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
定价:39.80元
售价:25.9元,便宜13.9元,折扣65
作者:盖瑞 祖卡夫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443677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写给行外人的物理之书,没有难懂的公式,没有晦涩的术语,物理、吾理、握理、悟理、无理……让人又爱又怕的物理学就这么直观明了而又生形象地呈现了出来。物理大师建议:读这本书时,请对自己温柔些。因为本书所说的内容就跟人的经验一样,变化无穷,都是迷惑人的东西。建议你是为了让自己愉快而读这本书,这样你也许会收获更多。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写给行外人的物理之书,荣获了美国科学图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并得到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大卫·玻姆、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大卫·芬克斯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等业内专家的联手推荐。全书没有难懂的公式,没有晦涩的术语,围绕谐音物理、吾理、握理、悟理、无理等的相关哲学解释,让人又爱又怕的物理学就这么直观明了而又生形象地呈现了出来。全书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想象丰富,含义深刻,是一本非常难得的物理科普图书。
目录
目录
序 1译序 5引论 7
部一 物理(导言)第二章 爱因斯坦不喜欢 16新物理学与旧物理学/ 16牛顿物理学/ 17一部大机器/ 20是我们创造了实相吗/ 24客观性的神话/ 25亚原子粒子/ 27统计学/ 29气体动力学/ 29或然性/ 31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 32实用主义哲学/ 33脑分割分析法/34
第三章 活的 39有机与无机/ 39普朗克/ 41片断式/ 421905年的爱因斯坦/ 46光电效应/ 46波,波长,频率,振幅/ 47绕射/ 50双缝实验/ 53波粒二象性/ 56概率波/ 57
第四章 事情是这样的 59量子力学的程序/ 59预备区/ 60被观察系统与观察系统/ 61作为关联物的光子/ 62波函数/ 64概率函数/ 64量子跃迁/ 66测量理论/ 69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学/ 70量子力学的多重世界解释/ 73薛定谔的猫/ 75多疑的托马斯/ 77
第五章 “我”的角色 81心与物的幻象/ 81互补假说/ 82康普顿散射/ 83德布罗意与物质波/ 85薛定谔的波动方程/ 88泡利不相容原理/ 92玻恩概率波/ 93原子的量子模型/ 95海森堡的矩阵力学/ 97测不准原理/ 98桌子翻了/ 101
第六章 初心 105无理/ 105禅者的初心/ 106狭义相对论/ 107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110伽利略转换/ 112光速恒定原理/ 113以太/ 115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16菲茨杰拉德收缩/ 118洛伦兹变换/ 118
第七章 狭义无理 120狭义相对论/ 120“本征”与“相对”的长度与时间/ 124特雷尔对相对论收缩的解释/ 127相对质量的增加/ 128同时性/ 128时空连续体/ 132时空间隔/ 134明可夫斯基空间/ 136质能关系/ 136守恒定律/ 138
第八章 广义无理 141重力与加速度/ 141升降机内外/ 143重力质量与惯性质量/ 146时空连续体地图/ 148欧几里得几何/ 150转动的同心圆/ 151非欧几何/ 154爱因斯坦的预言/ 157水星近日点/ 157太阳光弯曲/ 158重力红移/ 159黑洞/ 160“无理”的幻象/ 163
第九章 粒子动物园 167变化的障碍/ 167镜面的大厅/ 168新世界观/ 169粒子物理学/ 169有趣的气泡室/ 171创造与湮灭之舞/ 172轨迹是什么/ 173量子场论/ 174使用日常语言的两难/ 176粒子的质理/ 177无质量粒子/ 179电荷/ 180自旋/ 181角动量/ 182量子数/ 184反粒子/ 184
第十章 这些舞蹈 186时空图/ 186费曼图解/ 187又是创造与湮灭的舞蹈/ 188又是反粒子/ 190时间的幻象/ 192熵/ 193虚光子/ 195电磁力/ 197汤川秀树/ 198π介子/ 199粒子的自我互动/ 200引力/ 203虚粒子/ 204真空图解/ 207守恒律/ 209对称/ 211夸克/ 211S矩阵理论/ 212
第十一章 两者 219物理与悟道/ 219贝尔定理与量子逻辑/ 220冯·纽曼/ 221投射的命题/ 222直接的经验与虚构的语言/ 225分配律/ 226叠置/ 231量子逻辑/ 232证明/ 232跃迁表/ 233冯·纽曼对分配律的反驳/ 237量子拓扑学/ 239
第十二章 科学的结束 241悟与统一/ 241量子关联/ 242EPR思想实验/ 244超光速沟通/ 247局部因果原理/ 247贝尔定理/ 248克劳赛与费里曼实验/ 249阿思培克实验/ 252超决定论/ 256多重世界理论/ 257量子力学与哲学/ 260暗含的秩序/ 262东方心理学/ 263无相道/ 267
后 记 269附录二 基本粒子表 279
作者介绍
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国际政治。曾是一个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国特种兵军官,长期饱受愤怒、性上瘾等问题的困扰,然而通过情绪的觉察,切身治疗了自身的问题,并成为一位心灵畅销书作者和心灵导师。他是的奥普拉秀的常客,著有多本畅销书,其中《与物理大师共舞:新物理学概况》获得了美国科学书籍奖,《灵魂所依》(The Seat of the Soul)曾经长期排名在《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各类畅销书排行榜单名。其作品高达五百多万册,并被译成24种语言。
文摘
序言
我怀揣着一种既忐忑又好奇的心情,打开了盖瑞·祖卡夫的《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我一直以来都对物理学有着莫名的敬畏,总觉得它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与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然而,祖卡夫的笔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和深刻,将我带入了物理学的殿堂。 他并没有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从更宏观、更具哲学性的层面,探讨了“思考”这门艺术。他认为,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并非是孤立于其他学科的,而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存在的本质。 我尤其被他在书中对“观察者效应”的阐述所吸引。我们通常认为,我们只是被动地观察事物,而我们的观察行为本身,并不会对被观察的对象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在量子世界,情况却截然不同。观察者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观察者的意识,本身就会影响到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 这种观点,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它不仅仅是在描述物理学的一个特定现象,更是在探讨一种普遍的真理:我们的主观意识,在我们认识和构建现实的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客观地看待事物,还是我们所见的,早已被我们的视角所扭曲? 祖卡夫的写作,就像一位睿智的导师,用他深邃的智慧,引导我一步步去探索那些人类尚未完全理解的奥秘。他鼓励我们保持一颗开放而批判的心,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直到触及事物最根本的本质。