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雪豹下天山
定价:39.00元
作者:赵序茅,马鸣,邢睿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00918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雪豹下天山》,记录了天山雪豹的“血泪史”,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它们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让我们跟随《雪豹下天山》这部原创雪豹生态科普读物,走近雪豹那神秘的世界。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内容提要
雪豹是一种面临濒危的猫科动物,是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只见雪豹皮,不见雪豹”是1990年代美国博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的痛心呐喊。目前,野外只有在新疆的天山一带还可以见到,作者曾在新疆参与雪豹等动物的科考,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有关雪豹的传说、身世之谜、繁殖秘密、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内容。突出了趣味性、可读性。是一部不错的原创动物生态科普著作。
目录
作者介绍
赵序茅,1988年出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在读)。结合所从事的动物生态研究,热心于野外科学考察及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在外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动物生态科普文章三十余篇。已出版《西域寻*》等科普图书。
马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新疆分会理事长,中国鸟类协会理事。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鸟类分类学与生态方面的工作。在外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著有十余部专著。
邢睿,(网名西锐)自然科学发烧友,多年来致力于动植物野外调查及影像记录,组建民间科普保护机构——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致力于濒危野生动物的调查和保护,近年来在野外雪豹生态调查和保护上卓有成效。
文摘
序言
评价二 最近翻阅了这本关于雪豹的书,感觉眼前一亮。我一直对那些生活在人迹罕至之地的动物充满好奇,而雪豹无疑是其中的代表。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雪豹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雪豹与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书中详细介绍了雪豹的栖息地,那些高耸入云、冰雪覆盖的山脉,以及那些与雪豹共同生存的其他物种,比如岩羊、旱獭等等。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深刻理解到,雪豹作为顶级捕食者,在维持整个高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读到书中关于人类活动对雪豹生存造成影响的部分,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书中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用客观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盗猎、栖息地破坏等对雪豹种群造成的威胁。这让我反思,我们作为地球的一份子,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关怀,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优秀科普读物,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些美丽的生灵。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我最近刚看完,说实话,挺意外的。我一直以为“雪豹”这个名字就意味着那种遥远、神秘、只能在纪录片里才看得到的生物,但这本书却让我感觉它们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作者们用一种非常生动、几乎是第一视角的叙述方式,把雪豹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甚至它们内心深处的“小心思”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雪豹捕猎的描写,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学描述,而是充满了张力,仿佛我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它们如何在崎岖的山崖上悄无声息地逼近猎物,那种精准、耐心和爆发力,让人叹为观止。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雪豹的传说和故事,让这本科学普及读物多了一份人文关怀,也让我对这种动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关于雪豹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细节,比如它们如何应对严寒、如何找到水源,都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顽强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不枯燥,也不晦涩,即使是对科学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并且学到很多有价值的知识。我感觉自己像是跟随作者一起,在广袤的天山上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
评分评价五 最近有幸拜读了这本关于雪豹的书,感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对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感到好奇,而雪豹无疑是其中最神秘、最迷人的代表之一。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科学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中。作者们不仅仅是在科普雪豹的生理构造和行为习性,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和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雪豹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雪豹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特殊构造,以及它们如何利用这些超强的感官来适应高原环境,进行狩猎和交流。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当地牧民与雪豹之间关系的描写,有冲突,也有和谐,这种多角度的呈现,让雪豹这个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雪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优秀科普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和生命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评价三 这本《雪豹下天山》给我带来了一次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野生动物的书,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耳目一新。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报告,而是充满了情感和人文关怀。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在天山的原始森林和雪山之间穿梭,观察雪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书中关于雪豹繁殖和育幼的章节尤其让我感动,那种母爱在严酷环境下爆发出来的生命力,让人动容。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雪豹行为的解读,比如它们是如何通过气味标记来交流,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这些都让我感觉雪豹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物种,而是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天山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介绍,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理解了雪豹与当地居民之间微妙的关系。这本书的图片也很精美,每一张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为文字增添了不少色彩。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集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书,非常适合想要深入了解雪豹和高原生态的读者。
评分评价四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科学普及读物,但读完之后,我必须承认,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也很有画面感,作者们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了雪豹在天山腹地生活的壮丽景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雪豹如何利用地形和环境来捕食的描述,那些细腻到极致的描写,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风在耳边呼啸,脚下的碎石在滑动,以及猎物在前方惊恐的眼神。更难得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雪豹本身的描述,它还深入探讨了雪豹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科研人员为了保护它们所付出的努力。我从中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比如科研人员冒着严寒在雪山中布设红外相机,追踪雪豹的踪迹,那种执着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保护雪豹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高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它让我对“科学普及”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科普读物也可以如此引人入胜,如此发人深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