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1911-2006)

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1911-200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鴻雁 編
圖書標籤:
  • 天主教
  • 聖樂
  • 本土化
  • 滬寜杭
  • 中國教會史
  • 音樂史
  • 文化史
  • 近代史
  • 宗教研究
  • 社會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中國社科
ISBN:9787520300537
商品編碼:29054467721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1911-2006)
  • 作者:南鴻雁
  • 定價:75
  • 齣版社:中國社科
  • ISBN號:9787520300537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7-11-01
  • 印刷時間:2017-1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62
  • 字數:269韆字

內容提要

南鴻雁著的《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 》通過對民國以來滬杭寜三地天主教音樂的考察,就 中國天主教音樂的本土化路徑及現代性變遷,以及天 主教音樂在中國如何實現本土化展開討論。筆者認為 ,天主教音樂的中國敘事象徵性地體現瞭西方文化在 中國社會語境中與本土文化互動的過程。這種互動在 不同文化碰撞中必然會齣現,它可以是相互之間的抵 牾,甚至對抗;也可以是相互間的妥協,並互相采擷 。天主教音樂在中國的本土化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動的 具體事例。天主教在經曆瞭傳教的睏難之後嚮中國本 土的傳統文化作齣讓步,這就使得它所代錶的西方文 化中的某些成分得以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元素相 互受容,漸而形成新的聖樂形式,即中國本土的天主 教音樂。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本土、教內外人士的 參與,而且天主教本身也通過興辦教育和音樂教育, 以及教士們的主動參與加入瞭這一進程。本研究提供 瞭一個不同文化在相互磨閤的曆史過程中如何達到和 諧兼容的個案。
    

作者簡介

南鴻雁,內濛古人。南京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學博士(2004—2007),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博士後(2007—2009),目前為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學係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緻力於民族音樂學和中國傳統音樂研究,過去十五年曾就中國天主教音樂的曆史與現狀進行深入研究,相關成果主要有,學術論文《內濛占中西部天主教音樂的曆史與現狀》(2001);《本土化:杭州天主教音樂文化述略》(2005);《南京天主教音樂人文敘事》(2006);《滬寜杭地區的天主教音樂——民國時期相關儀式音樂與音樂文本的個案》(2007);《草原牧者:邊緣地帶上的天主教會》(2009);《民國時期滬寜杭地區教會中小學音樂教育管窺》(2011);《聖言上的樂音——以內濛古鄂托剋前旗彌撒點音樂個案為例》(2014);《從邊緣文本看草原音樂文化的曆史性與多樣性》(2016);《聖樂的在地化實踐——耿輝與“中華閤一彌撒套麯”》(2017)。將要齣版的專著有《地方傳統與文化多樣性一內濛古地區天主教音樂研究》《浙江天主教音樂研究》。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天主教音樂人華之江南敘事
第一節 明清時期天主教傳入與人文江南
第二節 明清時期天主教音樂尋跡
第三節 文化交流視野與在華天主教音樂
第二章 滬寜杭地區天主教音樂與音樂文本
第一節 天主教音樂在滬寜杭地區的實踐
第二節 教會音樂的遺存:音樂文本
第三章 滬寜杭地區天主教音樂教育與音樂創作
第一節 教會學校的音樂教育
第二節 聖樂創作
第三節 民國天主教音樂的本土話語
第四章 20世紀50年代後的天主教音樂及重建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天主教活動中的音樂構成
第二節 當代天主教音樂的重建
第三節 教會音樂教育和神職人員培養
第五章 多元文化境遇中的當代中國天主教音樂
第一節 天主教彌撒音樂及其傳統的地方化
第二節 儀式性與非儀式性的教會音樂
第三節 世俗化(secularization)與去世俗化(de—secularization)
第四節 教會音樂的多元構成
第六章 天主教音樂本土化和現代性變遷
第一節 天主教音樂的本土化動因
第二節 天主教音樂的本土化路徑
第三節 本土化聖樂實踐的現狀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索引
後記


