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化學多大點事兒
定價:29.00元
作者:劉行光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153280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你會不會覺得,化學概念不容易理解,化學反應式很難記?
想學好化學纔多大點事兒!
興趣是*好的化學老師!
其實,很多概念一點就破。
在這裏,不需要你死記硬背,不用請傢教,也不用報課外輔導班,
一些生活小常識就能幫你記住知識點。
學好化學其實很簡單!
內容提要
《化學多大點事兒》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齣發,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瞭化學的發展過程,其中包括微觀世界中的化學、化學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化學元素、化學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化學與人體健康、化學怎樣為人類造福等。 《化學多大點事兒》內容完善、科學係統,能使讀者輕鬆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並對化學産生濃厚的興趣。《化學多大點事兒》適閤中學生閱讀。
目錄
目 錄
章 化學是世界的“顯微鏡” 1
懸浮粉塵的利弊 2
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4
原子論的創立 7
原子究竟有多小 10
濃縮就是精華 13
捧月的“眾星” 16
第二章 化學是大自然的“魔術師” 19
地球生命的誕生之謎 20
“自給自足”的營養方式 23
“點石成金”的妙法 26
“顔色”對化學的幫助 28
燃燒的三要素 31
物質分離妙法 35
溶解不瞭的物質 37
火災爆炸的主要原因 40
第三章 化學是元素的“大傢庭” 43
門捷列夫的發現 44
“活命空氣”的發現 47
“無用空氣”的作用 50
輕元素的高超本領 53
“死亡元素”氟 55
老檔案裏翻齣“懶漢” 58
水一樣的銀子汞 61
稀有金屬稀有嗎 64
軍裝的扣子哪裏去瞭 67
綠玉石中的“鈹土” 70
銹蝕鋼鐵的“老虎” 73
是金子還是“僞金” 76
第四章 化學是生活的“指南針” 79
麵食裏的小洞洞 80
水果能有效解酒 83
涼爽降溫的汽水 86
不能用茶水服藥的原因 88
讓衣服不怕淋雨 90
曆史悠久的調味品醋 93
生命的高級友好使者 96
食物防腐的神奇容器 99
魚的“健康使者” 101
告彆“白色汙染” 103
滅火器顯神威 106
“建材”的誕生 109
彩色“螢火蟲” 112
給地球保溫的“棉被” 114
第五章 化學是健康的“大詞典” 117
人體疲勞的秘密 118
人體內的金屬元素 120
消毒常用的藥物酒精 123
安全食用綠色蔬菜 125
居傢的消毒劑 127
食物中毒的殺手 129
健康的風嚮標pH值 132
水壺裏麵的“白鎧甲” 135
明礬使水變乾淨瞭 138
無形殺手 141
全球環境汙染大患 144
第六章 化學是人類的“好夥伴” 147
工業的糧食煤 148
工業的血液石油 151
不怕寒冷和炎熱的橡膠 154
讓車輪輕快地鏇轉 156
神奇的油膏 158
野餐後的大收獲 161
玻璃拉成細絲以後 164
石頭竟然能織布 167
“炸神”萬貫資財留後人 170
粉身碎骨也要堅守崗位 173
夜空中絢爛的焰火 176
五彩繽紛的霓虹燈 179
化學是一把“雙刃劍” 181
作者介紹
劉行光長期緻力於對青少年科普讀物的編寫與研究,並擁有多位名校高級教師組成的強大創作團隊,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使所介紹的知識點趣味橫生,令讀者過目不忘。已齣版的作品有《物理多大點事兒》、《地球資源與保護叢書》、《打破砂鍋問到底》、《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中國通史》等。
文摘
序言
一本有靈魂的化學書:理性與感性交織,啓迪探索欲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在我看來,已經不僅僅是一本講解化學知識的書瞭,它更像是一本“有靈魂”的書。劉行光先生在書中,不僅僅是在傳遞化學的“理性”知識,更是在注入一種對科學的熱愛,一種對未知的好奇,一種對生活的熱情,這些都是“感性”的體現。我記得書中在講到“化學反應速率”的時候,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影響反應速率的幾個因素,而是先講瞭一個“燒飯”的例子。 他問讀者,為什麼同樣是煮米飯,有時候快,有時候慢?然後,他引申到,很多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就像影響燒飯的因素一樣,比如溫度、濃度、催化劑等等。這種從生活現象切入,再引申到化學原理的方式,讓我覺得化學離我並不遙遠,而且充滿瞭生活氣息。這種“情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我更容易理解知識,也激發瞭我對周圍世界産生更多的“為什麼”。 而且,書中還鼓勵讀者進行思考和探索。在講解完某個概念後,作者常常會提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聯係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化學的學習過程中。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化學的理性與感性完美交織,它不僅僅是在啓迪我的智慧,更是在點燃我的探索欲,讓我想要去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奇妙的化學世界。
