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機械設計基礎(第3版)
定價:42.00元
售價:26.9元,便宜15.1元,摺扣64
作者:鬍傢秀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1551225
字數:487000
頁碼:312
版次:3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吸取多年教材應用經驗,並參照機械職業教育委員會機械設計學科組印行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標準》進行修訂的。全書包括機械設計概論、常用機構、常用機械傳動、聯接、軸係零部件、機械裝置的潤滑與密封、彈簧、創新思維與創造技法等內容,各章配有適量的例題和習題,並附有必要的數據和資料供查閱。與本書配套的《簡明機械零件設計實用手冊》(機工版),備有比較詳盡的設計數據資料,並附有“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可作為課程設計的指導書。
目錄
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版前言章概論1節本課程研究的對象、內容1第二節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準則及一般設計步驟2○第三節機械零件常用金屬材料和鋼熱處理常識7自測題與習題11第二章平麵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13節運動副及其分類13第二節平麵機構的運動簡圖14第三節平麵機構的自由度17自測題與習題21第三章平麵連杆機構26節概述26第二節平麵四杆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26第三節平麵四杆機構存在麯柄的條件和幾個基本概念30第四節平麵四杆機構的運動設計34自測題與習題39第四章凸輪機構42節概述42第二節凸輪機構工作過程及從動件常用運動規律45第三節圖解法設計盤形凸輪輪廓麯綫49⊙第四節用解析法設計凸輪輪廓麯綫52第五節凸輪機構設計中的幾個問題54第六節凸輪常用材料和結構58自測題與習題61第五章其他常用機構65節概述65第二節螺鏇機構65第三節棘輪機構70第四節槽輪機構73第五節不完全齒輪機構74⊙第六節廣義機構75自測題與習題76第六章平行軸齒輪傳動79節概述79第二節漸開綫的形成原理、基本性質和參數方程80第三節漸開綫齒輪的參數及幾何尺寸81第四節漸開綫齒輪的嚙閤傳動88○第五節漸開綫齒輪的切齒原理92○第六節根切現象、少齒數及變位齒輪93第七節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97第八節齒輪常用材料及熱處理98第九節齒輪傳動精度簡介100第十節漸開綫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101第十一節漸開綫斜齒圓柱齒輪傳動112自測題與習題121第七章非平行軸齒輪傳動125節概述125第二節直齒錐齒輪傳動125⊙第三節交錯軸斜齒輪傳動130第四節齒輪的結構設計131自測題與習題133第八章蝸杆傳動135節概述135第二節蝸杆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137第三節蝸杆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精度141○第四節蝸杆傳動的強度計算143⊙第五節蝸杆傳動的效率、潤滑和熱平衡計算145第六節蝸杆和蝸輪的結構147自測題與習題150第九章輪係152節概述152第二節定軸輪係傳動比的計算154第三節行星輪係傳動比的計算156⊙第四節混閤輪係傳動比的計算159第五節輪係的功用161⊙第六節K�睭�睼型行星輪係簡介162自測題與習題165第十章帶傳動與鏈傳動168節概述168第二節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其應用168第三節普通V帶與V帶輪170第四節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和應力分析173○第五節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及其傳動比175○第六節普通V帶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計算準則175○第七節普通V帶傳動的參數選擇和設計計算方法182第八節V帶傳動的張緊、安裝和維護187第九節鏈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其應用188第十節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189第十一節滾子鏈傳動的結構和標準190⊙第十二節滾子鏈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194自測題與習題197第十一章聯接199節概述199第二節螺紋聯接199第三節鍵和花鍵聯接208第四節銷聯接212第五節其他常用聯接213自測題與習題215第十二章軸219節概述219第二節軸的結構設計221○第三節軸的強度計算225自測題與習題232第十三章軸承235節概述235第二節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主要類型、結構和材料235⊙第三節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239第四節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簡介241第五節滾動軸承的結構、類型和代號242第六節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248第七節滾動軸承的組閤設計248⊙第八節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壽命計算和靜強度計算253⊙第九節帶座軸承簡介265自測題與習題265○第十四章機械裝置的潤滑與密封269節概述269第二節常用潤滑劑及選擇269第三節常用潤滑方式及裝置273第四節常用傳動裝置的潤滑275第五節機械裝置的密封278自測題與習題280○第十五章聯軸器、離閤器與製動器282節概述282第二節聯軸器283第三節離閤器287第四節製動器289自測題與習題290⊙第十六章彈簧292節概述292第二節彈簧的材料及製造294第三節圓柱形螺鏇彈簧297自測題與習題299第十七章創新思維與創造技法301節概述301第二節創新者的素質302第三節創造技法簡介304自測題與習題309自測題標準答案310參考文獻312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機械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機械設計基本原理,並且能夠提供一些前沿思考的書籍。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知識的羅列,而是對每一個概念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並且在講解過程中融入瞭許多作者自身的見解和經驗。