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 (1911-2006) 曆史洪流中的信仰迴響,文化交融中的藝術綻放 本書深入探究瞭自1911年至2006年間,天主教聖樂在滬寜杭這片中國經濟與文化腹地的獨特本土化曆程。這是一個關於信仰如何在異質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汲取養分,並最終孕育齣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的宏大敘事。本書不隻是一部音樂史的梳理,更是一幅描繪在時代變遷、社會風雨和文化交流的宏大背景下,基督信仰與中華文化交織碰撞、相互塑造的生動畫捲。 時代脈絡的勾勒:從移植到融閤的漫長足跡 1911年,辛亥革命的槍聲打破瞭舊有的社會秩序,也為中國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在宗教領域,天主教也麵臨著新的機遇與睏境。滬寜杭地區,作為近代以來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和經濟文化的中心,吸引瞭大量傳教士,也成為瞭天主教傳播的重要基地。本書的研究始於此,勾勒齣早期天主教聖樂在華的初步引進。早期聖樂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音樂形式的直接移植,例如拉丁彌撒麯、贊美詩等,它們承載著濃厚的西方宗教情感和音樂風格,在語言和文化上與中國受眾存在一定的隔閡。 本書將深入分析這一時期的聖樂傳播特點,包括傳教士們在傳唱、改編過程中所做的初步嘗試,以及本土信徒在接受和學習中的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彆是經過抗日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社會動蕩,天主教的傳教活動經曆瞭重重考驗。在這一過程中,聖樂的傳播也呈現齣新的形態。如何讓晦澀難懂的拉丁語歌詞本地化,如何讓西方音樂的鏇律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相契閤,成為瞭擺在傳教士和本土教會麵前的迫切課題。 本土化探索的麯摺與創新:古韻新聲的交響 本書的重點在於對“本土化”這一核心議題的深度挖掘。本土化,並非簡單的麯目翻譯,而是涉及音樂形式、歌詞內容、創作理念乃至錶演方式的全方位適應與再創造。在滬寜杭地區,本土化探索呈現齣多元化的路徑。 一方麵,研究將關注那些緻力於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融入天主教聖樂的實踐者。他們可能從中國古典詩詞、民間小調、戲麯音樂中汲取靈感,嘗試將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音樂語言與基督教的教義相結閤。例如,如何用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創作聖歌,如何藉鑒中國古典詩歌的格律和意境來填寫聖歌歌詞,如何將中國傳統樂器(如二鬍、古箏、笛子等)引入聖樂的演奏,這些都是本土化探索的生動體現。本書將通過大量的史料考證和音樂分析,呈現這些創新嘗試的細節,探討它們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傳播效果和接受度。 另一方麵,本書也將考察本土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阻力。這包括西方傳教士對純正西方聖樂傳統的堅持,本土教會內部對音樂風格的認知差異,以及社會大眾對宗教音樂的接受程度等。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本土化探索的力度和方式也會有所調整。例如,在特定時期,齣於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考量,宗教音樂的創作和傳播會受到更多限製,這也會對本土化進程産生深遠影響。 人纔培養與機構構建:傳承的基石 聖樂的本土化離不開人纔的培養和相關機構的建設。本書將考察在滬寜杭地區,天主教會如何通過創辦音樂學校、培訓閤唱團、組織音樂研習會等方式,來培養具有音樂素養的本土神職人員和信徒。這些人纔不僅是聖樂的演奏者和演唱者,更是聖樂創作和傳承的骨乾力量。 例如,一些傑齣的音樂傢和教友,他們可能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方式,為天主教聖樂的本土化做齣瞭重要貢獻。本書將梳理這些人物的生平、創作經曆和音樂理念,展現他們如何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理解並踐行天主教的音樂使命。同時,也會關注一些教會組織在推動聖樂本土化方麵所發揮的作用,例如,是否有專門的音樂委員會負責聖樂的審定和推廣,是否有教會齣版物刊載本土創作的聖歌等。 2006年的節點:曆史的迴溯與未來的展望 本書的研究截止於2006年。這一時間節點的選擇,並非偶然,而是承載著特定的曆史意義。2006年,中國的天主教事業在經曆瞭麯摺之後,迎來瞭新的發展局麵,教會的音樂生活也呈現齣更加多元和活躍的態勢。本書將在此節點對整個研究時期的聖樂本土化曆程進行總結與迴顧。 通過對1911年至2006年間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曆程的細緻梳理,本書試圖迴答一係列核心問題: 在西方宗教音樂傳入中國初期,本土化嘗試是如何發生的?其主要的錶現形式有哪些? 不同曆史時期,社會政治環境和文化思潮如何影響瞭天主教聖樂的本土化進程? 本土化探索在音樂風格、歌詞內容、創作理念等方麵,具體體現齣哪些中國文化元素? 在推動聖樂本土化的過程中,湧現瞭哪些重要的音樂傢、創作者和實踐者?他們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 教會組織在人纔培養、音樂教育和聖樂推廣方麵,又發揮瞭怎樣的作用? 本土化聖樂的傳播和接受度,在不同群體和不同時期,是否存在差異? 到瞭2006年,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的本土化狀況呈現齣怎樣的麵貌?其發展軌跡與未來趨勢又可能是什麼?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學術意義上的音樂史研究,更是對一種跨文化交流和宗教適應的生動例證。它揭示瞭信仰如何能夠突破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在不同的土壤中綻放齣屬於自己的獨特光彩。通過對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的呈現,本書為理解中國近現代宗教史、音樂史以及文化交流史,提供瞭一個寶貴而獨特的視角。它提醒我們,在曆史的長河中,無論是何種文化或信仰,在與本土文化的碰撞與融閤中,都可能産生意想不到的藝術火花和深刻的生命迴響。這本書,正是那段曆史中,信仰與藝術共同譜寫的深沉贊歌。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興趣,更多地源於對音樂本身的好奇。我一直認為,宗教音樂是人類情感和精神錶達的極緻體現,而當它與特定地域的文化相遇,一定會産生齣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書名中“聖樂本土化”這四個字,讓我充滿瞭遐想。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在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在鏇律、節奏、配器、甚至歌詞上,是如何吸收中國傳統音樂的元素。比如,是否藉鑒瞭戲麯、民歌的調式?是否使用瞭中國傳統樂器?歌詞的翻譯和創作,是否更貼近中國人的理解和錶達習慣?1911年到2006年,這百年間,中國社會經曆瞭巨大的變革,音樂的潮流也在不斷變化。這本書是否會呈現齣不同時期聖樂風格的演變?例如,民國時期的聖樂可能帶有更多的古典和浪漫主義色彩,而新中國成立後,又會麵臨怎樣的挑戰和創新?改革開放後,音樂的傳播和創作又會呈現齣怎樣的新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聽到那些不同時代的、充滿中國韻味的聖樂鏇律,感受到作麯傢們在創作中融入的東方智慧和人文關懷。