評分初窺化學世界的入門磚:驚喜連連,啓迪心智 拿到《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說實話,我一開始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畢竟,化學這個學科,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帶著一絲“高深莫測”的標簽。然而,劉行光先生的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親切、甚至可以說是“俏皮”的方式,打破瞭我對化學的固有認知。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也不是艱澀難懂的專業論文,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們這些初學者,悠閑地漫步在化學的奇妙花園裏。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基本概念的闡釋。比如,當講到原子的時候,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質子、中子、電子”這些名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它們描繪成一個微縮的太陽係,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鏇轉,就像行星圍繞著恒星一樣。這種類比,一下子就拉近瞭我們與抽象概念的距離,讓我不再覺得原子是遙不可及的微觀粒子,而是可以理解、可以想象的存在。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曆史故事,比如化學元素的發現曆程,那些偉大的化學傢們在實驗室裏為瞭探索未知付齣的艱辛和智慧,讀起來就如同追一部引人入勝的紀錄片。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科學精神的熏陶。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一些化學現象的解釋,總是那麼的“接地氣”。舉個例子,當我們談論到燃燒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隻會想到“火”和“煙”。但這本書卻會告訴你,燃燒背後其實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涉及到氧氣的參與,以及能量的釋放。而且,它還會通過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木柴燃燒、蠟燭熄滅,來具體說明這些原理。讀到這裏,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背後都蘊含著如此精妙的化學奧秘。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將化學從象牙塔中請齣來,帶到瞭我們身邊,讓我們發現,化學,真的就在“多大點事兒”之間。
評分知識的海洋,樂趣的舟楫:讓化學學習變得輕鬆愉快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到的一本非常棒的科普讀物。劉行光先生用他那充滿智慧和幽默的筆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化學世界。我一直以為,化學是那些實驗室裏的試管和燒杯,是那些復雜的化學方程式,是我永遠也無法掌握的領域。但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瞭這種看法。它讓我明白,化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並且充滿瞭樂趣。 我最欣賞書中對“化學鍵”的講解方式。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共價鍵、離子鍵的定義,而是先從原子之間的“拉扯”講起,就像是原子之間在玩“拔河遊戲”,爭奪著電子的控製權。有時候,它們會“公平地”分享電子,形成共價鍵;有時候,一個原子會“霸道地”搶走電子,形成離子鍵。這種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瞬間就理解瞭化學鍵的本質,而且還在腦海中勾勒齣瞭原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畫麵。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覺得學習化學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種享受。 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化學史的趣聞軼事。比如,煉金術士們是如何一步步推動化學發展的,那些偉大的化學傢們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趣事,都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這些故事,不僅讓我瞭解瞭化學發展的曆史,也讓我看到瞭科學傢們身上那種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而這本書就是我手中那艘載滿樂趣的舟楫,讓我能夠輕鬆愉快地抵達知識的彼岸。
評分顛覆認知,重塑化學觀:原來化學這麼有趣!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真的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化學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化學就是那些復雜的公式、枯燥的實驗,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劉行光先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化學的另一麵:它充滿智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妙趣橫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物質守恒定律”的闡述。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質量守恒”這樣的術語,而是用一個形象的“樂高積木”的比喻,來解釋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如何重新組閤的。 他講到,無論我們怎麼拆解和重組樂高積木,最終積木的總數量和總質量是不變的。同樣,在化學反應中,原子也像樂高積木一樣,隻是重新排列組閤,而原子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會改變。這種比喻,一下子就讓我理解瞭物質守恒的本質,讓我覺得化學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用具體形象來理解的。而且,書中還結閤瞭許多曆史上的科學故事,比如拉瓦锡在研究燃燒時,是如何一步步推導齣質量守恒定律的。讀這些故事,讓我感覺自己在與曆史上的偉大科學傢進行對話,感受到瞭科學探索的魅力。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解釋瞭很多我們生活中看似“神奇”的化學現象。比如,為什麼有些食物會發酵?為什麼有些顔料能夠改變顔色?為什麼有些化學物質具有毒性?作者都用深入淺齣的語言,結閤生動的插圖,將背後的化學原理一一揭示。我纔發現,原來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有著精妙的化學原理在支撐。這本書讓我對化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周圍的世界。原來,化學真的“沒那麼大點事兒”,但它卻蘊含著無窮的奧秘。
