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象之惊世预言 浣尘子 9787550250659

异象之惊世预言 浣尘子 978755025065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浣尘子 著
图书标签:
  • 预言
  • 玄幻
  • 奇幻
  • 历史
  • 武侠
  • 东方玄幻
  • 架空历史
  • 异能
  • 冒险
  • 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0659
商品编码:29512598450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异象之惊世预言

定价:18.0元

作者:浣尘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0250659

字数:1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一:这不是一部科幻预言小说,但它比小说更奇幻。
  从秦始皇到拿破仑,古人的命运总是与预言有斩不断的联系,预言家热衷于预测他们的政治生涯、爱情婚姻,这些究竟是惊人的巧合,还是后人的杜撰,一切要由你来判断。
  推荐二:物美价廉,携带方便。
  小开本,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双色插图,装帧精美,版式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


内容提要


对于人类而言,未来的未知和神秘永远不会褪色,对于真相探求的渴望造就了古往今来的一大批“先知”和预言。历史从不缺少预言和传说,关于人类未来的去向也一直猜测不断。那些行走在人间的“先知”真的是代天言意吗?那些流传在民间的谶语真的如实发生了吗?2012玛雅人的末世传说真的会一一应验吗……《异象之惊世预言》力求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从预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产生条件入手,深入解析了各种不同的预言形式及其终结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未来世界。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潘多拉之盒的诞生
  古
  人想要风调雨顺,生活太平,就会向上天祷告,于是各个民族便有了祭祀天地和众神的仪式。当祭祀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司便成为沟通神明和人之间的使者。于是祭司便有了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他们不仅能向人间传达神明的旨意,还能传达神明对人类的警示,这种警示就是预言的雏形。古希腊神话中关于潘多拉之盒的传说就是典型的预言。
  一切从何而来
  在希腊神话中,天神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的肉体,并成为人类的导师,将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技能都无私地传授给人类。作为三界主宰的宙斯却拒绝给予人类走向文明所需的后一件礼物——火。不得已,普罗米修斯只得将火种从天上盗下凡间。火不仅让人类吃上了熟热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类智慧的力量。
  自从有了火之后,人间到处生机盎然,而且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爱戴甚至超过了对宙斯的敬畏。于是宙斯命工艺水平极高的火神赫尔托斯造了一尊美女石像;雅典娜用魔法赋予了石像生命,并为她披上了美丽的白衣裙,蒙上面纱,头上戴上花环,束上金发带;神使赫尔墨斯将语言传授给石像;爱神维纳斯给了石像千种诱人的魅力。后,宙斯将石像美女命名为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将一个盒子交给她,这个盒子里收藏了众多天神放进去的祸害。
  婀娜多姿的潘多拉受宙斯之命来到人间,双手捧着盒子径直走到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的面前说:“这是宙斯赐给您的礼物,请收下。”在此之前,谨慎的普罗米修斯曾警告过弟弟:“不要接受奥林匹斯山上宙斯的礼物,以免人类遭到灾难。”但是在潘多拉迷人身姿的诱惑下,埃庇米修斯早已将哥哥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竟然接受了盒子。就在埃庇米修斯的手刚刚碰到盒子的时候,潘多拉突然打开了盒子盖,一瞬间,无数祸害像黑烟一样从盒子里跑出来,蔓延到整个世界。而当一位善良的天神放在盒子底的“希望”要飞出来的时候,潘多拉却迅速盖上了盖子,将“希望”留在了盒子里。从此,人间充满各种祸患,人类陷入了巨大的苦难之中。
  后来,潘多拉之盒就成了不幸事物的代名词。众神放进盒子里的祸害象征的就是一个个预言,潘多拉是让预言实现的人,埃庇米修斯接受宙斯的礼物则是预言实现的时间和条件,而明确出现的预言则是普罗米修斯对弟弟埃庇米修斯的警告。
  它,就在你身边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主宰世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称这种力量为天意,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则认为这种力量来自所信仰的神明。某些时候,人们认为这种力量也有人情味儿的一面,它会警示和预言人类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在古代,有些人声称能解读这种神秘力量,这类人一般是祭司、巫师、卜者、相士、占星师、风水师、宗教神职人员及信徒、预言家、诗人等,此外还有一些才略超凡的人也多少拥有一点儿这种神秘的力量,即便他们本人多半不予承认,这类人的身份则以政治家和科学家为主。
  由此,预言可以分为非理性预言和理性预言两种。非理性预言主要由祭司、巫师、卜者、相士、占星师、风水师、宗教神职人员及其信徒、预言家、诗人等人来讲,这类预言多半很隐晦,不仅以预言的形式出现,还以谶语、咒语和占卜卦象等形式出现;理性预言则主要由政治家和科学家来讲,这类预言一般说得比较直白,很少有艰涩难懂的含义。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对当今社会依然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四大古文明:亚洲的华夏文明、非洲的埃及文明、欧洲的希腊文明及美洲的玛雅文明。数千年来,这四大文明都曾产生过无数的预言,而且很多预言都成为促进其所从属的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而这四大文明中那些将在未来得到验证的沉睡着的预言依然在影响着当今人类的生活。比如产生自华夏文明的占卜书《易经》和预言书《推背图》,产生自埃及文明的法老咒语,脱胎自希腊文明的预言书《诸世纪》,破解自玛雅文明的诸多预言,这些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亦有无数人倾注心血研究这些可能对人类未来命运有大启示的预言。
