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

正版现货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劳伦特雅克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危机
  • 金融衍生品
  • 大崩盘
  • 经济学
  • 投资
  • 风险管理
  • 金融市场
  • 次贷危机
  • 经济史
  • 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津冀腾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8267
商品编码:294900952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30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以案例形式,深度剖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型机构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的危机事件及其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包括:

√ 1994年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困局

√ 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

√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接管

√ 2006年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破产

√ 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AIG巨亏

√ 2012年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 ……


内容简介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讲述的是因衍生品滥用而引发的摧毁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危机案例,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展现滥用衍生品如何给终端用户和交易商带来严重损害,不仅可以揭示其中的市场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也可以揭示风险管理和自营交易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在不同故事中明确而反复出现的教训,本该与直接或间接接触到金融衍生品的财务经理、银行家、交易员、审计师及监管机构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还希望通过讲述真实世界的“恐怖”故事,揭开那些迷惑人的所谓的复杂衍生品的真面目,为没有相关经验的读者展开对金融工程和衍生品的概览。在此过程中,读者将一步步了解实际运作中的公司,以及这些公司在滥用晦涩难懂的衍生品时经历的盛衰过程。

作者简介

劳伦特·雅克(Laurent L Jacque)是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国际金融与银行学教授和国际商业研究计划主任。他曾任弗莱彻学院院长,并负责设计和建立了新的国际商业硕士学位和新兴市场企业中心。自1990年以来,他还在法国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兼任经济、金融和国际商务教授。此前,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职11年,在那里他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管理和金融学院及卡尔森学院的联合任命。他还曾在西班牙企业商学院、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管理研究所、突尼斯大学高等管理学院、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并被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任命为“梭蓬巴尼”金融与银行学研究教授。

劳伦特·雅克先后撰写了四本书,分别为Inter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 Value Creation with Currency Derivatives in Global Capital Markets(John Wiley&Sons,2014)、Global Derivative Debacles:From Theory to Malpractice(World Scientific,2010,曾被翻译为法语、俄语、汉语和韩语四种语言进行出版)、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和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Theory and Praxis(Lexington Books,1978),他也有超过25篇关于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控制系统和资本市场的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等出版物中。他还曾是沃顿商学院外汇汇率预测服务导师和咨询顾问、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及合伙人等职务,目前他担任印度商学院巴蒂公共政策研究所的高级顾问,同时也是研究所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在沃顿商学院和卡尔森学院期间,劳伦特·雅克先后获得5项教学奖项,并在2008年荣获了弗莱彻学院杰出教学贡献奖和欧洲HEC-CEMS奖。他曾担任多家公司和世界银行在银行、公司金融和风险管理方面的顾问,并曾在很多管理发展项目中任教,其中包括汉华实业信托(Manufacturers Hanover Trust)、默克公司(Merck)、夏普和多姆公司(Sharp & Dohme)、费城国民银行、通用汽车公司、巴西邦吉和伯恩集团(Bunge and Born)、法国罗纳普朗克(Rhone-Poulenc)、泰国暹罗商业银行(Siam Commercial Bank)、韩国大宇、通用电气、杜邦德尼莫斯(Dupont de Nemours)、诺尔斯银行(Norwest Bank)、泰国曼谷银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巴西石油公司(Pechiney and Petrobras)等。

劳伦特·雅克毕业于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译者简介

黄榕,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金融工程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现任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副总监。先后就职于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目录

第1章 衍生品与国富论 1

什么是衍生品 2

衍生品简史 5

衍生品和国富论 8

本书的框架 9

参考文献 12

第一部分 远期

第2章 昭和壳牌石油公司 14

自欺欺人导致的危机 15

石油公司对冲外汇风险 16

对冲美元汇率风险和油价风险的机制 18

昭和壳牌公司到底是对冲还是投机 20

掩藏的汇率损失 21

揭开真相 22

预测汇率:变幻难测 23

个中寓意 25

第3章 花旗银行的外汇损失 2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平静的外汇交易 28

远期合约下的外汇豪赌 31

银行如何对其外汇交易操作进行控制 32

来自商业银行交易室的投机操作:当花旗银行并不像乔治·索罗斯那样经营对冲基金 33

仓促而昂贵的结论 37

个中寓意 37

第4章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40

什么是中央银行业务 42

当国家银行变成了宏观对冲基金 42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是如何投机的 44

第二部分 期货

第5章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 46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的崛起和衰落 47

