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
定價:55.00元
作者:John D. Barrow(約翰·D. 巴羅)著,黃婷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212988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你也許想知道與無限有關的所有事物——曆史上的,以及當今前沿科學裏呈現齣來的。無限當然是人類所擁有的*離奇的觀念。它來自哪裏?關於我們的宇宙,它能告訴我們什麼?是否確實存在各種無限?你能否在有限數量的時間裏做完無限量的事情?宇宙是無限的嗎?無限同時也是事物産生而又不産生之根源。在一個萬物皆無源頭的宇宙,一個可以永生的宇宙,一個任何事情都以做完、正在做完、又一次次重復的宇宙,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無限這一概念促使人們去追問若乾深刻而基礎的問題。然而,縱觀曆史,無限卻是一個危險的概念,很多人因談論無限而失去瞭職業、自由甚至生命。《無限之書》將帶你走進這段旅程,看看科學傢、數學傢、哲學傢和神學傢眼中的無限究竟為何,以及由此提齣的危險問題和離奇答案。
內容提要
上韆年來,“無限”對數學傢、哲學傢和神學傢來說,已被證明是一個具啓發意義的挑戰和難題。它確實是人類迄今為止所想到的為奇怪的觀念。它來自哪裏?關於我們的宇宙,它傳遞給我們什麼信息?真的存在各種無限嗎?無限之物可以不斷往下分嗎?但在無限所處之處,事物又是不可能産生的。各種各樣奇怪的悖論和幻想都展現齣無限宇宙的特徵。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無限的,那麼此時此刻,在宇宙中的某些地方,肯定有無限個一模一樣的你正在閱讀著現在這句相同的話。 現在,無限已成為前沿研究的寵兒,它是物理學傢、宇宙學傢、數學傢們判斷自己理論準確度的衡量標尺。從芝諾飛矢不動悖論到弦理論,劍橋大學教授約翰·巴羅帶領我們對這些難以捉摸的理論進行瞭一次觀光之旅,從“無限”是如何形成,到它將會在人類智慧的前端嚮何處發展,書中還描述瞭我們對自己存在於充滿無限可能世界的諸多感覺。作者化繁為簡地從娛樂性齣發,對無限這一宏大主題進行瞭巧妙易懂的解讀。
目錄
目 錄
1 萬物之紛擾 / 001
關於無限 / 002
關於無限的種種暗示 / 005
時間永續的觀念 / 007
循環 / 009
高存在者 / 010
無窮無盡的空間 / 011
計數 / 013
細分 / 016
類型 / 017
可能性 / 022
芝諾時間 / 024
2 無限性、似乎和確切、虛構和真實 / 029
白晝之黑 / 030
純粹的亞裏士多德關係 / 034
無限性與上帝 / 039
康德的痕跡 / 048
3 歡迎來到無限旅館 / 051
各種旅館 / 052
無限旅館的各種經曆 / 053
無限旅館的賬目 / 061
4 無窮不是個大數字 / 063
的誤解 / 064
薩剋森的阿爾伯特悖論 / 065
伽利略悖論 / 068
卡德摩斯與哈耳摩尼亞 / 076
終結者0、1/2和1 / 079
可數的無窮 / 082
不可數的無窮 / 084
高聳的無窮 / 088
5 喬治·康托爾的瘋狂 / 093
康托爾和他的兒子 / 094
剋羅內剋年史 / 096
康托爾、上帝和無窮——類同性的三位一體 / 103
悲劇性的結局 / 109
6 無限有三種 / 111
三種無限 / 112
來看看物理無限 / 114
荒蕪的無限 / 125
湛藍的遠方 / 130
無限的不利境地 / 135
7 宇宙是無限的嗎? / 137
萬物之所是 / 138
宇宙學隱隱開始瞭 / 145
彎麯的宇宙 / 153
拓撲學難題 / 159
均質性難題 / 163
加速度難題 / 170
我們獲得瞭什麼啓示? / 173
光亮 / 174
8 無限復製的悖論 / 181
找不到原型的宇宙 / 182
大逃亡 / 186
現世版本——已有,已行 / 190
永無結局的故事 / 193
關於無限的倫理 / 198
9 無止境的世界 / 207
曆史上的其他世界 / 208
這個世界之外 / 217
膨脹——這兒,那兒,到處 / 226
意識乾擾——黑洞中的人 / 232
模擬宇宙 / 237
那時,人如何生活? / 244
10 製造無限機器 / 249
超級任務 / 250
切換湯姆森燈 / 256
挪威密碼 / 262
結尾難題 / 265
相對論和神奇的小個子男人 / 267
時間問題 / 272
牛頓式的超級任務 / 274
相對論式的超級任務 / 278
大爆炸和大坍縮 / 283
11 永生 / 291
童年時代的結束 / 292
關於來世的社會學 / 294
關於無終結之未來的問題版 / 300
陌生、熟悉和忘卻 / 305
混亂的時間之旅 / 308
祖母悖論 / 311
一緻性的曆史 / 313
來自未來的觀光客 / 314
金融世界的時間旅客:永動的造錢機 / 317
為何你不能改變過去? / 320
無窮——它將止於何處? / 324
作者介紹
【關於作者】
約翰·D. 巴羅(John D. Barrow)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係教授,英國皇傢學會研究員,也是的宇宙學傢、理論物理學傢、數學傢、科普作傢、編劇,2006年榮獲鄧普頓奬(Templeton Prize),還曾獲得洛剋天文學奬、英國皇傢學會授予的法拉第奬,以及皇傢格拉斯哥哲學學會的開爾文奬章。巴羅與霍金師齣同門,主攻宇宙學,所著《無之書》《宇宙之書》《藝術宇宙》等15部科普作品被譯為28種文字,暢銷全球。
2002年3月,由巴羅編劇、國際戲劇導演盧卡·隆柯尼(Luca Ronconi)執導的舞颱劇《無限》(Infinities)在米蘭首演,並榮獲瞭當年意大利戲劇界高榮譽“烏布奬”(Premio Ubu)的“年度*劇目奬”。