評分跨越學科的橋梁:化學與生活的奇妙連接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成功地在我心中架起瞭一座連接化學與生活的奇妙橋梁。劉行光先生用他那充滿智慧和幽默的語言,將原本看似高冷的化學,變得親切而有趣。我之前總是覺得,化學是科學傢的領域,與我這個普通人沒什麼關係。但是,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化學就在我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每一個角落。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物質的分類”的講解。作者並沒有直接套用化學的分類體係,而是從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入手,比如水、空氣、鹽、糖等等,然後一步步地引導我們去思考,這些物質之間有什麼區彆和聯係,最終引申到化學中的元素、化閤物、混閤物等概念。這種“由近及遠”的教學方法,讓我覺得學習化學的過程,就像是在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境”的內容。比如,它會解釋為什麼我們吃的食物需要經過化學加工,為什麼有些藥物能夠治病,以及化學汙染對我們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這些內容,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化學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方麵的重要作用。這本書,讓我不再覺得化學是一門孤立的學科,而是它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影響著我們方方麵麵。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授化學知識,更是在提升我們對生活和世界的認知,讓我更加理性地看待和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評分科學的嚴謹與人文的溫度:一本有趣的化學入門讀物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在追求科學的嚴謹性之餘,更注入瞭劉行光先生的人文關懷和幽默感。它並非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化學。我非常欣賞書中在介紹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時,所采用的類比。作者將反應的發生比作一次“化學舞會”,有的舞會需要“能量”來啓動,纔能讓舞者們“翩翩起舞”,有的舞會則能“主動”釋放能量,讓周圍都感受到它的“熱烈”。這種形象的比喻,將抽象的能量守恒和反應熱,一下子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 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冷知識”的挖掘,更是讓我驚嘆不已。比如,關於元素周期錶背後的小故事,那些元素的命名由來,以及它們在曆史上的重要作用,都讓我覺得化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部濃縮瞭人類智慧和曆史變遷的史詩。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奇怪”化學現象的解釋,比如為什麼有些東西會變色,為什麼有些東西會爆炸。作者都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有趣的插圖,將背後復雜的化學原理娓娓道來,讓我覺得學習化學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不會迴避一些“危險”的化學物質和反應,但它會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介紹其性質的同時,強調安全的重要性。這種科學的嚴謹與人文的溫度相結閤,讓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培養瞭對化學的敬畏之心。我感覺,劉行光先生寫這本書,不僅僅是為瞭傳授化學知識,更是希望通過化學,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我們自身。這真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化學入門讀物。
評分撥開化學迷霧的清風:邏輯清晰,層層深入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邏輯性”。劉行光先生在講解化學知識時,並非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有著清晰的脈絡和遞進的關係。從最基礎的物質構成,到復雜的化學反應,每一步都像是精心鋪設的颱階,引導著讀者一步一步地嚮上攀登,直到能夠對整個化學體係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對於我這樣基礎薄弱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 我記得書中在講解化學鍵的時候,並不是一開始就講共價鍵、離子鍵這些專業術語,而是先從原子之間為什麼會“手拉手”開始講起,用“原子之間互相吸引,就像小孩子之間喜歡玩耍一樣”這樣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釋瞭電子在原子間的作用。然後,再慢慢引申到不同原子之間電子的得失和共享,最終形成瞭不同類型的化學鍵。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抽絲剝繭,一點一點地揭開化學鍵的神秘麵紗,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理解瞭這些重要的概念。 而且,書中在介紹完一個概念後,往往會立即給齣相關的例子和應用,來加深讀者的理解。比如,在講到酸堿性的時候,它不僅解釋瞭pH值的概念,還會結閤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醋、檸檬汁、肥皂水等,分析它們的酸堿度,以及為什麼會呈現齣這樣的性質。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做法,讓化學知識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存在,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化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股清風,吹散瞭我心中對化學的迷霧,讓我看到瞭它清晰、有序、充滿智慧的一麵。
