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现代通信概论
定价:45.00元
作者:何方白,蒋青,范馨月,曹建玲,庄陵,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52503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通信概论》从通信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通信各类系统及网络的组成、结构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数字通信、现代信息交换、光纤传输、短波与超短波通信、数字微波与数字卫星通信、数字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及宽带接入等系统与技术,并力求反映现代通信的*内容。《现代通信概论》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叙述深入浅出,每章有基本内容的总结,并配有习题,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现代通信概论》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管理等专业及其他基于通信特色的各类专业本科学生现代通信概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专科生、科技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章 概论
1.1 通信概述
1.1.1 通信基本概念
1.1.2 通信系统模型与分类
1.1.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2 通信信道与噪声
1.2.1 通信信道分类与传输特性
1.2.2 信道中的噪声
1.2.3 信道容量基本概念
1.3 通信网基本概念
1.3.1 通信网的构成
1.3.2 通信网的分类
1.3.3 通信网的三大支撑网络
1.4 现代通信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
1.4.1 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
1.4.2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与模型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数字通信系统及技术
2.1 概述
2.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1.2 数字终端
2.2 信源数字化技术
2.2.1 语音信号数字化及编码技术
2.2.2 图像信号数字化技术
2.3 数字复接技术
2.3.1 信道复用概述
2.3.2 PDH复接体制
2.3.3 SDH复接体制的提出
2.4 数字信号的基带编码
2.4.1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2.4.2 基带传输的常用波形和码型
2.5 数字信号的频带调制
2.5.1 频带调制的基本概念
2.5.2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2.5.3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2.6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2.6.1 差错编码的概念
2.6.2 差错控制原理
2.6.3 常用的纠错检错码型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现代信息交换
3.1 交换概述
3.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3.1.2 交换技术的发展
3.2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
3.2.1 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
3.2.2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组成
3.2.3 电话呼叫接续处理
3.2.4 No.7信令系统
3.3 分组交换
3.3.1 分组交换的概念和特点
3.3.2 分组交换原理
3.3.3 分组交换协议
3.3.4 帧中继
3.4 ATM交换
3.4.1 ATM交换的概念
3.4.2 ATM协议模型
3.4.3 ATM交换机组成
3.5 IP交换
3.5.1 IP交换概念
3.5.2 IP与ATM技术融合
3.6 光交换
3.6.1 光交换的概念
3.6.2 光电路交换
3.6.3 光分组交换
3.6.4 光突发交换
3.7 软交换
3.7.1 软交换概念
3.7.2 软交换构成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光纤传输技术
4.1 光纤及光传输概述
4.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4.1.2 光纤的结构与导光原理
4.1.3 光纤的传输特性
4.1.4 光缆结构与分类
4.2 PDH光纤传输系统
4.2.1 PDH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
4.2.2 PDH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4.3 SDH光纤传输系统
4.3.1 SDH的基本概念
4.3.2 SDH的帧结构与段开销
4.3.3 同步复用与映射原理
4.3.4 SDH网络中的基本网元
4.3.5 SDH自愈原理
4.4 光波分复用技术
4.4.1 WDM技术概述
4.4.2 WDM系统构成
4.4.3 DWDM技术概述
4.5 其他光通信新技术概述
4.5.1 相干光通信技术
4.5.2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4.5.3 光孤子通信技术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短波与超短波通信技术
5.1 概述
5.1.1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
5.1.2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5.2 现代短波与超短波通信技术
5.2.1 现代短波通信系统
5.2.2 现代超短波通信系统
5.2.3 短波、超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数字微波与数字卫星通信技术
6.1 数字微波通信
6.1.1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6.1.2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6.1.3 微波传输信道
6.1.4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6.2 数字卫星通信
6.2.1 数字卫星通信概述
6.2.2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6.2.3 卫星通信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7.1 移动通信概述
7.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7.1.2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输特性
7.1.3 移动通信特点和蜂窝通信概念
7.1.4 移动通信的安全管理
7.2 GSM系统
7.2.1 GSM系统概述
7.2.2 GSM系统的组成
7.2.3 GSM空中接口
7.2.4 GSM呼叫接续过程
7.2.5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7.3 CDMA系统
7.3.1 扩频通信
7.3.2 CDMA系统结构
7.3.3 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特性
7.3.4 CDMA2000系统
7.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7.4.1 3G概述
7.4.2 3G通信标准
7.4.3 3G的关键技术
7.4.4 第四代移动通信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数据通信
8.1 数据通信概述
8.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8.1.2 数据通信系统
8.2 数据通信网
8.2.1 数据通信网的概念
8.2.2 X.25网
8.2.3 DDN