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理学的读物,更是一次关于“如何思考”的深刻教诲。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边界,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我开始尝试用物理学家那样的方式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去追寻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中的普遍规律。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对我来说会不会太难了?”我对物理学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总觉得它充满了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与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读到盖瑞·祖卡夫的序言时,我的这种顾虑便烟消云散了。 祖卡夫并非是要教你如何解题,而是引导你如何“思考”。他将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提炼成了一种普适性的认识工具,一种洞察事物本质的视角。他认为,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能够穿透表面现象的思考模式。 他用非常精妙的比喻,解释了诸如“能量守恒”、“量子纠缠”等概念。我尤其喜欢他对“量子纠缠”的阐述,他将其比喻成一对有着心灵感应的双胞胎,无论相隔多远,一方的状态变化都会瞬间影响到另一方。这种生动的描绘,让我对这个听起来非常“科幻”的物理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祖卡夫并没有将这些物理概念局限于科学领域。他深入探讨了它们所带来的哲学意义,以及它们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更广阔的世界,包括我们的内心世界。他强调,宇宙并非是我们直观感受到的那样,而是充满了许多反直觉但又真实存在的规律。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探险。祖卡夫带领我一步步地挑战我固有的认知,去质疑那些我习以为常的“事实”。他鼓励我们拥抱不确定性,因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理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和“成长”的书。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开放、更深入的方式去探索未知,去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真理。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揭示世界的真相,而物理学,更是其中最接近“终极真相”的一门学科。然而,当我翻开盖瑞·祖卡夫的《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时,我发现,物理学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理解存在的视角。 祖卡夫的写作,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物理学的宏伟殿堂。他并没有用冰冷、生硬的公式来压迫我,而是用一种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我尤其欣赏他对“不确定性”的探讨。在我的印象中,科学应该是精确和确定的,但祖卡夫却指出,在微观世界,“不确定性”反而是宇宙的内在属性。这种颠覆性的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对“确定性”的理解。我们所认为的确定,也许只是我们宏观视野下的一个近似值。 他将这种“不确定性”的哲学意义,延伸到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他暗示,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方式和自身的状态。这种观点,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否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灵活和多变? 祖卡夫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同时激发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我感觉自己在跟随他,一点点地剥开现实的层层帷幕,去窥见那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理学的读物,更是一次关于“如何思考”的深刻教诲。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边界,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我开始尝试用物理学家那样的方式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去追寻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中的普遍规律。
评分《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位对物理学了解有限的读者来说,是一次既充满挑战又收获颇丰的阅读体验。盖瑞·祖卡夫用他独到的视角,将物理学的核心思想,升华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思维模式。 我被他对于“能量”的解释深深吸引。他并没有将能量仅仅局限于物理学中的某种度量单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更根本的存在,一种驱动宇宙万物运转的根本力量。他认为,能量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这种观点,让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并非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充满动态连接的整体。 他对于“场”的描述,也同样令人着迷。他指出,我们所见的物质,其实是“场”的局部显现,是能量在特定时空的聚集。这种观点,彻底颠覆了我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物品,它们不再是坚实的、独立的实体,而是某种更深层能量的体现。 祖卡夫的写作,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色彩。他并没有回避那些深奥的概念,而是用一种清晰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去理解它们。他鼓励我们保持怀疑精神,去挑战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量子力学”的阐述。他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诸如“波粒二象性”、“量子叠加”等概念,让我对这个看似神秘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指出,在微观世界,我们所熟悉的因果关系和确定性,往往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和动态的相互作用。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探索的深度,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思维的潜力。它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更是关于如何以一种更深刻、更开放的方式去理解我们自身和我们所处的宇宙。