【關於作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我必須說,它所帶來的衝擊力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從拿到《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將要踏上一場不同尋常的旅程。作者巧妙地將“宇宙邊界”與“人類極限”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概念編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個宏大而又深刻的敘事。關於“宇宙邊界”的探討,我被他描繪的宇宙的廣袤無垠所震撼。他用一種詩意而又嚴謹的筆觸,描繪瞭星係的形成、演化,以及宇宙的膨脹,讓我仿佛置身於宇宙的深處,感受著它的浩瀚與神秘。他並沒有迴避那些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領域,而是將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概念,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接著,當他將目光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讓我感到無比的振奮。他探討瞭人類在生理、智力、意識以及創造力方麵的巨大潛能,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可能幫助我們突破這些限製。書中關於延長壽命、提升智力、甚至意識上傳的設想,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作者在處理這些復雜話題時,既保持瞭科學的嚴謹性,又充滿瞭對人類未來的樂觀與憧憬。
評分我一直認為,能夠用最淺顯的語言解釋最復雜的概念,是真正偉大的科普作者的標誌。而《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的作者,無疑做到瞭這一點。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在關於“宇宙邊界”的章節,我被作者描繪的宇宙圖景所深深吸引。他並沒有用枯燥的公式和理論來堆砌,而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切的類比,將那些宏大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我仿佛看到瞭星係的誕生與消亡,感受到瞭黑洞的引力,甚至對宇宙的起源産生瞭更深的思考。他巧妙地將物理學的最新發現融入其中,讓我對宇宙的構成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隨後,當視角切換到“人類極限”時,這本書更是將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維度。作者探討瞭人類在生理、智力、意識以及創造力方麵的潛力,以及科技如何可能幫助我們突破這些界限。他提齣的關於基因編輯、腦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觀點,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的無限可能。整本書就像是一場智力與想象力的盛宴,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評分拿到《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這本書,我最先期待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以及我們自身。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哲學意味,引人遐想。在閱讀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他對“宇宙邊界”的探討,並非僅僅局限於天文學和物理學的數據,而是將它上升到瞭哲學和認識論的高度。他通過對宇宙膨脹、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等概念的解讀,巧妙地引齣瞭我們對於“邊界”本身的定義以及其存在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視界”的討論,這不僅僅是天文學上的概念,更像是我們認知上的一個隱喻。我們所能看見的,所能理解的,都隻是這個巨大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未知的邊界,恰恰是激發我們探索欲望的源泉。當他將這個概念延伸到“人類極限”時,更是讓我感到震撼。他沒有將人類的極限僅僅定義在生理層麵,而是更側重於我們思維、意識以及創造力的無限可能。書中對腦科學、基因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的探討,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作者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這些前沿的科學概念和哲學思考交織在一起,使得整本書充滿瞭智慧的光芒。我從中獲得的不隻是科學知識,更是一種對生命和宇宙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我是一個對宇宙充滿好奇的人,也經常思考人類的未來,所以《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這個書名一齣現,就吸引瞭我。這本書的確給瞭我不少驚喜。它並沒有直接切入那些艱深晦澀的科學理論,而是從一個更具普適性的角度齣發,引導讀者進入一個關於探索和發現的旅程。作者在講述“宇宙邊界”時,非常注重將宏大的宇宙圖景與我們日常所能理解的現象聯係起來。比如,他通過解釋星係的形成和演化,讓我們對宇宙的尺度有瞭更直觀的感受,然後又深入到黑洞、暗物質這些我們難以想象的領域。我尤其欣賞他對量子世界的描繪,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解釋瞭那些看似違反常識的現象,比如疊加態和糾纏態,讓我這個對物理學不太懂的人也能有所體會。而當他把目光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將這種探索精神引嚮瞭我們自身。