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胡荣华经典百局谱
定价:25.00元
作者:言穆江,田华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82623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遴选棋坛“常青树”、象棋“不死鸟“胡荣华的精彩对局百我局,时间跨度50年。 
由于地域相邻,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沪苏两地选手棋枰对弈,交流切磋频繁。作者言穆江有幸经常面聆胡荣华的指教,并精心记下了其中的点点滴滴。本书辑录的多为胡荣华早年在表演、交流、集训中的对局,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书籍所鲜见的,因而对喜爱、研究胡荣华的棋手和象棋读者来说,就更为弥足珍贵。书中佳局美不胜收,析解详明,点评精到,富有新新意,有利于提高爱好者对象棋技战术的理解入实战能力,相信会成为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李义庭(在上海内部交流) 
  第二局 胡荣华 红先 惠颂祥 黑胜(江苏队访上海) 
  第三局 惠颂祥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江苏队访上海) 
  第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季本涵 (江苏队访上海) 
  第五局 季本涵 红先胜 胡荣生(江苏队访上海) 
  第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季本涵 (杭州五省市赛) 
  第七局 季本涵 红先和 胡荣华 (江苏队访上海) 
  第八局 戴荣光 红先胜 胡荣华(江苏队访上海) 
  第九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季本涵 (江苏队访上海) 
  第十局 周顺发 红先胜 胡荣华 (江苏队访上海) 
  第十一局 季本涵 红先和 胡荣华(上海四省市赛) 
  第十二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麦昌幸 (安徽队访上海) 
  第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温州五省市赛区) 
  第十四局 朱学增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温州五省市赛区) 
  第十五局 季本涵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访江苏) 
  第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上海队访江苏) 
  第十七局 惠颂祥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江苏队在苏州表演) 
  第十八局 季本涵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江苏队在苏州表演) 
  第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和 戴荣光 (上海队江苏队在苏州表演) 
  第二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上海四省市赛) 
  第二十一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陈永发(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二局 戴荣光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三局 祝林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四局 纪钧保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五局 陆慰先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不海队在常州表演) 
  第二十六局 朱剑秋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常州表演) 
  第二十七局 刘关保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八局 胡荣华 红先和 朱剑秋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二十九局 阮进寿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中国队访问越南) 
  第三十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季本涵 (在上海内部交流) 
  第三十一局 戴荣光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在南京内部交流) 
  第三十二局 季本涵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在南京内部) 
  第三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孟立国 (在上海内部交流) 
第二章 弈林一柱立江南 
  第三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金锡章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三十五局 季本涵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三十六局 邵贵友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三十七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周顺发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三十八局 李国勋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三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上海队在南京表演) 
  第四十局 庞小予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苏州表演) 
  第四十一局 奚凤池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苏州表演) 
  第四十二局 惠颂祥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吴县表演) 
  第四十三局 周孟芳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吴县表演) 
  第四十四局 潘德宝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吴县表演) 
  第四十五局 许坚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吴县表演) 
  第四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 朱涛生 (上海队在常熟表演) 
  第四十七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金保 (上海队在常熟表演) 
  第四十八局 邓永明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常熟表演) 
  第四十九局 庞小予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苏州队访上海) 
  第五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陶履文 (苏州队访上海) 
  第五十一局 樊文光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扬州表演) 
  第五十二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上海队在扬州表演) 
  第五十三局 戴荣光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泰州表演) 
  第五十四局 年志怀 红先 胡荣华 黑胜(上海队在泰州表演) 
  第五十五局 杨毅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镇江表演) 