我感觉自己在跟随祖卡夫,一点点地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评分初次接触《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我对盖瑞·祖卡夫这个名字,已经有所耳闻,并且他的作品在很多领域都受到了高度的评价。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钥匙,但同时也觉得它高深莫测,遥不可及。 然而,祖卡夫的笔触,却以一种我意想不到的亲切和深刻,将我带入了物理学的殿堂。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用晦涩的公式和理论来“吓唬”读者,而是从更宏观、更哲学的高度,来阐述“思考”这门艺术。他将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到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层面。 我尤其对他在书中关于“观察与被观察”的探讨印象深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观察者,而我们所观察的对象,也总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然而,在量子力学这个领域,这种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祖卡夫用他富有洞察力的语言,解释了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这种观点,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做到绝对的客观?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否早已被我们自身的视角所过滤和扭曲?祖卡夫的思考,让我看到了科学探索的边界,同时也看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他的写作风格,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融合体,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哲学的深度。他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如何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领域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宇宙更宏伟、更神秘的一面。
评分《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物理学入门读物,不如说是一本人生的哲学指南。盖瑞·祖卡夫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科学的严谨性与哲学的深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维盛宴。 我一直以来都对宇宙的运行规律充满了好奇,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口。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惊喜地发现,祖卡夫正是那个能够引领我穿越迷雾的人。他没有一开始就用复杂的公式和定理来轰炸我的大脑,而是从更基础、更具普遍性的概念入手,比如“能量”、“场”等等。 他解释“能量”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狭隘的物理定义,而是将其扩展到更广阔的意义,比如生命能量、意识能量。这种跨越学科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我开始意识到,物理学中所描述的那些基本概念,可能在更深层次上,与我们对生命、对意识的理解息息相关。 他对于“场”的描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们通常认为,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但祖卡夫却指出,物质是“场”的显现,是能量的某种聚集形式。这种观点,彻底颠覆了我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我开始看到,我们所处的现实,并非是由一个个孤立的粒子组成的,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整体。 读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星辰的运动、生命的孕育、甚至是我自己的思绪,是否都只是更宏大、更深邃的“场”的体现?这种可能性,让我感到既渺小又充满敬畏。 祖卡夫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了我对真理的渴望。他鼓励我们保持怀疑精神,不断挑战固有观念,去追寻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这种开放的、探索性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开始阅读《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之前,我对物理学存在着一种固有的敬畏感,甚至可以说是畏惧。我总觉得,那些深奥的公式和理论,是属于少数精英的知识,与我这样的普通人似乎相隔甚远。然而,盖瑞·祖卡夫的这部作品,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观念。 他以一种极其温和而又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引导我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他的写作风格,与其说是讲授,不如说更像是一场与读者的深度对话。他并没有试图用晦涩的术语来压倒读者,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我们去理解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概念。 我尤其喜欢他对“不确定性原理”的解释。在我的认知中,物理学应该是精确的、确定性的。然而,海森堡的这个原理,却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地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种内在的、无法逾越的限制,让我感到既惊讶又着迷。 祖卡夫并没有止步于对原理的简单陈述,他深入地探讨了这一原理所带来的哲学意义。他指出,不确定性并非是人类认知的局限,而是宇宙本身固有的属性。这种观点,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真实”的理解。我们所认为的确定性,也许只是我们宏观视角下的一个幻觉。 通过祖卡夫的引导,我开始意识到,物理学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以及“如何理解”。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挑战我们固有思维模式的工具。我开始尝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那些与我直觉相悖的观念,去拥抱那些未知的领域。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学的,更是关于如何更深刻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边界,同时也看到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
