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
定價:40.00元
售價:32.0元
作者:鄒開順,王輔忠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8101799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鄒開順、王輔忠編寫的《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分3捲,共11章。第 一捲“光電顯示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內容涉及:顯 示技術概論,光度學與色度學基礎,陰極射綫緻發光 顯示,液晶顯示(LCD)原理與技術,以及其他一些常 見的平闆顯示技術,重點闡述液晶的物理性質、電光 效應、液晶顯示器的器件結構、工作原理、驅動控製 、製備工藝進行等內容;第二捲“‘光電顯示原理與 技術’課程的應用”,引導學生運用顯示、數電、模 電、單片機、傳感器等知識設計製作“液晶顯示係列 學生作品”;第三捲“光電顯示行業——直通職場” ,對光電顯示類企業人纔需求進行跟蹤,對行業內知 名企業進行歸納介紹,使學生對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有所瞭解,進而瞭解企業崗位職責和要求。
本書既可作為高校光電類、電子類、機械類、物 理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廣大科技工作 者、工程技術和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捲 光電顯示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第1章 顯示技術概論
1.1 顯示技術的概念與特點
1.1.1 顯示技術的概念
1.1.2 顯示技術的特點
1.2 顯示技術的研究內容
1.3 顯示技術分類
1.4 顯示器件和顯示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與質量評價
1.4.1 工作電壓與消耗電流
1.4.2 畫麵尺寸
1.4.3 分辨率
1.4..亮度(輝度)
1.4.5 對比度
1.4.6 灰度(深淺可調節性)
1.4.7 響應時間
1.4.8 像素
1.4.9 顯示色
1.4.1 0工作壽命
1.4.1 1存儲功能
第2章 光度學與色度學基礎
2.1 光度學基礎
2.2 色度學基礎
2.2.1 顔色的特性
2.2.2 顔色的混閤
2.2.3 色度坐標和色度圖
第3章 陰極射綫管發光顯示
3.1 CR3、曆史概述
3.2 CRI、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3.2.1 CRT的基本結構
3.2.2 CRT顯示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3.2.3 CRT顯示器的彩色化
3.3 CRT的掃描
3.4 CRT的特點
第4章 場發射顯示和場離子顯示
4.1 CRT的薄型化
4.2 FED
4.2.1 FED的研究進展
4.2.2 FED的特點
4.2.3 FED的器件結構
4.2.4 FED的工作原理
4.2.5 彩色FED器件
4.2.6 與CR3、比較
4.2.7 FED的製作工藝
4.2.8 FED的三大核心技術難題
4.2.9 FED發展的方嚮
4.3 場離子顯示器
4.3.1 FID的結構
4.3.2 FID的工作原理
第5章 真空熒光顯示器
5.1 VFD的器件結構和工作原理
5.2 VFD的電學和光學特性
5.3 VFD的構成材料
第6章 LCD的原理與技術
6.1 液晶
6.1.1 液晶化學
6.1.2 液晶的物理性質
6.1.3 液晶光學特性
6.1.4 液晶的其它物理l生質
6.2 液晶顯示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6.2.1 液晶顯示器的發展過程
6.2.2 液晶顯示器的分類
6.2.3 液晶顯示器的構成
6.2.4 液晶顯示器的基本結構
6.2.5 液晶顯示器的構成材料
6.2.6 常用液晶顯示器及其工作原理
6.2.7 液晶顯示器的采光技術
6.3 液晶顯示器的驅動與控製
6.3.1 各種驅動電極的結構
6.3.2 液晶顯示驅動器
6.3.3 液晶顯示控製器
6.4 液晶顯示模塊
6.4.1 液晶顯示模塊的分類
6.4.2 LCD驅動係統及LCD模塊電路構成
6.5 TFT液晶顯示技術
6.5.1 TFT型LCD的結構及驅動原理
6.5.2 1TI型LCD的製造工序
第7章 等離子體顯示
7.1 等離子顯示器概述
7.1.1 等離子體的分類
7.1.2 PDP的主要特點
7.1.3 PDP等離子與CR的比較
7.1.4 直流PDP和交流PDP
7.2 等離子顯示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7.3 彩色PDP的放電特性及發光機理
7.3.1 氣體放電的物理基礎
7.3.2 彩色PDP的發光機理
7.3.3 帕邢定律和著火電壓的確定
7.4 AC型:PDP的驅動
7.4.1 驅動集成電路的構成
7.4.2 彩色PDP驅動IC的內部結構
7.4.3 驅動集成電路的作用
7.4.4 根據AC型PDP的工作波形分析其工作原理
7.5 PDP的製備工藝
7.6 PDP的敗退及原因
第8章 電緻發光顯示
8.1 電緻發光顯示概述
8.2 無機電緻發光顯示
8.2.1 ELD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8.2.2 TFEI器件新進展
8.2.3 無機FFEI研究的一般方法
8.2.4 電緻發光元件的各種構成材料
8.2.5 各功能層或膜的主要工藝方法
8.2.6 ELD的用途
8.3 有機電緻發光顯示
8.3.1 0LED的發展曆程
8.3.2 器件分類
8.3.3 小分子OIED的結構、原理與材料
8.3.4 聚閤物OLED的結構、原理與材料
8.3.5 OLED的一般研究方法
8.3.6 影響0LED發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發光效率的措施
8.3.7 彩色顯示闆的方法
8.3.8 應用和前景
第9章 其他平闆顯示技術
9.1 發光二極管顯示
9.2 電緻變色顯示
9.3 電泳顯示
9.4 壓電顯示
第二捲 “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課程的應用
第10章 “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課程設計
10.1 “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課程設計常用元器件
10.1.1 電阻
10.1.2 電容
10.1.3 電感
10.1.4 二極管
10.1.5 三極管
10.2 開展“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課程設計常用工具
10.2.1 焊接工具
10.2.2 測量工具
10.3 “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課程設計典型案例
10.3.1 數字溫度計的設計與製作
10.3.2 係統器件的選擇
10.3.3 硬件設計電路
10.3.4 軟件設計
10.3.5 組裝與調試
第三捲 光電顯示行業——直通職場
第11章 光電顯示行業發展趨勢及人纔需求信息
11.1 各類顯示技術現狀比較及發展趨勢
11.1.1 CR雖自身更新,漸失霸主地位
11.1.2 平闆顯示日新月異,前程無量
11.1.3 大屏幕顯示器穩步發展
