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气自动化通用设备应用系列 三菱变频器入门与典型应用
定价:30.00元
作者:王建,徐洪亮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083805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变频器是近年来广泛流行的被国外称为'新近国家三大支柱'之一的工业自动化理想控制装置,现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的各个领域。
本书以三菱系列变频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变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及操作技能,并介绍了十余种典型应用线路。全书共分3章:第l章变频器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变频器的选用、安装与维护,参数的基本操作等;第2章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应用,主要介绍了变频器的正反转控制、点动控制、组合运行控制、外接两地控制、多段速控制,以及程序操作和PID控制运行操作;第3章介绍通用变频器与PLC在典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恒压供水系统、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物料传送分拣控制系统等。本书章节内容按照“基本知识”、“实践演练”、“自我训练”模块划分,对理论知识点到为止,适当简化对“是什么”的陈述,尽量压缩对“为什么”的解释,在可允许的篇幅内充分放大对“怎么办”的具体说明,以提升技能操作为目的。
本书可作为工矿企业的电气技术人员,中、高级电工.设备操作人员的入门读物。也可供专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相关人员自学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操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最看重的是它提供的那些“典型应用”案例。很多教材只会讲解原理,但真正到了现场,面对各种复杂的工艺要求,比如恒压供水、卷绕机控制,我们常常束手无策。这本书里针对这些常见的工业场景,不仅给出了具体的接线图和参数设置步骤,还附带了详细的故障排查思路。我按照书中的步骤,成功解决了一个困扰我们很久的低速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了转矩补偿参数,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比单纯看厂家手册要有效得多,因为手册往往是冷冰冰的参数列表,而这本书却融入了作者长期的现场经验,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调哪个参数,以及为什么这么调”。对于想要快速上手三菱变频器进行项目实施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我对比了几本市面上其他关于变频器的书籍,不得不说《电气自动化通用设备应用系列 三菱变频器入门与典型应用》在“通用性”和“专注性”之间拿捏得非常好。它既没有为了追求大而全而泛泛而谈,也没有过于局限于某一个特定行业的狭窄应用。它选择了最基础、最核心的控制原理进行透彻讲解,然后围绕三菱这个主流品牌展开,使得读者学到的知识具备很强的迁移能力。当你理解了书中所讲的电流环、速度环的调试逻辑后,即使未来更换成其他品牌的变频器,你也能很快适应。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内功心法”的秘籍,它教会你的是底层逻辑和思考框架,而不是死记硬背某个型号的参数表。对于希望系统性提升自己变频器应用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起点和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专业,黑白灰的配色,中间是三菱变频器的实物图,显得很有技术感。我原本以为这本入门书可能会在理论深度上有所欠缺,但翻开目录才发现,它对基础概念的梳理非常到位。从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到不同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分析,都讲解得深入浅出。尤其是关于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对比,作者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点。对于我们车间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简直是福音,不用在厚厚的参考手册里摸索,直接就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点。而且,书中对三菱自家产品的型号命名规则也做了详细的解读,这在实际采购和设备选型时非常实用。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让人感觉作者不仅懂技术,更懂如何把技术讲明白。
评分这本书在安全规范和维护保养方面的论述,也体现了其专业性。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书中专门辟出了一章,详细说明了变频器安装、调试、维护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接地要求、输入输出侧的断路器选型建议等。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核心控制技术,但却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更令人称赞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预防性维护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变频器的内部记录数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而不是等到设备彻底停机才去处理。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对设备可用性负责的人员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避免了不必要的停机损失。
评分从排版和语言风格来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技术文档的编写有着独到的理解。它的文字不像一些老旧的技术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非常现代和精炼。大量使用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来辅助说明复杂的逻辑关系,这大大减轻了阅读压力。举个例子,书中对不同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的介绍,不是简单地罗列功能,而是清晰地描绘了数据交换的帧结构和时序图,这对于进行上位机或PLC集成的工程师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流露出的一种严谨但又不失亲和力的态度,让你感觉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边指导你学习,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在输出信息。这种体验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相对愉快和高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