评分初翻开《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我抱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忐忑的心情。毕竟,物理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严谨、抽象、甚至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光环。我并非科班出身,对物理学的理解仅停留在高中课本上的那些基础概念,诸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等等。然而,作者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的笔触却以一种我从未预料到的方式,将我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领域。 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哲学性的角度切入。他谈论的“思考方式”,远不止于对物理现象的机械性解释,而是触及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理解自身与宇宙的关系。这种探索,让我意识到,原来物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更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论,一种洞察存在本质的工具。 读到这里,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的思维模式。我是否总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是否习惯于用狭隘的、经验性的视角去评判一切?祖卡夫的引导,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思维的盲区。他鼓励我们超越直觉的限制,去探寻更深层次的、隐藏在可见世界背后的秩序和规律。 其中,他对于“因果关系”的探讨尤其令我着迷。我们通常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明确的原因,一个可以追踪的源头。但祖卡夫却提出,在更根本的层面上,因果关系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甚至可能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颠覆性的观点,迫使我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事实”。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原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叹的奥秘,而物理学,正是解开这些奥秘的一把钥匙。祖卡夫用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视野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宇宙的宏伟与精妙。
评分《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非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增长。它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自身认知边界的挑战。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那些天才的、遥不可及的科学家的领域,但祖卡夫却用他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那些看似深奥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他没有回避复杂性,但他处理复杂性的方式,却异常清晰。他善于运用类比和隐喻,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日常情境。例如,他在解释量子力学的一些核心概念时,并没有直接搬出那些让人头晕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抛硬币、观察物体等等,来引导读者去体会那些反直觉的量子现象。 我特别欣赏他对“观察者效应”的阐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是被动地观察事物,而我们的观察行为本身,并不会对被观察的对象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在量子世界,情况却截然不同。观察者的存在,甚至可以说,观察者的意识,本身就会影响到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 这种观点,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它不仅仅是在描述物理学的一个特定现象,更是在探讨一种普遍的真理:我们的主观意识,在我们认识和构建现实的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客观地看待事物,还是我们所见的,早已被我们的视角所扭曲? 祖卡夫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迷雾,去探索那些隐藏在科学表面下的哲学意义。他鼓励我们保持一颗开放而批判的心,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直到触及事物最根本的本质。这是一种极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思考”这个行为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翻开了盖瑞·祖卡夫的《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在此之前,我对物理学的印象,充其量是中学课本上那些关于力、速度、加速度的公式,以及一些模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然而,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物理学”的认知。 祖卡夫并没有像其他科普作家那样,试图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去“包装”那些枯燥的公式。相反,他从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入手,比如“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什么是真实?”等等。这种开篇,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立刻吸引了我。 他用一种非常哲学化的方式,探讨了物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他在讨论“因果关系”时,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A导致B”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更深层的含义,甚至提出了“共时性”的可能性。这种对概念的深度剖析,让我看到了科学与哲学之间那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尤其被他在书中对“意识”的探讨所吸引。他并没有将意识视为一个独立于物理世界之外的神秘存在,而是试图将其置于物理学的框架之下进行理解。他提出,意识可能也是一种能量,一种与宇宙能量场相互作用的力量。 这种观点,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果意识也是一种能量,那么我们所体验到的现实,是否也受到了我们自身意识的影响?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调整自己的意识状态,来改变我们所处的现实?这种可能性,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 祖卡夫的写作,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他深邃的智慧,引导我一步步去探索那些人类尚未完全理解的奥秘。他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那些挑战我们固有认知的观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一种对生命和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