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
定價:48.00元
作者:施誠仁,袁曉軍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92387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稿主要內容是關於兒童腫瘤的防治科普讀物,由我國兒童腫瘤*綫*專傢教授撰寫。
主要略分三大篇:
1. 有關小兒腫瘤基本知識及解答有關常見問題。
2. 介紹各種小兒腫瘤病的早期診斷及防治。
3. 為患有兒童腫瘤的傢庭提供各種解決方案。
目錄
章 兒童腫瘤的基本認識
節 為什麼兒童會患腫瘤
第二節 腫瘤會遺傳和傳染嗎
第三節 環境對腫瘤的發生有什麼影響
第四節 兒童常見腫瘤的發病率
第五節 如何早期發現兒童腫瘤
第二章 兒童腫瘤的治療方式
節 化學治療—兒童腫瘤的基本治療措施
第二節 放射治療—殺滅腫瘤的“神兵利器”
第三節 外科手術—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
第四節 介入治療—一種微創的治療手術
第五節 骨髓移植—造血與免疫功能重建的“加油站”
第六節 免疫治療—兒童腫瘤治療的新方法
第七節 舒緩治療—緩解身心痛苦的“理療機”
第三章 常見的兒童腫瘤
節 白血病
第二節 惡性淋巴瘤
第三節 腦腫瘤
第四節 神經母細胞瘤
第五節 視網膜母細胞瘤
第六節 腎母細胞瘤
第七節 肝母細胞瘤
第八節 骨腫瘤
第九節 橫紋肌肉瘤
第十節 生殖細胞腫瘤
第十一節 甲狀腺腫瘤
第十二節 血管瘤
第十三節 淋巴管畸形
第十四節 惡性組織細胞病
第四章 腫瘤患兒的飲食與營養
節 七種常見腫瘤癥狀的膳食宜忌
第二節 抗腫瘤期間的食物配搭及技巧推薦
第三節 腫瘤患兒的個體化營養支持
第五章 腫瘤患兒的日常護理與心理疏導
節 腫瘤患兒及其照顧者的心理社會支持
第二節 兒童實體腫瘤圍術期護理的常見問題
第三節 化療的不良反應及其預防
第四節 輸液港和PICC的日常注意事項
作者介紹
周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護士長。
施誠仁,1966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係六年製學士,1968-1978年貴州省三0一醫院外科主治醫師,1978-1981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碩士生(導師,佘亞雄教授),1982-至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碩博導,特殊津貼,1983年瑞士伯爾尼大學兒童醫院外科進修1年(導師,prof. Bottex),1994-2009年分彆去美國3次(1~3月)學習考察進修。
曆任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學術團體主要職務,擅長小兒實體腫瘤外科,小兒肛腸外科,新生兒外科等,獲津貼,寶鋼教師等稱號,科研分彆獲得、省部級、教育部等1~3等進步奬10餘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心裏一緊,但又帶著一絲希望。《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施誠仁、袁曉軍主編,光是這個書名,就傳遞齣一種專業和權威感。作為一名普通的傢長,我對這個領域的瞭解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充滿瞭未知和擔憂。但正是這份未知,驅使我想要去瞭解,去學習。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盞明燈,照亮那些可能讓傢庭陷入黑暗的角落。我期待它能用最清晰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聽起來令人望而生畏的醫學術語,讓我能夠理解孩子可能麵臨的風險,以及如何去預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可操作的建議,不僅僅是關於疾病的治療,更包括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心理上的支持和照顧。畢竟,疾病不僅影響身體,更會觸及心靈。我希望它能讓我知道,即使麵對最棘手的疾病,我們依然有力量去戰鬥,有方法去爭取更好的未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麵對未知挑戰時,我們手中握住的一份指南,一份勇氣。
評分作為一名對生命科學充滿好奇的退休教師,我一直認為學習永無止境,尤其是在關乎下一代的健康問題上。看到《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這本書,我感到一股強烈的學習衝動。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清晰地理解兒童腫瘤的本質,比如,它和成人腫瘤有哪些不同?是什麼原因導緻瞭它的發生?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疾病的復雜性和治療的艱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著重講解“防治”的部分,讓我知道,作為傢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哪些是科學有效的,哪些是民間流傳的誤區。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認識這個領域的入門讀物,用嚴謹又不失溫度的文字,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理解和希望的大門。它不應僅僅是冰冷的醫學知識,更應蘊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盼。
評分我是一名對健康科普充滿熱情的普通市民,平時也喜歡閱讀一些與健康相關的書籍,來拓寬自己的視野。當看到《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絕對是值得深入瞭解的領域。兒童腫瘤,聽起來就讓人心疼,但“認識與防治”這幾個字,又充滿瞭積極的力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顛覆我之前對於兒童腫瘤的刻闆印象,用更科學、更人性化的視角來解讀這個話題。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和藹的長輩,耐心解答我心中關於兒童腫瘤的各種疑問,比如,哪些跡象是需要我們格外留意的?哪些生活習慣可以幫助降低風險?如果不幸遇到瞭,我們作為傢長應該如何應對?我希望書中能夠避免過於專業和晦澀的醫學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來闡述復雜的概念。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強調預防的重要性,讓我們知道,與其被動地麵對,不如主動地去瞭解和行動。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醫學書籍,更是一份對孩子健康未來的承諾和指導。
評分作為一名曾經在醫療一綫工作的醫務人員,我對兒童腫瘤的關注一直非常深厚。雖然我的專業領域並非腫瘤學,但我也深知這個領域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施誠仁和袁曉軍主編的《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從書名上看,就包含瞭從基礎認識到實際乾預的全過程,這正是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所追求的目標。我很好奇這本書在當前兒童腫瘤治療和研究前沿方麵,會 đưa ra 哪些新的觀點和進展。例如,在診斷技術上,是否會提及最新的影像學、病理學或分子診斷方法?在治療策略上,是否會涵蓋靶嚮治療、免疫療法等新興技術在兒童腫瘤中的應用,以及不同類型兒童腫瘤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此外,作為一本麵嚮大眾的書籍,它在科普性和專業性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點。如果它能在深入探討醫學原理的同時,又能讓非專業讀者理解,那將是一項瞭不起的成就。我期待書中能體現齣作者們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準確、前沿的知識體係。
評分我是一位關注社會議題和醫療科普的獨立撰稿人,一直緻力於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內容,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兒童腫瘤的認識與防治》,施誠仁、袁曉軍主編,這個組閤本身就代錶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專業深度。我個人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構建其敘事框架,它是否會從曆史發展、科學突破、臨床實踐,還是社會關懷等多個維度來切入?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兒童腫瘤的病因學,不僅僅是遺傳因素,更可能包括環境暴露、生活方式等方麵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防治方麵,我希望書中能詳細闡述早期篩查的意義和方法,以及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異性預防措施。更進一步,我關注這本書在心理支持和康復治療方麵會 đưa ra 怎樣的指導,因為這對於受影響的傢庭來說,往往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知識的傳遞,更在於它能否激發社會對兒童腫瘤的關注,並促進相關的研究和醫療資源的投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