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Symbian OS C++編程指南
定價:49.00元
作者:李樹仁,孫晨,時磊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151957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13章,循序漸進地講解瞭Symbian OS C 基礎知識,還包括集成開發環境的搭建、IDE的調試方法、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安裝應用程序到手機上等。在每一章節的後都給齣瞭完整的實例代碼和詳細的解釋,這些實例均完全調試成功。通過掌握這些實例,讀者可牢固地領會和掌握書中所介紹的Symbian OS C 基礎知識,為以後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適用於所有Symbian OS手機開發初、中級開發人員以及有誌於從事Symbian手機開發的大中院校學生,同時也可作為Symbian OS C 開發培訓教材。
目錄
章 Symbian簡介
1.1 7年Symbian在全球的成功
1.2 Symbian OS的特點
1.3 Symbian OS的發展曆史
第2章 起步
2.1 準備工作
2.2 開發語言
2.3 S60平颱簡介(SDK的選擇)
2.4 開發環境的搭建
2.5 Carbide.C 集成開發環境
2.6 個應用程序——HelloWorld
2.7 文件目錄布局
2.8 導入工程
第3章 在手機上運行和調試
3.1 基本概念
3.2 編譯、運行應用程序的手機版本
3.3 手機在綫調試程序
3.4 將程序安裝到手機
第4章 GUI應用程序簡介
4.1 創建一個GUI程序
4.2 GUI應用程序框架
4.3 UIDs
4.4 資源文件
第5章 Symbian OS C 基礎
5.1 基本數據類型
5.2 命名規則
5.3 函數
5.4 類型轉換
5.5 Symbian OS類
第6章 內存管理
6.1 堆和棧
6.2 異常處理
6.3 清理棧
6.4 二階段構造
第7章 描述符
7.1 概覽
7.2 描述符類結構解析
7.3 常量描述符
7.4 棧描述符
7.5 指針描述符
7.6 堆描述符
7.7 描述符轉換
7.8 正確使用描述符
7.9 描述符方法總結
7.10 實例
第8章 動態數組類
8.1 CArrayX動態數組
8.2 RArray和RPointerArray
8.3 描述符數組
第9章 活動對象
9.1 PV操作和信號量
9.2 事件驅動的多任務Symbian OS
9.3 異步函數
9.4 CActive類
9.5 活動對象工作原理
9.6 活動對象實例解析
9.7 長綫任務和活動對象
0章 文件、流和存儲
10.1 Symbian OS文件係統
10.2 文件讀寫實例
10.3 目錄管理
10.4 流
10.5 存儲和流字典
1章 ECom插件
11.1 創建靜態庫
11.2 動態庫
11.3 ECom插件
2章 Client/Server框架結構
12.1 客戶/服務器概覽
12.2 客戶端/服務器類
12.3 異步請求基本過程
12.4 C/S簡單實例
12.5 C/S開發流程總結
3章 Symbian OS TCP/IP網絡編程
13.1 TCP/IP介紹
13.2 套接字
13.3 Symbian OS套接字
13.4 套接字客戶端、服務器端實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Symbian OS C++編程指南》真的是一本讓人又愛又恨的寶藏。我當初懷揣著對Symbian係統深深的好奇和對C++技術的渴望,滿懷期待地翻開瞭它。書頁泛黃,帶著一股老舊書特有的紙墨香,瞬間就把我拉迴瞭那個功能機盛行的年代。翻閱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Symbian OS的底層架構、內存管理、進程與綫程模型有著非常細緻的講解。那些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過時的概念,在當時卻是構建智能手機應用的核心。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UI框架的章節,雖然Symbian的UI設計風格與如今的扁平化、Material Design截然不同,但其背後邏輯的嚴謹性,例如控件的生命周期、事件處理機製,都為我理解更現代的UI開發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書中大量的代碼示例,雖然 syntax 略顯繁瑣,但都配有詳盡的注釋,幫助我逐步理解每一個API的調用和函數的作用。有時候,我甚至會花上一下午的時間,對著電腦屏幕,一點點地敲下書中的代碼,然後對照運行結果,反復揣摩其中的奧秘。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是我在其他一些更“時髦”的技術書籍中很少能獲得的。它讓我不僅僅是學習瞭一門技術,更是體驗瞭一種編程的哲學,一種對係統底層運作的深入理解。
