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羽毛球競賽規則(2017)
定價:32.00元
作者:中國羽毛球協會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44244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規則是根據世界羽聯的羽毛球規則翻譯和修訂的。內容包括《羽毛球比賽規則》《羽毛球比賽通用規程》《羽毛球比賽行為規範》等,並包括介紹瞭比賽項目、比賽方法、確定“種子”的原則、報名順序、抽簽變更和運動員替補、競賽日程安排、場地規定、比賽用球、裁判椅、場區廣告等。
目錄
章 羽毛球比賽規則
一、規 則(2)
二、對技術官員的建議(17)
三、技術官員規範用語(46)
四、即時迴放係統(54)
五、場地和場地設備的變通(55)
六、殘疾人羽毛球比賽分級(57)
七、禮讓比賽(62)
八、其他計分方法(63)
九、公英製對照錶(65)
第二章 羽毛球比賽通用規程
一、比賽項目(68)
二、比賽方法(68)
三、確定“種子”的原則(98)
四、報名順序(98)
五、抽簽變更和運動員替補(98)
六、競賽日程安排(99)
七、場地規定(100)
八、比賽用球(101)
九、裁判椅(102)
十、場區廣告(102)
十一、比賽服裝(103)
十二、比賽用錶(115)
十三、興奮劑檢測(119)
第三章 羽毛球比賽行為規範
一、教練員、隨隊官員行為規範(122)
二、運動員行為規範(124)
三、處罰規定(128)
LawsofBadminton
LAWSOFBADMINTON (133)
REMENDATIONSTOTECHNICALOFFICIALS (15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體育史和規則演變過程特彆感興趣的人。很多同類書籍往往隻是簡單羅列現行規則,但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為什麼會是這樣”。我注意到它在某些條款的解釋後麵,會有一個小小的“曆史沿革”的注釋,這讓我對羽毛球這項運動從早期的不規範到如今的全球化標準,有瞭一種更宏大、更立體的認知。這種敘事深度,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的技術指導手冊。我甚至發現瞭一些關於早期器材標準變遷的描述,那簡直是為我這樣的“老古董”級愛好者準備的知識大餐。它的語言風格極其嚴謹,但又恰到好處地保持瞭一種學術的親和力,不會讓人望而卻步。我更傾嚮於把它當作案頭參考書,在思考一些深入的戰術哲學時,隨時翻閱,從中汲取曆史的養分和智慧的沉澱。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信息密度極高,但閱讀體驗流暢”。我特彆佩服作者在組織材料時的邏輯性,它從最基礎的發球動作開始,層層遞進,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復雜的雙打跑位和輪轉,整個知識體係的構建非常穩固,沒有齣現邏輯上的跳躍或斷裂。我之前讀過一些國外引進的譯本,雖然內容專業,但翻譯腔很重,讀起來總覺得彆扭。而這本本土齣版的著作,其語言的精準度和對國內賽製環境的貼閤度,是無可比擬的。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臨場裁判判罰的灰色地帶時,作者的解讀非常中肯,既尊重瞭規則的權威性,又兼顧瞭實際比賽中的人性化處理。我個人認為,對於準備參加地區性或專業級彆的比賽的運動員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堪稱是“必備品”級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確實很吸引人,那種簡約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讓我這個常年混跡於球場的老球友眼前一亮。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書店的角落裏發現瞭它,當時我正在尋找一些能幫助我提升戰術意識的資料。翻開扉頁,那種厚實的紙張手感,立刻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信賴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一些基礎概念時所采取的那種抽絲剝繭的敘事方式,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練,耐心地在你耳邊為你解析每一個細節的微妙之處。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每一個章節,但僅憑前幾頁的閱讀體驗,我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信息量和作者對這項運動深入骨髓的熱愛。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相當齣色,即便是經常攜帶在運動包裏,也不會輕易齣現磨損,這對於經常需要翻閱參考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我期待著後續的內容能帶給我更多關於現代羽毛球運動的洞察。
評分初拿到手時,我其實對它的實用性持保留態度的,畢竟市麵上的“教學”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然而,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規則解讀”的深入程度。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比如,對於“持球”的界定,書裏用瞭好幾個篇幅,結閤不同角度的慢鏡頭分析圖,來闡明在快速多變的網前爭奪中,如何精確判斷擊球瞬間的動作是否違例。這種對規則細節的錙銖必較,體現瞭作者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公平競賽精神的堅守。它讓我明白,很多看似隨意的失誤,其實都是源於對規則理解的模糊。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無懈可擊的規則框架,這對於提升我在高強度比賽中的心理穩定性和決策的準確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前段時間我的反手網前小球處理得越來越彆扭,總覺得力度控製不住,看著電視上的高手們那種輕盈寫意的處理方式,我真是羨慕嫉妒恨。這本書的排版風格非常注重圖文並茂,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技術動作時,那種多角度的分解圖示,每一個關節的轉動角度、身體重心的細微變化,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甚至連握拍的力度變化都有細緻的文字描述。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試著按照其中一個關於“接殺時側身的發力點”的講解,在陪練的時候稍微調整瞭一下站位,效果立竿見影,球的落點居然比以前穩定瞭很多,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實踐指導價值深信不疑。它不僅僅是規則的匯編,更像是一本實戰寶典,每一個知識點背後都連接著無數次場上的博弈與權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