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
定价:89.00元
作者:顾朝林、张悦、邵磊、唐燕、陈继军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2430148
字数:882000
页码:479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村镇规划和环境基础设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0)》的课题“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1)”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乡村规划定义和规划前期准备、县域规划、镇域规划、乡域规划、村域规划、规划成果编绘模板、县镇乡村域规划管理与审批等,力图满足国家现代化整体要求,乡村地区实用,农村知识青年易于理解,方便县乡镇村实施规划管理。本书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县镇(乡)村域规划科技支撑研究课题组”共同编写。本书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读性强,可作为农村知识青年、县镇乡村干部、城乡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学习、编制和管理城乡规划的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当初看到《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估计又是一本照本宣科的教材吧。”我对这类书总是有点戒备,害怕会充斥着大量枯燥的理论和空泛的套话。但这次,我还是决定买来看看,主要是因为我最近在负责一个镇的村庄改造项目,碰到了不少规划上的难题。很多时候,我们手里都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比如要保护古村落风貌,要发展特色旅游,但具体到如何落地,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佳效果,就显得非常棘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只讲大道理。比如,有没有关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具体规范和案例?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规划上有没有什么创新的思路?还有,如何处理好村民的意愿和规划者的设想之间的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在这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指导,哪怕只是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都会对我这次的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的封面设计倒还挺朴实的,一看就知道是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我当初买它,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我们县里最近在推的“美丽乡村”建设到底是怎么个流程。平时看新闻或者听镇上领导吹风,感觉都挺模糊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特别是关于如何把产业发展和乡村特色结合起来,还有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像用地红线怎么划、绿化率要求多少,这些细节书里应该都有讲到。我一直觉得,规划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地到实处,每一块地、每一栋房子怎么建,背后都有一套逻辑。所以,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明白从宏观的政策导向,到微观的图纸绘制,中间到底有哪些环节、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尤其是编制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公众的参与,这些软性但关键的部分,如果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操作指南,那就太好了。毕竟,乡村规划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听取民声、顺应民意,才能真正规划出大家想要的样子。
评分刚拿到这本《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翻开目录就觉得很有分量。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城乡发展的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保留乡村的独特魅力,同时又能让乡村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尤其对“域规划”这三个字感兴趣,这是否意味着它会从一个更大的区域视角来审视县镇乡村的规划?比如说,一个县域内的不同乡镇之间,如何进行功能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乡村如何与周边县市的节点城市形成有效的联系?还有,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特殊的指导原则?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介绍一般的规划技术,更能提供一些战略性的思考,比如如何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升级,如何激活乡村人才,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等等。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规划框架,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县镇乡村规划的深层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图纸和指标,这将是我衡量它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乡融合发展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我购买《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县镇乡村地区规划编制的最新理念和实践。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在“域规划”这个概念上是如何展开的。在我看来,一个县域内的乡镇之间,以及乡镇与村庄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整体,而非孤立的单元。这本书是否会强调这种整体性的规划视角?它会如何指导我们在规划编制中,处理好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比如如何协调乡镇和村庄的规划,如何实现县域内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如何通过规划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此外,我也很想知道,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这本书是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视为孤立的任务。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盘活的问题,这涉及到很多土地利用规划的细节。所以,《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手册》这本书,我主要是冲着它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专业性来的。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最大化农村土地的价值,同时又能保障农民的利益。比如,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自需要遵循哪些特别的规定?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时,如何处理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和分配?对于一些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没有提出一些盘活利用的创新模式,例如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或者是引入新的产业?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操性强的指导,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相关政策,并且能够将这些政策有效地体现在具体的规划方案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