  虽然神从来不曾存在,但众多预言得到了世人的共同见证,关于它,实在有太多难解之谜了。
  神秘的谶语
  谶
  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言,在古代中国,谶语的字面意思其实就是西方所说的预言。谶语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其深为痴迷。尤其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谶语更是权力斗争中力量惊人的撒手锏。西汉末年,谶语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小高峰,在王莽的主导下,竟然直接诞生了一个新学科——谶学!王莽就是借助由他授意的党徒炮制的谶语而“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伪皇帝的宝座。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谶语的创造者99%都是神秘的无名氏。在这些神秘的无名氏中,有的的确是世外高人,有的则是受了别有用心之辈指使的“”。那些假的谶语多半都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临时制造出来的,除了可以迷惑当时的老百姓之外,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过是一种博取政治资本和煽动人心的欺。但是另外一些和争权者没什么利益关系的谶语,其后的应验便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了。
  弧箕服,实亡周国
  周宣王(前827年~前781年在位)时期,西周都城忽然流行起一首童谣,童谣很简单,只有两句——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所谓檿弧,就是檿桑树做的弓箭;箕服,就是箕木做成的弓箭袋。这两句童谣的意思是拥有檿桑树做的弓箭和箕木箭袋的人就是灭亡周国的人。
  周宣王听到这首童谣后大为震惊,立刻派出密探侦察。果然,密探发现有对夫妇在街边卖檿桑树做的弓箭和箕木箭袋。周宣王获报后,立即下旨捉拿这对夫妇。这对夫妇赶紧逃命,在逃亡途中的一天夜里,夫妇俩突然听到不断有婴儿啼哭声传来,循声找去,就在路边野草丛中发现了一个可怜的弃婴。夫妇俩心生恻隐,便将弃婴抱了起来,继续上路,一直逃到了偏僻的褒国(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十几年过去了,弃婴已经出落成一位美艳动人的少女,名曰褒姒。
  周宣王去世后,其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派兵征伐褒国,褒国兵败,遂向幽王献上倾国美人褒姒和大批财宝乞降,幽王欣然笑纳,退兵。褒姒初进宫后,过了一段“冷宫”似的日子,偶然的一个机会,才被幽王发现她这位冷美人。幽王当即为其美貌所迷,专宠褒姒,不久生下儿子伯服。
  为博冷美人褒姒一笑,幽王不惜屡次“烽火戏诸侯”,导致天下诸侯对周王室失去信任。幽王接着又一意孤行,废黜王后申氏及其所生之太子宜臼,以褒姒代之为王后,伯服代之为太子。幽王的这种倒行逆施激怒了申王后的父亲、申国的国君申侯,申侯联合犬戎,于公元前771年对西周发动了突然进攻,都城镐京(今西安长安区西北)被攻陷。幽王带着褒姒仓皇出逃,结果被追杀于骊山之下,褒姒及王宫财宝尽数被犬戎劫掠而去。西周宣告灭亡。
  到这时,恐怕人们才又重新想起周宣王时流传的那首童谣,不过那时谁都不会想到,原来灭亡周国的并不是卖“檿弧箕服”的那对夫妇,而是那对夫妇收养的孤婴!“檿弧箕服”并不是周宣王一直追寻的“答案”,而是解开“答案”的钥匙。终,因为无人发现这个秘密,“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汴二杭三闽四广,逢崖则止
  陈希夷是北宋初年的道家隐士,学识渊博,誉满天下,世称“希夷先生”,善于相骨,并且能预知未来。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陈希夷的大名,曾想任陈希夷为大臣,但他不愿再入红尘,宋太祖于是尊重他的选择,并将华山赐给他作为清修之地。
  有一次,宋太祖去找陈希夷深谈,就问到了大宋王朝的气数这个敏感问题,陈希夷便说了两句谶语作为回答。其一是“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其二是“逢崖则止”,宋太祖对这两句充满玄机的回答充满疑问,但他知道即使向陈希夷追根究底,陈希夷也是绝不会吐露半字“天机”的。
  其时,北宋正在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宋太祖根本无暇研究陈希夷说的那两句预言大宋国运的话。随着989年一百多岁的希夷先生驾鹤仙游而去,他那两句谶语便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但是历史的演变一直为那两句谶语做着验证。
  所谓“一汴”,是指大宋先以汴梁为都城。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后周而代之,建立大宋,以汴梁为都城。
  所谓“二杭”,是指大宋的第二个都城是杭州。1127年,金国挥师南下,攻陷大宋都城汴梁,虏徽、钦二帝北去。康王赵构在大臣的支持下在南京称帝,建立南宋,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
  所谓“三闽”,是指大宋第三个统治中心在闽,即福建。1276年,蒙古大军攻陷临安,年仅5岁的宋恭宗成为俘虏。陆秀夫、文天祥等大臣保护宋恭宗的两个兄弟赵和赵逃出临安,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赵登基,以福州为统治中心,收拢百姓和义士继续对抗蒙古大军。
  所谓“四广”,是指大宋的第四个统治中心在广东。1278年,在蒙古大军的猛烈进攻之下,福建失守,宋端宗赵昰在惊恐中病死。陆秀夫等大臣保护赵逃到广东,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拥立赵称帝。