8.2.4 帧中继
8.2.5 ATM
8.2.6 以太网
8.2.7 IP网络
8.2.8 IP电话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宽带接入网
9.1 接入网概述
9.1.1 接入网的定义与分类
9.1.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9.1.3 接入网的通用协议参考模型
9.2 铜缆接入技术
9.2.1 ADSL技术
9.2.2 HDSL技术
9.2.3 VDSL技术
9.3 光纤接入技术
9.3.1 概述
9.3.2 有源光接入
9.3.3 无源光接入
9.3.4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
9.4 以太网接入
9.5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9.6 无线接入
9.6.1 无线接入概述
9.6.2 无线局域网WLAN
9.6.3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9.6.4 蓝牙技术
9.6.5 超宽带无线电技术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这次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阅读的,想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现代通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回避核心的技术细节,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和工作流程。从信息源的产生,到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再到终端设备和网络架构,每个环节都讲解得相当到位,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一些经典通信模型(如香农-哈特利定理)的解释,虽然是理论性的,但作者巧妙地将其与实际通信速率、带宽等概念联系起来,让我对通信的极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它也触及了现代通信的一些前沿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量子通信的可能性等,虽然这些内容可能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完全理解,但它确实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的无限可能。
评分说实话,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近些年通信技术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读完之后,我认为它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令人满意。书中对5G、6G的演进做了相当细致的梳理,包括它们在速率、时延、连接数方面的提升,以及对各行各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我也看到了关于卫星通信、低功耗广域网等技术的介绍,这让我了解到除了我们日常接触的蜂窝网络,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通信方式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中的通信应用,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尽管有些地方的技术细节可能会稍显晦涩,但整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把握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和主要驱动力。对于想快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纸质不错,印刷也挺清晰的,封面上“全新正版”字样让我很放心。一直对信息时代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到好奇,尤其是5G、物联网这些概念,感觉它们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具体原理和发展脉络却一知半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从宏观上理解现代通信的整体架构,比如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关键领域,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特别关心的是,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基础的概念,比如信号的编码、传输、解码过程,以及不同通信方式(有线、无线)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如果能再深入一点,讲解一下当前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比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信息延迟等问题,并且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那就更好了。总之,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易懂的视角,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对现代通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至于在各种技术名词面前感到茫然。
评分读完这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太“接地气”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通信相关的书籍,动辄就是一大堆公式和专业术语,看得我头昏脑胀。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在讲解原理的时候,会用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辅助说明,比如蓝牙耳机的工作原理,Wi-Fi信号的传播,甚至我们手机上网的整个流程,都讲得特别明白。作者好像很懂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在想什么,会提前预判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困惑,然后给出非常直观的解释。我尤其喜欢它对各种新兴通信技术(比如VR/AR中的通信需求,自动驾驶中的车联网通信)的探讨,不是那种空泛的展望,而是有理有据地分析了这些技术对通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没有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啃硬骨头”,反倒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既增长了知识,又没有负担。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我对周围的通信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只是觉得手机信号好坏、 Wi-Fi 快慢,现在我能隐约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书中关于信号衰减、干扰的章节,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在某些地方信号不好,为什么手机容易受到干扰。它还让我明白了,我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背后是一个多么庞大和复杂的系统。书中对网络协议、数据传输方式的介绍,虽然不是特别深入,但足以让我对互联网的运作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更快”和“更多”,而是涉及到如何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地传输信息。这本书就像一个启蒙,让我对这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主动去关注相关的技术新闻和发展动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