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田徑運動技術診斷
定價:48.00元
作者:周建梅,李建臣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2271365
字數:
頁碼:1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是基礎理論分析部分主要介紹人體運動的基本原理、田徑運動技術診斷與分析的方法與手段以及田徑技術的基本原理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案例實證研究,收錄瞭作者近年來有關田徑運動技術診斷與分析研究的學術論文,旨在診斷與分析我國排名靠前的田徑運動員的技術現狀,探索田徑專項技術訓練規律,加強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提供的參考依據。
內容提要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以介紹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概念、目的及意義、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特點、指標體係與參數為總領;通過對競走、跑、跳躍與投擲技術的基礎理論,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人體生物力學基礎,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測量技術與分析方法等內容的詳細闡述,剖析瞭田徑運動的相關技術及運動技術的診斷、改進方法。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除瞭梳理田徑運動的相關理論體係外,還特彆添加瞭實例分析的內容,以跳高和鉛球兩個項目作為具體實例進行技術診斷,從而使讀者可以對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方法、步驟與過程有全麵的瞭解,起到加深對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理解和應用的目的。
目錄
章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概論 001
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概念、目的及意義 001
一、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概念 001
二、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目的與意義 002
第二節 運動技術診斷及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特點 004
一、運動技術診斷的一般特點 004
二、田徑運動技術診斷要求與特點 007
第三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指標體係與參數 008
一、田徑運動技術診斷指標體係 008
二、田徑運動技術分析參數體係 010
第四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主要手段 011
第二章 田徑運動技術基礎理論 013
節 概述 013
一、田徑運動技術理論研究現狀 014
二、田徑運動技術理論研究發展趨勢 014
第二節 競走技術理論 016
一、競走的周期劃分及技術結構 016
二、決定競走速度的因素與競走技術分類 018
三、競走時身體重心和髖關節的運動軌跡 020
四、競走技術的理論基礎 020
第三節 跑的技術理論 023
一、跑的動作周期、時期與階段劃分 023
二、決定跑速的因素與影響跑的力 025
第四節 跳躍技術基礎理論 038
一、跳躍的概念和階段劃分 038
二、跳躍運動項目的成績構成及影響因素 038
三、跳躍運動技術的理論基礎 044
四、三級跳遠的技術原理 049
第五節 投擲技術基礎理論 050
一、投擲的概念和階段劃分 050
二、投擲運動項目的成績構成及影響因素 053
三、投擲技術理論基礎 059
第三章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人體生物力學基礎 064
節 人體骨骼肌肉係統運動學特性 064
一、骨的生物力學特徵 065
二、關節的生物力學特性 069
三、骨骼肌的生物力學特性 072
四、影響骨骼肌張力大小的因素 078
第二節 人體運動生物力學參數 081
一、人體慣性參數 081
二、人體運動學參數 086
三、人體動力學參數 087
四、人體肌電學參數 088
第四章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測量技術與分析方法 091
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測量技術與分析方法概述 091
第二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測量技術、儀器與使用方法 093
一、運動學測量技術、儀器與使用方法 094
二、動力學測量技術、儀器與使用方法 101
三、肌電學測量技術、儀器與使用方法 106
第三節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分析方法 109
一、定性分析方法 110
二、定量分析方法 112
三、多機同步測量方法 117
四、仿真分析方法 117
第五章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實例分析 123
節 跳高項目實例分析 123
一、概述 123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24
三、技術路綫 125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26
五、結論與建議 144
第二節 投擲項目實例分析 145
一、概述 145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45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48
四、結論與建議 161
參考文獻 162
作者介紹
周建梅,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學博士。
教學團隊主要成員。
一綫基礎體育教學經驗豐富。
中國網球隊運動訓練指導專傢。
文摘
序言
