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整機原理:音響設備(第2版)(附學習卡/防僞標)
定價:23.70元
作者: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12-01
ISBN:9787040311426
字數:
頁碼:218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子整機原理:音響設備(第2版)》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電子整機原理——音響設備》(高等教育齣版社2002年齣版)的修訂版;根據笛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整機原理——音響設備教學基本要求,同時參考有關行業的職業技能鑒定規範及中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編寫而成。
本書共九章,主要內容括電聲學基礎、音頻放大器原理與技能訓練、揚聲器和音箱原理與技能訓練、收音機原理與技能訓練、cD機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傳聲器原理與技能訓練、信號處理電路原理與技能訓練、cD機整機分析、LD、MP3,MP4整機分析。為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技能水平,每個章節設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技能實訓和考核評價方法。
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崗位培訓教材。
目錄
章 電聲學基礎
1.1 概述
1.2 聲音的處理
1.3 立體聲
1.4 音響係統
技能實訓1
任務1 音響設備的識彆技能實訓
任務2 低音、高音、立體聲和環繞聲
的鑒彆技能實訓
本章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音頻放大器原理與技能訓練
2.1 前置電路
2.2 功率放大器的基礎知識
2.3 0TL功率放大器
2.4 0CL功率放大器
2.5 BTL功率放大器
2.6 傻瓜功放電路
技能實訓2
任務1 OTL功放電路安裝與調試
技能實訓
任務2 傻瓜功放電路安裝與調試
技能實訓
本章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揚聲器和音箱原理與技能訓練
3.1 揚聲器
3.2 音箱
3.3 分頻器
3.4 耳機
技能實訓3
任務1 耳機質量檢驗技能實訓
任務2 揚聲器質量檢驗技能實訓
本章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收音機原理與技能訓練
4.1 無綫電廣播係統
4.2 超外差式調幅收音機
4.3 調頻收音機
4.4 調頻/調幅收音機典型電路分析
4.5 數字調諧係統
技能實訓4
任務1 調幅收音機調試技能實訓
任務2 調頻收音機調試技能實訓
本章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CD機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
5.1 CD光盤
5.2 CD激光頭
5.3 CD機基礎
技能實訓5
任務1 CD光盤的基本參數測量
技能實訓
任務2 CD光盤的好壞識彆技能
實訓
本章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傳聲器原理與技能訓練
6.1 概述
6.2 傳聲器的技術指標
6.3 傳聲器的選購和使用
技能實訓6
任務1 傳聲器質量檢驗技能
……
第7章 信號處理電路原理與技能訓練
第8章 CD機整機分析
第9章 LD、MP3、MP4整機分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評價: 隨書附帶的學習卡和防僞標,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其附加價值確實不如從前那麼大瞭。我試著去登陸瞭附帶的學習資源平颱,結果發現裏麵的內容更新早已停滯不前,很多鏈接指嚮的都是幾年前的舊網頁或者已經失效的在綫論壇。對於一本關於電子技術的書籍而言,生命力在於其內容的持續更新和迭代。這種靜態的、與外界信息流脫節的附加資源,給我的感覺更多是一種形式上的配置,而非真正能輔助學習的有效工具。如果作者團隊能將精力放在維護一個高質量的、持續更新的在綫勘誤錶、或者提供一些與時俱進的仿真文件(比如SPICE模型),而不是依賴這種易於過期的附屬品,這本書的價值體係纔會更穩固。總的來說,這次“購書體驗”中,這些附加物的實際效用,遠低於它們所占據的成本和宣傳力度。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的理論闡述風格,給我的感覺是那種典型的“教科書式”的、乾燥的、缺乏現場感的敘述。很多章節,比如關於電磁兼容性(EMC)和屏蔽設計的討論,雖然提及瞭標準和規範,但完全沒有結閤實際生産中可能遇到的“怪問題”進行案例分析。比如,在設計一個高靈敏度的前置放大器時,如何通過閤理的布局來避免電源紋波串擾到輸入級,書中的指導更像是理論公式的堆砌,而不是基於實際經驗的“陷阱規避指南”。我期待看到更多的是“我們曾經犯過的錯”或者“工程師在調試時會遇到的實際乾擾源”,然後通過原理圖展示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優化設計。缺少瞭這種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的橋梁,這本書對於獨立開發者或者小型工作室的工程師來說,實用性大大降低,更像是一本供考試復習用的參考書,而不是一本能指導實際産品開發的工具書。
評分第二段評價: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質量,說實話,真的有點讓人捏一把汗。對於涉及精密電路分析的教材來說,清晰度是生命綫。我發現很多電路原理圖,特彆是涉及到多層闆和復雜的信號路徑時,綫條過於密集,標注也顯得擁擠不堪,很多關鍵元件的型號和參數需要眯著眼睛纔能辨認齣來。更不用提那些仿真波形圖瞭,灰度過渡極其不自然,根本看不齣不同負載條件下,諧波失真(THD)隨頻率變化的真實趨勢。我嘗試用它來對照拆解我正在修理的一颱老式閤並式功放,光是把書上的原理圖和實物對應起來,就浪費瞭我大量的時間和耐心。如果作者團隊能投入更多資源進行高質量的製圖和排版設計,哪怕是增加一些高分辨率的實物拆解圖,來佐證那些抽象的理論,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會大大提升。現在給我的感覺是,內容是作者寫完後,隨便找瞭一個基礎的排版模闆套上去的,缺乏對讀者實際操作體驗的關懷。
評分第一段評價: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我對它抱有挺高的期望的,畢竟是“第2版”瞭,總覺得應該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提升。然而,當我翻開前幾頁,尤其是關於電源部分的介紹時,那種感覺就有點微妙瞭。它似乎還在重復很多基礎的理論,那些在大學初級課程裏就學過的東西,缺乏一些前沿技術的深入探討。比如,對於現代音響設備中越來越常見的數字處理芯片(DSP)的底層工作原理,這本書的描述顯得有些淺嘗輒止,更像是在羅列規格參數,而不是深入剖析其在音質優化中的核心作用。我特彆想看到一些關於新型功放拓撲結構,比如D類功放如何通過更精密的調製技術來剋服傳統上的失真問題,或者是在高保真(Hi-Fi)領域中,如何平衡瞬態響應和綫性度之間的矛盾。這些在專業論壇上討論得熱火朝天的議題,在這本書裏幾乎找不到立足之地。感覺它更偏嚮於傳統的、模擬電路為主的設備維修和基礎理解,對於追求極緻音質的現代發燒友來說,可能略顯“過時”,內容深度不足以支撐起“原理”二字的分量。
評分第三段評價: 關於“音響設備”這個範疇,這本書的覆蓋麵似乎有些局限和偏頗。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傳統的有源音箱和功放電路,但對於當前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流媒體播放器、網絡音頻接口(Audio Interface)以及基於軟件定義無綫電(SDR)的音頻處理技術,卻著墨不多。例如,在講解數字音頻接口時,對於時鍾抖動(Jitter)的産生機理及其對聽感的影響,僅僅是一筆帶過,缺乏深入的理論模型分析,更沒有提供實際測量和消除抖動的方法論。對於一個麵嚮“原理”的第二版教材,我認為它應該緊跟行業發展脈絡。現代音響係統的核心已經從單純的功率放大,轉嚮瞭信號的精確采集、傳輸和數字域的處理。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是,它固守在八九十年代的錄音棚和傢庭影院設置上,對於諸如DSD編碼、MQA技術背後的數字濾波器設計思路,完全沒有涉獵,這讓它在麵對新一代音頻工程師的學習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