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塘约道路
定价:26.00元
作者:王宏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0101694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该书稿写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在党支部领导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走同步小康之路后产生的奇迹。塘约村,全村3300多人口,劳动力1400多个,外出打工*多时达到1100多人,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到2014年还是个二级贫困村。就在2014年,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大水把很多农户冲得一贫如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农民组织起来,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公决,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合作社将*初入社的村民土地集中经营,并由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了农业生产、养殖、建筑、运输、加工等专业队,妇女也组织起来。全体村民因看到好处都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全村抱团发展,走同步小康的集体化道路。其结果,不仅在短短一年里一举脱贫,更在于他们踩出的路,给周边越来越多干部群众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并由于安顺市和贵州省委的重视,正在发挥巨大的示范作用。
内容提要
目录
导言
章 这是坏事,还是好事?
第二章 在一贫如洗的废墟上
第三章 左二牛的奋斗史
第四章 塘约村的十一人干部会
第五章 村民的选择
第六章 重新组织起来
第七章 七权同确
第八章 红九条与黑名单
第九章 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
第十章 三千听众的露天现场会
第十一章 回来吧,乡亲们!
后记
附录 我看塘约和《塘约道路》
作者介绍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作品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广播文艺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多种全国性大奖。作品以擅长揭示人物和事物的本质真实为读者称道。所*《无*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均产生重要社会影响。曾赴韩国出席首届韩日中文学论坛,做《我的中华文明观》演讲;赴法国参加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做《世界需要良知—兼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演讲。
文摘
序言
《塘约道路》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思考。它并非提供速成的解决方案,而是邀请读者一同走进一个具体的情境,去感受那里的脉搏,去理解那里的逻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耐心,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事实和细节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书中对于“集体”的阐释,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在当前强调个体价值的时代,如何重新认识和构建“集体”的力量,如何让个体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颇具启发性的视角。它让我看到,一种有效的集体行动,并非简单地压制个体,而是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将分散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巨大的能量。读这本书,让我对“共生”和“互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我们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塘约道路》这本书,我对它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带着些许保留。毕竟,关于“道路”的探讨,往往容易陷入理论的窠臼,或是流于表面化的口号。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惊喜不已。它并没有试图构建一个高不可攀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一种极为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塘约”这个地方的独特探索。我从中读到的,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鲜活的故事,是具体的人物,是他们在现实困境中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最终又如何凝聚成一股力量的。这种叙事,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面对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有清晰的认知,有坚定的信念,有有效的组织,就有可能开辟出新的可能。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对自主选择的渴望,也为我们如何实现这些渴望,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评分翻开《塘约道路》,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韧性的生命体。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朴素而坚韧的力量,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讲述的,不是一个奇迹,而是一种在极端困难环境下,通过不懈努力和智慧的探索,所开辟出的生命通道。我看到了人们在现实的泥沼中,是如何挣扎着寻找方向,是如何在迷茫中坚定信念,又是如何在彼此扶持中,凝聚起改变的力量。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试错与调整,充满了智慧与勇气。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道路”,往往不是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被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读这本书,让我对“地方”的生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我们自身所能发挥的力量,有了更深的信心。
评分《塘约道路》给我带来的冲击,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在地化”叙事体验。我常常觉得,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斥着太多宏大叙事和普适性理论,仿佛一切都应该遵循某种统一的模式。然而,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将我们拉回了具体的现实场景,去审视那些看似微小,却又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经验。作者并没有回避现实的复杂性,甚至可以说是直面那些挑战和困境,但正是这种直面,使得整本书充满了张力与生命力。我看到了人们在变革中的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摇摆,以及最终如何凝聚力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走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书中那些细节,那些真实的反馈,都让我感同身受。它让我重新思考“发展”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数字,而是包含了人的尊严,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可持续的未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无数个体命运的有机体。
评分这本《塘约道路》的书名,乍一听,以为会是某种地域性的地理志或风土人情记录,毕竟“塘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朴实而悠长的意蕴。但当翻开扉页,我才意识到,这绝非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简单描摹。它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描绘着一个群体,一种精神,以及一种在时代洪流中,努力寻找自身定位的深刻探索。书中那些文字,不像是一些官方报告般生硬,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而是以一种沉稳而有力的笔触,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锚定方向,砥砺前行。我尤其被其中对于集体智慧的阐释所吸引,那种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塑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这对于我们当下所面临的许多社会议题,都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视角。它不给你直接的答案,却引导你去思考,去辨析,去在字里行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塘约道路”。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对话,他不说教,却让你在倾听中,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