他探討瞭人類在認知、情感、創造力等方麵的潛能,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可能突破這些限製。書中關於延長壽命、提升智力、甚至意識上傳的設想,雖然有些是未來的猜想,但作者都用科學的邏輯和已有的研究作為依據,讓我覺得這些並非天馬行空的幻想。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既能讓你仰望星空,又能讓你低頭審視自身,在宏大與微觀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評分讀完《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大腦被徹底激活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禮,一次對未知世界的深度探索。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宇宙邊界”和“人類極限”這兩個看似遙遠的概念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在關於宇宙邊界的部分,我被那些關於宇宙起源、演化和終極命運的理論深深吸引。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瞭宇宙大爆炸的宏偉景象,也探討瞭黑洞的神秘性質,甚至是對平行宇宙的猜想。這些內容,讓我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宇宙,有瞭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尤其喜歡他關於宇宙膨脹的描述,用一種動態的視角,展現瞭宇宙的無限可能。而當他將目光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讓我感到由衷的震撼。他探討瞭人類在生理、智力、意識以及情感方麵的潛能,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可能幫助我們突破這些極限。他提齣的關於未來人類進化的設想,雖然大膽,卻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科學的嚴謹推測。書中穿插的那些關於科學傢的故事,更是為這本充滿智慧的書籍增添瞭人性的光輝。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人類的渺小與偉大,讓我對未來充滿瞭無限的憧憬。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充滿瞭敬畏,但同時又害怕過於專業化的書籍會讓我望而卻步。《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作者用一種非常流暢且引人入勝的筆觸,帶領我踏上瞭一場探索宇宙奧秘和人類潛能的奇妙旅程。在描寫“宇宙邊界”時,我被他對宇宙宏觀結構的描繪深深吸引。他不僅僅是羅列數據和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他對黑洞、蟲洞以及多維空間的解讀,這些內容充滿瞭神秘感,卻又被作者用科學的邏輯一一闡釋。他並沒有止步於描述宇宙的“大”,而是深入到宇宙的“遠”和“深”,讓我對宇宙的無限延伸充滿瞭敬畏。而當他將視角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讓我感到驚喜。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人類的生理極限,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人類的認知極限、意識極限以及創造力極限。書中關於基因編輯、腦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探討,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作者在處理這些復雜話題時,既保持瞭科學的嚴謹性,又充滿瞭人文的關懷,讓我不僅學到瞭知識,也受到瞭啓發。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激發思考的書。《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以其深邃的主題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深深地吸引瞭我。作者在探討“宇宙邊界”時,並沒有止步於描繪宇宙的宏觀景象,而是將它引申到我們對未知世界的認知邊界。他用嚴謹的科學邏輯,解釋瞭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我們對宇宙終極命運的猜想,讓我對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尤其喜歡他對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原理的闡釋,這讓我看到瞭科學的邊界,也激發瞭我對未知的好奇。隨後,當他將視角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將這種探索精神延伸到瞭我們自身。他深入探討瞭人類在生理、智力、意識以及創造力方麵的巨大潛能,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可能幫助我們突破這些限製。書中關於基因編輯、腦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討論,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索,如何去擁抱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我嚮來是那種喜歡沉浸在故事裏的人,即便是麵對一本探討宏大宇宙和人類極限的書,我也希望它能擁有足夠的敘事張力。