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無綫傳輸與接入技術
定價:39.80元
作者:孫學康,劉勇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1152296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包括無綫傳輸和寬帶無綫接入兩部分內容,共8章。內容涉及無綫傳輸和寬帶無綫接入技術的基本概念、信號的調製與解調、電波傳播理論、衛星通信中的多址技術、衛星通信與無綫通信係統中的綫路噪聲分析及綫路鏈路參數計算等。此外,本書根據外無綫通信方麵的*技術發展現狀,介紹瞭衛星通信係統、無綫局域網、WiMAX無綫城域網、3G無綫接入網、LTE係統以及下一代無綫通信係統與網絡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無綫電技術及計算機通信網專業本科生的專業教材或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通信、計算機方麵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概述
1.1 無綫傳輸的基本概念
1.2 無綫傳輸的實現方式
1.2.1 無綫通信網的構成
1.2.2 利用地球軌道衛星的無綫接入技術
1.2.3 各種陸地無綫接入技術及其特點
1.3 無綫通信的頻率配置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字信號的編碼與調製
2.1 數字信號的編碼技術
2.1.1 信源編碼技術
2.1.2 信道編碼技術
2.2 數字信號的調製技術
2.2.1 無綫通信中的調製技術的特點和應用種類
2.2.2 時分復用與數字信號的調製與解調
2.2.3 擴頻調製技術
2.3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2.3.1 正交頻分復用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2.3.2 正交頻分復用的基本理論
2.3.3 正交頻分復用係統的基本結構
2.3.4 正交頻分復用係統參數設計
小結
習題
第3章 電波傳播
3.1 電波傳播模式及衰落
3.1.1 電波傳播模式及電波傳播機製
3.1.2 自由空間的電波傳播
3.1.3 地麵反射對電波傳播的影響
3.1.4 障礙物對電波傳播的影響
3.1.5 大氣摺射對電波傳播的影響
3.1.6 電波傳播的衰落特性
3.1.7 抗衰落技術
3.2 移動通信係統中的電波傳播
3.2.1 移動通信中電波傳播的特點
3.2.2 電波傳播所産生的幾種效應
3.2.3 移動通信中的無綫鏈路參數計算
3.3 衛星通信係統中的電波傳播
3.3.1 衛星通信中電波傳播的特點
3.3.2 衛星接收機載噪比與C/T值
小結
習題
第4章 衛星通信係統
4.1 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
4.1.1 衛星通信係統的基本概念
4.1.2 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
4.2 多址及多址訪問方式
4.2.1 多址技術的基本概念及信道分配方式
4.2.2 頻分多址技術
4.2.3 時分多址技術
4.3 衛星移動通信係統
4.3.1 衛星移動通信係統的基本概念及其分類
4.3.2 衛星移動通信技術
4.3.3 衛星移動通信原理
4.3.4 衛星移動通信係統中的交換方式
4.4 VSAT衛星通信係統
4.4.1 VSAT的概念及通信業務類型
4.4.2 VSAT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4.4.3 VSAT網絡應用
小結
習題
第5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接入網
第6章 無綫城域網
第7章 無綫局域網
第8章 下一代無綫通信係統與網絡
附錄 英文縮寫對照錶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是太讓人驚艷瞭,一種沉靜的藍色調,搭配著銀色的綫條,勾勒齣“HJ 無綫傳輸與接入技術”幾個大字,簡潔卻又不失專業感。拿到手中,紙質的觸感溫潤而厚實,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知識分量。我特彆喜歡封底的那段簡述,它沒有用過多華麗的辭藻,而是直截瞭當地點齣瞭這本書的核心——“聚焦現代無綫通信領域前沿技術,深入剖析核心原理與實際應用”。這不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嗎?作為一名對無綫通信有著濃厚興趣的在校學生,我深知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恰好能填補我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案例之間的鴻溝。封麵上的齣版社標識——人民郵電齣版社,也給瞭我極大的信心,畢竟這是一傢在信息技術領域享有盛譽的齣版社,他們的圖書質量一直以來都非常可靠。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時刻提醒著我不斷學習和探索無綫通信的奧秘。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而不實的修飾,而是用清晰、準確的語言來傳達技術信息。我注意到作者在撰寫過程中,似乎特彆注重內容的“可讀性”,避免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或者是在使用時會進行詳細的解釋。這對於像我這樣想要係統學習無綫通信技術的讀者來說,實在是太友好瞭。而且,書中對一些關鍵參數和公式的推導過程,也描述得非常詳細,讓我能夠理解其背後的邏輯。我甚至會在閱讀過程中,將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定義抄寫下來,方便日後復習。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作者是在用心教導讀者,而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
評分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作者在講解一些關鍵概念時,非常注重理論的嚴謹性,同時又不失生動性。例如,在闡述多徑衰落的成因時,作者不僅給齣瞭數學模型,還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信號在不同路徑上傳播並疊加所産生的效果。這種“理論+比喻”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讓我這個非科班齣身的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要點。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專傢視角”的闆塊,這些部分通常會穿插一些行業內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技術趨勢分析,讓我能夠跳齣書本的局限,對整個無綫通信行業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作者在這些部分展現齣的深度思考和前瞻性,讓我受益匪淺,也激發瞭我對未來技術發展的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是我最期待的,也是讓我覺得它與其他技術書籍最大的不同之處。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純理論的闡述,而是選擇瞭一些當前無綫通信領域中最具代錶性的技術和應用,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關於5G技術的部分,作者詳細講解瞭其關鍵技術,比如大規模MIMO、波束賦形等,並結閤實際場景,分析瞭這些技術是如何解決現有通信瓶頸問題的。這種“理論結閤實際”的講解模式,讓我對書中所學的知識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這些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巨大潛力。我甚至可以想象,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我的畢業設計中,一定會大有裨益。
評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每一頁的排版都非常清晰,文字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我注意到書中使用瞭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這對於理解復雜的無綫傳輸原理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時候,文字的描述可能顯得抽象,但一旦配上直觀的圖示,那些枯燥的概念就能立刻變得生動起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邏輯編排上的用心,章節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知識點的引入循序漸進,讓我能夠很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例如,在介紹某個高深的技術概念之前,作者會先鋪墊相關的背景知識,然後逐步深入,直到我完全理解。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非常順暢,而不是感到壓力重重。而且,書中的一些插圖,比如信號傳播的示意圖,色彩運用得非常得當,即使是復雜的模型,也能清晰地展現齣關鍵要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