  而所谓“逢崖则止”,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赵氏政权的灭亡是和“崖”这个字所隐藏的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在之前,人们当然不知道这个“崖”到底是人名,还是地名,是年号,还是事物名,或是别的什么和“崖”相关的东西。但是当历史的快车开到了1279年时,恐怕只要还记得希夷先生这句谶语的人,就都已经明白了那个“崖”到底指的是什么了。这时,蒙古大军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占据中原及大江南北,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元,宋朝的灭亡已经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而再无后路可退的厓山便是赵氏政权无可选择的终葬送之地。宋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宋两军进行了后一次决战——厓山海战。二月宋军战败。陆秀夫悲愤地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从悬崖上纵身跳入大海,英勇殉国。
  至此,陈希夷当初对宋太祖说的两句谶语完全应验。
  死于谶语的诗人
  历史上曾有多位诗人的死是和谶语有神秘关系的。不过这些谶语不是神秘的世外高人说的,而都是诗人自己的率性直言——出自他们的诗作。人们把这类奇特的谶语称作“诗谶”。
  孟昶
  五代末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很有才情。964年除夕那天,孟昶想在自己寝宫的门口挂上两块写上佳句的桃木板,于是他命大学士辛寅逊题写佳句。可是辛寅逊题写完后,孟昶一看,不甚满意,于是自己题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除夕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一年,也就是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军进攻后蜀,孟昶打开成都城门,向宋军投降。随即,宋太祖下令将孟昶及其族人押送到汴梁,任命大臣吕余庆为知成都府事,镇守成都。应验了“新年纳余庆”这一句。
  孟昶到了汴梁后,终于知道,原来这世上还真有个叫作“长春”的佳节,这个长春节就是宋太祖的生日,每年的二月十六日。这时,他回忆起自己除夕时题的那两句诗,是不是哭笑不得呢?
  宋徽宗
  孟昶若泉下有灵,知道赵家皇族也出了一位像自己这么荒唐的皇帝,大概就能稍感安慰了。这位很像孟昶的赵家皇帝就是宋徽宗,两人不仅在享乐和沉湎方面很像,在乐极的状态下不经意写诗预言自己命运这方面也很相似。
  宣和元年(1119),道德院里忽然生出一棵金芝,一众谄媚大臣均视为盛世祥兆,以蔡京为首的奸臣纷纷作诗赞美。宋徽宗也来到蔡京家与一众大臣欢宴,并即兴赋诗与蔡京唱和。宋徽宗作的诗叫“咏金芝”:“道德方今喜迭兴,万邦从化本天成。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
  这首诗,宋徽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如今我大宋的祥和兴盛将要再上一层楼,真是可喜;天下万邦都顺从天命,归于我大宋的教化;金芝盛开便是预示一切的祥兆,不等春风吹来,这祥兆便迫不及待地降临了。
  可惜冥冥中自有天意,历史对这首诗的诠释远比宋徽宗的本意要雄浑得多。我们先不解释历史对这首诗的诠释,先看看写完这首诗后,金芝真的为大宋带来了祥瑞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宋徽宗在位25年,共使用了五个年号,宣和是他当皇帝的后一个年号。宣和年间,宋徽宗的昏聩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奸佞只手遮天。宣和四年(1122),宋徽宗联合金国进攻大宋的宿敌辽国,收回了中原王朝失去了数百年之久的战略重地燕云十六州。这一重大胜利似乎应验了金芝所预示的祥瑞,但是这祥瑞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金国在灭掉辽国后,大举南下进攻大宋,宋军接连大败,宋徽宗赶紧派人求和,无论多么屈辱的求和条件他都一律照准。宋徽宗不想自己承担骂名,于是在宣和七年(1125)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宋钦宗。但是金人已经看透了腐朽的大宋和之前被灭掉的辽国没有什么区别,遂决定一举吞掉大宋,统一天下。靖康元年(1126),金军分两路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于靖康二年(1127)一月九日,攻陷大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随后,父子二人被金人扒去龙袍打入囚车,押解北去。北宋灭亡。
  到这时,我们再来看宋徽宗的那首《咏金芝》,就会发现历史对这首诗的诠释要远比宋徽宗的本意更具有写实风格。历史对这首诗的诠释是:朝代更迭的演变又将开始了,着实可喜;天下万邦都要服从这种上天的安排;肯定是金国皇帝要来入主中原;不等春风吹来,预示这一切的吉兆就降临了。
  汴梁城陷于一月九日,果然是春风还没有吹来的时候,宋徽宗父子就成了俘虏,金国皇帝就成了中原之主。
  崔曙
  崔曙是唐代大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状元及第。
  崔曙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作《奉试明堂火珠》,唐玄宗读后都大为叹赏。其中有两句是: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没想到没等才华大放异彩,崔曙中状元的第二年便病故,留下一名唤星星的女儿,应验了“曙后一星孤”这句诗。
  建文帝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皇太孙朱允炆作诗咏月。朱允炆才思敏捷,很快吟成一首佳作,其中有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这两句的确很写意,很有意境美。
  建文帝朱允登基后,因为对削藩问题操之过急而引起了燕王朱棣的“靖难”,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攻陷金陵,抢去皇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盛传是从密道逃出皇宫,隐藏行迹入了江湖,成了和尚。其结局和当初他作的那首咏月诗中的两句诗意一般无二。
  郁达夫
  1935年,郁达夫寓居在杭州“风雨茅庐”,40岁的他写诗言志道:卜筑东门事偶然,种瓜敢咏应龙篇?但求饭饱牛衣暖,苟活人间再十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辗转香港和南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新加坡沦陷后又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9月,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果然应验了“苟活人间再十年”这一句。不同的是,郁达夫这十年并不是“苟活”,而是轰轰烈烈地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忍辱负重地奋斗了十年。