天然气衍生品的起源 50

天然气衍生品投机的入门介绍 51

天然气期货投机的魔力 56

揭开真相:不凋之花顾问公司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投机性攻击 58

不凋之花的风险管理 66

个中寓意 68

后记 69

第6章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 71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的金融灾难 72

原油市场上的多空对冲 76

滚动避险对冲策略下的数学范例 81

“消息来自内部”:原油市场的实证研究 (1982—2002年) 84

如果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被允许孤注一掷…… 88

当对冲成为赌博: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是在对冲还是在投机 90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成为做市商? 92

个中寓意 92

参考文献 94

第7章 住友集团 96

住友集团是否是铜价的操纵者 98

警钟长鸣 100

兵败如山倒 100

后记 100

第三部分 期权

第8章 联合里昂公司 104

联合里昂公司财务部的新使命 106

外汇期权入门:联合里昂公司是在对冲风险还是为利投机 108

联合里昂公司的致命游戏 115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20

个中寓意 121

附录:外汇期权估值 122

第9章 爱尔兰联合银行 124

鲁斯纳克与第一银行的外汇交易 125

外汇远期交易豪赌 126

远期及期权市场套利:期权平价理论 128

欺瞒的艺术 131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35

个中寓意 137

后记 138

参考文献 138

第10章 巴林银行 140

巴林银行的崛起与陨落 141

流氓交易员 143

套利 145

从无害套利到致命投机 148

期权套利入门 152

通过卖空波动性为保证金融资 157

警钟长鸣 163

隐瞒的艺术 165

个中寓意:立森的七个教训 169

后记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11章 法国兴业银行 174

流氓交易员的诞生 175

从套利到方向性交易 177

草率的结论 183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84

隐瞒的艺术 186

个中寓意 187

后记 189

参考文献 190

第四部分 互换

第12章 宝洁 194

如何利用杠杆利率互换降低财务成本 195

隐含期权和潜在风险 202

标志性诉讼 205

个中寓意 208

参考文献 209

第13章 吉布森贺卡公司 211

第14章 橙郡 215

橙郡的地方财政情况 216

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入门介绍 218

剖析橙郡资产投资组合 221

作为对冲基金的橙郡投资池 226

双重打击:橙郡是如何破产的 231

提交破产申请正当吗 231

个中寓意 234

后记 236

参考文献 238

第15章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239

何谓对冲基金 240

长期资本管理的崛起 241

长期资本管理的金融“炼金术” 244

相对价值交易/收敛式交易 247

波动性央行 252

偏离正轨 258

长期资本管理的倒掉 260

挽救长期资本管理 263

个中寓意 265

后记 268

参考文献 269

第16章 AIG 270

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违约互换 271

什么是信用违约互换 273

AIG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274

AIG旗下的“隐形”对冲基金 275

个中寓意 277

后记 278

第17章 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280

“金融要塞”摩根大通银行 281

信用违约互换和相关衍生品大家庭的入门介绍 283

伦敦鲸:故事的展开 286

被对冲基金“叉中”的伦敦鲸 291

一家隐形的对冲基金? 293

隐瞒的艺术 296

个中寓意 299

后记 301

第18章 从理论到滥用:教训 303

一些基本原则 304

对非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5

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9

对投资者的政策性建议 315

对监管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16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 背景介绍: 本书深入剖析了金融衍生品这一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金融工具,探究了其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发展历程以及潜在的风险。通过对历次重大金融危机的案例研究,本书旨在揭示金融衍生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阐述其如何可能成为引爆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从理论到实践,本书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深刻的金融衍生品图景,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工具的本质,警惕其潜在的危险,并在充满挑战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第一部分:金融衍生品的基石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 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详细解释金融衍生品(Financial Derivatives)的定义。它们并非独立的资产,而是其价值“衍生”自某种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的金融合约。我们将一一列举常见的标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股票(Stocks): 指一家公司的所有权份额。 债券(Bonds): 指政府或公司发行的债务凭证。 商品(Commodities): 如石油、黄金、农产品等,是具有实物形态的交易品。 利率(Interest Rates): 借贷资金的价格,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 汇率(Exchange Rates): 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指数(Indexes): 如股票市场指数(如S&P 500、恒生指数),反映了特定市场或行业群体的整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阐述金融衍生品的核心特征: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波动,以及它们通常具有杠杆效应(Leverage),这意味着微小的标的资产价格变动可能导致衍生品价值的巨大波动。 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与特性 本书将细致地介绍几种主要的金融衍生品类别,并深入分析它们的具体运作机制、风险与收益特征: 期货(Futures): 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的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以预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我们将探讨其在套期保值(Hedging)和投机(Speculation)中的应用,以及保证金制度(Margin System)如何放大盈亏。 期权(Options): 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或之前,以预定价格(行权价,Strike Price)买入(看涨期权,Call Option)或卖出(看跌期权,Put Option)标的资产的权利,而非义务。本书将详细解析期权的买卖双方视角,以及“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时间价值”(Time Value)的概念。 