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敦煌愿文词汇研究(敦煌学研究文库)
定价:48.00元
作者:敏春芳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051272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1945年研究院成立至今,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敦煌石窟的断代和壁画内容考释等大量的研究工作,代表了敦煌佛教艺术研究的国际水平。联合共建之后,这一优势在双方的研究成果和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体现。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提高我们的教学和培养水平,出产更多敦煌学复合型研究人才,成为国家敦煌学人才的培养中心。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近年来在学术研究上有了很大提高,出了很多研究成果,经与民族出版社等单位协商,决定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出面组织,以“敦煌学研究文库”名义结集出版,将研究所的新科研成果刊布出来,供学界参考。
《敦煌愿文词汇研究》敦煌愿文用例均引自黄征、吴伟先生编校的《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本。
目录
绪论
章 敦煌愿文词汇的构成
节 愿文词汇中的文言词语
第二节 愿文词汇中的典故词和俗语词
第三节 愿文词汇中的宗教口语词
第二章 敦煌愿文中的新词新义及成语
节 愿文中出现的新词
第二节 愿文中新生的词义
第三节 愿文中的成语
第三章 敦煌愿文词汇的双音化
节 愿文中的同素异序双音词
第二节 愿文中名词加缀的双音词
第三节 敦煌愿文中的缩略双音词
第四章 敦煌愿文中的委婉词
节 “死亡”义委婉词语考释
第二节 “死亡”义委婉词义探源
第三节 “疾病”义委婉词语考释
第五章 敦煌愿文中的虚词
节 副词
第二节 介词
第三节 连词
第四节 语气词
第六章 敦煌愿文语料研究的辞书编纂价值
节 补充《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语
第二节 充实《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材料
附录:愿文中的“觉”、“禅”、“师”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古代汉语和佛教文化都非常感兴趣的人,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敏春芳先生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对敦煌愿文词汇的深刻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来自于他长期积累的学术研究和对史料的精细梳理。书中的词汇分析,细致入微,从字源、字义,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演变,都有精彩的论述。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那些承载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词汇的解读,这让我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例如,书中对某些祈愿词的分析,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时,是如何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慰藉和力量的。这种微观的词汇研究,最终汇聚成宏观的历史图景,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生活。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术上的贡献,更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的厚重感和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作者敏春芳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深入到了敦煌愿文这个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又充满挑战的领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对词汇的简单堆砌和罗列,而是通过对这些词汇进行深入的语义分析、历史考辨和文化阐释,从而展现出敦煌愿文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具有多重含义、或者在流传过程中发生语义变化的词汇时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他引用了大量的敦煌文献和相关史料,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使得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每一个看似微小的词汇,都可能是一个通往历史深处的入口。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敦煌学,或者对中古汉语、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古老的宝库里寻宝,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发现。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研究的切入点——“愿文”——本身就极具代表性,它承载了古代人们最真挚的祈愿和最朴素的信仰,也最能反映当时的语言和社会状况。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这些愿文中的一些特殊词汇的深入剖析,比如一些在当时具有特定含义但今天我们可能不理解的词语。他通过考证不同文献、对比其他历史资料,一层层剥茧抽丝,最终将词汇的意义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研究方法,严谨又不失趣味,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像是参与了一场智力挑战。我特别想强调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给专业研究者看的,对于普通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它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些充满祈愿的文字,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人心,而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文化。
评分我之前对敦煌学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总是觉得文献浩如烟海,无从下手。这本《敦煌愿文词汇研究》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学术功底深厚,对敦煌愿文的把握非常精准,他选择的词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并且进行了详尽的考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疑难词汇时的严谨态度,他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会引用大量的原始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让我们能够信服他的观点。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尽管是学术著作,但并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非常友好。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敦煌愿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和理解古代文献。它教会我,每一个词语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文化。这对于我日后进行其他历史文献的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评分这套书绝对是敦煌学领域的一块瑰宝,我个人非常喜欢。首先,它的标题就直击要点——“敦煌愿文词汇研究”,这一下子就勾勒出了本书的研究方向,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对历史细节的执着。当我翻开书页,敏春芳先生的笔触便如同历史的穿越者,带领我们深入到敦煌文书的海洋中。书中所涉及的词汇,每一个都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从佛教的传播、民间信仰的演变,到社会生活的点滴,无不在这细致的词汇分析中得以窥见。我特别欣赏它对词汇语义的考辨,有时候一个词语在不同年代、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都能反映出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变迁,这一点,作者处理得非常到位。而且,这本书并非仅仅罗列词汇,而是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中,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解读,这使得阅读过程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思想的启迪。对于任何对敦煌学、中古汉语、佛教史、民俗史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它不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是一扇了解古代中国社会风貌的窗口,让我们得以从更微观的视角去感受那个辉煌而神秘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