翻開《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這本書,我心裏曾湧起過一股強烈的期待,以為能藉此機會,一窺那些頂尖運動員是如何通過精益求精的技術打磨,在賽場上綻放光芒的。我設想,書中必然會充斥著詳實的解剖學分析,精準的力學計算,以及對不同運動項目特有技術動作的細緻拆解。我渴望瞭解,在每一次看似完美的跳躍、每一次勢如破竹的投擲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科學的原理和嚴苛的訓練。 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卻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與我最初的設想相去甚遠。與其說這是一本“技術診斷”的書,不如說它是一本關於“宏觀概念”的集錦。書中大量篇幅都在闡述一些非常寬泛的體育理論,例如“整體性訓練”、“協調性發展”以及“身心結閤”等等。這些概念固然重要,但對於我這樣渴望瞭解具體技術層麵的人來說,它們顯得過於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我期待的是能看到關於“如何診斷”的詳細步驟和方法。比如,對於一個跳高運動員,如何通過錄像分析來判斷其助跑速度與起跳時身體姿態的匹配程度?又或者,在鉛球運動中,如何量化評估運動員的轉身速度和齣手角度,並以此來判斷其技術是否需要調整?然而,書中對於這些“診斷”的具體方法,卻幾乎隻字未提。我感覺作者似乎默認讀者已經擁有瞭相關的專業知識,可以直接理解他的論述。 更為遺憾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技術環節,例如起跑反應、騰空技巧、以及發力瞬間的身體協調性等,都僅僅是蜻蜓點水般地帶過,缺乏深入的剖析。我希望能看到對這些技術動作進行分解,並給齣詳細的指導,告訴我該如何訓練纔能達到最優化的效果。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更像是站在遠處眺望一座宏偉的山峰,而沒有提供攀登這座山峰的詳細路綫圖。 總而言之,這本《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在理論層麵或許有一定的價值,但對於希望獲得具體技術指導和診斷方法的讀者而言,它顯得遠遠不夠。它更像是一本介紹“什麼是好的田徑技術”的書,但卻沒有告訴我們“如何纔能實現它”。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體驗,讓我感到有些失落,並對這本書的實用性産生瞭深深的懷疑。
評分讀完這本《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在閱讀一本充滿詩意的散文集,而非一本技術指南。書中並沒有充斥著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和枯燥的圖錶,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溫和的敘述,像是作者在娓娓道來他對田徑運動的熱愛,以及他對運動員們每一次騰空、每一次衝刺背後蘊含的智慧的理解。 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心”的書,關於運動員們在追求卓越過程中所經曆的掙紮、堅持與突破。作者似乎更關注的是驅動運動員們前進的精神力量,是他們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如何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汲取教訓,然後重新站起來。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的身影,聽到瞭他們每一次心跳加速的聲音,感受到瞭他們對目標不懈追求的決心。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那種強烈的目的性,不會告訴你“你必須這樣做纔能提高”,而是通過一種引導的方式,讓你自己去思考,去體會。讀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某個場景,比如一位跨欄運動員在最後幾步時是如何調整節奏的,或者一位標槍運動員在投擲瞬間,身體的每一個細微的協調。這些想象並非基於書中的具體指導,而是被作者營造齣的那種氛圍所激發。 我注意到,書中對於“診斷”的理解,似乎超脫瞭單純的技術動作分析,而更多地指嚮瞭對運動員整體狀態的把握。它探討瞭心理素質、訓練方法、甚至是生活習慣如何共同影響著一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這讓我開始反思,技術診斷是否不僅僅是體現在動作的精確度上,更在於對整個“人”的全麵理解。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讀起來非常舒服的書,它不像一本教材,而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對話。如果你期待的是一套立竿見影的訓練方案,這本書可能不會滿足你。但如果你願意跟隨作者的思緒,去感受田徑運動背後的人文關懷和精神力量,那麼這本書會給你帶來彆樣的啓迪。它讓我對這項運動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不僅僅是技巧,更是關於堅持、關於夢想。
評分說實話,對於《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誤入瞭一個信息孤島。我本來以為,一本以“技術診斷”為名的書,應該會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能夠細緻地剖析運動員的身體和動作,找齣問題所在,並給齣專業的解決方案。我期待著看到諸如步頻步幅的黃金比例分析、起跑反應時間的詳細解讀、或是不同項目核心力量的訓練建議等等。 然而,當我翻開書頁,迎麵而來的是大量的理論陳述,這些理論聽上去有些熟悉,但卻缺乏具體的實踐指導。比如,書中會提到“離心收縮的重要性”,但卻沒有給齣如何針對不同肌肉群進行有效的離心收縮訓練的方法,也沒有提及如何通過測試來判斷離心收縮的不足。再比如,關於“身體重心的轉移”,我期待的是看到不同項目(如跳高、鉛球)在重心轉移上細微的差彆,以及如何通過訓練來優化這些轉移,但書中僅僅是泛泛地提到瞭其重要性。 我花瞭很長時間試圖在書中找到一些可以轉化為實際操作的技巧,哪怕是一些基礎的輔助訓練動作,或者可以用於自我評估的簡單方法。但這些內容在書中幾乎是鳳毛麟角。很多時候,我感覺作者隻是在闡述一些普遍的體育訓練原則,然後把它們冠以“技術診斷”的名頭。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去看醫生,醫生隻是告訴我“你需要健康”,而沒有告訴我“你需要吃什麼,做什麼運動,以及為什麼”。 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書中對一些關鍵的技術細節的處理,顯得過於簡略。以跑步為例,我以為會看到關於高抬腿、後蹬等動作的詳細分解,以及它們在不同跑姿下的最佳角度和力度。但書中對於這些內容的描述,往往隻是幾句話帶過,沒有深入到對肌肉發力、關節角度的精細分析。這讓我懷疑,作者是否真正掌握瞭這些技術的精髓,或者是否願意將它們毫無保留地分享齣來。 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像是一個漂亮的包裝盒,裏麵卻空空如也。它具備瞭一個“技術診斷”書籍應該有的名字和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卻缺失瞭最核心的、能夠指導實踐的部分。對於真正想要通過科學方法來提升技術水平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幫助非常有限,甚至可能讓人産生誤導。它更像是一本為那些隻是想瞭解一些皮毛知識的人準備的讀物,而不是為那些渴望深入鑽研的實踐者。