  第五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上海队在镇江表演) 
第三章 十届冠军百尺楼 
  (1975年至1982年) 
  第五十七局 言穆江 红先胜 胡荣华 (江苏队访上海) 
  第五十八局 李国勋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江苏队访上海) 
  第五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徐乃基 (常州六省市赛) 
  第六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季本涵 (常州六省市赛) 
  第六十一局 戴荣光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在无锡表演) 
  第六十二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在无锡表演) 
  第六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和 李国勋 (江苏队访上海) 
  第六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江苏队访上海) 
  第六十五局 言穆江 红先胜 胡荣华 (上海队江苏队在常熟表演) 
  第六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上海队江苏队在常熟表演) 
  第六十七局 殷长关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在昆山表演) 
  第六十八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戴荣光 (上海队在昆山表演) 
  第六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上海队在淮安表演) 
  第七十局 钱洪发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1978年全国个人赛) 
  第七十一局 李国勋 红先胜 胡荣华 (昆山六省市赛) 
  第七十二局 徐俊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昆山六省市赛) 
  第七十三局 戴荣光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昆山六省市赛) 
  第七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 李国勋 黑胜 (上海队江苏队在镇江表演) 
  第七十五局 李国勋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江苏队在江阴表演) 
  第七十六局 于幼华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在杭州表演) 
  第七十七局 徐天红 红先胜 胡荣华 (上海队江苏队在沙洲表演) 
  第七十八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1980的全国联赛) 
  第七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上海队江苏队在昆山表演) 
  第八十局 言穆江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江苏队在金坛表演) 
  第八十一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张元启 (1981年全国联赛) 
  第八十二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陈孝堃 (国家队集训) 
  第八十三局 柳大华 红先胜 李来群 (国有队集训) 
  第八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李来群 (国家队集训) 
  第八十五局 言穆江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国家队集训) 
  第八十六局 言穆江 红先和 胡荣华 (首届亚洲城市名手赛) 
  第八十七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首届亚洲城市名手赛) 
  第八十八局 杨官璘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1982年全国团休赛) 
  第八十九局 戴荣光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在无锡表演) 
  第九十局 言穆江 红先和 胡荣华 (上海队江苏队在昆山表演) 
  第九十一局 李国勋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队江苏队在昆山表演) 
  第九十二局 言穆江 红先和 胡荣华 (1982年全国个人赛) 
第四章 长车驰骋千关破 
  (1983年至1999年) 
  第九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言穆江 (1983年全国个人赛) 
  第九十四局 言穆江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昆化杯”赛) 
  第九十五局 柳大华 红先和 胡荣华 (“昆化杯”赛) 
  第九十六局 言穆江 红先和 胡荣华 (1984年全国团体赛) 
  第九十七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徐天红 (1984年全国个人赛) 
  第九十八局 言穆江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天龙杯”) 
  第九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李国勋 (“木建杯”赛) 
  百局 童本平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1988年全国个人赛) 
  百零一局 陈孝堃 红先和 胡荣华 (1989年全国个赛) 
  百零二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李来群 (1989年全国个人赛) 
  百零三局 徐天红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0届“五羊杯”赛) 
  百零四局 吕钦 红先和 胡荣华 (0届“五羊杯”赛) 
  百零五局 胡荣华 红先和 李来群(0届“五羊杯”赛) 
  百零六局 柳大华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上海快棋赛) 
  百零七局 郑海文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届世锦赛) 
  百零八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吕钦 (届世锦赛) 
  百零九局 赵国荣 红先和 胡荣华 (“泰州杯”赛) 
  百一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吴贵临 (“泰州杯”赛) 
  百一十一局 林宏敏 红先和 胡荣华 (“泰州杯”赛) 
  百一十二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吕钦 (“泰州杯”赛) 
  百一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和 于幼华 (“泰州杯”赛) 
  百一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赵国荣 (南北超级棋星赛) 
  百一十五局 赵国荣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南北超级棋星赛) 
  百一十六局 李来群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南北超级棋星赛) 
  百一十七局 阎文清 红先胜 胡荣华 (1990年全国个人赛) 
  百一十八局 柳大华 红先胜 胡荣华 (1991年全国团体赛) 
  百一十九局 王大明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1994年全国团体赛) 
  百二十局 胡荣华 红先和 蒋志梁 (1996年全国团体赛) 