互换(Swaps): 双方同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按照预定规则交换现金流的合约。最常见的包括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和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s),我们将通过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帮助企业管理利率和汇率风险。 差价合约(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s): 一种允许交易者推测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衍生品,而无需实际拥有该资产。我们将重点分析其杠杆特性以及潜在的高风险。 其他衍生品: 简要介绍结构化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 CDS)等更为复杂的衍生品,并阐述它们的设计初衷和潜在风险。 金融衍生品的历史演进 本书将追溯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简单的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s)到现代复杂的多样化产品。我们将探讨: 早期市场: 古老的农产品远期交易,以及交易所的出现如何促使标准化合约的发展。 20世纪的崛起: 期货交易所的建立,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成立,以及期权市场的规范化。 90年代至今的爆发式增长: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技术进步,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产品日益复杂,全球化交易成为常态。我们将分析这一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如风险管理需求、套利机会以及创新驱动。 第二部分:金融衍生品的潜在风险 杠杆效应与放大风险 这是金融衍生品最显著的风险特征之一。本书将通过具体的计算和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杠杆如何放大收益,但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同等甚至更大幅度地放大损失。我们将解释为什么即使是很小的市场波动,对于高杠杆的衍生品头寸也可能意味着灾难性的亏损,甚至导致投资者破产。 复杂性与不透明性 许多金融衍生品,尤其是结构化产品和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 OTC)的衍生品,其设计和定价逻辑极其复杂。本书将探讨这种复杂性如何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难以充分理解其风险敞口。我们将分析“黑箱”效应(Black Box Effect),即尽管产品被包装得非常精美,但其内在运作机制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捉摸的,这为潜在的操纵和风险积累提供了温床。 对手方风险(Counterparty Risk) 对于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其风险不仅仅来自于标的资产的波动,还来自于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如果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义务,那么即使市场走势对自己有利,投资者也可能蒙受损失。本书将探讨信用评级在评估对手方风险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如何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放大器。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某些衍生品可能交易不活跃,导致在需要平仓时难以找到买家,或者不得不以非常不利的价格成交。本书将分析在市场恐慌时,许多原本看似流动的衍生品市场会迅速干涸,从而加剧市场的抛售压力。 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 本书将重点分析金融衍生品如何成为系统性风险的催化剂和放大器。我们将探讨: 关联性风险: 当许多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相似的衍生品头寸,且这些头寸的风险敞口高度相关时,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这种共振效应可能迅速蔓延,引发连锁反应。 传染效应: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可能迅速传导至实体经济,影响信贷市场、投资以及消费者信心。 监管套利与道德风险: 金融创新往往超前于监管,这为机构规避监管、承担过高风险提供了空间。本书将探讨监管真空地带如何助长风险的累积。 第三部分: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品阴影 历史案例深度解析 本书将选取历史上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例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详细剖析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信用衍生品(如MBS、CDO、CDS)是如何成为引爆危机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还原危机的发生过程,分析各个参与方(银行、投资机构、评级机构、监管者)的失误,以及衍生品在其中扮演的“毒瘤”角色。 其他历史事件: 简要回顾其他因衍生品而引发或加剧的金融动荡,例如某些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货币衍生品操作,或特定市场的资产泡沫破裂。 衍生品市场的“黑天鹅”事件 我们将探讨那些突发且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它们往往是由市场预料之外的因素触发,而衍生品则迅速放大了这些冲击。例如,突发的政治事件、技术故障、或某个大型金融机构的突然倒闭,都可能在衍生品市场引发剧烈反应。 第四部分:应对与展望 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挑战 本书将讨论当前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在管理衍生品风险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提高透明度: 如何让衍生品市场更加透明,让参与者更容易理解风险。 加强监管: 监管者如何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有效约束过度冒险的行为。 衍生品中央清算(Central Clearing): 分析中央清算机构在降低对手方风险方面的作用。 审慎监管: 如何通过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等工具来防范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的警示与智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本书将提供宝贵的警示: 理解你的风险: 在接触任何金融产品之前,都要充分理解其风险,尤其是衍生品。 避免过度投机: 认识到衍生品的高风险特性,不轻易进行高杠杆交易。 多元化投资: 分散风险,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持续学习: 金融市场不断变化,保持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 未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本书将展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新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可能对衍生品市场带来的变革,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更稳健、更安全的金融衍生品体系。 结论: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并非旨在恐吓读者,而是希望通过详实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帮助读者建立对金融衍生品的正确认知。