評分閱讀《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過程,宛如一場在迷霧中探索的旅程。我並非懷揣著要成為世界冠軍的宏偉目標,隻是作為一名對田徑運動抱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更科學地理解和練習這項運動的啓示。我期待的“技術診斷”,在我心中,是一個能夠揭示動作背後的科學原理,幫助我識彆自己可能存在的技術誤區,並提供改進建議的“指南”。 我記得,我曾對跳遠助跑時的身體姿態特彆好奇,比如如何纔能更好地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速度的積纍。我以為這本書會像顯微鏡一樣,將助跑的每一個階段都一一剖析,告訴我蹬踏時膝關節的角度、擺臂的幅度,以及身體前傾的黃金比例。然而,書中對這些具體的、可量化的技術要素的論述,卻顯得格外含糊。我讀到的是一些關於“整體協調性”和“動力鏈條”之類的錶述,這些詞匯雖然聽上去很高深,但卻如同隔靴搔癢,讓我無法真正理解如何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更像是在宏觀層麵描繪瞭一幅田徑運動的壯麗畫捲,但卻在微觀的技術細節上,留下瞭大量的空白。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選取幾位不同水平的運動員,用數據和圖錶來展示他們技術上的差異,然後深入分析這些差異為何産生,又該如何糾正。但書中更多的是一些籠統的論述,似乎作者認為這些診斷的過程本身,就足以讓讀者自行領悟。 我嘗試著在書中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糾正自己訓練中的小毛病的綫索,比如在跑步時,我總覺得自己的核心力量不足,導緻身體容易晃動。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針對性的核心訓練動作,並解釋它們如何能影響跑步的技術。但書中對核心力量的提及,也僅僅是將其列為影響技術錶現的一個因素,而沒有給齣任何具體的訓練指導。 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感覺像是麵對一位知識淵博的哲學傢,他能和你探討許多深刻的道理,但當你想問他“具體該怎麼做”時,他卻隻能報以意味深長的微笑。它提供瞭一種對田徑運動的思考方式,但對於想要通過實際技術改進來提升運動錶現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的指導性遠遠不足。它更像是打開瞭一扇門,但卻沒有遞給你鑰匙。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太太太讓我失望瞭!我懷揣著對中國田徑運動騰飛的美好憧憬,滿心歡喜地捧迴瞭這本《XH 田徑運動技術診斷》。封麵上那幾個醒目的字,簡直就是給我打瞭一劑強心針,我仿佛已經看到瞭中國運動員們在國際賽場上刷新紀錄、摘金奪銀的壯麗景象,以為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通往輝煌的秘訣,能告訴我那些頂尖運動員是如何通過科學的訓練和精細的技術調整,一步步攀登世界之巔。 然而,當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期待著深邃的理論剖析、詳實的案例研究,甚至是直觀的技術動作圖解時,迎接我的卻是一片空洞。書裏充斥著一些我早已耳熟能詳,甚至在體育新聞裏都能聽到的泛泛之談。什麼“重視基礎訓練”、“加強技術細節”、“科學安排體能”……這些話語就像是沒有靈魂的空殼,雖然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卻完全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指導。我期待的“技術診斷”呢?它在哪裏?我甚至連一個具體的動作,比如跳遠起跳的蹬地角度,或者鉛球齣手瞬間的身體姿態,都沒有看到任何深入的分析。更彆提什麼運用高科技手段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哪怕是簡單提及一下“運用攝像機慢放分析”之類的,我都能覺得作者花瞭點心思。 我試圖在書中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普通愛好者理解運動員訓練的綫索,哪怕是針對業餘選手的技術提升建議也行。但這本書似乎完全是為某個特定群體量身定做的,而這個群體的信息和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我花瞭大量時間試圖從中挖掘齣一點點有價值的信息,想要理解為什麼某個運動員在這個項目上錶現齣色,或者為什麼另一個運動員會遇到瓶頸,但這本書給我的答案是“因為他訓練刻苦”、“因為他天賦好”。拜托,這是常識,我需要的是“為什麼”的答案,是那些不為大眾所知的、技術層麵的“為什麼”。 最讓我感到氣憤的是,這本書的某些部分,我甚至能感覺到作者在敷衍瞭事。一些章節的篇幅被一些我完全不關心的、像是拼湊起來的背景介紹或者曆史迴顧占滿瞭,而真正應該重點闡述的技術診斷部分,卻顯得語焉不詳,淺嘗輒止。我感覺作者隻是把一些零散的、不成體係的知識點堆砌在一起,然後冠以“技術診斷”之名,就草草瞭事瞭。這不僅浪費瞭我的時間和金錢,更打擊瞭我對深入瞭解田徑運動技術的熱情。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如同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卻發現目的地根本就不存在,或者隻是一個空蕩蕩的展覽館,裏麵陳列著一些我已經看膩瞭的展品。我花瞭錢,花瞭時間,卻一無所獲,甚至還産生瞭一種被欺騙的感覺。我真誠地希望,如果將來有人再齣版關於田徑運動技術診斷的書籍,能夠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能夠提供真正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和提升的專業知識,而不是這樣一本徒有其名的“空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