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
定价:23.70元
作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12-01
ISBN:9787040311426
字数:
页码:21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修订版;根据笛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参考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而成。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括电声学基础、音频放大器原理与技能训练、扬声器和音箱原理与技能训练、收音机原理与技能训练、cD机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传声器原理与技能训练、信号处理电路原理与技能训练、cD机整机分析、LD、MP3,MP4整机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每个章节设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技能实训和考核评价方法。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章 电声学基础
1.1 概述
1.2 声音的处理
1.3 立体声
1.4 音响系统
技能实训1
任务1 音响设备的识别技能实训
任务2 低音、高音、立体声和环绕声
的鉴别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音频放大器原理与技能训练
2.1 前置电路
2.2 功率放大器的基础知识
2.3 0TL功率放大器
2.4 0CL功率放大器
2.5 BTL功率放大器
2.6 傻瓜功放电路
技能实训2
任务1 OTL功放电路安装与调试
技能实训
任务2 傻瓜功放电路安装与调试
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扬声器和音箱原理与技能训练
3.1 扬声器
3.2 音箱
3.3 分频器
3.4 耳机
技能实训3
任务1 耳机质量检验技能实训
任务2 扬声器质量检验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收音机原理与技能训练
4.1 无线电广播系统
4.2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4.3 调频收音机
4.4 调频/调幅收音机典型电路分析
4.5 数字调谐系统
技能实训4
任务1 调幅收音机调试技能实训
任务2 调频收音机调试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CD机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5.1 CD光盘
5.2 CD激光头
5.3 CD机基础
技能实训5
任务1 CD光盘的基本参数测量
技能实训
任务2 CD光盘的好坏识别技能
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传声器原理与技能训练
6.1 概述
6.2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6.3 传声器的选购和使用
技能实训6
任务1 传声器质量检验技能
……
第7章 信号处理电路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8章 CD机整机分析
第9章 LD、MP3、MP4整机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评价: 随书附带的学习卡和防伪标,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附加价值确实不如从前那么大了。我试着去登陆了附带的学习资源平台,结果发现里面的内容更新早已停滞不前,很多链接指向的都是几年前的旧网页或者已经失效的在线论坛。对于一本关于电子技术的书籍而言,生命力在于其内容的持续更新和迭代。这种静态的、与外界信息流脱节的附加资源,给我的感觉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配置,而非真正能辅助学习的有效工具。如果作者团队能将精力放在维护一个高质量的、持续更新的在线勘误表、或者提供一些与时俱进的仿真文件(比如SPICE模型),而不是依赖这种易于过期的附属品,这本书的价值体系才会更稳固。总的来说,这次“购书体验”中,这些附加物的实际效用,远低于它们所占据的成本和宣传力度。
评分第三段评价: 关于“音响设备”这个范畴,这本书的覆盖面似乎有些局限和偏颇。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传统的有源音箱和功放电路,但对于当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流媒体播放器、网络音频接口(Audio Interface)以及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音频处理技术,却着墨不多。例如,在讲解数字音频接口时,对于时钟抖动(Jitter)的产生机理及其对听感的影响,仅仅是一笔带过,缺乏深入的理论模型分析,更没有提供实际测量和消除抖动的方法论。对于一个面向“原理”的第二版教材,我认为它应该紧跟行业发展脉络。现代音响系统的核心已经从单纯的功率放大,转向了信号的精确采集、传输和数字域的处理。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它固守在八九十年代的录音棚和家庭影院设置上,对于诸如DSD编码、MQA技术背后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思路,完全没有涉猎,这让它在面对新一代音频工程师的学习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评分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的理论阐述风格,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典型的“教科书式”的、干燥的、缺乏现场感的叙述。很多章节,比如关于电磁兼容性(EMC)和屏蔽设计的讨论,虽然提及了标准和规范,但完全没有结合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怪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比如,在设计一个高灵敏度的前置放大器时,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避免电源纹波串扰到输入级,书中的指导更像是理论公式的堆砌,而不是基于实际经验的“陷阱规避指南”。我期待看到更多的是“我们曾经犯过的错”或者“工程师在调试时会遇到的实际干扰源”,然后通过原理图展示如何用最小的成本优化设计。缺少了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这本书对于独立开发者或者小型工作室的工程师来说,实用性大大降低,更像是一本供考试复习用的参考书,而不是一本能指导实际产品开发的工具书。
评分第一段评价: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抱有挺高的期望的,毕竟是“第2版”了,总觉得应该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升。然而,当我翻开前几页,尤其是关于电源部分的介绍时,那种感觉就有点微妙了。它似乎还在重复很多基础的理论,那些在大学初级课程里就学过的东西,缺乏一些前沿技术的深入探讨。比如,对于现代音响设备中越来越常见的数字处理芯片(DSP)的底层工作原理,这本书的描述显得有些浅尝辄止,更像是在罗列规格参数,而不是深入剖析其在音质优化中的核心作用。我特别想看到一些关于新型功放拓扑结构,比如D类功放如何通过更精密的调制技术来克服传统上的失真问题,或者是在高保真(Hi-Fi)领域中,如何平衡瞬态响应和线性度之间的矛盾。这些在专业论坛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议题,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感觉它更偏向于传统的、模拟电路为主的设备维修和基础理解,对于追求极致音质的现代发烧友来说,可能略显“过时”,内容深度不足以支撑起“原理”二字的分量。
评分第二段评价: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说实话,真的有点让人捏一把汗。对于涉及精密电路分析的教材来说,清晰度是生命线。我发现很多电路原理图,特别是涉及到多层板和复杂的信号路径时,线条过于密集,标注也显得拥挤不堪,很多关键元件的型号和参数需要眯着眼睛才能辨认出来。更不用提那些仿真波形图了,灰度过渡极其不自然,根本看不出不同负载条件下,谐波失真(THD)随频率变化的真实趋势。我尝试用它来对照拆解我正在修理的一台老式合并式功放,光是把书上的原理图和实物对应起来,就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如果作者团队能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高质量的制图和排版设计,哪怕是增加一些高分辨率的实物拆解图,来佐证那些抽象的理论,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会大大提升。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内容是作者写完后,随便找了一个基础的排版模板套上去的,缺乏对读者实际操作体验的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