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經典力學原理的闡述,作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並且給齣一些不同尋常的視角,這讓我對一些熟悉的概念有瞭新的認識。書中的圖示也非常精煉,能夠精準地錶達復雜的機械結構和受力分析,這對於工程實踐非常重要。我還在書中看到瞭一些關於材料選擇、強度計算以及可靠性設計的討論,這些內容對於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非常有指導意義。而且,作者在行文中展現齣的嚴謹和邏輯性,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有瞭高度的認可。雖然我不是初學者,但這本書仍然為我提供瞭很多啓發,也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和鞏固自己的知識體係,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復閱讀和參考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教材的整體風格非常務實,沒有過多花哨的理論包裝,而是直擊機械設計的核心要點。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引導讀者一步步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思維。我個人非常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動手實踐,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很多可以讓我去思考和實踐的空間。雖然它不直接提供大量的習題,但書中提齣的許多問題和案例,都能夠激發我去主動探索和解決。作者在講解理論時,始終保持著清晰的邏輯鏈條,從現象到本質,從原理到應用,層層遞進,讓人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尤其是在介紹各種機械零件的設計原則和計算方法時,書中的講解詳細而到位,很多細節的處理都非常到位,這對於培養嚴謹的設計習慣至關重要。我曾經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設計上的瓶頸,現在迴過頭來復習這本書中的相關內容,往往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挖掘齣新的價值,對於想要在機械設計領域有所成就的人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
評分我是一位機械設計領域的初學者,之前對這個專業一直感到有些畏懼,覺得它充滿瞭復雜的公式和枯燥的理論。偶然間聽同學推薦瞭這本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來翻閱。剛開始我隻是隨便翻翻,但越看越覺得吸引人。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公式,而是從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機械現象入手,比如自行車鏈條的工作原理、剪刀的省力設計等等,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讓我茅塞頓開。隨著閱讀的深入,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承載瞭豐富的信息,能夠直觀地展示機械零件的結構、運動以及受力情況,這對於我這樣視覺型學習者來說,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實際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係起來,感受到機械設計的魅力。書本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跡清晰,行間距適中,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已經感覺收獲良多,對機械設計這門學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不再覺得它是那麼高不可攀瞭。
評分我是一名機械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權威又易於理解的教材。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既有學院派的嚴謹性,又融入瞭許多貼近實際的例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機械概念。書中的語言錶述非常清晰,即使是比較復雜的概念,也能被作者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清楚,這對於我這樣的學生來說,大大減輕瞭學習的壓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基本元件的講解,比如軸、聯結件、軸承等等,作者不僅講解瞭它們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還深入闡述瞭它們的設計依據和失效模式,這讓我對這些看似簡單的零件有瞭更深的認識。而且,書中的插圖繪製得非常精美,比例準確,能夠準確地反映零件的形狀和尺寸,這對於我進行零件識圖和三維建模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幫助我建立瞭一個紮實的機械設計基礎,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比我想象的要好,書頁紙質厚實,摸起來很有質感,不會輕易泛黃。封麵設計也很簡潔大氣,字體清晰,排版規整,第一眼看上去就讓人覺得專業。翻開目錄,章節劃分清晰,邏輯性很強,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理解。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都配有詳細的插圖和圖解,這對於理解抽象的機械原理非常有幫助。相比於一些隻講理論的書籍,這本書更注重實踐應用,很多例子都來源於實際的工程問題,這讓我覺得學到的知識更有價值。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很嚴謹,但又不失生動,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書中的公式推導過程清晰明瞭,每一步都有詳細的解釋,這對於我這樣需要理解每一個細節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之前也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不夠係統,而這本書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深入,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入門書籍,無論你是學生還是初入機械行業的從業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