  ……

序言


说起预言,也许你会立即想到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之前,关于玛雅末日预言的说法蔓延全球。有人声称,玛雅人的历法在这一天终结,太阳在这一天落下地平线后,永远也不会再升起来。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讲述的就是玛雅预言实现了。影片中,末日情景无比逼真,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整个世界都成了。
  一些人认定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然而事实是:2012年12月22日早晨,人们如往常一样又迎来了黎明,生活一切照旧,2012末日预言落空了。
  一直以来,人们都热衷于窥视未来,预言末日,大量灾难电影一次次虚构了地球毁灭的情景。《后天》中,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巨变,重现的冰川时代将考验人类在极限温度下的生存能力。《太阳浩劫》将时间推进到2057年,人类试图用核重新点燃奄奄一息的太阳,以拯救地球。
  其实预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人类历史上随处可见预言的身影,而且它不仅仅与末世说联系在一起。传说唐朝术数大家袁天罡在武则天还只是个孩童时就预言了她耀眼的一生。一个生活在保加利亚乡村的盲眼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却预言了包括英国戴安娜王妃逝世在内的一系列事件。罗马暴君尼禄丧心病狂得连自己的母亲都,而这据说在他出生时就已经被预言。
  时至今日,许多科学家对世界和宇宙的推测、猜想也属于预言的一种。
  末世恐慌完全没有必要,但关于预言的话题将永远继续下去。