11.2 液晶顯示領域企業簡介及崗位職責和要求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BF: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在浩瀚的技術海洋中找到瞭一張清晰的導航圖。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科技産品充滿好奇,而光電顯示技術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從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到龐大的戶外廣告牌,再到虛擬現實設備中的微型顯示器,光電顯示技術幾乎滲透到瞭現代生活的方方麵麵。我非常渴望瞭解,這些看似簡單的屏幕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精妙設計和深厚的技術積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各種顯示技術的基本原理,例如量子點技術如何實現更寬廣的色域,或者MicroLED技術為何能夠帶來更高的亮度和對比度。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在實際的生産製造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關鍵的技術挑戰,以及科學傢們是如何剋服這些挑戰的。我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一種全麵的、係統的認識,不僅僅是瞭解“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和“怎麼做”,從而對光電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個更深刻的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挺硬核的,BF: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一看就是那種需要靜下心來啃的內容。我之所以對它感興趣,主要是因為我對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嚮一直很好奇。光電顯示,這四個字就充滿瞭未來感,從我們每天離不開的手機屏幕,到電視,再到各種車載顯示,甚至未來可能齣現的AR/VR設備,光電顯示技術無處不在,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迭代更新。我總覺得,要理解現代科技的脈搏,就必須深入瞭解這些基礎但至關重要的技術。這本書,由鄒開順和王輔忠兩位老師編著,再加上國防工業齣版社這樣的背景,總給我一種專業、嚴謹、可靠的感覺,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我希望它能為我揭示光電顯示背後的那些令人著迷的科學原理,比如像素是如何工作的,不同類型的顯示技術(OLED、LCD、MicroLED等)各有何優劣,它們又是如何通過巧妙的物理和化學原理實現色彩鮮艷、響應迅速的畫麵的。我甚至希望能從中瞭解到一些關於顯示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這樣我纔能更準確地把握住科技發展的方嚮,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
評分當我在書店看到《BF: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深度內容”。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有著強烈興趣的讀者,我深知光電顯示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每天都與屏幕打交道,從智能手機、電腦顯示器到電視機,它們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信息和娛樂。然而,這些屏幕是如何工作的?它們背後有著怎樣的科學原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答這些疑問。我期待能夠瞭解到不同顯示技術(如LCD、OLED、MicroLED等)的構造、工作原理以及它們的優缺點。例如,OLED技術是如何實現自發光的?LCD技術又是如何通過背光和液晶分子來控製像素的亮度和顔色的?這本書能否為我解釋這些核心概念,並介紹一些關鍵的技術指標,如響應時間、色彩準確度、亮度、對比度等?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建立起對光電顯示技術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理解,甚至觸及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和未來發展趨勢。
評分我當初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心態。我一直覺得,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技術背後,都有著極其深奧的科學原理在支撐。光電顯示技術,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屏幕是如何發光的,色彩又是如何生成的呢?這本書的名字,BF: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就正中我的下懷。它似乎承諾著一種深入淺齣的講解,將那些復雜的物理概念和工程技術,用一種相對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期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各種顯示技術的物理基礎,比如液晶的液晶相變,LED的發光機理,或者OLED的有機材料特性。不僅如此,我還希望能瞭解到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是如何一步步演進的,從早期的CRT顯示器到現在的TFT-LCD,再到日新月異的OLED和MicroLED,每一步的技術飛躍都凝聚瞭多少科學傢的智慧和努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個清晰的光電顯示技術發展脈絡和知識體係,為我理解更前沿的顯示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BF:光電顯示原理與技術》聽起來就非常有分量,一看就是那種能夠深入挖掘技術細節的讀物。我本身對電子産品,尤其是顯示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被各種屏幕包圍著,從隨身的手機,到傢裏的電視,再到辦公室的電腦,屏幕已經成為我們獲取信息、進行交流、享受娛樂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一直很好奇,這些屏幕背後的成像原理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做到色彩鮮艷、畫麵流暢的?這本書,由鄒開順和王輔忠兩位專傢閤著,並且齣自國防工業齣版社,這讓我對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充滿瞭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各種主流光電顯示技術的底層原理,例如,LCD是如何通過液晶分子來控製光綫的通過,LED和OLED又是如何通過半導體材料實現發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瞭解到這些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比如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更靈活的形態等等,讓我能對這個領域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