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河北 范捷 9787543464889

漫话河北 范捷 978754346488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捷 著
图书标签:
  • 河北
  • 漫画
  • 历史
  • 文化
  • 风俗
  • 民俗
  • 地方志
  • 科普
  • 图文
  • 轻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64889
商品编码:2937308361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漫话河北

定价:48.00元

作者:范捷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43464889

字数:145000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自古以来被称为的“燕赵大地”、“京畿之疆”的河北省,起到过许多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古老而充满现代活力的省份,历史悠久,人文荟苹,文化内涵十分丰厚。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史料和图片,以独特的视角和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河北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的人文特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提要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自古以来被称为的“燕赵大地”、“京畿之疆”的河北省,起到过许多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史料和图片,以独特的视角和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河北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的人文特色。

目录


卷首语(3)
讲:燕赵岂多慷慨悲歌之士(8-17)
第二讲:河北多“摇篮”(18-29)
第三讲:清文化集萃(30-43)
第四讲:腾飞的巨龙(44-59)
第五讲:两大文明的碰撞(60-69)
第六讲:旖旎的自然风光(70-79)
第七讲:绚丽的文学之苑(80-89)
第八讲:多彩的艺术之花(90-99)
第九讲:红色文化经典(100-109)
第十讲: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110-121)
第十一讲:京畿重地·保定(122-131)
第十二讲:塞外名城·张家口(132-141)
第十三讲:避暑胜地·承德(142-153)
第十四讲: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 (154-165)
第十五讲:中国因帝王命名的城市·秦皇岛(166-177)
第十六讲:历史文化名城·邯郸(178-187)
第十七讲:杂技、武术之乡·沧州(188-197)
第十八讲:京津通道·廊坊(198-207)
第十九讲:古都·邢台(208-217)
第二十讲:以水相依·衡水(218-226)
后记(227)

作者介绍


范捷,不熟的说他没话,投缘的说他能侃,总有些独到的见解,常有点儿不俗的言谈。天性乐观,颇具幽默感,早年社会底层的磨砺,养成了平民性格,简单处事,平等待人。不糟践自己,不抱怨他人,爱写书,爱旅游,爱打球,乐在其中。曾出版《世界不再遥远》、《漫步经心》等书,发表研究邓理论的文章数十篇。