  百二十一局 吕钦 红先和 胡荣华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二十二局 吕钦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二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许银川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二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 吕钦 黑胜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二十五局 许银川 红先和 胡荣华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二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许银川 (华东会南对抗赛) 
  百二十七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柳大华 (“少林汽车杯”赛) 
第五章 象苑奇兵妙入玄 
  (2000年至2009年) 
  百二十八局 柳大华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全国体育大会) 
  百二十九局 胡荣华 红先和 徐天红 (在南京“世界之”表演) 
  百三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赵国荣 (中央电视台“翔龙杯”赛) 
  百三十一局 赵国荣 红先胜 胡荣华 (BGN世界象棋挑战赛) 
  百三十二局 赵国荣 红先胜 胡荣华 (BGN世界象棋挑战赛) 
  百三十三局 吕钦 红先胜 胡荣华 (华南华东对抗赛) 
  百三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许银川 (华南华东对抗赛) 
  百三十五局 胡荣华 红先和 许银川 (华东华南对抗赛) 
  百三十六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赵国荣 (第22届“五羊杯”赛) 
  百三十七局 王斌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第5届“威凯杯”赛) 
  百三十八局 胡荣华 红先胜 蒋川 (第5届“威凯杯”赛) 
  百三十九局 张国凤 红先 胡荣华 黑胜 (“九城杯”超霸赛) 
  百四十局 胡荣华 红先胜 汪洋 (“九城杯”超霸赛) 
  百四十一局 黄海林 红先胜 胡荣华(“九城杯”超霸赛) 
  百四十二局 黄海林 红先胜 胡荣华 (“九城杯”超霸赛) 
  百四十三局 胡荣华 红先和 李群 (沪浙苏“长三角”赛) 
  百四十四局 胡荣华 红先胜 金波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对那些强调中局复杂缠斗的棋谱特别着迷,而这本选辑的对局恰好满足了我的胃口。它收录的那些经典战役,往往不是简单的开局定式重复,而是充满了深入骨髓的计算和心理博弈。我花了好几个下午的时间,对着棋盘反复推演其中几局的关键变化,每推演一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潜在的陷阱。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记录结果,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心路历程”记录,让你仿佛能站在胡荣华大师的角度,去感受那种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的豪情。尤其是一些涉及弃子争先、或是在劣势下寻求反击的段落,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看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实战判断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再那么轻易被对手的虚张声势所迷惑。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效率的人,如果一本书内容冗余或者重点不突出,我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然而,这本棋谱的编排效率极高,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几乎没有一处是“注水”的内容。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为了凑篇幅而加入大量不相关的背景介绍。相反,它将笔墨集中在了棋盘本身,对每一个关键转换点的分析都做到了精准和到位。对于那些时间有限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高效提升棋艺的利器。通过对这些经典实战的反复研习,我感觉自己对“急所”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了,不再轻易错过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节点。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翻开都有新收获的优秀实战宝典。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我对那些过于高深的理论有时会感到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却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味地堆砌艰涩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战术意图。比如在解析一些常见的“仙人指路”或“飞叉”等定式时,作者会穿插一些简短的“小贴士”,告诉你这个招法在什么情况下最有效,以及对手可能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这种由点及面的讲解,让我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招法,而是开始理解背后的逻辑。这种学习体验非常棒,它构建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阶梯,使得那些原本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对局,也变得可以被理解和吸收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将“大师的思考”转化为了“普通棋手的教材”。
评分这本棋谱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厚实且光滑,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磨损。印刷的清晰度也是没得说,每一个棋子的着法和棋盘上的布局都纤毫毕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不同局面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不到丝毫的滞涩。作者在每一局棋的开篇,都会用几句话点出该局的精髓和胡荣华大师的制胜思路,这种引导性的文字,极大地帮助了读者快速抓住重点。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经典对局,这本书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的分析视角,使得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光是捧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专业感和对围棋艺术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眼光十分独到,它跨越了胡荣华大师不同时期的重要对局,让读者得以领略其棋风的演变。早期那些充满凌厉攻势、如同疾风骤雨般的对局,展现了他年轻时的锐气和无畏;而后期那些布局稳健、中盘细致入微的棋局,则体现出炉火纯青的控制力和对全局的掌控欲。我特别喜欢那些被标注为“巅峰对决”的几局,那简直就是一场场智力上的角力赛,双方都拿出了看家的本领。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某些争议性的着法,还提供了不同流派的简短评论,虽然没有给出绝对的标准答案,但这种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反而激发了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对围棋的理解更加多元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