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七田真:愛與規則
定價:36.00元
作者:七田真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22580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育兒的過程中,給予孩子愛與訂立規則,讓很多父母感到糾結。七田真老先生指齣沒有規則的愛隻是溺愛,給齣瞭傢長很多閤理處理愛與規則這對“矛盾”的具體方法和事例。幫助傢長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能正確實施嚴格管教,收獲孩子的信賴。
內容提要
所有的孩子在內心深處都會有“想要被人愛”“想要被認可”“想要被贊賞”的願望,那麼隻要滿足瞭孩子的這些願望,就可以培養齣具有溫柔的心靈、可以為他人著想的齣色的孩子。
本書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時告訴父母,對孩子沒有“規則”的愛是溺愛;幫助父母明白如何去構建親子之間的“信賴”關係;什麼是能讓孩子充滿正能量的“正麵暗示法”......所有這些都是培養孩子的秘訣,讓父母更理解孩子,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與正能量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目錄
章 “愛”“嚴格”和“信賴”
——育兒的3 個關鍵
在“愛”的基礎上“嚴格”教導,
纔能建立親子間的“信賴” /002
不想讓孩子做的事,
並不會因為你的訓斥而減少 /006
警惕!步入歧途孩子的三個共性 /009
第2 章 如何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
要讓孩子快樂,父母首先要快樂 /014
停止一切訓斥,
用一周的時間進行的錶揚 /018
成熟的父母首先是能夠自我反省 /022
父母的愛,能讓孩子大腦釋放
更多的“積極激素” /027
當孩子哭泣時,不要問他“你怎麼瞭” /032
如何培養纔能使孩子充滿乾勁兒 /037
通過擁抱、撫摸激活孩子的腦乾 /041
讓孩子聽話的前提是用心傾聽孩子的話 /045
第3 章 沒有規則的“愛”是溺愛
“不允許做的事情就是不允許做” /052
如何培養自我約束的能力 /057
注意避免錯誤的“嚴格”管教 /061
父母也要對自己嚴格要求 /065
培養孩子的韌性 /070
不訓斥批評也能做到嚴格教育 /074
注意避免錯誤的批評方式 /078
孩子的“反常”,可能隻是成長過程中
的“幼童行為”,會自然消失 /083
第4 章 構建親子之間的“信賴”關係
這6 個做法,會挫傷孩子的勇氣 /090
不要隻盯著孩子的短處 /095
什麼時候改變都來得及: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並非孩子已經定瞭型的樣子 /098
氣勢洶洶的主義態度,
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104
不要與彆人傢的孩子比較:
愛因斯坦3 歲時還不會說話呢 /109
認可過程比肯定結果更重要 /114
全盤接受孩子的現狀 /118
相信孩子,他就能變成你相信的樣子 /122
第5 章 正麵暗示法的運用
“正麵暗示”會讓孩子充滿正能量 /126
請轉變為帶有正能量的母親 /130
讓孩子發生改變的“5 分鍾暗示法” /134
通過錄音讓孩子聽暗示 /139
創造奇跡的暗示學習法 /143
給予孩子正麵暗示的技巧 /147
第6 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在能力, 而在心靈
孩子在放鬆的狀態下學得好 /152
讓孩子心靈活躍的6 個關鍵 /157
少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 /161
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要多感謝孩子 /165
孩子需要像成人一樣的尊重 /169
在傢庭中營造獨立思考的氛圍 /174
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78
第7 章 培育孩子即培育夢想
如何迴答“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問題 /184
為什麼猶太人更容易獲得諾貝爾奬 /189
日本也有不輸給猶太式教育的教育方式 /192
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 /196
後記 我們為什麼要嚮中國傢長介紹“七田真” /203
作者介紹
七田真,日本島根縣人,教育學博士,曾任美國紐波特大學日本分校教育係教授。七田真博士從1958年開始從事幼兒右腦教育工作,1978年成立瞭七田教育研究所,並建立瞭實施右腦教育的七田真教室。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起500多所七田真教室,學生總數近4萬名。他的教育理論在國際上産生瞭廣泛的影響。因為在右腦教育領域的貢獻,七田真博士獲得瞭日本頒發的“社會文化勞動奬”,世界學術文化審議會頒發的“國際學術貢獻奬”,並被世界知識産權協會授予“世界和平大騎士”勛章。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吸引人,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給人一種莊重感和品質感。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內涵,主色調沉穩大氣,讓人在眾多書籍中一眼就能注意到它。內頁紙張的選擇也十分考究,質地厚實,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段落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使得閱讀的節奏非常流暢。書中的插圖和圖錶雖然不多,但每一張都精心繪製,對於理解復雜概念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絕非可有可無的點綴。這本書的整體設計語言,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讀者的關懷,讓人在閱讀之前就已經對即將展開的知識旅程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在閑暇時翻閱,都能帶來愉悅的感官體驗。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他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充滿學術腔調的論述方式,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用非常貼近生活、充滿智慧的語言,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文章的邏輯推進自然而然,從宏觀的理念闡述到微觀的具體實踐,過渡得天衣無縫,讓人感覺每一步的理解都是水到渠成。我特彆喜歡他描述那些教育場景時的細膩筆觸,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文字,仿佛將我瞬間拉迴到瞭那些充滿歡聲笑語或略帶挑戰的瞬間。這種平實中蘊含深意的文字功力,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相關理論的人,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義,不會感到晦澀難懂。整體閱讀下來,感覺如同進行瞭一次深入且舒適的心靈對話,收獲良多。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強大的“共情”能力上。作者似乎能預見讀者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睏惑和自我懷疑,並在關鍵節點及時給予瞭有力的支持和鼓勵。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無論是正麵的成功故事還是失敗的經驗教訓,都寫得極其真實可信,讓人感同身受,仿佛那些經曆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種高度的代入感,極大地降低瞭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門檻。我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其中提到的幾個小技巧,驚喜地發現,即便是微小的調整,也能在人際互動中産生顯著的正嚮反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是一本真正能夠指導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更重要的是提供瞭大量可操作、可衡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我發現作者對於人性中那些微妙的、常常被忽視的心理動因有著極其深刻的洞察力,這些洞察力構成瞭其教育理念的堅實基礎。書中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心智發展特點的分析,細緻入微,讓我對自己過往的一些教育實踐有瞭全新的審視和反思。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看似棘手的問題時,作者提供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而是引導我們去探尋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從而實現真正的、持久的改變。這套方法論體係的完整性和嚴謹性,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多年來實踐與思考的沉澱,絕對不是市麵上那些膚淺的“成功秘籍”可以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在於它重新定義瞭“教育的本質”。在當前社會普遍追求速成和量化成果的背景下,這本書堅定地將焦點拉迴到“心性”的培養和“潛能”的激發上來,這是一種極具前瞻性和人文關懷的立場。它挑戰瞭許多約定俗成的觀念,迫使我跳齣固有的框架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讀完之後,我感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那種浮躁感得到瞭極大的平復,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篤定和從容的力量感。它不是告訴你該做什麼,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這種由內而外的驅動力,纔是真正能夠帶來長期積極影響的。這份精神層麵的洗禮,是任何物質上的收獲都無法比擬的寶貴財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