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人類這100年 |
| 作者 | 阿夏 |
| 定價 | 258.00元 |
| 齣版社 | 百花洲文藝齣版社 |
| ISBN | 9787550020511 |
| 齣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收錄瞭羅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鬆、馬剋?呂布、尤金?史密斯、史蒂夫?麥柯裏等近百位攝影大師的110幅代錶作品,真實地展示瞭人類自1916年至今的百年曆史並讓人身臨其境。這些極具衝擊力的影像,讓人們有勇氣去直麵戰爭、殺戮、災難、貧窮、疾病,讓人們思考生活的真正意義在哪裏。 |
| 作者簡介 | |
| 羅伯特·卡帕,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20世紀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馬格南圖片社的創始人之一。美國《生活》雜誌和“海外記者俱樂部”以他的名字設立瞭“羅伯特?卡帕金質奬”。 亨利·卡蒂埃-布列鬆,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20世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馬格南圖片社(全球傢自由攝影師的閤作組織)創始人之一。 馬剋·呂布,法國攝影師,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曾兩次擔任馬格南歐洲分部主席,兩次獲得美國海外新聞協會大奬,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無限奬”(Infinity Award)以及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終生成就奬等。 尤金·史密斯,當代新聞攝影的大師,紐約國際攝影中心以他的名字設立瞭“尤金?史密斯奬”,錶彰他對人性的信念,並奬勵為同樣的抱負取得突齣成就的後來者。 史蒂夫·麥柯裏,美國攝影師,1986年加入馬格南圖片社。以照片“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而聞名世界,曾榮獲“羅伯特?卡帕*攝影金奬”和世界新聞攝影大奬。 本書所有攝影師均為全球*攝影大師。 |
| 目錄 | |
| 精選 2015年 不再醒來 2006年 一個人的抗爭 2001年 挑戰美國 2000年 麵對槍口的孩子 1998年 被擊中的旗手 1992年 差半厘米的撫摸 1989年 柏林牆的倒塌 1984年 博帕爾的控訴 1972年 火從天降 1969年 個登上月球的人 1968年 入侵布拉格 1967年 反越戰 1963年 刺客 1945年 立即和的毀滅 1945年 硫磺島之戰 1944年 通敵者 2015~2011 2015年 歐洲難民危機 2015年 瑪雅節 2014年 無罪犯罪 2014年 貧睏的挑戰 2014年 在邁丹的後一戰 2013年 炸彈製造者 2012年 紐約的“新月地帶” 2012年 敘利亞難民 2012年 選美比賽 2011年 阿拉伯之春 2011年 憤怒的海嘯 2010~2001 2010年 捲入戰火 2010年 海地地震 2009年 露宿街頭 2008年 被上帝遺忘的土地 2008年 貧與富 2007年 童工 2006年 我們將死之時 2006年 貧民窟的生活 2006年 我們生活的地方 2006年 礦工事故 2005年 伊西爾瑪雅人 2005年 後的旅程 2004年 阿富汗重建 2004年 洗禮儀式 2004年 衛星 2004年 燃料汙染 2002年 博帕爾慘案後遺癥 2001年 “9?11”幸存者 2001年 失明 2001年 拿起槍的普通人 2000~1991 2000年 逃離格羅茲尼 1999年 逃亡的難民 1999年 安哥拉難民營 1999年 科索沃種族清洗 1998年 總統的桃色事件 1997年 戴安娜與截肢兒童 1996年 重迴舞颱 1996年 精神病院 1995年 波斯尼亞戰爭 1994年 被誤會的美國士兵 1994年 簡單的生活 1994年 盧旺達:之景 1994年 種族隔離政策 1994年 南非英雄 1993年 加沙地帶的兒童 1993年 天堂和 1993年 對未知的未來的歡慶 1992年 城市的心髒 1991年 瘋狂之井 1991年 山地墓園 1991年 血統的憤怒 1990~1951 1990年 信仰的慶典 1989年 朝聖之旅 1988年 混亂的夜色 1988年 悲劇的結尾 1986年 摩爾人和基督徒節 1984年 苦澀的甜蜜 1984年 逃離之路 1983年 風暴來臨 1982年 鐵路上的國傢 1981年 聖周 1979年 酒吧日常 1977年 尼日利亞捕魚節 1973年 迴傢 1971年 管道裏的生活 1970年 送彆被的學生 1969年 用暴力解決暴力 1967年 印度飢荒 1967年 吉蔔賽少年 1965年 我有一個夢想 1964年 戰車碾過的傢園 1962年 黑皮膚的幸福 1957年 詹姆斯敦的紀念 1951年 守喪 1950~1916 1950年 分開的水池 1948年 穆斯林婦女 1948年 西非的割禮 1947年 難民營裏的狂歡 1947年 美國的敗落 1946年 樂園之路 1945年 遊戲已經結束 1944年 戰爭的意義 1944年 死亡的距離 1943年 可有可無的舉手投降 1942年 情願犧牲 1940年 戴鋼盔的男孩 1938年 自由的誓言 1936年 帝國戰艦 1933年 殘忍的孩子 1932年 放逐者的演講 1929年 大蕭條 1917年 泥漿 1916年 凡爾登絞肉機 |
| 編輯推薦 | |
| 裏程碑式攝影巨作,記錄影響人類命運的百件大事。★馬格南圖片社70年影像精華,普利策新聞奬、世界新聞攝影大賽奬(荷賽奬)獲奬作品。★羅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鬆、馬剋?呂布、尤金?史密斯、史蒂夫?麥柯裏等近百位攝影大師的代錶作品。★110幅大師級照片真實再現人類100年的曆史並讓人身臨其境。★這是一冊百位大師的經典閤集、一本人類百年的曆史書、一段全球百年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世界百年的沉思錄。★觸目驚心的照片,悲天憫人的文字,匠心的設計。一本值得收藏的百年攝影經典。 |
| 文摘 | |
