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族體育與健康教育(配光盤)
定價:25.00元
作者:羅玲
齣版社:民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051309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地域民族文化篇
一、魅力傢園
二、福泉市體育文化活動
第二章 校園民族文化篇
一、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二、全麵推行陽光體育
三、課程改革,彰顯民族特色
四、拓展與思考
第三章 黔南民族體育知識篇
一、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二、民族體育文化的基本特點
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功能
第四章 黔南民族體育項目篇
一、打手毽
二、闆羽毽
三、丟糠包
四、打陀螺
五、跳繩
六、踢毽子
七、頂杠
八、搬手杆勁
九、布依棒壘
十、鬥地牯牛
十一、扭扁擔
第五章 黔南民族傳統體育武術篇
一、布依族拳術
二、苗族拳術
三、練習要求與方法
第六章 黔南布依族舞蹈篇
一、布依族刷把舞
二、布依族刷把操
三、練習要求與方法
四、拓展與思考
第七章 黔南布依族棋藝篇
一、牛角棋
二、圓型棋
三、方形棋
四、逐攀棋
第八章 體育生活篇
一、生活方式
二、現活方式中的健康隱患
三、體育娛樂與生活方式的改善
四、如何科學健身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觀感受,是它強烈的地域色彩和曆史厚重感。翻開書頁,仿佛能聞到遠方草原上的風塵味,能聽到山榖間傳來的呼喊聲。羅玲老師的筆觸細膩而充滿感情,她敘述的不僅僅是體育規則,更是一個民族數韆年與自然抗爭、和諧共處的生命哲學。我最欣賞它在“健康教育”層麵的平衡處理,沒有一味地贊美傳統,而是客觀地分析瞭其在現代社會推廣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並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一點非常成熟。光盤的內容更是讓人驚喜,那些原本隻存在於傳說中的動作和儀式,現在可以通過高清畫麵進行反復觀摩,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學習和傳播這些文化的後輩來說,簡直是及時的雨露。這本書無疑是民族體育研究領域一部重要的裏程碑式的作品,它的價值遠超一本教科書的範疇,更像是一部文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實錄。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抱著一種“又是學術教材”的心態開始閱讀《9787105130900 民族體育與健康教育(配光盤)》的,但很快就被它內容的新鮮感和紮實的學術功底所吸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健康教育”與“民族傳統”的結閤點上所展現齣的洞察力。以往我們總覺得傳統體育更偏嚮娛樂或儀式,但羅玲老師成功地論證瞭這些看似古老的活動是如何天然地蘊含瞭現代健康理念,比如平衡膳食、心肺功能鍛煉以及心理韌性的培養。書中引用的案例非常具有說服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具體的實踐案例中,比如某特定民族的傳統摔跤如何科學地鍛煉核心力量和關節柔韌性。這種將傳統智慧進行“現代化解碼”的做法,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大提升,我甚至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我日常的健身計劃中去。對於那些希望在傳統文化中尋找現代健康生活靈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極具啓發性的視角。
評分這本《9787105130900 民族體育與健康教育(配光盤)》簡直是打開瞭我對民族體育世界的一扇窗!我一直以為,體育教育無非就是那幾套大傢熟知的項目,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羅玲老師對某個特定地區體育習俗的簡單羅列,更是一種深刻的文化溯源和現代價值的挖掘。記得翻到其中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狩獵舞蹈的部分,那種將生存技能與集體儀式完美融閤的智慧,讓我不禁拍案叫絕。作者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節拍背後的文化含義都做瞭細緻入微的解讀,絕非走馬觀花式的介紹。光盤的配閤也極其到位,那些在書本上隻能想象的動態畫麵,變得栩栩如生,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片山林之中,感受著古老儀式的生命力。對於任何一個對中國多元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藏,它讓人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接受瞭一次深刻的民族文化洗禮。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搭配也相當考究,閱讀體驗非常舒適,細節之處盡顯齣版社的用心。
評分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我不得不說,市麵上關於體育教育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卻不多。《9787105130900 民族體育與健康教育(配光盤)》就是這樣一本能夠提供差異化價值的著作。它巧妙地避開瞭對主流體育的過度渲染,而是將聚光燈打在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它對“地方性知識”的尊重和係統化整理。它提醒我們,體育不應是鐵闆一塊的標準答案,而應是深深植根於特定地域、氣候和人文環境的多元實踐。書中的章節安排非常清晰,從基礎的文化背景介紹,到具體的運動形態分析,再到現代推廣的可行性探討,層層遞進,邏輯清晰。讀完後,我對民族體育的理解從“好奇”上升到瞭“敬畏”,它是一種活態的文化遺産,這本書成功地傳達瞭這種情感。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密度,初看之下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硬核”,但一旦沉下心去品讀,就會發現其論述邏輯之嚴密和資料收集之浩瀚。羅玲老師顯然是下瞭大功夫搜集和整理瞭大量一手資料,很多是我們平時接觸不到的民間記錄和口述曆史。我尤其關注瞭書中關於西北遊牧民族鼕季體育活動的部分,那種在極端環境下保持身體機能和團隊協作的策略,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極強的藉鑒意義。文字的錶述雖然保持瞭學術的準確性,但敘事中穿插的那些生動的民族故事和場景描繪,極大地緩解瞭閱讀的疲勞感,讓知識的傳遞變得如同聆聽長者講述傢族往事般親切。配光盤裏的影像資料更是錦上添花,清晰地記錄瞭一些瀕臨失傳的技藝,讓這份文化記錄更具搶救和傳承的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