《星河织梦:遗落的星语》 作者: 灵犀 ISBN: 9787550250659 简介: 在这片无垠的星海之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当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陨落,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亦是一个崭新纪元的开启。无数个世纪以来,星辰的轨迹被精确地记录,星象的变化被细致地解读,而那些隐藏在繁星深处的秘密,则如同尘封的古籍,等待着有缘人去翻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亚的年轻星语者。她生长在一个遥远的边陲小镇,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她能“听见”星辰的低语,能“看见”星轨中蕴含的命运轨迹。然而,这份天赋并未给她带来荣耀,反而让她被视为异类,饱受排挤。直到有一天,一股神秘的黑暗力量开始侵蚀星辰的光辉,天空中的星象变得混乱不堪,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即将来临。 艾莉亚深知,这是传说中“星辰之殇”的征兆。她必须离开熟悉的一切,踏上一段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旅程,去寻找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答案。她的旅途并非孤单,沿途,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是被命运选中,或是被黑暗吞噬,又或是怀揣着各自的秘密。 有一位沉默寡言的剑客,他的眼神中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他手中的剑斩破黑暗。他似乎与星辰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次拔剑,都仿佛与夜空中的光芒共鸣。 还有一位博学的学者,他对古老的星象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所掌握的知识,是解开星辰之谜的关键。他曾是一名星辰祭司,却因一场变故而隐居,他的记忆中,或许隐藏着关于这场灾难的线索,以及如何平息星辰怒火的方法。 更有来自遥远国度的神秘舞者,她的舞姿轻盈而充满力量,每一步都仿佛在描绘星辰的轨迹。她拥有能够操控元素的力量,她的出现,为艾莉亚的旅途增添了许多不可思议的色彩。她的歌声,能够安抚焦躁的星灵,她的舞蹈,能够连接遥远的星辰。 随着旅途的深入,艾莉亚逐渐发现,这场星辰之殇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场古老的阴谋。一股来自宇宙深处的邪恶势力,试图吞噬星辰的光芒,将整个宇宙拖入永恒的黑暗。而艾莉亚,似乎是这场命运之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她的星语天赋,并非只是简单的预知,而是与星辰本身的力量息息相关。 为了阻止这场浩劫,艾莉亚和她的伙伴们必须穿越危机四伏的星域,闯过黑暗势力设下的重重关卡。他们将面对吞噬星光的巨兽,在失落的星系中寻找被遗忘的神器,甚至要潜入黑暗势力的核心,与其最强大的领袖进行殊死搏斗。 旅途中,艾莉亚不仅要对抗外在的敌人,还要面对内心的挣扎。她曾因天赋而备受孤立,也曾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在一次又一次的绝境中,是伙伴们的信任与支持,是她对星辰的敬畏与热爱,支撑着她继续前行。她开始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源于孤傲,而是源于连接与羁绊。 她将如何解读星辰传递的最后预言?她能否找到传说中的“星辰之心”,唤醒沉睡的力量?她又将如何面对那个企图将宇宙拖入黑暗的邪恶存在? 《星河织梦:遗落的星语》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星辰与预言的史诗,更是一曲关于成长、勇气与希望的赞歌。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浩瀚的星海,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幻冒险,感悟生命中最深刻的意义。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可能是命运的织梦者,用自己的力量,去编织属于星辰,也属于我们自己的,璀璨的未来。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宏大的宇宙观,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巧妙地将科幻、奇幻与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悬念与惊喜,每一次的转折都扣人心弦。无论您是热爱星空、钟情冒险,还是渴望在故事中找到共鸣,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启迪。 准备好,跟随艾莉亚的脚步,一同去探索那片由星光与梦想交织而成的未知领域吧!因为,当最亮的星辰陨落之时,最动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话说,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让我真正沉浸其中、引人深思的书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异象之惊世预言”这本书,书名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异象”这两个字,总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惊世预言”更是将这份神秘推向了极致,预示着一种足以震撼世界的真相。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挑战常规、揭示事物本质的作品情有独钟,所以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作者“浣尘子”,这个名字给我一种文人墨客的感觉,又似乎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通透。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发现这些“异象”的?这些“预言”又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或观察得出的?是科学的分析,还是哲学的洞见,亦或是某种超乎寻常的直觉?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开阔眼界、启发思考的书籍,而“异象之惊世预言”听起来就具备这样的潜力。它或许能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规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能带来怎样一场思想的“惊世”之旅。