文摘


序言



《漫话河北》 一、 历史的印记:从远古到帝国,河北的千年回响 河北,这片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底蕴的土地,其历史的脉络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当第一缕文明的曙光洒落在燕山和太行山之间,古老的河北便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史诗。 在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贾湖遗址(虽然更偏向河南,但其影响辐射周边)等考古发现,为我们勾勒出早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图景。他们在这里刀耕火种,依水而居,创造了初步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形态。 进入青铜时代,河北的地位愈发凸显。战国时期,雄踞北方的燕国,以其辽阔的疆域和强悍的军事力量,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燕都蓟(今北京)和燕下都(今河北北部)的遗址,至今仍诉说着昔日王国的辉煌。而位于河北的赵国,更是以其改革和勇猛著称,与秦国在中原大地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秦朝统一中国,河北被划归其中,但其战略地位依然显著。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蜿蜒穿过河北北部,成为抵御北方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疆域,并在河北地区设置了多个郡县,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成为北方政权的必争之地,多个王朝在此建立都城或在此展开激战。鲜卑族建立的北朝,以及后来的北魏、东魏、北齐等,都在河北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一时期,佛教也随着中原文化的交流逐渐传入河北,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佛寺和石窟。 隋唐时期,河北的经济和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运河的开凿,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方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河北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唐朝的安史之乱,更是让河北成为了主战场,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宋朝,河北北部与辽、金对峙,成为军事前沿。澶渊之盟的签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但也使得河北长期处于边境冲突的阴影之下。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将河北纳入其统治之下,大都(今北京)成为元朝的都城,使得河北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明朝,朱元璋驱逐蒙元,定都南京,但其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迁都北京,河北再次成为首都近畿地区,得到极大的发展。明长城在河北的修筑规模和重要性也达到顶峰。 清朝,满族入关,定都北京,河北的首都近畿地位更加巩固。清代,特别是康乾盛世,河北的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名胜古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和扩建。 近代以来,河北更是经历了风云变幻。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古老的土地承受了深重的苦难。然而,河北人民也在这苦难中孕育了反抗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二、 自然的馈赠:山川湖海,河北的多彩画卷 河北的自然风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既有雄浑壮阔的山峦,也有浩渺无垠的平原,更有滋养万物的河流湖泊。 巍峨的太行山脉,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河北西部,构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它的山峰峻峭,峡谷幽深,瀑布飞悬,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户外探险和自然风光欣赏的绝佳去处。从白石山的高耸入云,到紫金山的神奇色彩,太行山脉以其多样的地貌和丰富的植被,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燕山山脉,则扼守着河北的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这里有著名的山海关,作为明长城的东起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白云山,以其石林和溶洞吸引着游客。 广阔的华北平原,占河北大部分土地,自西向东倾斜,是中国的粮仓之一。平原上河流纵横,沃野千里,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河北的水系,以海河水系为主。海河,由北方的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北戴河五大支流汇合而成,浩浩荡荡地注入渤海,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淡水资源。此外,滦河、子牙河等河流也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了沿岸的城市和乡村。 河北的海岸线,位于东南部,绵延数百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秦皇岛、唐山等地,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胜地。黄金海岸的细腻沙滩,北戴河的海滨风光,以及昌黎的葡萄酒产区,都构成了河北独特的海滨魅力。 燕山脚下的滦河,蜿蜒而下,孕育了丰宁坝上草原的辽阔。这里夏季凉爽,气候宜人,是避暑和体验草原风情的理想之地。 三、 文明的薪火:诗词歌赋,艺术传承 河北,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诗词歌赋方面,河北曾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诗人。战国时期的屈原,虽非河北人,但其《离骚》等作品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而燕赵地区的慷慨悲歌,也在诗歌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韩愈等,都曾在此为官或游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戏曲艺术方面,河北拥有独特的剧种。京剧,作为中国国粹,其发源地之一就在河北,是京津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北梆子、评剧、丝弦等地方戏曲,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表演,深受人民喜爱。 民间艺术方面,蔚县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享誉海内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任丘的布老虎、饶阳的衡器、定州的瓷器等,都展现了河北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手艺。 宗教文化方面,河北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之一,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寺庙和石窟。如正定临济寺、柏林寺,以及开元寺的钟鼓楼,都是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道教在河北也有广泛的传播,许多山川名胜都与道教传说相关。 四、 现代的脉搏:经济发展,城乡蝶变 进入现代社会,河北积极拥抱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河北拥有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河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努力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农业方面,河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量和品质均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在城市建设方面,河北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会石家庄,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秦皇岛、唐山等沿海城市,依托港口优势,经济发展迅猛。张家口,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举办城市,其冰雪产业和旅游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河北重要的发展战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 人文的温度:勤劳淳朴,热情好客 河北人民,以其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品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从太行山区的勤劳农民,到沿海城市的辛勤渔民;从北方大地的朴实工匠,到城市建设的建设者,河北人民以他们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热情好客是河北人民的传统美德。无论你是来自何方,都将在河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一句淳朴的问候,一顿家常的饭菜,都饱含着河北人民真诚的心意。 河北的饮食文化,同样丰富多彩。驴肉火烧、棋子烧饼、炸酱面、拉面等,都是广受欢迎的特色美食,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漫话河北》,这本书,如同一位娓娓道来的智者,带你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自然的壮美,感受文化的魅力,走进现代的脉搏,体会人文的温度。它不只是一本书,更是通往河北心灵的一扇窗口,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充满故事和活力的土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漫话河北》算是我近期翻阅过的颇具特色的一本书。从封面设计上看,它就透着一股子亲切劲儿,那种水墨风格的插画,带着点儿复古又充满了故事感,一下子就能抓住我的眼球。翻开书页,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惊喜。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书,也不是流于表面的景点介绍,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河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一些地方民间传说的叙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眼见到那些古老的传说在眼前上演。作者范捷的文笔非常细腻,描绘的景物栩栩如生,人物刻画也入木三分。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些河北的城市和乡村,那些熟悉的场景在书中的笔触下,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河北”这个地理概念,更是关于“河北人”的生活智慧、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读来让人倍感亲切,也更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热爱。

评分

我一直相信,一本好的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思考。《漫话河北》这本书,无疑达到了这个高度。范捷先生在书中,用他充满感情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河北。他所讲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变迁,更是人民的奋斗、文化的传承,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独特精神气质。我被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深深吸引,他能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分析事件的成因和影响,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对河北各地风物人情的描绘,也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亲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河北,更像是与这片土地建立了一种情感上的连接。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河北,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品味的地方。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拿起《漫话河北》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漫话”这两个字,有时候容易让人联想到过于浅显或者过于随意的内容。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范捷先生在这本书里展现出的学识功底和叙事能力,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他没有照搬刻板的史料,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地域特色融入到生动的叙述之中,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例如,他在讲述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时,不仅仅是罗列事件,而是通过描绘其生活环境、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是他的一些生活习惯,让这个人物仿佛活在了书页之中。书中的插画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与文字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了内容的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我从中了解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听闻过的河北的民间技艺和传统习俗,这些内容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更让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各地文化都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河北的文化底蕴常常被低估。而《漫话河北》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的这种认知空白。范捷先生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多元而又充满魅力的河北。他不仅关注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深入挖掘了那些隐藏在市井街巷、民间传说中的文化瑰宝。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河北方言、戏曲、传统节日的介绍,这些内容充满了地方特色,也展现了河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考究,既有文学性的韵味,又不失白话的亲切。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回味其中的某些句子,感觉它们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域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关于人生的书,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漫话河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与一位博学而又风趣的长者在促膝长谈,听他讲述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范捷先生的笔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通俗易懂。他能够从一个细小的生活场景切入,然后引申出一段意味深长的历史典故,或者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风俗习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让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书中很多段落,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那些描绘河北人民坚韧不拔、勤劳善良的篇章,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力量。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者神化什么,而是真实地展现了河北的方方面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淳朴的当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河北的认识,从一个模糊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和立体,也更加愿意去深入了解和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