而《無限之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點期望。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像在編織一張巨大的網,將看似無關的概念巧妙地聯係起來。作者在處理“宇宙邊界”這一部分時,充分展現瞭他的想象力。他沒有僅僅停留在星係、星雲的描述,而是深入到那些更加抽象,卻又至關重要的概念,比如時空的麯率,暗物質、暗能量的神秘麵紗,甚至是平行宇宙的可能性。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宇宙大爆炸之前以及之後的猜想所吸引。那些理論,雖然聽起來有些科幻,但作者卻能用嚴謹的科學依據來支撐,讓我既能感受到前沿科學的震撼,又不至於産生虛無縹緲的感覺。接著,當視角轉嚮“人類極限”時,書中的內容更是讓我大呼過癮。從大腦的潛能,到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再到我們對意識的理解,作者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他提齣的關於人類在未來可能突破生理和認知限製的設想,雖然大膽,卻並非空穴來風。書中穿插的那些曆史上的科學探索故事,更是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那些為追求真理而奉獻一生,甚至付齣生命的科學傢們,他們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種激勵。這本書成功地將科學的嚴謹性與人文的關懷融為一體,讓我不僅認識瞭宇宙的浩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瞭人類自身的渺小與偉大。
評分拿到《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這本書,我最先期待的是它能否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探討人類存在的意義。這本書,絕對沒有讓我失望。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宇宙邊界”的探索,與“人類極限”的思考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在關於宇宙邊界的部分,我被他描繪的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所深深吸引。他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帶領我穿越星辰大海,去感受宇宙的尺度和演化。我尤其欣賞他對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前沿概念的解讀,雖然是復雜的科學理論,但在他的筆下,卻變得生動有趣,讓我對宇宙的未知充滿瞭敬畏。當他將目光轉嚮“人類極限”時,更是讓我感到無比的振奮。他探討瞭人類在生理、智力、意識以及創造力方麵的潛力,以及科技進步如何可能幫助我們突破這些界限。書中關於基因編輯、腦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討論,都讓我看到瞭人類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次關於生命、宇宙和人類未來的哲學思考。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心裏其實是沒底的。書名《無限之書:從宇宙邊界到人類極限》,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或者說,有點讓人望而卻步。我一直對科普類的讀物抱有極大的興趣,但有時候,太過於宏大的主題,總會讓人覺得難以消化,或者害怕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那種擔憂就煙消雲散瞭。作者顯然花瞭很多心思來構建一個引人入勝的敘事。他並沒有上來就拋齣一堆枯燥的公式和理論,而是從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視角開始,就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穿越時空,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奧秘。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邊界”的探討,這不僅僅是指物理上的宇宙邊緣,更延伸到瞭我們對未知世界的認知邊界,以及人類自身潛力的極限。作者用一種充滿詩意又嚴謹的筆觸,描繪瞭那些我們曾經認為是絕對不可能觸及的概念,比如黑洞的奇點,或者宇宙的起源,甚至是意識的本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精闢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他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瞭那些最復雜的科學難題,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領略到科學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描述“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和“怎麼樣”。它鼓勵讀者去思考,去質疑,去拓展自己的認知範圍。這不僅僅是一本科普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探險,一次智力的躍升。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種對無限可能性的敬畏和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