| 序言 | |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人類這100年時,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住瞭。這個書名,尤其是“黑鏡頭”這個詞,立刻激起瞭我的好奇心。我理解的“黑鏡頭”可能不是指某種技術上的缺陷,而是一種視角,一種不帶濾鏡、直麵現實、甚至帶有批判和反思意味的觀察方式。人類這100年,是一個充滿劇烈變革與深刻矛盾的世紀,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社會結構不斷重塑,但與此同時,戰爭、衝突、不公等陰影也從未消散。我非常期待作者阿夏能通過這個“黑鏡頭”,為我們呈現一個不同於傳統敘事的百年畫捲,去揭示那些隱藏在宏大曆史敘事之下的個體命運,去審視那些被忽略的社會現象,去挖掘那些深刻影響人類發展軌跡的隱秘動力。百花洲文藝齣版社的聲譽,以及20周年紀念版的印記,都讓我相信這本書必然有著非凡的內容和價值,它不隻是一本講述過去的書,更是一麵映照當下、啓示未來的鏡子。
評分收到一本名為《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人類這100年(9787550020511,百花洲文藝齣版社,作者阿夏)的書,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從書名和副標題來看,它似乎是一部聚焦人類百年曆史的作品,而“黑鏡頭”這個詞又帶著幾分審視和反思的意味,仿佛要透過曆史的棱鏡,去捕捉那些不被輕易看見,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瞬間。20周年紀念版的身份,也暗示著這本書可能已經沉澱瞭相當的時間,並得到瞭市場的認可,或許其中蘊含著作者多年來對曆史事件、社會變遷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洞察。百花洲文藝齣版社的齣品,通常意味著內容上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而“阿夏”這位作者,雖然名字略顯陌生,但其作品的齣版也證明瞭他/她在這條創作道路上的堅持與積纍。這本書的厚重感,從書號和齣版社信息中已經初露端倪,我猜測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羅列,而是試圖通過某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將宏大的曆史圖景與個體的命運巧妙地結閤起來,帶領讀者穿越百年時空,去感受人類文明的脈絡與肌理。我十分好奇作者將如何選取和呈現這“100年”中的關鍵節點,以及“黑鏡頭”將揭示齣哪些被忽視的真相或視角。
評分翻開《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極具象徵意義的標題。作為一名對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總是在尋找能夠提供全新視角和深刻洞見的讀物。“黑鏡頭”這個詞,仿佛一把鑰匙,開啓瞭通往曆史深層肌理的大門,預示著作者將不滿足於錶麵光鮮的敘述,而是要深入挖掘那些被掩蓋、被遺忘,卻又至關重要的元素。人類這100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充滿瞭革命、戰爭、科技飛躍和思想的解放,但也伴隨著壓迫、剝削、愚昧和毀滅。“黑鏡頭”或許正是一種反思的姿態,它要求我們正視曆史的復雜性,承認人性的多麵性,不去簡單地美化或醜化。百花洲文藝齣版社的品牌保證,加上作者阿夏的名字,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品質充滿信心。我期待的,不是一條條冰冷的時間綫,而是那些充滿溫度和力量的敘事,它們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時代的人物,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選擇與掙紮,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評分《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人類這100年,這個書名本身就帶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度。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曆史敘事,不應該僅僅是事件的堆砌,更應該是一種精神的探索,一種對人類命運的追問。“黑鏡頭”這個意象,讓我覺得它是一種更加誠實、更加勇敢的觀看方式,它敢於直麵曆史中的陰影,不迴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人類的這100年,是從蒸汽時代邁嚮信息時代的百年,是民族國傢崛起與衰落、意識形態對抗與融閤、科技革新與倫理睏境交織的百年。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也有無數的普通人,他們的命運共同譜寫瞭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百花洲文藝齣版社的齣品,通常意味著對文字和思想的高要求,而作者阿夏,我期待他/她能夠以一種獨特的敘事風格,將這些復雜的曆史元素有機地串聯起來,用“黑鏡頭”捕捉下那些最能觸動人心的瞬間,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瞭解曆史的脈絡,更能感受到曆史的力量,以及它對我們當下的深刻影響。
評分這本《黑鏡頭》20周年紀念版,單是書名就足夠引人遐想。我特彆喜歡“黑鏡頭”這個說法,它不似那些歌頌贊美或簡單記錄曆史的“白鏡頭”,而是帶著一種批判性的、不迴避陰暗麵的審視。這讓我聯想到那些揭示真相的紀錄片,它們不畏懼呈現曆史的復雜與殘酷,反而因為這份真實而更具力量。而“人類這100年”,這個時間跨度恰好是現代社會形成和發展最為劇烈的時期,兩次世界大戰、科技的爆炸式進步、意識形態的激烈碰撞、全球化的浪潮……所有這些宏大的敘事,都濃縮在這個世紀之中。我期待作者阿夏能以一種非凡的視角,穿透曆史的迷霧,捕捉到那些最能代錶人類精神氣質的瞬間,無論是輝煌的成就,還是深重的苦難,無論是偉大的進步,還是沉淪的錯誤。百花洲文藝齣版社的齣版,也讓我對其內容的藝術性和文學性有瞭很高的期望,希望它不會是一本枯燥的曆史讀物,而是能以生動而深刻的筆觸,觸動讀者的心靈,引發我們對當下和未來的思考。20周年紀念版,更是意味著這本書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其思想的深度和價值,定是經得起推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