评分

“异象之惊世预言”这本书,我大概是在几个月前偶然在书店的书架上瞥见的,当时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异象”这两个字,总让人联想到一些超乎寻常、匪夷所思的事件,而“惊世预言”更是将这种神秘感推向了极致,仿佛里面藏着能颠覆我们认知、撼动世界的秘密。我一直是个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尤其喜欢那些带点哲学思考、又或者能引人深思的题材。当时我摸了摸书的封面,触感还挺舒服的,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就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我当时手里正好有空,就随手翻了几页,大概浏览了一下目录和开篇的几章。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作者“浣尘子”这个名字,我之前也曾隐约听过,好像是在某个读书论坛上有人提起过,似乎是一位在某些领域颇有建树、又带点神秘色彩的作者。这次能在书店看到他的新作,自然勾起了我深入了解的兴趣。我对这种带有预言性质的书籍一直抱有复杂的态度,既希望它们能揭示一些未知的真相,又担心其中充斥着故弄玄虚的成分。但“惊世”这个词,又似乎暗示着其内容的重要性与震撼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预言,能达到“惊世”的程度。从装帧上看,这本书显得相当有分量,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认真和专业的气质,这让我对内容的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找一本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书,那种能够颠覆我对某些既有认知的作品。偶然间,我听朋友提到了“异象之惊世预言”这本书,而且还给了我书号9787550250659。光听书名,我就觉得相当有意思。“异象”这个词,总是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寻常、甚至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现象,而“惊世预言”更是直接点明了其内容的震撼性与重要性。我脑海里会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比如它可能是在揭示某种宇宙规律,或者是在解读历史发展的深层脉络,甚至是对人类未来走向的警示。我一向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我思考、让我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作品。作者“浣尘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好奇他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去洞察和解读这些“异象”和“预言”的。我并不期待它能给我直接的答案,而是希望它能引导我去思考,去质疑,去发现新的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我对世界的认知产生新的觉醒。

评分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异象之惊世预言”这本书,是在一次朋友的推荐下。当时他对这本书的描述相当夸张,说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一度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我对这类题材本就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就半信半疑地去了解了一下。从朋友那里得知作者是“浣尘子”,并且书号是9787550250659,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确实有这本书。我对“异象”的理解,通常是指那些不寻常的、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现象,而“惊世预言”则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是现象,更是对未来的某种预示,而且这种预示的级别,已经达到了足以让世人震惊的程度。我脑海里immediately会联想到一些历史上的预言,比如诺查丹玛斯的预言,那些东西总是带着一种玄妙而又令人不安的力量。我特别好奇,“浣尘子”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或者凭借什么样的洞察力,能够写出这样一部“惊世”的预言?这本书的切入点会是什么?是宏大的历史叙事?还是微观的个人命运?亦或是某种宇宙法则的揭示?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喜欢那种能够挑战我既有认知,促使我去思考、去质疑的作品,而“异象之惊世预言”听起来就具备这样的潜力。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发现的。当时我正好在寻找一些能够带来不同视角的书籍,对于一些突破常规、引发深思的作品情有独钟。当我的目光扫过“异象之惊世预言”这个书名时,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便油然而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直白或迎合,反而带有一种深邃的、引人探究的意味。“异象”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潜藏在日常之下的不寻常,而“惊世预言”更是将这种不寻常推向了极致,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巨变,或者揭示了某种不为人知的真相。我当时就觉得,如果这本书的内容真的能够达到“惊世”的程度,那它必然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智慧和见解。作者“浣尘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文人的清雅与神秘感,让人猜不透其背景和风格。书号9787550250659,我默默记下,以便之后查找。我一直相信,那些能够引发公众广泛讨论、甚至引起震撼的作品,往往都触及到了人类社会深层的焦虑、渴望或者某种集体潜意识。我迫切地想知道,“浣尘子”笔下的“异象”究竟是什么?这些“预言”又为何能够“惊世”?我期待的是一场智力与想象力的盛宴,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深度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