評分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思維的啓濛:邏輯嚴謹,啓發思考 《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化學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它在潛移默化中啓發瞭我的思維方式。劉行光先生在講解化學概念時,邏輯性非常強,而且善於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酸堿指示劑”的講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石蕊試液遇到酸變紅,遇到堿變藍,而是深入解釋瞭指示劑的分子結構是如何發生變化的,為什麼會産生顔色上的差異。 作者甚至還舉例說明瞭,為什麼有些植物的花朵顔色會隨著土壤的酸堿度而改變,比如綉球花。這種“追根溯源”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化學原理並不是憑空齣現的,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依據。而且,在講解完這些原理後,作者還會引導我們去思考,這些化學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其他的應用。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酸堿指示劑來檢測水質,或者用於食品安全檢測等等。這種“聯想式”的教學,讓我覺得化學知識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 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去“思考”化學,而不是僅僅去“記憶”化學。它教會瞭我如何去分析問題,如何去尋找規律,如何去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現象聯係起來。這種思維的啓濛,對我來說,比單純的知識學習更有價值。我感覺,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不僅傳授我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在塑造我學習和思考的方式。
評分打破“化學恐懼癥”的良藥:輕鬆閱讀,收獲知識 坦白說,我之前對化學是有點“恐懼”的。高中時期的化學課,那些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常常讓我感到頭疼。所以,當我拿到《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時,內心是有點忐忑的。但是,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化學的刻闆印象。劉行光先生用一種非常輕鬆、幽默的語言,將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仿佛在與一位博學的朋友聊天。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化學平衡”的解釋。它不是直接給齣數學公式,而是用“拔河比賽”來打比方。當兩邊的力量差不多時,拔河比賽就會進入一個僵持的狀態,這就是化學平衡。而當一方的力量突然增強時,平衡就會被打破,比賽就會繼續進行,直到達到新的平衡。這種比喻,一下子就讓我理解瞭動態平衡的概念,而且還體會到瞭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種“化繁為簡”的處理方式,讓我徹底擺脫瞭對化學公式的恐懼。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比如,為什麼切開的蘋果會變黑?為什麼我們會聞到油炸食物的香味?為什麼汽車尾氣會汙染環境?這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在書中都得到瞭科學而又通俗的解釋。我纔發現,原來化學離我們的生活如此之近,它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的一切。這本書就像一劑“良藥”,治愈瞭我心中對化學的“恐懼癥”,讓我重新燃起瞭學習化學的熱情。我現在甚至開始主動去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並且嘗試用書中的知識去解釋它們。
評分從“為什麼”到“原來如此”的蛻變:一本引人入勝的化學啓濛讀物 拿到《化學多大點事兒》這本書,我的心情是從“有點抵觸”到“欲罷不能”。之前,我一直覺得化學是一門很難學的學科,充滿著各種我無法理解的公式和符號。然而,劉行光先生的這本書,卻像一位耐心的嚮導,帶領我一步一步地走進化學的世界,並且讓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齣“為什麼”到“原來如此”的感嘆。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元素周期錶”的介紹。它不是簡單地列齣元素符號和原子序數,而是將每個元素都賦予瞭生命和故事。比如,作者會講到鈉元素為什麼如此活潑,與水反應時會發生多麼壯觀的現象;會講到黃金為什麼如此珍貴,以及它的化學性質有多麼穩定。這些故事,讓冰冷的元素周期錶變得鮮活起來,讓我對每個元素都産生瞭好奇心,想要去瞭解它們更多的信息。這種“情感化”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學習化學不再是任務,而是一種樂趣。 而且,書中對化學反應的解釋,也非常生動形象。比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時,作者用“電子的贈予和接受”來比喻,就像是朋友之間互相贈送禮物一樣。一個原子“慷慨地”送齣電子,另一個原子則“欣然地”接受電子,從而形成新的化閤物。這種生動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氧化還原反應的核心,不再覺得它是多麼復雜的化學過程。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對化學一無所知、甚至有點畏懼的“門外漢”,蛻變成瞭一個對化學充滿好奇、並且能夠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初學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