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 |
| 作者 | 马少斌,粱晔 |
| 定价 | 89.00元 |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517019831 |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马少斌、梁晔主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13章,在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多媒体通信中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同步技术、通信终端以及流媒体技术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后对一些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做了分析和探讨。本书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讲述,同时也对相关标准和前沿技术进行了研究。书中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马少斌,1969年生,男,汉族,副教授,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学会会员,兰州文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现主要从事计算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移动媒体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 梁晔,1983年生,硕士,讲师,现任教于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毕业于兰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工程。在教学上因材施教,经验丰富,发表1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 |
| 目录 | |
| 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 1.3 多媒体通信的特征 1.4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和相关业务 1.5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第2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2.1 概述 2.2 预测编码 2.3 变换编码 2.4 统计编码 2.5 其他编码 第3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标准 3.1 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3.2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3.3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第4章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4.1 图像处理技术 4.2 音频处理技术 4.3 视频处理技术 4.4 动画处理技术 第5章 多媒体数据库与检索技术 5.1 多媒体数据库概述 5.2 多媒体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5.3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5.4 多媒体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5.5 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第6章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6.1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概述 6.2 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6.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系统 第7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7.1 多媒体通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 7.2 网络类别 7.3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情况 7.4 多媒体通信协议与标准 第8章 多媒体通信用户接人技术 8.1 接入网概述 8.2 铜线接入网技术 8.3 光纤接入网技术 8.4 HFC接入网技术 8.5 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 第9章 多媒体通信同步技术 9.1 概述 9.2 多媒体同步参考模型 9.3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中的同步 9.4 多媒体同步控制机制 0章 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 10.1 多媒体通信终端概述 10.2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标准 10.3 基于N-ISDN网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10.4 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10.5 其他多媒体通信终端 10.6 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1章 超媒体与流媒体技术 11.1 超文本与超媒体概述 11.2 超文本与超媒体系统 11.3 Web超媒体系统 11.4 流媒体概述 11.5 流媒体传输协议 11.6 典型的流媒体系统 2章 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 12.1 概述 12.2 文本数字水印技术 12.3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12.4 音频数字水印技术 12.5 视频数字水印技术 3章 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研究 13.1 概述 13.2 多媒体会议系统 13.3 视频点播(VOD)系统 13.4 视频监控系统 13.5 远程教育系统 13.6 IP电话系统 13.7 网络电视(IPTV)系统 13.8 远程医疗系统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吸引人,"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光是这名字就让我对未来的数字生活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各种新奇的科技产品很感兴趣,从智能手机到VR眼镜,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通信技术。所以我特别想了解,这些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东西,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技术原理。这本书的出版信息也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水利水电出版社”这个名字,让我有点好奇,难道水利水电行业在多媒体通信方面也有独特的应用和研究吗?或者说,这只是一家综合性的出版社?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切入,讲解多媒体通信的方方面面,可能从基础的网络协议到各种传输技术的演进,再到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视频会议、在线直播、远程医疗、甚至未来可能的虚拟现实社交,这些是否都属于多媒体通信的范畴?作者马少斌和梁晔的名字我也记住了,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深入浅出,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并且能从中获得启发。毕竟,了解技术的底层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不是吗?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科技前沿的大门。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首先联想到的是“海量数据”和“实时传输”。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图片、音频、视频,而且这些信息量还在不断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地传输、处理和存储这些海量数据,同时保证低延迟、高可靠性,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本书既然是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我猜测它会深入探讨相关的关键技术,比如编码压缩、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等。特别是“应用研究”这几个字,更让我期待它能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技术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是关于5G、Wi-Fi 6这些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吗?还是关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这些更基础的传输媒介?我脑海里有很多关于未来通信场景的设想,比如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即时交互的远程协作,还有可能实现的全息通信。这本书会不会也涉及这些前瞻性的技术和应用方向呢?我非常好奇作者们是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技术发展趋势的线索,甚至为我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带来新的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内容创作和传播。现在大家都在追求更高质量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电影、电视剧到短视频、游戏,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多媒体通信能力。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讲网络传输,也可能涉及到内容本身的格式、编码、解码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分发和共享。比如,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如何让同样画质的视频文件变得更小,传输起来更快?音频技术的进步,如何带来更逼真、更具沉浸感的听觉享受?还有, 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多媒体内容的保护和传播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的“应用研究”部分,是否会聚焦于新兴的内容分发网络(CDN)、点对点(P2P)技术,或者是一些新型的媒体格式和编码标准?我非常希望能从这本书里,了解到支撑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内容的底层技术原理,以及这些技术是如何不断演进,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媒体内容的需求的。
评分看到“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这个标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流畅的视频通话,清晰的在线课堂,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甚至是通过远程操控医疗设备进行的复杂手术。这些看似寻常,却背后蕴藏着复杂而精妙的技术。这本书的作者,马少斌和梁晔,我想他们一定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我特别好奇,这本书是否会从基础的网络架构讲起,比如TCP/IP协议族,然后深入到各种传输介质和技术,如光纤、无线通信,以及不同编码和压缩算法的优劣。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展现这些技术是如何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生根”的。例如,在应急通信领域,如何在灾难发生、传统网络中断的情况下,快速建立起可靠的多媒体通信链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之间的通信,路侧设施与车辆的交互,又需要怎样的技术来支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技术如何解决现实世界的难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读到“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会不会是一本非常偏重理论的书?但随之而来的“应用研究”又让我觉得,它应该不会是枯燥的学术论文集。我一直觉得,技术如果没有实际的应用,再先进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展示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落地情况。比如,在教育领域,在线教育、远程授课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技术支持?在娱乐产业,高清视频点播、游戏直播背后的技术挑战是什么?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工厂的远程监控、协同作业又依赖于哪些通信技术?作者们是如何找到这些技术与应用之间的关联,并且进行深入分析的呢?我特别想了解,在不同行业中,为了满足特定的多媒体通信需求,有哪些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性的应用模式?这本书的作者马少斌和梁晔,他们在多媒体通信领域一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他们是如何从技术本质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