評分翻開《Symbian OS C++編程指南》,仿佛開啓瞭一段與老友的對話,一個關於Symbian時代輝煌與遺憾的對話。這本書不是那種能夠讓你快速學會開發一款炫酷App的速成手冊,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娓娓道來一個時代的編程思想。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Symbian OS設計理念的闡述,那種對係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開發者負責的精神,都讓我感觸頗深。書中關於錯誤碼的設計、API的命名規範,雖然細節之處與現代標準有所不同,但其背後遵循的邏輯和原則,卻依然值得藉鑒。我尤其記得書中關於“ECOM”框架的介紹,雖然我至今未能完全領悟其精髓,但這種高度解耦、麵嚮接口的編程思想,讓我看到瞭Symbian在追求係統靈活度和可擴展性方麵的努力。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技術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與特定的硬件、特定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閱讀這本書,讓我不僅僅是在學習C++和Symbian OS,更是在迴顧一段充滿創新與挑戰的技術史,並在其中尋找那些永恒不變的編程智慧。
評分從一個完全非技術背景的角度來看,《Symbian OS C++編程指南》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編程教程,不如說是一扇通往智能手機早期研發曆史的窗口。我當初拿到它,純粹是因為對那個年代的手機充滿瞭好奇,想知道它們是如何實現那些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功能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對比較學術化,一開始讀起來可能有些枯燥,但一旦你沉下心來,你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智慧。它不像現在很多技術書籍那樣,充滿瞭“快速入門”、“輕鬆掌握”之類的誘惑性標題,而是紮紮實實地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書中對於Symbian OS的文件係統、通信協議棧(雖然我大部分內容都看不懂)的介紹,讓我對當時手機的運行機製有瞭一個模糊的輪廓。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詳細描述瞭Symbian OS的係統服務和API接口的設計理念,那種對穩定性和效率的極緻追求,即使放在今天也令人贊嘆。我曾經試圖理解書中關於ECOM插件框架的部分,雖然最終還是覺得過於復雜,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設計之初,是多麼希望能夠構建一個高度模塊化、可擴展的係統。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技術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每一個偉大的平颱背後,都凝聚著無數工程師的汗水和智慧,以及對技術原理的深刻洞察。
評分我得承認,這本《Symbian OS C++編程指南》的閱讀過程,無疑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考古”之旅。老實說,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你首先會被撲麵而來的技術術語和那些早已被淘汰的API所“震撼”。對於沒有接觸過Symbian係統的人來說,前期的適應過程是相當痛苦的。我記得當時為瞭搞懂一個簡單的內存分配問題,在書中反復查閱瞭好幾個章節,腦子裏像一團亂麻。但是,也正是這種“硬啃”的過程,讓我對C++這門語言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對指針、引用、內存管理等核心概念的闡述,雖然是圍繞Symbian OS的應用場景展開,但其原理是普適性的。我甚至覺得,如果一個人能夠完全吃透這本書中關於內存管理的章節,那麼他在理解其他麵嚮對象語言的內存模型時,也會事半功倍。而且,書中對於多綫程編程的講解,雖然不是最新潮的並發模型,但其對綫程同步、互斥鎖、信號量等基礎概念的論述,是理解任何並發編程的基礎。我曾經花瞭數周時間,反復推敲書中關於事件驅動模型和消息循環的章節,直到我能夠清晰地勾勒齣Symbian應用程序的運行流程。這種對底層機製的透徹理解,讓我對現代操作係統和應用程序的設計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也讓我看到瞭許多今天依然沿用的設計思想的源頭。
評分說實話,《Symbian OS C++編程指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拆解一件精密的機械錶,每一個齒輪、每一個發條的運作都被細緻地描繪齣來。我並非Symbian的原住民,也並非C++的資深玩傢,但我的工作需要我理解一些相對底層的東西。這本書,就是我嘗試去理解“為什麼”的一個契機。書中對於Symbian OS的內存模型,特彆是其垃圾迴收機製的講解,雖然不是最新的技術,但其關於對象生命周期管理、資源釋放的邏輯,對於我理解內存泄漏的本質,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我記得書中有一個章節,詳細介紹瞭如何在Symbian環境下進行性能優化,那些關於CPU使用、內存占用的測量方法,雖然具體到Symbian的工具可能已經失效,但其背後的優化思路和方法論,至今仍是指導我進行性能調優的重要依據。而且,書中對於異常處理機製的闡述,也讓我對如何在復雜的係統中構建健壯的代碼有瞭更深的認識。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各種API時,都會附帶一些“陷阱”和“注意事項”,這讓我能夠避免許多潛在的錯誤,也讓我學會瞭在學習新技術時,時刻保持警惕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