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潜在风险,并学会如何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是每一个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个体与机构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本书旨在成为读者理解这一复杂金融领域的一盏明灯,帮助我们在不断变幻的金融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金融市场的新视角!我一直对那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感到好奇,但又不敢轻易深入,总觉得离自己太遥远。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它们的影响力如此之广,触及的不仅仅是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甚至可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悄然发生作用。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并没有枯燥地堆砌数据和理论,而是用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一点点剥开,让我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又会在怎样的条件下演变成一场“大崩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梳理,那些曾经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在作者的叙述下变得清晰而有逻辑,让我不由自主地跟着情节紧张起来,仿佛身临其境。而且,作者还很细致地分析了那些导致崩盘的“导火索”,让我对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金融世界一无所知的小白,至少在面对一些金融新闻时,能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迷茫。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信息,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学会用更审慎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光鲜亮丽的金融工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一直以来,我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对那些复杂的衍生品,比如期权、期货、互换等等,只知道大概有个概念,但具体怎么玩,又有什么潜在的风险,我是一窍不通的。这本书就像一本“金融衍生品启蒙手册”,但又远超于此,它不仅仅是介绍,更是对“大崩盘”这一现象的深度剖析。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让我看到了金融衍生品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毁灭性后果,那种触目惊心的细节,让我不禁脊背发凉。书中对于风险控制的探讨也相当到位,让我意识到,任何工具,无论多么巧妙,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带来的潜在收益,更应该警惕它可能引发的巨大风险。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金融危机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导致崩盘的深层原因却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有沉浸感,仿佛在跟随作者一起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彻底颠覆了之前对金融衍生品的认知。以前总觉得那些东西是高高在上的,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们的触角无处不在,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之大,简直超乎想象。作者对于“大崩盘”的描述,细致入微,抽丝剥茧,让我看到了金融衍生品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仿佛一部扣人心弦的金融惊悚片。但是,这本书又不仅仅止于讲述危机,它还深入探讨了导致危机的深层原因,以及那些可以用来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方法。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金融领域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学会了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更加关注风险的本质。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于金融小白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而且作者的观点非常独到,常常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又“茅塞顿开”。作为一个对金融衍生品一直抱有好奇但又敬而远之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让我真正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可能导致“大崩盘”的书。而这本《正版现货 大崩盘:金融衍生品的灾难》,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的叙述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退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金融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上那些著名金融危机的案例剖析,那些曾经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金融事件,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形象,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跌宕起伏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金融衍生品潜在的巨大风险,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它们是如何从“魔术”变成“灾难”。读完这本书,我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涨跌的门外汉,而是能够对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个对经济金融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的普通读者,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市场巨变的事件,总能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金融衍生品灾难”这一主题的探索欲望。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更是在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将那些复杂的金融概念和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梭于金融世界的迷宫,一点点揭开那些隐藏在光鲜数字背后的秘密。我被书中对“大崩盘”成因的剖析深深吸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被放大,最终汇聚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一个人或某个机构,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剖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衍生品本身的特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这本书让我对金融衍生品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从畏惧到警醒,其带来的认知冲击是巨大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