循环的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了诠释学循环的自觉意识 我们在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 就有可能不断修正乃至放弃一些成见和偏见 以期达到对文本或古代思想家的整体性的融贯理解。 傅伟勋在综合西方诠释学的基础上 针对*国思想及其表达方式的特性 提出一套“创造的诠释学”。傅氏的“创造诠释学”对于我的研究很有启迪 也可以为我们的一些哲学诠释提供方法论上的根据。傅氏“创造的诠释学”分为五个层次:“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实谓 是通过校雠学弄清楚“原作者-或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意谓 是通过训诂学、逻辑分析等方法尽量“如实客观地”理解原典的原原本本的意思。蕴谓 是通过思想史的理路线索、以往重要的经典注疏成果、原思想家与后代继承者之间的前后关联 理解“原作者可能想说什么?或原典可能蕴涵哪些意思意义?”通过此开放性的诠释 一方面能够破除“如实客观”的诠释学独断论 另方面又能超“意谓”层次上可能产生的诠释片面性或诠释者个人的主观臆断。 …… |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陈乔见 978710804699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