評分

我平時就喜歡閱讀一些關於曆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書籍,而“本土化敘事”這個詞,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有著深刻的社會學和文化研究意義。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張力的過程,既有外來文化的輸入,也有與本土文化的碰撞與融閤。“聖樂本土化”不僅僅是音樂風格的改變,更是信仰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錶達和落地,這其中必然涉及復雜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滬寜杭地區,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先開放和發展的區域之一,其社會結構、文化傳統以及對外來文化的接受程度都具有代錶性。我想象著,這本書會像一個顯微鏡,帶領我深入觀察在這個特定區域內,天主教聖樂是如何在不同的曆史階段,麵對不同的社會思潮和政策影響,經曆著從模仿、藉鑒到創新、再生的過程。書名中的“敘事”,也暗示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音樂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瞭故事性,講述瞭這段曆史中人物的經曆、思想的演變以及音樂實踐中的挑戰與突破。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幫助我理解本土化過程的復雜性和獨特性,以及它對中國天主教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是來自於它所蘊含的“敘事”的力量。曆史的書寫,不僅僅是冰冷的事實堆砌,更是由無數鮮活的個體故事串聯而成。而“聖樂本土化”的過程,在我看來,必然充滿瞭人的故事:傳教士的探索,中國信徒的虔誠,音樂傢的纔情,以及在時代洪流中,個體命運與群體選擇的交織。我想象著,這本書會通過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敘事”,講述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的曆程。這些敘事,可能來自於教會的檔案,音樂傢的迴憶錄,信徒的口述曆史,甚至是當時的報刊雜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讀到那些關於音樂創作的動人故事,關於傳統與創新碰撞的精彩篇章,關於信仰如何在音樂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的感人瞬間。1911年至2006年,這百年光陰,足以讓一代代人經曆世事變遷,也足以讓音樂的種子在土壤裏生根發芽,開齣獨特的花朵。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是一部關於信仰、音樂、文化和人性的史詩,一段充滿溫情和力量的本土化敘事。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教會史感興趣的讀者,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滬寜杭地區,在中國近代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前沿陣地。而天主教在這一地區的傳播和發展,也經曆瞭麯摺而豐富的曆程。“聖樂本土化”這個主題,更是觸及到瞭一個非常核心的議題:外來宗教如何在異域文化中紮根、生長,並最終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錶達方式。1911年到2006年,這段漫長的時間跨度,幾乎涵蓋瞭中國從晚清到改革開放的大部分曆史時期,這其中充滿瞭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變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在這些不同的曆史背景下,天主教聖樂的本土化是如何被推動、被影響、甚至是被塑造的。它是否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民族情緒、以及教會自身的政策調整有關?那些為聖樂本土化做齣貢獻的人物,他們的經曆和思想又是怎樣的?這本書無疑將為我提供一個瞭解中國近代教會史,特彆是文化融閤層麵的重要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軌跡。

評分

一本關於滬寜杭地區天主教聖樂本土化敘事的書,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我一直對宗教音樂在中國的發展曆程很感興趣,尤其是天主教,它在中國的傳播和本土化過程中,音樂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否經曆過哪些有趣的轉變,這都是我非常好奇的點。這本書跨越瞭從1911年到2006年這一百多年的曆史,這個時間跨度非常大,涵蓋瞭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上的諸多重要時期。我想象著,在這些不同的曆史背景下,天主教聖樂的創作和傳播會呈現齣怎樣豐富的麵貌。是怎樣的一些音樂傢,懷揣著怎樣的情感和理念,將西方的宗教音樂與中國的文化元素相結閤?他們是怎樣剋服時代的阻礙,又如何在不同的地域,例如滬寜杭這樣三個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形成各自獨特的本土化聖樂風格?這本書無疑會為我打開一扇瞭解這段曆史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文化融閤的細節。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瞭解那些充滿智慧和創意的音樂實踐,感受信仰的力量如何在音樂中得到升華和傳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